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推動寧波經濟發展的力量

推動寧波經濟發展的力量

發布時間:2020-12-18 23:11:53

㈠ 寧波職教中心的師資力量

學校師資優秀,現有人才群體中,中高級教師比例達到 78% ; 51 名專業教師中有高級技師 5 名,寧波市「首席工人」 2 名, 45 人擁有高級工和技師證書;近 3 年有獲全國教學比武一等獎教師 5 名,全國技能大賽一等獎教師 1 名,寧波市名教師 1 名,寧波市骨幹教師 3 名,城區骨幹教師 4 名,市優秀「雙師型」教師 3 名,省教壇新秀一等獎 1 名,市教壇新秀一等獎 5 名,市模範班主任 1 名, 1 位老師入選寧波市第三輪「 4321 人才工程」培養人選。
科研引領,強化技能, 服務於人的全面發展。師生在全國技能大賽上摘得 5 金 4 銀,被授予 寧波市參加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特別貢獻獎; 學校連續兩屆獲寧波市 中小學校德育成果一等獎,被評為寧波市德育先進集體; 《職校教師「三格」培養模式研究》獲浙江省第三屆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學校被評為 浙江省教育科研「百強學校」 。 今天她正致力於優質化、國際化、數字化、法制化為目標的內涵發展,向全國「高水平示範性中等職業學校」的目標邁進。
我們的願景:讓每一位職教中心學生都成為受社會尊重的人。
我們的精神:激發潛能,成就卓越。
我們的承諾:就業有優勢,升學有門路,創業有本領,發展有基礎。
我們的亮點:
優厚的人文積淀,博識怡情的搖籃。學校始創於1957年,1980年在全市率先試辦職高班,1996年被評定為首批國家級重點職業高中。學校曾6次被評為全國先進集體,多次榮獲浙江省教育科研先進集體,是浙江省學分制示範學校、寧波市示範性文明學校、寧波市「平安校園」、寧波市現代教育技術示範學校和市級體育傳統項目(籃球)學校。

㈡ 蛟川書院的規模力量

介紹
寧波市鎮海蛟川書院,歷史傳承悠久,承載鎮海梓蔭山千年文化積淀,於乾隆八年由羅漢堂改建,次年立碑,十一年二月(1746年)正式落成開課,後易名為鯤池書院。時光荏苒,1998年鎮海大成實業公司出資興辦了股份制民辦初級中學,命名為寧波市鎮海蛟川書院,取鎮海縣城別名「蛟川」之深厚文化底蘊。2001年,書院辦學設施進一步完善,擴展為完全中學。2006年,投資1.6億元的新校區一期建設基本完成,並正式投入使用。十年來,書院發展迅速,成績斐然,先後被評為寧波市現代化達綱學校、寧波市藝術特色項目學校、寧波市行為規范示範學校、寧波市環保模範(綠色)單位、寧波市示範性文明學校、省民辦特色學校等,並於2006年被確立為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實驗基地。書院在寧波市乃至浙江省有較高的社會影響力和美譽度。
學校規模
書院新校區地處寧波高教園區北區,佔地330餘畝,總建築面積近72000平方米,包括行政樓、綜合樓、教學樓、實驗樓、體藝館、報告廳、食堂、教師宿舍、學生宿舍及有400米塑膠跑道的標准體育場,建築風格體現出中西合璧,氣勢恢宏,品格典雅。綜合樓內設有計算機房、圖書閱覽室、舞蹈房、室內球館、理科實驗室、教研活動室、興趣小組活動室、心理咨詢室等專用教室,教室內綜合電教、多媒體計算機、校園音響系統、校園網路系統、校園閉路電視等設施一應俱全,為學生搭建了一個現代化的學習平台。09年初中部有教學班級46個,學生2083人;高中部教學班級11個,學生474人。
辦學理念
書院自建成以來,秉持「質量立校、科研強校、管理治校、服務興校」的辦學理念,經過幾年的努力,已初步形成具有蛟川特色的辦學風格。第一,堅持德育為先,注重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學校通過開展業余團校、德育課堂、社會實踐、藝術節等豐富多彩的活動營造出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和高尚道德情操的養成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第二,堅持面向全體,鼓勵個性發展。學校堅持「人人都有亮點」的人才觀,注重全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以保證全體學生的成長,同時,廣泛開展數學、文學、英語、科學、藝術、體育、信息技術等課余興趣小組活動,挖掘學生潛力,拓寬學生視野,讓學生充分發揮個性特長。第三,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和學習習慣。課堂教學突破傳統的以教師講授為中心的模式,倡導由教師引導的師生有效互動、學生積極參與思考,讓學生通過思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真正學會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第四,精品化教學,減輕學生負擔。學校通過規范課堂教學、精選教材和習題、嚴格控製作業量等措施減輕學生負擔,提高教學效率,讓學生輕鬆快樂地成才。第五,發揮小班化教學優勢,優化師資配置,加強師生課堂交流,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創建具有本校特色的小班化教學品牌。第六,保持同新加坡等國的著名中學的密切交流與合作,為優秀學生出國深造創造機會。

㈢ 寧波市東恩中學的師資力量

東恩中學創辦於1957年,六十年代初由香港著名實業家王寬誠先生捐資重建。截止內到2009年12月,學校擁有54個班容級,2600餘名師生。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擁有中學高級教師46名,其中不乏國家一級奧數教練、省市教壇新秀、名教師、學科骨幹教師,有近30名教師業已獲得了研究生課程結業證書。

