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奧運會對中國經濟文化的影響

奧運會對中國經濟文化的影響

發布時間:2020-12-17 18:08:44

❶ 2008奧運會對中國的經濟影響

現代奧運具有多元價值,它對主辦國,尤其是主辦城市的經濟增長有明顯的拉動作用。
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給南加利福尼亞地區帶來了32.9億美元的收益;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給加泰羅尼亞地區帶來了260.48億美元的經濟效益;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為喬治亞州帶來了51億美元的總效益;2000年悉尼奧運給澳大利亞的新南威爾斯州帶來了63億美元的收益。據著名投資機構高盛證券的分析,北京申辦成功後,從2002年起到2008年,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每年將額外增加0.3%。中國經濟的發展將大大提速。

一、2008年奧運會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新世紀的前10年中國經濟仍將處在工業化加速發展時期,奧運會作為工業化時代最有效的營銷媒介,它對加速主辦國工業化進程,促進該國經濟由工業化向後工業化時代的轉變有特別重要的意義。1964年的東京奧運會、1988年的漢城奧運會很有代表性地說明了奧運會對處在工業化加速發展時期的國家經濟所具有的特殊價值。北京主辦2008年奧運會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有形和無形兩個方面。有形影響是指奧運會在拉動舉辦國消費需求、投資需求、出口需求以及在擴大就業等方面的作用,這種影響主要體現在主辦地區的經濟總量和結構變化中。無形影響是指奧運會對主辦國經濟發展環境、開放度、國家聲譽、形象和信譽度等方面的影響。從主辦國經濟的長遠發展來說,無形的影響往往比有形的影響更重要、更有價值。這種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為經濟發展提供穩定的社會環境
新世紀前10年我國經濟將處在以結構調整為主導的發展階段,這一階段不僅要繼續擴大經濟總量,更要解決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結構升級等一系列重大改革與發展問題,如社會保障體系建立與完善、勞動力增長與就業困難的矛盾以及「入世」、經濟全球化對進一步擴大市場開放度的要求等。解決這些深層次的問題和矛盾,都需要提升社會向心力和凝聚力,而主辦奧運會是最佳、最典型的方式。一般來說,一個國家從申辦開始到奧運會結束,至少能在10年的時間內讓全民普遍關注。以北京為例,從1999年北京奧申委正式成立到2008年奧運會圓滿結束,這10年將會出現前期的「人人盼奧運」和後期的「人人都是東道主,全民支持辦奧運」的祥和局面,而這10年正是我國經濟結構戰略調整的重要時期,在這一時期主辦奧運會無疑將為結構調整、經濟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
2、有利於進一步擴大開放,使中國經濟能更好地適應經濟全球化進程
改革開放是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最基本的成功經驗。改革開放的20多年我們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但是這一體制還不成熟,還需要進一步擴大市場開放度,在主動參與全球經濟競爭中不斷完善。擴大市場開放度除了市場主體在成長過程中的自我推動之外,政府利用重大事件來有意識地推動這一進程尤為重要。主辦奧運會即是一個國家擴大市場開放度,加速融入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一個重要媒介。首先奧運會是當今世界上最具國際化的事件。主辦國的政府、組織和企業要與多個國際組織和眾多跨國公司進行業務往來和商業談判,因此從申辦到實際運作的全過程都必須按照國際慣例來操作。這樣的操作要求該國政府、組織和企業都必須調整與市場經濟不相適應的管理和運作方式,而這樣的調整過程無疑就是擴大開放,融入經濟全球化進程的過程。其次,現代奧運會投資巨大,一般來說,主辦夏季奧運會用於賽事的直接投資和用於基礎設施建設的間接投資加起來會超過幾百億美元,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的國家辦奧運會投資會更大。北京舉辦2008年奧運會總投資將會達到1323億元。這樣大的投資規模對國內外企業都有巨大的吸引力,特別是奧運工程都要求有一流的設計水平、一流的工藝和施工水平以及很高的科技含量,因此在工程的招投標管理中絕不能搞地方保護主義,只有擴大市場開放度,按國際慣例操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外資、保證工程的質量和投資的效益。最後,承辦奧運會會使主辦國在整體上獲得一個開放、民主和有活力的形象,這種形象對吸引外資以及國內企業拓展海外市場都有實際意義。所以,北京承辦2008年奧運會有利於進一步擴大開放。
3、有利於在國際上打造「中國品牌」,能更好地帶動國內企業由產品經營向品牌經營的轉變
現代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除了企業自身要有雄厚的實力和一流的產品,還需要企業所屬國在國際上有美譽度和影響力。也就是說,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品牌競爭實際上是需要國家這一大品牌支撐的。主辦奧運會是一個國家在國際上打造「國家品牌」,提升國際影響力的重要手段。冷戰結束以後,中國成為西方陣營竭力遏制和打壓的對象,在以美英為首的西方主流媒體中,對中國的正面報導並不多,中國通過申辦和主辦奧運會,將使西方媒體不得不在10年左右的時間里持續關注中國,並給予更多正面和客觀的報導。這種長周期、高頻率的報導,對擴大中國的國際影響,樹立「國家品牌」都有重要作用。國家盛,企業興。國家這一大品牌打響了,企業的小品牌才更容易進入國際市場,才會更具國際影響力。另外,承辦奧運會還能使本國企業藉助奧林匹克市場營銷計劃宣傳、推廣企業形象和品牌,以悉尼奧運會為例,本屆奧運會共有106家企業成為各類贊助商,其中TOP贊助商24家

