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福建連江經濟開發區的發展歷史
經國家發改委審批,作為省級開發區於 2006 年 3 月正式成立,整合原敖江、琯頭工業集中區版資源,總規權劃東湖片 1600 畝、江南片約 500 畝、丹陽片 300 畝,現已開發近 7 平方公里。經過幾年的發展,開發區現有工業項目近 150 個,產業工人達 2 萬多人,初步形成了以龍和食品為龍頭的食品加工業,以清祿鞋業為龍頭的鞋類加工業,以港發機電、瑞鑫電纜為龍頭的機電、通用設備製造業,以福泰鋼鐵為龍頭的鋼鐵冶煉業等支柱產業。
Ⅱ 連江的綜合實力
2009年全縣生產總值達137.39億元,增長12.2%。這是個可喜的數字,卻又無法全面的表現出今天連江的民生情況,GDP數據是以目前連江全縣的國民生產總值來計算,卻無法統計目前在全國各地的14萬連江商人所創造之財富。
137.39億GDP這並非是令人滿意的年終成果,以連江目前的實力,其GDP何止這點,連江商人手握百億財富,有多少放在本地,這才是令人感嘆的,親情回歸投資中敖江南岸的東岱,曉澳又佔了多少比例,我想是很少的吧,這兩地民富最強,民間資本最活躍,但也是最難說服回原籍投資的地方,可見這個GDP數據是很難表現出今天連江經濟情況的。
2010年一季度連江縣GDP增長情況,1-3月,連江縣國民經濟延續上年回升向好趨勢,全縣生產總值達26.22億元,同比增長13.8%,增速同比提高7.5個百分點。其中從需求方面看,連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3%;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增長7.2%,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增長12.4%;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9.6%;出口(1-2月)增長32.1%。
基本建設投資顯著增加1979~1995年全社會累計完成基建投資25.63億元,是1951~1978年累計投資的38.8倍。年均完成投資1.51億元,為以往年均236萬元的64倍。
Ⅲ 我想問下,福建連江怎麼樣發展得如何
福建連江 我老家誒 連江發展很好 可門火力發電廠有很好的發展空間 在郊區有很大的一片投資區 目前連江還有良好的發展空間 可以選擇投資
Ⅳ 連江縣的變化
連江
連江縣
概況
連江古稱溫麻。三國時代,孫吳為鞏固東南海防,派將弁在連江修造船隻,設溫麻船屯,溫麻之名亦自此始。隋大業三年(607年)並入閩縣。唐武德六年(623年)從閩縣拆出重置溫麻縣,其年改名連江並沿用至今。天寶元年(742年),縣治從伏沙遷移今址,「北枕東祭,南瞰鰲江」,城域形似展翅南飛的鳳凰,故名鳳城。新中國成立後,曾三次(計18年)屬閩侯專區,二次(計16年)屬福安(寧德)專區,1983年7月1日第二次歸屬福州市轄區至今。現全縣轄16個鎮、6個鄉、266個行政村(居),人口62萬。
連江地處福建東南沿海,閩江口北岸,東與台灣、馬祖一衣帶水,西傍省會福州,為歷代軍事、交通之要地。境內自然條件優越、山海資源豐富,可謂人傑地靈、物華天寶,素有「魚米之鄉」的美稱。連江縣旅外華僑、華人和港澳台同胞4.2萬人,是福建省著名的僑鄉。距馬祖最近處僅8000米,對台(馬)貿易十分活躍,特別是與馬祖列島的民間親情往來頻繁,連江縣已成為海峽兩岸實現「三通」的前沿和閩台經貿合作的「黃金口岸」,具有特殊的區位優勢。
經濟社會發展
作為國務院首批沿海開放縣份之一,改革開放以來,連江縣委、縣政府搶抓機遇,充分發揮區位、資源、人才、政策優勢,團結和帶領全縣人民,舉全縣之力,聚八方之財,進一步加快經濟建設發展步伐,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都取得長足進展,先後被評?quot;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全國文化先進縣"、"全國體育先進縣"等稱號。2000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70.82億元,工農業總產值86.08億元,財政總收入2.68億元,1999年、2000年連續兩年被評為福建省經濟發展"十佳"縣和經濟"實力"十強縣。
