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外部性的經濟影響

外部性的經濟影響

發布時間:2020-12-19 02:22:38

① 試述外部性( 外部經濟影響)對效率的影響及矯正外部性的政策

外部性導致市場失靈。一般來說外部經濟商品供給不足,私人收益小於社會收益。可以根據MR與MC來推論。
矯正外部性的措施,重配產權(科斯定理),進行納稅(庇古稅)和補貼。

經濟學裡面講的外部性是什麼意思

在現代經濟學理論體系中,所謂「外部性」也稱外在效應或溢出效應,主要是指一回個經濟主體答的活動對旁觀者福利的影響,這種影響並不是在有關各方以價格為基礎的交換中發生的,因此其影響是外在的;如果給旁觀者帶來的是福利損失(成本),可稱之為「負外部性」;反之,如果給旁觀者帶來的是福利增加(收益),則可稱之為「正外部性」.全體社會成員都可以無償享受的公共物品,可以說是正外部性的特例.個體經濟活動付出的成本和得到的收益可謂個體(私人)成本和個體(私人)收益,而這一活動帶給旁觀者的額外成本和額外收益就是社會成本和社會收益.
經濟生活中的外部性是廣泛存在的.生產中養蜂人放蜂使果農收成增加,企業的技術發明被其他企業無償引用等等,都會產生正外部性;而化工廠向江河排放污水就會有負外部性.私人消費也會產生外部性,如吸煙,開車都會造成對空氣的污染,半夜放音響給鄰居帶來的雜訊等,都產生負外部性.

③ 什麼是外部性

外部性又稱為溢出效應、外部影響、外差效應或外部效應、外部經濟,指一個人或一群人的行動和決策使另一個人或一群人受損或受益的情況。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外部性的概念是由馬歇爾和庇古在20世紀初提出的,是指一個經濟主體(生產者或消費者)在自己的活動中對旁觀者的福利產生了一種有利影響或不利影響。

這種有利影響帶來的利益(或者說收益)或不利影響帶來的損失(或者說成本),都不是生產者或消費者本人所獲得或承擔的,是一種經濟力量對另一種經濟力量「非市場性」的附帶影響。

外部性的存在造成社會脫離最有效的生產狀態,使市場經濟體制不能很好的實現其優化資源配置的基本功能。

(3)外部性的經濟影響擴展閱讀:

1 生產中的負外部性

工廠在生產中所排放的污染物就是一種負外部性。它所造成的社會成本包括政府治理污染的花費,自然資源的減少,以及污染物對人類健康造成的危害。

2 生產中的正外部性

教育是一種正外部性。完善的教育系統培育出的人才,會對社會建設作出貢獻,這是對所有人都有益的。建設一棟造型美觀的建築,讓這個地區的所有人都可以欣賞到這一道風景線,也是一種正外部性。

3 消費中的負外部性

某人養了一隻狗,這只狗喜歡每天夜裡不停地叫。這個人由於習慣於夜生活,所以並不會對此感到困擾。可是他的鄰居習慣於早睡,每天就會被狗的叫聲弄得失眠,於是不得不花錢買安眠葯。在這里養狗對於這個鄰居就是一種負外部性。

4 消費中的正外部性

以最近的例子來說,某人去注射了甲流疫苗,這場消費不僅對於他自己有好處,對他周圍的人也有一定的好處,即接觸到病毒的傳染源減少。這也是一種正外部性。

④ 西方經濟學中 外部性及其主要影響是什麼

外部性指由於市場活動而給無辜的第三方造成的成本。或者換種說法:外部性就是指社會成員(包括組織和個人)從事經濟活動時,其成本與後果不完全由該行為人承擔,也即行為舉動與行為後果的不一致性。