❷ 奧運會對中國的經濟會有什麼影響

一、復2008年奧運會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制
1、為經濟發展提供穩定的社會環境
2、有利於進一步擴大開放,使中國經濟能更好地適應經濟全球化進程
3、有利於在國際上打造「中國品牌」,能更好地帶動國內企業由產品經營向品牌經營的轉變
二、2008年奧運會對首都經濟的影響
1、主辦奧運會將給首都經濟在新世紀初葉高速增長提供「核動力」
2、主辦奧運會將帶動首都經濟結構調整和升級,使首都經濟更具活力和競爭力
「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的申辦理念與首都產業結構調整的價值取向相契合。主辦奧運會將加速北京市「退二進三」的步伐。「退二進三」是首都經濟結構調整和優化的必然選擇.承辦奧運會將使旅遊業和文化體育產業成為首都經濟中的支柱產業,並同時帶動會展業和中介業的高速發展。
3、主辦奧運會將在擴大北京地區就業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4、承辦奧運會將極大提升北京的城市魅力

❸ 奧運會對中國經濟有什麼好處啊

自從美國人23屆奧運會創造了贏利的歷史之後,奧運會所帶給一個國家的就不僅僅是一種榮耀和世界給予的信任等等,而是意味著更大的商業機會和贏利空間的出現和存在。
奧運會對經濟潛力的積極帶動和刺激首先體現在舉辦奧運會所帶來的直接經濟效益,其來源有兩個方面:
一是國際奧委會給奧運組委會的撥款。近年來,由於國際奧委會營銷計劃的成功實施,分配給奧運會組委會的份額十分可觀,一般佔到組委會預算的60%,這主要來自奧運會電視版權收入和國際奧林匹克營銷計劃。
二是奧運會組委會的商業開發。①出售門票。2000年悉尼奧運會的門票收入達5.51億美元。北京奧運帶來的門票收入則高達12.8億元。②發放營銷許可證。國家奧委會和奧運會組委會發證給商家,准許其在產品上使用奧林匹克標識。獲得該證的商家需將其產品10~15%的營銷額上交國家奧委會和奧運會組委會。③發行奧林匹克紀念幣和紀念郵票。1920年安特衛普奧運會開始,發行奧運紀念郵票成為慣例,成為奧運會主辦國一項穩定的經濟來源。
正如1988年的漢城奧運會是要告訴世界漢城已經是個相當現代化的大都會,藉此機會向世界展示漢城的經濟發展實力和他們的成就;2000的悉尼,澳大利亞人則是希望把這個瀕海的城市發展成為亞洲和太平洋地區的金融中心。而2008年北京的奧運會,除了中國的國際形象得到了大大地提高,最主要的還是對中國未來經濟發展的推動和刺激作用。
最明顯的就是奧運會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就業壓力。在籌辦奧運會的七年中,各種體育、交通、通訊、服務等設施的營建需要投入大量勞力,因此,奧運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舉辦國,特別是舉辦城市失業人口的壓力。