中國水產大縣
連江縣海域遼闊,海岸線長209公里,有大小島域82個,海域面積3112平方公里,是陸地面積的2.7倍。
大官坂貝類養殖場
全縣22個鄉鎮中漁業鄉鎮13個,從業人口佔全縣總人口1/3。連江縣有著豐富的海產資源,海洋魚類有500多種,其中經濟魚類有100多種。境內著名的「三灣三口」(黃岐灣、羅源灣、定海灣,閩江口、敖江口、可門口)是福建省重要的水產生產區,先後被列為福建省「現代漁業示範區」,「海洋開發試驗區」,中科院海洋所的「貝藻類養殖試驗區」,實現科學養殖規模化、海水捕撈遠洋化、精深加工系列化。2000年水產品總量為57.9萬噸,連續22年居福建省首位,全國縣級第二位。
中國水產食品加工業的搖籃
2000年連江縣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評為全國食品工業強縣,獲得「中國(福州)食品工業園」冠名權。園區已實現「三通一平」達千畝,37家內外資食品企業入駐園區,並初具規模,帶動連江縣海洋經濟發展。
水產加工
同時,企業利用外資的嫁接,科學技術的開發,實現了量的擴張和質的升華,目前,全縣擁有水產加工企業153家,其中百勝海味廠、官塢海洋開發有限公司被列入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水產品年加工量17萬噸,產值達14億元,水產品加工業蓬勃發展形成冷凍保鮮、料理食品、即食食品、保健食品、罐頭食品、飼料加工等多層次水產加工產品體系,主要產品有海帶結、海帶卷、魚丸、魚面、單凍鰻片、章魚球、蝦仁、蝦皮等幾十種加工產品,其中海帶產量佔全國銷量2/3,銷往全國各大中城市以及美國、日本、南韓、台灣等。
投資興業的百年福地
近年來,連江舉全縣之力,聚八方之財,投資10多億元使基礎設施由制約型向適應型乃至超前型轉變。
交通便捷
城區距馬尾港35公里、福州45公里、長樂國際機場57公里、擬建中福溫鐵路連江站3KM,104國道和同三高速公路貫穿境內。
蓮荷路
港口建設步伐加快,開發建設了官頭3000噸對台貿易碼頭、黃岐千噸級碼頭和下宮500噸客貨碼頭,可門港和粗蘆島深港碼頭也正在抓緊前期准備工作。全縣海運總噸位達21.4萬噸,擁有運力居全省第一的鄉鎮海運企業,共同構成海陸空立體交通網路。
通信齊全
全縣程式控制電話容量達7萬多門,移動電訊覆蓋全縣,可實現數據通信和多媒體通信。
水電充裕
福建省第六大江——敖江從園區中間依城而過,淡水充足,地熱資源豐富,目前日供熱水能力為6000噸,是全省第二個「溫泉縣城」。電力除省網直供外還擁有山仔、塘坂等水電廠,總裝機容量6.8萬千瓦,跨入全國100個裝機萬千瓦縣行列。城區「三縱四橫」主幹路網基本形成,市政設施建設逐步配套,城市雛形可見,被評為省二級文明縣城。
政策保障
解放思想、營造寬松的投資軟環境已成為全縣上下的共識,除落實國家、省市一系列優惠政策外,我縣還成立了投資服務項目中心,並制立實施了《關於鼓勵外商投資的若干意見的規定》、《關於進一步加快水產加工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的通知》、《關於建立和實行投資項目審報代辦制,進一步加強投資軟環境建設的實施意見》、《關於對外商投資基礎上實行會審制、限時制、代理制、檢查報告制和責任追究制的規定》等文件,並在地方稅收留成、土地規費、水、電等方面做最大的讓利優惠,使我縣投資環境更趨於明朗和寬松。
旅遊業發展極具潛力
連江縣山清水秀,山海兼具的自然景觀和古今爭輝的人文景觀,構成豐富的旅遊資源主體。境內有名山16座,古物遺跡3處,古剎157座,奇峰、怪岩、幽洞、名潭100多處,名家摩岩石刻和歷史碑記150多處。
含光塔
主要景點有:敖江流域的新石器文化遺址、青芝山百洞山、閩江口「五虎守門」和「雙龜鎖口」、定海灣古沉船文物、長門古炮台以及宋朝理學家朱熹遺墨、明朝學者陳第墓、民國國府主席林森藏骨塔等名勝古跡,聞名遐邇,黃岐半島戰備時期遺留下的眾多軍事設施神秘誘人,獨具魅力。目前,我縣已開發三個各具特色的旅遊線路。一是以省級風景名勝區青芝山為主軸的閩江口旅遊線路,展示沿江、山川風貌;二是以黃岐半島為依託的濱海旅遊線,體現海濱風光、海鮮風味和台馬特色;三是以貴安溫泉高爾夫球場和山仔庫區為重點的西部旅遊線,突出溫泉療養、體育旅遊和畲族風情,旅遊將成為我縣跨世紀的新興產業。
Ⅳ 連江經濟開發區就是連江縣嗎
是連江的深水港?