㈣ 寧波市第三中學的師資力量

學校現有33個班級,學生 1400餘名,教職員工130人,有省特級教師2名,市專骨幹教師4名,中高級教師90人。教師結構屬合理,學歷層次高,涌現了一批在市內外有一定影響省級優秀教師、省級師德楷模以及市勞動模範、「三八」紅旗手等。教師教學科研能力強,已經連續兩屆獲得寧波市人民政府基礎教育成果一等獎,浙江省人民政府基礎教育成果二等獎。

㈤ 寧波赫德學校的師資力量怎麼樣

這是肯定的啊,赫德外教來自全球各地(如英國、美國、加拿大、紐西蘭、澳大利亞等)英語為母語的國家,且均擁有各自國家的教師資格證書。中方教學團隊由國際或公立學校的優秀骨幹教師組成,並邀請特級教師為學術帶頭人。 每個班級配有一位外籍班主任和一位中方班主任。老師們秉持學生第一的理念,言傳身教、因材施教,將「教育塑造人格」的校訓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中。

㈥ 寧波市李惠利中學的師資力量

學校抄擁有一支素質高、業襲務精、能創新的教師隊伍,現有高級教師35人,中級教師34人,中高級教師佔70.4%,90多人次獲得過特級教師、市名教師、省「2211工程」、市「4321工程」、省市教壇新秀、市學科骨幹教師等榮譽稱號及各級各類獎項,承擔全國級、省市級課題12個。其中已有多篇專著公開發行。

㈦ 寧波紅色力量怎麼加入

這個具體也不清楚了,你可以咨詢一下知道的人吧。

㈧ 寧波大學法學院的師資力量

學院擁有一支教學、科研實力雄厚的師資隊伍。其中,浙江省屬高校人文社會科學(法學)重點研究基地主任鄭孟狀教授為寧波大學副書記、教育部法學專業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浙江省中青年學術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仲裁員、浙江省人民政府法律顧問、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才。民法學科負責人張炳生教授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聯合博士生導師、國家特色專業(法學)負責人、寧波市人民政府法律顧問。經濟法學科帶頭人鄭曙光教授為第三屆浙江省中青年法學家,兼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經濟法學聯合博士生導師。經濟法學學術方向負責人蔡先鳳教授,為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第二層次培養人才,美國佛蒙特大學法學院(VermontLawSchool)訪學學者,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法學專業博士生指導小組成員。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學科負責人俞德鵬教授,兼任寧波市人大常委、內務司法委員會委員,中國憲法學研究會理事、憲法教學委員會委員,浙江省法學教育研究會副會長,浙江省法理學法史學研究會副會長。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學科帶頭人董茂雲教授為寧波大學特聘教授,中國法學會外國法制史研究會副會長,原任復旦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國際法學學科帶頭人劉滿達教授,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兼任中國國際法學會理事、中國國際私法學會常務理事、浙江省國際經濟法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貿促會/國際商會調解中心寧波分會專家委員會委員、浙江省地方立法專家庫成員。
截止2014年2月,全院共有教職工87人,其中專業教師68人,行政教輔人員19人。專業教師中,法律系50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6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28人;公共管理系18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0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14人。學院教師尤其是新進教師大多獲得國內外名牌大學法學院法學博士學位,多名教師曾出訪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英國劍橋大學等國際名校,具有開闊的國際視野和較高的學術水平。此外,寧大法學院還從法學界與法律實務界聘請了一批高水平的校外專家擔任兼職教授,如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法工委副主任王勝明教授,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吳志攀教授,香港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張憲初教授,寧波大學包玉剛講座教授孫憲忠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黨委書記陳甦教授,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金彭年教授等海內外知名學者。法學院客座教授如應松年、姚建宗、孫南申、常依齡、張少瑜等每年都不定期來院交流。除此之外,每年來法學院做講座的海內外知名學者更是不計其數,這對於不斷開拓學生視野,培養學生學術興趣,健全學生學術人格均不無裨益。

㈨ 寧波大學商學院的師資力量

商學院現有正式在編的專任教師103人,其中教授24人、副教授36人;教師中擁專有博士屬學位的及在讀博士生的近40人。「國際貿易學」為浙江省重點學科(A類),「體育經濟研究中心」為國家體育總局社會科學研究基地(與體育學院合作建設),「海洋文化與經濟研究中心」為浙江省社科研究基地。區域經濟學、數量經濟學、企業管理學和會計學為寧波大學重點學科。
商學院擁有較好的教學基礎設施。學院現有教工資料室和學生圖書館兩個信息平台,擁有中外文圖書20100餘冊、專業報刊雜志227種、過刊合訂本近3480冊。實驗室使用面積已達到767.85平方米,能滿足3000名學生的教學需求。
為適應市場經濟對人才需求的多樣化要求,商學院實行了「平台+模塊」的培養模式,按經濟類和管理兩大類招生,第四學期根據需求分專業;承辦了「經濟管理類綜合基礎強化班」,進行具有創新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創新型應用人才培養;開展了多樣化的第二課堂活動,在全國「挑戰杯」創業比賽中多次獲得佳績;學院特別重視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精神,與浙江省的20多家企業合作,建立了長期的實習、實訓基地,還聘請實踐經驗豐富的一線專家擔任相關課程教學。

閱讀全文

與推動寧波經濟發展的力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