第二是對舉辦地GDP 及相關行業經濟增長的影響。與舉辦奧運會密切相關的行業主要有建築業和旅遊業等,實際上製造業與奧運會也密切相關,各種建築材料、各種儀器設備的製造等等,都需要製造業的大量投入。這些行業的發展促進了最終GDP 的增長和產業結構的優化,由於建築業、通訊行業等相關行業的需求,因此對製造業產生大量的需求,這種需求無疑會給北京市經濟的發展帶來巨大刺激。與此同時,對建築業和製造業大量的投資,極大地促進本行業發展的同時,還帶動其他相關行業的發展,尤其是服務業的發展,這將進一步帶動北京在此行業的進步。
第三是對北京產業結構優化的影響。對於奧運會舉辦城市而言,在奧運契機的作用下,產業投資規模和產業總量有望得到迅速的提高。奧運本身除了促進產業總量擴張,同時也將會推動北京產業鏈條的有序完善和產業結構的優化。據國家信息中心2005年5月23日發布的預測報告指出,利用區域間投入產出模型測算,1417.31億元奧運投資在奧運期間將拉動北京市國內生產總值每年平均多增長87.83億元,相當於2.07個百分點。在奧運投資的帶動下,北京市經濟結構未來幾年將繼續得到優化和調整,產業實現合理和均衡的發展。如在推動第三產業發展方面,奧運對北京市第三產業發展的重要意義在於,奧運提高了居民收入和消費的預期,增強了外商在北京的投資信心,提升了第三產業內部市場化程度。而就奧運本身而言,不論是奧運賽期服務還是賽後場館的開發,奧運會無疑都會為北京城市的服務業、文化體育、會展旅遊等第三產業的發展注入活力,從而增加第三產業在地區經濟總量中的份額。
正如德國經濟學家荷爾蘭·普魯斯「舉辦奧運會是發展一個城市甚至一個國家的最好、最容易的途徑」,中國經濟在北京奧運會所得到的刺激與開發肯定不僅以上幾點。但毫無疑問的是,處於後奧運經濟時代的中國,已經得到了發展的大好契機,必須抓住機會,爭取更好的發展。

❹ 2008年奧運會後對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的影響

1.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但從未舉辦過奧運會。如果2008年奧運會在擁有世界上五分回之一人答口、4億青少年的中國北京舉辦,奧林匹克理念和精神將得到更廣泛的普及和發展。
002.具備舉辦奧運會的經濟實力。北京是一座極具發展潛力的城市,近十年來經濟始終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1999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為240億美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在2000美元以上。
003.出色的體育成績。已連續在近兩屆奧運會上獲得金牌和獎牌總數第四的好成績。迄今為止,中國運動員共獲得1317個世界冠軍、超破世界紀錄1026次。
004.政治穩定,社會安定。在世界主要首都城市中,北京是刑事犯罪率、交通死亡率、火災發生率最低的城市之一,城市安全保障具備舉辦大型體育賽事的能力。
005.燦爛的文化。北京有著3000年建城史、800年建都史,擁有眾多的名勝古跡和豐厚的文化底蘊。