歷史的瞬間定格在2005年5月12日,可門深水港建港史上極其重要的一刻——這一天,國家發改委正式核准福建華電公司可門火電廠項目。
喜訊傳來,可門建設者們歡欣鼓舞,港區作業工地上戰旗獵獵,鬥志勃發;連江幹部群眾奔走相告,歡呼「臨港經濟」的宏圖即將全面鋪開;更有那數十年來為「東方大港」魂牽夢繞的各級決策者和專家學者們感慨萬分,可門港開發建設終於駛上了快車道。
斗轉星移,滄桑巨變,短短一年多時間,數以萬計的可門港建設者櫛風沐雨,披星戴月,以敢教日月換新天的膽識和魄力,將昔日的灘塗和荒山變成現代化的大工地。
乘著今年第七屆「5.18」海交會的東風,可門港建設漸入佳境,一批重量級的臨港工業項目正在入駐可門港或在積極洽談中。與可門港開發建設配套的疏港公路、塘坂引水二期工程以及浦口22萬伏變電站等三大基礎設施工程即將破土動工。2005年5月的可門港,如同一艘即將駛向征程的萬噸巨輪,昂首挺胸蓄勢待發,抒寫著揚威中華、名震世界的凌雲壯志。
天賜良港,建設「海西」迎來機遇
可門港位於連江縣東北部黃岐半島北側、羅源灣南岸。大自然的神奇造化,成就了可門港得天獨厚的建港條件。
港口資源——可門港縱深約25公里,水道寬2公里,灣內水域面積180平方公里,港區規劃岸線長9公里,可建1至30萬噸級深水泊位碼頭38個。水道平均水深-30米,最大水深達-80米,利用天然水深即可全天候通航10至30萬噸級以上大型船舶。港區航道條件非常優越,不需整治就可全天候通航第三代以上集裝箱船舶。港區掩護條件好,東北側有羅源碧里至將軍帽山頭,東南側有黃岐半島山頭掩護,可避12級以上大風。錨地與港區毗鄰,是大型船舶理想的停泊和避風錨地。同時,可門港岸線陸域寬闊,不佔用耕地農田,利用海灘地和山丘開發建設,可建縱深約1500米的港口作業區及倉儲區。
地理位置——港區距東海主航道僅8海里,距馬尾70海里,上海405海里,基隆142海里,香港435海里,日本神戶932海里,新加坡1833海里。
陸域廣闊,地質地貌俱佳——港區以圍墾地和海岸岩石地為主,其中有佔地27.5平方公里、全省最大的人造平原大官坂墾區。地貌為溺谷式基岩港灣海岸,港灣四周低山環抱,基岩裸露入海,水深港闊,水域穩靜,航道通暢,無攔門沙,是較好的基岩港灣海岸。
氣候水文——氣象資料顯示,可門港全年除10至11月常風向以東北風為主外,其餘各月常風向都是東南風。一年中,浪高大於1米的天數僅為6天,全年適宜集裝箱作業的天數在330至340天。
然而,如此優良的港口條件,開發建設卻整整等了將近一個世紀。早在民國初年,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中就將可門港作為「東方大港」進行規劃。抗戰勝利後,福建又擬將其建成「重要性不亞於上海的海港」。由於種種原因,可門港一直沉睡至世紀之交。
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大潮,將可門深水港建設推向了新一輪經濟增長的前沿。沉睡千年的可門港,終於迎來了它難得的歷史發展機遇。
專家指出,福建新一輪工業的發展,重化工業將佔有越來越大的比重,運輸量大,必然使工業布局向深水港方向聚集。可門深水港的動建,適逢盛世,萬眾矚目。從一開始就得到了中央、部委和省委、省政府以及福州市委、市政府極大的關心與支持。省委常委、福州市委書記何立峰,福州市人民政府市長練知軒等領導多次親臨港區工地現場指導。今年2月召開的福州市十二屆人大三次會議,提出要以港口大建設、大開發帶動促進產業大發展,集中力量推進羅源灣港區開發建設。連江縣上下按照「一切為了可門港,一切服務可門港」的要求全力以赴配合港口建設,縣里專門成立了可門港開發建設總指揮部,抽調精兵強將,實行項目代辦制和領導掛包責任制,千方百計為工程排憂解難。隨著華電項目獲得核准,港區三大基礎配套工程啟動,可門港開發已成為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一大亮點。