外部性的主要影響是市場失靈。存在外部性的情況下,市場不能自發實現帕累托最優,影響配置效率。

⑤ 經濟外部性的產生原因

市場機制不完善是導致經濟活動外部性的主要原因。從技術外部性來看,由於某些物品沒有明晰的產權界定,經濟活動中這些物品雖有價值卻沒有市場。依據科斯產權交易理論,產權界定不清是經濟活動外部性產生的根源。在經濟主體的交易過程中,產權不明晰或產權無法界定是產生外部性的主要原因。產權界定不清是指在當前由於體制或人為的原因使得產權界定的費用超過產權清晰節約的成本,產權界定不經濟;產權無法界定是指由於某些經濟活動要素和勞動對象的區域空間歸屬不明確,因而缺乏產權清晰的內在動力和必要手段。河流的產權不明晰,才會導致經濟主體任意排放廢物以致危害下游流域;空氣的空間歸屬權難以界定,所以區域經濟主體在進行經濟活動時很難考慮對大氣的污染。
從資金外部性來看,市場主體的經濟活動經由市場體系影響到其他主體的福利水平。影響這一過程的兩種力量是本地市場規模效應與價格指數效應,後者是產生資金外部性的主要力量。價格指數效應取決於商品壁壘水平、要素流動性和各產業間的聯系強度,而商品壁壘水平、要素流動性代表市場一體化狀況。市場高度一體化的條件下,商品和生產要素在區域間能自由流動,一個經濟主體在價格上的某個行為必然很快傳導到其他區域,並影響其他區域的福利狀況。在區域間無序競爭、分工不明、缺乏合作的狀態下,要素和商品在區域間的流動由於缺乏必要的過濾機制而盲目雜亂,資金外部性,尤其是資金負外部性將更為明顯。封閉區域市場、限制商品和要素流動固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資金負外部性,卻有悖於現代市場的內在要求。因此,加強經濟體相互合作、推進協調發展才是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減少資金外部性的合理出路。實際上,只要市場存在競爭,只要需求曲線向右下方傾斜,產權明確的主體的經濟活動都會產生資金外部性;而且,競爭越激烈,資金外部性越大。產權不清是技術外部性存在的原因,即便產權明晰,資金外部性仍有可能存在,這與空間距離一樣是永恆存在的。

⑥ 經濟外部性的影響

現代經濟學原理表明,不管是正外部性還是負外部性,其結果都會導致經濟活動缺乏效率或使資源配置遠離最優狀態,外部性的存在會導致行為主體不能將經濟活動的消極或積極的後果完全內部化。因而,區域經濟活動的好的結果可能被另一些並沒有作出任何投入的主體分享,而一部分壞的結果卻由其他主體承擔。實踐中,外部性往往是區際矛盾的直接原因。
中國西部地區是當今世界十分關注的「問題區域」,地位重要,區情特殊。特殊在於,西部地區既是資源富集區、又是經濟欠發達地區;既是大江大河水源涵養區,又是生態脆弱區和環境敏感區。富饒與貧困、環境與發展的矛盾,在西部地區特定時空條件下, 演化成了「經濟社會落後———破壞性開發———生態環境惡化———經濟社會再落後」的惡性循環。在嚴峻的經濟和環境形勢面前,人們已經進行了大量努力,從生態環境看,局部雖有改善,但整體惡化趨勢尚未扭轉,環境專家認為,西部地區生態系統呈現由結構性破壞到功能性紊亂演變的發展態勢,西部地區面臨經濟發展與生態重建的雙重歷史使命。
以長江上游地區林木砍伐和植樹造林為例。右圖圖1中曲線D代表長江上游地區整個社會對林木的需求曲線,即邊際社會收益曲線。MC表示長江上游砍伐的邊際成本,也即林業產業供給曲線,MEC是上游砍伐林木對下游造成的危害即邊際外部成本,MSC曲線是上游砍伐的邊際成本與邊際外部成本之和,即邊際社會成本,有MSC =MC+MEC。
無疑,上游地區根據自己的邊際成本進行砍伐,即由MC與需求曲線決定的Q點;但從整個長江流域來看,有效的樹木砍伐量應該是社會邊際成本等於社會邊際收益時的樹木砍伐量,即MSC曲線與需求曲線D的交點決定的有效樹木砍伐量Q1。顯然與林木砍伐的社會需求相比,由於區域經濟活動的負外部效應,長江上游地區林木砍伐導致的社會成本大於對自身區域產生的成本,上游地區基於地區利益考慮會砍伐林木。
長江上游地區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對整個社會來講是一件好事。問題在於,由於區域經濟活動正外部性的存在,使長江上游地區植樹造林活動動機不足。在右圖的圖2中,MC代表上游地區植樹造林的邊際成本,D是其邊際收益曲線,MEB是上游地區植樹造林對下游所產生的邊際外部收益。MSB曲線代表上游植樹造林對整個長江流域的收益,即MSB =D +MEB。長江上游地區將選擇在其邊際收益曲線D與邊際成本曲線MC相交處進行Q水平的造林。但對於整個流域來講,有效的造林水平應該是MSB曲線和MC曲線的交點所決定的Q1。顯然,與社會對林業和生態的需求相比,造林不足,即長江上游地區植樹造林的正外部性導致了造林水平太低和生態供給不足。
經濟活動外部性在利益主體間的信息不對稱條件下,不同的目標和利益追求將導致博弈各方出現利益沖突及行為不一致,誘發經濟體逆向選擇與道德風險,引發區際沖突,破壞區域協調發展格局。