❺ 奧運對中國經濟,文化、國際地位有什麼樣的影響

補充下負面影響:
原因一、耗資巨大。
以下為08奧運新場館建設;
北京奧體主會場(鳥巢),瑞士設計師赫爾佐格等人的設計方案,最初的預算造價為35億元人民幣,工程開工後實際造價要花去近70億人民幣,這是世界奧運會史最奢侈的體育館。新聞聯播報道造價控制在23億,僅是主體結構。目前因為房頂問題正在頭疼中,據說如加頂,就超過建築承重,不加頂?明年8月8可千萬別下雨,不然丟死人了。
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中澳設計師共同設計,最初的預算造價為10億元人民幣,最近由於水立方外層膜造價高 超出10億元預算成本。前兩天看cctv5介紹,這種膜世界上只有美國和日本可以生產,毫無疑問這些材料都是進口的,厚度僅為0.2毫米,其價格高達每平方米2000元左右。這種薄膜維修費用也很昂貴,根據一些專家的預測,每年的折舊費可能高達兩三千萬元。
其它:國家體育館,6.5億元。北京射擊館,4.6億元。五棵松體育館,4.2億元。老山自行車館,3.9億元。奧林匹克水上公園,4.49億。中國農業大學體育館,1.1億。北京大學體育館(2008年奧運會乒乓球比賽館),約2.6億。北京科技大學體育館, 2.2億。北京工業大學體育館,1.4億。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網球場,未知。
利用老場館改擴建的場館共有11個,分別為奧體中心體育場5500萬元、奧體中心體育館19874萬元、工人體育場3000萬元、工人體育館、首都體育館、豐台壘球場、英東游泳館、老山山地自行車場、 北京射擊場飛碟靶場、北京理工大學體育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體育館。
(以上數據來源於sohu->澳運建設動態。)
我認為國家大劇院,28.8億,也應該歸於其中。當初建設時,也歸於奧運配套項目。
對於上述數據我想說兩點:一、實際造價只多不少(歷來如此)。二、千萬別以為這是大頭。城市建設、道路建設、機場建設、服務配套等等,大家只管想吧,只有你想不到的。三、以上均為國家財政支出,花的是納稅人的錢。
我心疼,真的心疼。中國人真的有錢啊!中國人真的富到這種地步了嗎?奢侈到如此地步了嗎?常在網上看中國貧困地區人們是生活狀況,發現中國人其實並不富裕啊。多少孩子上不了學,多少農民吃不上飯,西北很多山區缺水,年收入不及千元的大有人在。我看過報道只需要2萬元左右,就可以為貧困山區建所學校。1萬元就可以打口井。。。。。。,我們現階段真的需要鳥巢和水立方嗎?,咱可是社會主義國家啊,不共同富裕了?奧運會可以辦,場館可以修,但有必要修的如此豪華,奢侈嗎?還有很多場館是拆了後重復建設的。北京本身就有大量的體育場館,試問奧運會結束後,又該如何,這些場館能有多大的利用率?曾經官方解釋說,今後這些場館將對全民開放,成為公共設施。但這樣的設施對北京多餘,而其他地區的人會為游泳跑到水立方去?其後的維護費又該從何出?
可能有人說,舉辦奧運會帶來的經濟效應更大,說我是鼠目寸光。但其中收益大部分到了企業,地方財政手中。豬肉漲價,人心惶惶。要我說不如將這些錢放到教育,放到發展、放到環保上更有益。哪怕放到肉價補貼上也讓人感到切實一些。

原因二、內憂外患。
中國現在內部總的來說是安定團結。但有些矛盾也在日益顯現,中國的貧富差距,已經遠遠超過世界上發達國家,有個什麼系數指標(我忘了哈),已經超過警戒線了。CPI指數超過5%嚴重通貨膨脹,。經濟學上來看都嚇死人了。怎麼還有心情舉辦奧運會?

❻ 舉辦的奧運會對中國的經濟影響

奧運會對中國經濟影響:
1、 奧運會的經濟效應分為三個層次:
(1)直接性經濟效應:
直接性經濟效應是指奧林匹克運動會承辦國組委會在對奧運設施、奧運安全、奧運環境、奧運服務投入的基礎上而獲得的收益,這些收益包括企業贊助、電視轉播權出售帶來的收入、門票收入、各類奧運紀念品的銷售收入。
(2)間接性經濟效應:
間接性經濟效應是指在奧運會申辦、籌辦、承辦、舉辦過程中,奧運的實體投資帶動相關產業的增長。奧運經濟在第二產業中形成的間接性經濟效應主要表現在建築業、製造業和電力、煤氣、供水產業中。在第三產業,奧運會期間旺盛的需求將極大地推動旅遊業、餐飲業快速增長,同時,教育業、金融業、保險業、房地產業、傳媒產業、物流業、交通運輸業都會因奧運會的召開出現不同程度的繁榮。
(3)衍生經濟效應:
衍生經濟效應是指通過舉辦奧運會給經濟社會帶來的深刻影響的集合。衍生經濟效應的顯現是通過舉辦國和舉辦城市基礎設施的改善,城市功能和城市形象的提升,對外開放的擴大,國民素質的提高,以及體育、文化、旅遊產業的持續發展來實現的。
如果說直接性經濟效應與間接性經濟效應都帶有周期性,那麼,衍生經濟效應則具有長期性和戰略性。