華電進駐,挺立建港興業潮頭
暮春的羅源灣風平浪靜,碧波萬頃,可門港區卻狂舞著場面恢宏的建設熱潮。
3000畝的陸域作業工地上,高大的塔吊旁矗立著巨型煙囪,鍋爐施工鋼架上閃爍點點著耀眼的焊光。370米長的棧橋延伸至湛藍的海面。正午的陽光透過清澈的海水,搖曳出粼粼波光,折射在正進行砼澆築的12號碼頭上。
總投資達320億元人民幣、裝機容量640萬千瓦的華電可門火電廠落地可門,掀起了開發建設可門港的第一個高潮,顯示出這個未來的東方大港的廣闊前景。
可門港開發建設綜合辦公室副主任林家書,至今清晰地記得,兩年前陪同華電集團專家組一行在可門進行電廠選址的情形。那天,專家組一行十餘人登上海岸線邊上海拔143米的牛坪山察看,並初步將電廠地址定在牛坪山。中午用餐時,一直默不作聲的一位專家突然抬起頭問大家,「邊上那座矮一點的山頭怎麼樣?」專家們一怔,不約而同立即扔下飯碗,顧不上辛勞,爬上了與牛坪山緊挨著的蛇頭山。匆忙上山中,一位女專家的鞋跟還給折斷了。荒山頂上,經驗豐富的老專家們以腳步測量,估算出蛇頭山佔地面積足夠安放八台發電機組,最終將電廠位置定在了海拔110米高的蛇頭山。
2003年12月28日,羅源灣南岸蛇頭山一聲巨響,唱響了大規模開發可門港的序曲。僅僅九個月時間,蛇頭山就被夷為平地,開挖土石方達1440萬立方米,開挖量相當於當年著名的紅旗渠。
據介紹,目前整個工程實行計算機全過程實時監控,確保進度。一號機組主廠房本月底即可封頂,設計高程210米的標志性建築煙囪已出地面47米。80多米高的龐大鍋爐正進行內部受熱面吊裝,與火電廠配套的5萬噸專用煤碼頭和1萬噸重件碼頭,已完成棧橋主體建設和泊岸的鋼管樁定位,預計年底可投入使用。日供水2萬噸的專用引水工程已完成總工程量的90%以上,不久即可竣工通水。
正在施工現場的華電專家介紹說,在建設過程中,業主和施工單位密切配合,不斷突破技術難關,取得了許多寶貴的經驗。例如在護岸修砌中,由於淤泥深達40米,常規施工手段行不通,他們採用了中科院力學研究所的爆破擠淤置換堤心石技術,這在國內尚屬先例。經過四個月的努力,大堤合攏,護岸總長約為1200米。
可門火電項目位於坑園鎮顏岐村,首期工程需徵用或佔用村裡的土地、灘塗、淺海超過3000畝,波及全村三分之一的農戶,征地補償工作量大。開發辦和鎮、村幹部想盡辦法,通過做足細致耐心的思想工作,全村4000名村民對工程表現出了充分的理解與支持,使這項工作得以圓滿完成。村黨總支副書記顏家珍告訴記者,整個2004年,村兩委都在抓這項工作。
華電可門火電廠對當地黨委政府給予的支持也深有感觸,一位參與過松嶼、湄洲灣等大型火電項目施工的火電施工專家說,連江縣財政並不富裕,但幹部的熱情高,足以彌補財力的不足。
根據施工進程的安排,首期投資60億元人民幣、裝機容量各為60萬千瓦的兩台火電發電機組將於明年建成投產,整個工程將於2010年全部建成。
客商雲集,投資可門前景廣闊
一位著名經濟學家說,二十一世紀,誰控制了港口,誰就能充分、直接地分享中國經濟增長所帶來的好處。可門港如火如荼的開發建設熱潮,成為國內大型企業乃至世界各國財團矚目的焦點。
談起業已入駐或即將入駐以及在談的招商項目,可門港開發辦主任孫發強如數家珍。目前,除華電可門火電廠在建外,可門經濟區內還有4個項目已簽訂協議,其中3個項目即將於近期動工建設,另有數個項目在談中。
已簽訂協議的項目分別是,省煤炭工業集團的散貨轉運中心,該中心擬建設兩個5萬噸級以上干散貨碼頭,總投資5億多人民幣,目前已獲國家交通部報批,後方陸域也已通過省海洋與漁業局論證,現正進行海域養殖物搬遷補償理賠工作,各項准備工作業已就緒;