⑦ 經濟學如何解決外部性

解決外部性的基本思路是將外部性內部化。即通過制度安排經濟主體經濟活動所產生的社會收益或社會成本,轉為私人收益或私人成本,是技術上的外部性轉為金錢上的外部性,在某種程度上強制實現原來並不存在的貨幣轉讓。
具體措施有:
1、征稅與補貼
任何一種經濟活動都會對外部產生影響,比如說,汽車運輸必然會產生廢氣污染環境,而植樹造林發展林業就會形成改善環境的結果。這就是經濟的外部性。如果說前者是「負外部性」的話,後者就應該被稱作是「正外部性」。
外部性扭曲了市場主體成本與收益的關系,會導致市場無效率甚至失靈,而負外部性如果不能夠得到遏制,經濟發展所賴以存在的環境將持續惡化,最終將使經濟失去發展的條件。
所以,可以對負的外部性徵收稅費,對正的外部性給予補貼。征稅可以抑制產生負的外部性的經濟活動;補貼可以激勵產生正的外部性的經濟活動。這種用於消除負外部性的稅收被稱作庇古稅(Pigovian
tax).
2、科斯定理
如果存在產權劃分,交易成本較低且參與人數較少的時候,人們可以通過私下談判來解決外部性問題。如上文所說的養狗問題,要麼養狗者給予鄰居補償使其接受養狗,要麼鄰居給養狗者一定費用使其停止養狗。
(7)外部性的經濟影響擴展閱讀
外部經濟與外部不經濟
絕大多數經濟學教科書都講到,外部性可以分為外部經濟(或稱正外部經濟效應、正外部性)和外部不經濟(或稱負外部經濟效應、負外部性)。
外部經濟就是一些人的生產或消費使另一些人受益而又無法向後者收費的現象;外部不經濟就是一些人的生產或消費使另一些人受損而前者無法補償後者的現象。例如,私人花園的美景給過路人帶來美的享受,但他不必付費,這樣,私人花園的主人就給過路人產生了外部經濟效果了。又如,隔壁鄰居音響的音量開得太大影響了我的休眠,這時,隔壁鄰居給我帶來了外部不經濟效果。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網路-經濟外部性

