❶ 安徽省廬江縣,跟肥西三河鎮,那個地方未來發展空間大,想買房,不知道這兩個地方怎麼選啊!請專業人士回答
不用想的,肯定是三河啊,肥西現在未來任然是最強有力的中部十強縣,三河是他的最主要支柱之一,三河的級別也高於其他的鎮,他同時也是整個合肥未來發展的焦點。
❷ 合肥廬江是一個怎麼樣的城市
我家就是廬江的,呵呵
不是一個城市,是一個很普通的小縣城
❸ 廬江並入合肥的好處
對合肥有好處,增大城市面積,利於招商引資和做「大合肥」,對廬江的好處,是以後去合肥方便點
❹ 安徽省廬江縣何時劃給合肥
9`1號,巢湖地區分化為合肥是周邊城鎮。應該會改名巢湖區,畢竟巢湖在那裡放著,誰敢亂來的……
❺ 安徽廬江依偎著合肥市,得到了什麼樣的發展優勢
得到了交通優勢,人口優勢,產業發展優勢。合肥正在成為新的“米”字型高鐵交通樞紐,廬江只需和合肥打通交通,就得到了商業交通等那方面的發展。
❻ 廬江成為合肥的管轄范圍了為什麼要拆分巢湖
雖然安徽與江蘇兩省都是「市管縣」體制,但是實質是迥然不同的。江蘇的撤地設市比較徹底,各地級市市區從強到弱經過了好幾輪撤縣設區,市轄區面積和人口相對比較均衡,實力較強,形成了真正以中心城市帶動、促進周邊縣市共同發展的模式(哪怕是最弱的宿遷市促進、帶動作用也在逐漸顯現)。而安徽盡管掛著「市管縣」的名頭,但是基本上還是依然在延續原先以地區專署為主的領導架構,相對發達城市(主要指設市較早的城市)市域面積不大,其市轄區面積狹小,實力不強,由地區全盤演變而來的地級市雖市域廣袤,但是市轄區實力更弱,整個市域城市化進程緩慢。就是省會合肥,也與真正的「大城市」尚有不小的差距。
所以,安徽的行政區劃變動,不是什麼引領潮流之舉,而是一種滯後的補救措施,江蘇根本不必去對號入座。
此次拆分巢湖市,擴大了巢湖市相鄰三個城市市域面積,合肥把全國第五大的巢湖完全攬入了自己的懷抱,巢湖成為了一個「內湖」,蕪湖、馬鞍山也「成為了和南京、武漢一樣的跨江城市」。不過,僅僅看看武漢與南京的過江交通,就可以感知蕪湖、馬鞍山跨江北上發展「還是相當遙遠的」。但是,別人實力的不濟,這無疑是為南京市跨出南京地界、實施泛區域跨江聯動發展提供了極好的契機。當然這些都是題外話,本文主要探討的是安徽此次行政區劃變動背後合肥真正目的是什麼。
一句話,竊以為,合肥在謀求向天津靠攏!
本以為,廬江縣和居巢區劃歸合肥以後,巢湖市的主體居巢區會變更為「合肥市巢湖區」,可是安徽(實質是合肥)沒有這樣做,而是要把居巢區變回成縣級「巢湖市」。這其中或許有居巢區被肥東、肥西兩縣阻隔,不直接與合肥市區接壤的因素,也有要安撫巢湖市(居巢區)民眾、確保接收過來的巢湖市西片一區一縣順利過渡原因。然而,擴大地域就是為城市擴張准備的,為什麼合肥市要選擇平穩接收、把擴張之心暫時收起來?那一定是有後續「大動作」,而且在「等待時機成熟」。
全國的發展區域,分為東、中、西三個區域。東部區域有浦東新區、濱海新區,還有舟山新區、橫琴島之類眾多特殊區域,西部區域有兩江新區、西咸新區,天府新區又箭在弦上。而中部六省,還沒有此類副省級的國家新區,接下來將是承東啟西的中部區域攤到一、兩個副省級國家新區的時候了。副省級的國家新區名額僧多粥少,武漢、長沙、鄭州、太原和南昌五個中部省會城市,無論是傳統的城市地位,還是市轄區數量、人口基數,都在合肥之上。然而,恰恰是合肥四個區的小地盤,或許更有可能「藉助設立副省級的國家新區」來「做大省會合肥的中心城市帶動力」,對接長三角,率先實現中部崛起目標。不過,「得要有合適的地盤」來配合。「天時」正在形成,「人和」早已不在話下,加強版的即將瓜熟蒂落,就是這「地利」需要加強了。那麼——
合肥的「一級跳」就是要盡可能的擴大市域管轄范圍,「力所能及」的加大城市「當量」,這一步驟正在逐步接近現實中;
合肥的「二級跳」必將是進行市域內部的區劃調整,並在此基礎上謀求自己的「濱湖新區」上升為國家級新區;
合肥的「三級跳」乃是謀求合肥市上升為副省級城市(「合肥、巢湖兩個地級市地位相累加後,更加有分量了」),在政治地位上與南京、杭州平起平坐。
國家在十二五期間,或許有增加副省級城市數量的設想,如果合肥因為「濱湖新區」而擠佔了華東(或是泛長三角)地區的名額,蘇州的「升副」道路會不會變得困難起來?
希望採納,謝謝
❼ 合肥廬江郭河街道顧庄2019年會拆遷嗎
般規劃先行,你可以去查詢一下5年內的規劃,拆遷一般都是先規劃,如果你們那建設一個內大項目,那就會拆遷,但容是拆遷一般都不會先公示,因為拆遷的時候產權什麼的都停止辦理,就是防止有人提前在你們那大修大蓋,這無疑給你們的拆遷加大難度,.一般根據房子的使用年限 或是等到這座城市經濟發展比較快.做城市規劃.房子的產權有些年頭拆遷的可能性就大,其他的誰都不能給你准確答復。
❽ 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同大鎮將來有大建設嗎
在合肥市廬江縣同大鎮,將來有大建設的。
❾ 國務院將巢湖市居巢區及廬江縣並入合肥市
1. 撤消地抄級宿州市,並襲入淮北市,建立縣級宿州市。
2. 撤消地級池州市,並入銅陵市。原池州市東至縣劃歸安慶市管轄,原安慶市樅陽縣劃歸銅陵市管轄。
3. 撤消地級馬鞍山市,劃歸蕪湖市管轄。
4. 撤消地級巢湖市,原巢湖市居巢區、廬江縣劃歸合肥市管轄,原巢湖市無為縣、和縣、含山縣劃歸蕪湖市管轄。
5. 原滁州市鳳陽縣劃歸蚌埠市管轄。
6. 原六安市舒城縣劃歸合肥市管轄,壽縣、霍邱縣劃歸淮南市管轄。
7. 原阜陽市潁上縣劃歸淮南市管轄。
8. 黃山市更名為徽州市。原宣城市績溪縣、旌德縣劃歸黃山市管轄。
根據以上行政區劃調整,我省將設有地級市13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