香港天龍集團設立的福建龍昌港口建設有限公司,投資1億美元,建設兩個5萬噸級以上(按10萬噸設計)的集裝箱碼頭,已經省發改委許可前期建設,並同意轉報國家發改委,去年12月26日,簽訂投資合同,已到位資金100萬美元,現正著手海域報批及工可論證等前期工作;
福建華電儲運有限公司投資10億元人民幣,建設兩個5萬噸級以上碼頭,其中一個為多用途碼頭,另一個為干散貨碼頭。該公司已經在連江縣注冊,目前已完成可行性報告,六項支持性文件已委託編制,海域徵用工作已報省海洋與漁業局,近期將進行項目核准及後方陸域「三通一平」工作。
而有投資意向的在談項目多得幾乎不可勝數,如,香港華廈集團與美國萊帝公司擬聯合投資6億美元,用於建設儲油項目;閩發公司擬投資10億元,建設一個5萬噸級集裝箱碼頭和一個5萬噸級多用途碼頭,近期可望簽訂協議;興博實業公司擬投資3億元,建設兩個多用途碼頭,其中一個3萬噸級,另一個為3千噸級,也將於近期簽訂協議;恆聯集團擬投資30億元,建設兩個干散貨碼頭,其中一個為5萬噸級、另一個為20萬噸級,也將於近期簽訂協議。
5月13日,可門開發辦又得到消息,世界鐵礦石業巨頭澳大利亞BIH和力拓公司將於本月晚些時候,蒞臨可門港考察港口物流。五月以來,新加坡中華報業董事局、秦皇島港務局、上海東晶有限公司的高層也紛紛前來洽談,有些已達成初步意向。
20世紀以來的實踐證明,以大型深水港為依託,發展港口工業,是世界加工工業發展的最優模式。面對可門港開發建設的大好前景,連江縣委書記劉嘉水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連江縣將充分發揮海港資源優勢,堅持走臨港工業的路子,不斷優化投資軟硬環境,將可門港建成名符其實的東方大港,為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做出貢獻。
科學規劃,要建世界一流大港
千秋偉業,要以科學的規劃作為基石。
2000年,在交通部規劃院編制的《福州港總體規劃》中,可門深水港區的性質為:閩浙贛部分地區國際集裝箱、大型件雜貨等外貿物資運輸的重要口岸(物流中心),福建省石化、煤炭、鐵礦等能源基地;福建省冶金、石化、機械等臨海製造業基地;福建省對台「三通」的重要通道。
2004年6月,可門港被正式列入省「十一五」口岸開放規劃,海關總署也將可門港區納入國家「十一五」口岸發展規劃。目前,《福州可門港經濟區總體規劃》已經福州市規劃設計院編制,並已通過專家評審。可門港港口作業區控制性規劃已委託省交通建設規劃設計院編制,並已完成《福州可門港控制性詳規》,經濟區臨港工業區第一期4000畝用地已委託福州規劃設計院進行詳規編制。
按照可門港的總體規劃,可門港經濟區跨連江縣下宮、坑園、官坂、馬鼻、透堡5個鄉鎮和長安、安凱的部分村居。區內常住人口為25.5萬人,暫住人口2.5萬人。用地規模為83平方公里。
據介紹,港區規劃採用帶狀組團式布局形式,總體規劃可概括為「一軸,三廊,五片」。
一軸,即依託中北部橫向城市主幹道形成的區域城市功能發展軸;三廊,即三條結合道路、河道設置的縱向綠化生態走廊;五片,即五個功能片區,分別是:官坂生活配套區,以官坂鎮區為依託主題,圍繞洋尾山形成以居住功能為主題的功能組團,為港口、物流、工業企業等提供相對集中的居住及服務配套設施。中央商務管理服務區,以經濟區的港口、物流、工業企業提供包括商務辦公、行政管理、海關邊檢、人員培訓、會議展覽等生產性服務設施。中部臨海工業一區、二區,形成大型臨海工業集中區;東部港口物流區,以疏港公路和鐵路為界,分為南北兩部分,北側為可門港及華電用地,南側港口後方規劃為區域性物流園區。
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建成後的可門港將是福州港的重要組成部分,海峽西岸經濟區的物流中心和臨港工業基地。我們可以預期,在不久的將來,一座以深水泊位為中心,區域航運綜合物流服務相配套的現代化深水海港即將在羅源灣南岸拔地而起,成為海峽西岸經濟區一顆璀璨的明珠。