⑧ 經濟學裡面講的外部性是什麼意思

在現代經濟學理論體系中,所謂「外部性」也稱外在效應或溢出效應,主要是指一個經濟主體的活動對旁觀者福利的影響,這種影響並不是在有關各方以價格為基礎的交換中發生的,因此其影響是外在的;如果給旁觀者帶來的是福利損失(成本),可稱之為「負外部性」;反之,如果給旁觀者帶來的是福利增加(收益),則可稱之為「正外部性」。全體社會成員都可以無償享受的公共物品,可以說是正外部性的特例。個體經濟活動付出的成本和得到的收益可謂個體(私人)成本和個體(私人)收益,而這一活動帶給旁觀者的額外成本和額外收益就是社會成本和社會收益。
經濟生活中的外部性是廣泛存在的。生產中養蜂人放蜂使果農收成增加,企業的技術發明被其他企業無償引用等等,都會產生正外部性;而化工廠向江河排放污水就會有負外部性。私人消費也會產生外部性,如吸煙,開車都會造成對空氣的污染,半夜放音響給鄰居帶來的雜訊等,都產生負外部性。

⑨ 什麼叫外部影響(外部性)【關於經濟學的簡答題】

「外部性」或「外部影響」定義:在市場經濟中,當某市場主體的一項經濟活動給其他社會成員帶來好的或壞的影響,而又不能使市場主體自身得到相應的補償或給予其他社會成員賠償的時候,就會產生「外部性」或「外部影響」。
外部性通常有兩種情況:

①正外部性或外部經濟:當某一市場主體的經濟活動使其他市場主體或社會成員受益,而他自己卻又不能由此得到補償,那麼這種行為所導致的外部結果就是「正外部性」,亦稱「外部經濟」。例如,某個公司支付巨額費用對自己的雇員進行了長期的技術培訓後,受訓的雇員卻「跳槽」到其他單位而又不付給公司任何費用或只付給較低的費用。在此情況下,公司雇員的行為顯然會使為培訓雇員而支付了巨額費用的公司遭受經濟損失,但卻給其他公司或社會帶來好處。這表明,為培訓雇員支付了巨額費用的公司所獲得的私人收益一定會小於公司外部的社會收益,而由公司承擔的私人成本則會高於公司外部的社會成本,此即為正外部性,亦稱外部經濟。

②負外部性或外部不經濟:當某一市場主體的經濟活動使其他市場主體或社會成員的利益受損,而又並不為此進行相應的賠償,那麼這種活動所導致的外部影響就是「負外部性」,亦稱「外部不經濟」。例如,某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由於排放大量的煙塵和污水,從而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而又不為此付出任何代價或只付出很小的代價,這時,企業所獲得的私人收益就會高於社會收益,而私人成本則會低於社會成本,於是就會產生負外部性或外部不經濟。

不僅廠商的生產活動會產生外部經濟或外部不經濟,消費者的消費活動也會產生正的外部影響或負的外部影響。前者被稱為生產的外部性,後者被稱為消費的外部性。

(3)外部性對資源配置的影響

外部性的存在會對資源配置產生什麼影響呢?

①正外部性或外部經濟,通常會使市場主體的經濟活動水平低於社會所需要的最優水平。

②外部不經濟,通常會使市場主體的經濟活動水平高於社會所需要的水平,並給其他經濟主體乃至整個社會帶來巨大損失。

無論是外部經濟還是外部不經濟的存在,都表明資源沒有實現最優配置,帕累托標准未能實現。外部性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與產權不清晰有關,而對產權的明確界定,市場機制通常是無能為力的。顯然,市場機制在外部性面前失去了或部分失去了自己的作用,市場失靈就是難免的。

⑩ 什麼叫外部經濟影響

外部影響:指一抄個經濟活動的主體對他所處的經濟環境的影響。外部性的影響會造成私人成本和社會成本之間,或私人收益和社會收益之間的不一致,因此容易造成市場失靈。
外部性的影響方向和作用結果具有兩面性,可以分為外部經濟和外部不經濟。那些能為社會和其他個人帶來收益或能使社會和個人降低成本支出的外部性稱為外部經濟,它是對個人或社會有利的外部性;那些能夠引起社會和其他個人成本增加或導致收益減少的外部性稱為外部不經濟,它是對個人或社會不利的。

閱讀全文

與外部性的經濟影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