❼ 中國舉辦奧運會對經濟有什麼好處和影響

從舉辦過奧運會的許多城市的發展經歷來看,奧運會對於城市的現代化以及各方面的發展都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申辦2008年奧運會,給北京帶來的好處將是全方位的。 第一,為舉辦奧運會而開展的大規模城市建設將加快北京躋身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步伐。為舉辦2008年奧運會,北京計劃新建和改造一批符合舉辦奧運會標準的體育場館。同時將從有利於北京城市長遠發展的角度,對機場、火車站、城市道路、電信系統、新聞中心以及奧運村及其輔助設施等大型基礎設施進行建設和改造。如果2008年奧運會能夠申辦成功,北京的市政建設在各方面都將有一個全新的發展,使北京的老百姓直接受益。 第二,申奧將使北京的環境更加美麗。目前,北京正在進一步加大治理環境的力度。在改善環境質量的同時,藉助申辦奧運會的有利時機,將環境資源的開發利用與城市功能的設施布局建設結合起來,不但可以扭轉目前的被動狀態,而且可以進一步提高北京市的環境建設層次。北京屬暖溫帶半濕潤氣候,四季分明,擁有相當豐富的生態景觀和環境資源,申辦奧運,可以使我們的環境資源得到進一步開發,使我們北京人的生活環境更加美麗。 第三,舉辦奧運會可以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由奧運項目帶動的城市建設,一方面將有力地推動北京產業結構的調整,增強城市經濟持久發展的後勁,同時可以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提高就業質量。此外,舉辦奧運會對於發展相關產業也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奧運會是目前規模最大的全球性活動,為保證其舉辦成功,需要投入最優質、最先進的技術裝備和產品,由此帶動了相關技術和產品的升級換代,推動了產業結構和技術結構的高級化。 第四,舉辦奧運將使北京成為全球關注的熱點。根據經驗,奧運會舉辦城市被確定後立即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熱點。世界各地的人會蜂擁而至,使城市生活用品和生活服務的需求急劇增加,造成消費市場迅速膨脹。同時由建設項目、相關產業發展和奧運會商業化籌資方式形成的巨大商機將吸引眾多投資者前來尋求合作機會,形成巨大的投資市場,給北京帶來巨大商機。 第五,申奧將促進精神文明建設。大量圍繞申辦和舉辦奧運會,以愛國主義、首都意識、集體榮譽為中心的宣傳工作,有利於進一步激發全體市民愛國家愛北京的熱情,在形成和諧互助的人際關系、奮發進取的工作精神和自覺遵守社會公德等方面創造新局面。此外,申奧對於促進北京文化事業的發展,在世界面前樹立北京文明開放團結的現代化國際都市形象,以及為國有企業改革創造更為寬松的環境都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

❽ 奧運會對中國經濟發展有什麼作用

、2008年奧運會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1、為經濟發展提供穩定的社會環境
2、有利於進一步擴大內開放,使中國經濟容能更好地適應經濟全球化進程
3、有利於在國際上打造「中國品牌」,能更好地帶動國內企業由產品經營向品牌經營的轉變
4
、推動旅遊。第三產業
高科技產業
發展
二、2008年奧運會對首都經濟的影響
1、主辦奧運會將給首都經濟在新世紀初葉高速增長提供「核動力」
2、主辦奧運會將帶動首都經濟結構調整和升級,使首都經濟更具活力和競爭力
「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的申辦理念與首都產業結構調整的價值取向相契合。主辦奧運會將加速北京市「退二進三」的步伐。「退二進三」是首都經濟結構調整和優化的必然選擇.承辦奧運會將使旅遊業和文化體育產業成為首都經濟中的支柱產業,並同時帶動會展業和中介業的高速發展。
3、主辦奧運會將在擴大北京地區就業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4、承辦奧運會將極大提升北京的城市魅力

閱讀全文

與奧運會對中國經濟文化的影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