看到了未來!晴天霹靂、
Ⅵ 台灣連江縣經濟怎麼樣
縣府訊】最新一期的《天下雜誌》「二○○五年縣市調查」,連江縣再獲優異的成績,在縣市長施政滿意度部份,縣長陳雪生成績躍升近二十個百分點,也向前躍進五名,進步的幅度為全國最高,此外在縣市治理五大面向部份,其中,經濟競爭力最受人民肯定,名列第一,總排名為第五名。 《天下雜誌》「二○○五年縣市調查」特別緊扣縣市首長領導與治理力的主題,從「經濟競爭力」、「行政效能」、「治安」、「教育文化」、「環境衛生」等攸關縣市競爭與生活品質的五大面向及「施政滿意度」,針對全國25縣市、10225位民眾,進行抽樣調查。 在景氣一片低迷中,連江縣、澎湖縣、金門縣在「經濟競爭力」項目中,最受人民肯定,並列第一;新竹縣與高雄縣也排入前五名。顯示農業縣與離島,即使地處偏遠與資源不足,但明確訂定發展目標後,人民就會感受到政府在努力提升人民的經濟水平。 五個面向:經濟競爭力、教育文化競爭力、治安競爭力、環境競爭力及行政效能競爭力總的來說,縣市長領導力、治理力的評比中,連江縣位居第五名前四名分別是澎湖縣、金門縣、台北市、新竹市。另外,農業縣高雄縣也擠進前十名,顯示,不論是離島三縣市,甚至是以農業發展為主的高雄縣,都證明縣市長的治理能力有助縣市民經濟與生活環境的提升。 年底縣市長選舉在即,候選人的選舉支票是否真正符合人民的需求?在《天下雜誌》「二○○五年縣市調查」中發現,二十五縣市民期待未來縣市首長,應優先增加工作機會,同時,「二○○五年縣市調查」也顯示,在經濟停滯、環境與天災的威脅下,怎麼樣的政府領導人,才能讓人民交付?二十五縣市人民認為未來縣市長最需要具備的能力分別是做事的能力、關心人民的能力、長遠的眼光及魄力。 25縣市大調查,進行時間為8月6日至9月7日。總成功樣本數10,225位。調查方法是以每個縣市為獨立母體進行隨機抽樣電話調查,成功樣本數以縣市人口數大小分別從385~435個。當信心水準在95%時,每個縣市的抽樣誤差為正負5.0~4.7個百分點。為符合同時性以進行縣市間比較,25個縣市調查均在同一時間進行調查。縣市治理力總排名方式:共五個面向,經濟競爭力、教育文化競爭力、治安競爭力、環境競爭力及行政效能競爭力,排名由各面向內的次指標排名名次相加,縣市治理力總排名則由五大面向排名名次相加。 繼康健雜誌本縣拿下全國第二最快樂的城市後,最新出爐的天下雜誌,本縣再度獲得不俗的好成績,縣長陳雪生整體施政滿意度成績躍升近二十個百分點,是全國進步幅度最高的,排名也向前躍進五名,此外在縣市治理五大面向部份,其中,經濟競爭力最受人民肯定,名列第一,總排名為第五名。
Ⅶ 福建長樂和連江哪個經濟發達
長樂是市 連江是縣 長樂最大的優勢就是有一個機場 但是連江的海鮮在福州是很出名的
Ⅷ l連江目前哪個鎮經濟實力最強!!!!!
好像是出國一個鎮 一個開游戲機的一個鎮。這兩個鎮比較富裕。鎮哪個富裕具體沒辦法說,反正連江這兩個行業真是出了名了。
Ⅸ 連江縣經濟怎麼樣 還有其他各個鎮經濟排名
龍華鎮
Ⅹ 連江的經濟結構
經濟結構有突破性變化20世紀70年代末,連江還是以農業為主的縣份。1978年農業產值專占社會總產值的77%,工業只佔屬10.4%。80年代後,工業、運輸郵電業和建築業發展迅速。到1995年,全縣社會總產值中,工業產值上升到39.1%,首次躍居第一位,農業產值佔28.9%,運輸郵電業佔13%,建築業佔12.8%,商業飲食服務業佔6.2%。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第一、二、三產業的比重,分別由1978年的61.2∶12.2∶26.6,轉化為38.1∶28.1∶33.8,基本形成三足鼎立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