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經濟危機時資本家寧可糧食壞掉也不降價
資本家有1000斤糧食 市場需求也是1000斤
每斤2元錢 正常情況下 可賣2000元錢
危機來了,生產過剩,市場只需內求500斤
需求減少一半,容1000斤的糧食就要要求減價,成為5角錢一斤/
那麼1000斤 全賣光也就是500元。
如果資本家把糧食減少500斤市場供給,那麼市場的供給和需求等價。那麼還是2元的價格 。500斤乘以2還是1000元
降價的時候只能賺500 而人為的減少市場供給那麼就可以賺到1000
可能我的數據舉的不合理 不過,原理應該差不多//
2. 請問經濟危機過程中,糧食價格是上漲還是下跌,請有專業知識人進,共同交流。
由華爾街引起的金融危機著實讓全世界都為之一震,不過中國受牽連較小,這次危專機還不足以對中國造成屬比較大的傷害.
不過得注意一點,中國是個糧食大國,同時也是一個非常大的出口國,而美國是中國的第二大貿易國,其他的一些在這次金融危機中受傷害的發達國家同樣與中國有著較大的貿易往來.他門一旦發生金融危機,進口必定大打折扣,與此同時,中國的出口也會急劇縮水.而這部分准備出口而又沒有出口的東西怎麼處理呢?
對頭,我們還有非常非常龐大的內需市場.這些商品將會毫無疑問的放到國內市場上來.一個最最基本的市場規律告訴我們,當供大於求之後,商品價格是漲是跌,這將毫無疑問了.
但是有個問題我也不太搞得清楚.目前中國正處於通漲時期,如果大部分商品因為未出口而轉銷國內市場的話,這些商品的價格,我認為是毫無疑問會下跌的.但是,怎麼就沒聽到專家門說過這次金融危機會對我國目前的通漲造成積極的影響呢?我也在納悶,可能是有些我自以為正確的東西不對吧?又或者,這個問題不能拿到檯面上來講?……
星期五晚上的CCTV-2直擊華爾街風暴上講了,我的猜測是正確的。
(個人愚見,僅供參考)
3. 美國經濟危機 為什麼農民將牛奶倒入大海,把糧食、棉花當眾焚毀
因為經濟危機,百廢待興之時,農業問題,也就是吃飯問題尤為重要。但農產品過多,供應大於需要,必然導致農產品價格低廉,而當時大家又買不起時,如果把這些多餘的送給百姓,當這批農產品吃完後,農民沒有收入必定導致農業不易發展。而銷毀過剩,有助於幫助農產品提高價格,促進農業的發展,給農民一個振心劑,保持社會穩定,這時候,再恢復工業,由於農產品價格升高使人民不得不賣力工作,從而恢復工業生產,進一步渡過經濟危機。這樣說能懂么
4. 1929~1933年經濟危機,美國政府為什麼不出錢收購糧食救濟百姓而放任百姓餓死、農產品大量銷毀、農民破產
...你看見大量銷毀農產品的是農產品業主,不是農民。
這個問題和當時美國的政回治形勢以及美答國本身的資本主義經濟體制有關。政府掌握在少數的資本家手中,而資本家追求的是利益而非人道主義精神。況且國家也無法真正的幫助那些農民,因為本身胡佛政府就已經拿出很多的錢來從資本主義農場主那裡購買物資以確保他們自身的利益,另一方面,經濟危機時候的通貨是不斷貶值的,賣了不如不賣。而且農物質的不斷增值也會拉動各個產業的成本攀高,所以當時任其壞掉反而更能穩定經濟形勢(當時的主流論點)。
至於那些餓死的百姓,只能說那是危機中資本主義醜陋體制下的犧牲品而已。
5. 請問這次金融危機對糧食價格有什麼樣的影響
經濟危機產生市場緊縮,國際物價下降是一個趨勢。石油價格暴跌,世專界糧食運往中國屬的成本變小了,對中國糧食類物價會有一定的沖擊。加上今年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農產品收成最好的一年,物價下降在所難免。樓主還是趁早賣了吧,除非你們家有儲存倉庫,存它2-3年都不變質。
6. 經濟危機下糧食價格走勢
2008年我國不但經歷了百年不遇的低溫雨雪冰凍天氣、汶川8.0級特大地震等嚴重自然災害的襲擊,而且受到了美國次貨危機引起的世界性金融危機的影響。在極其不平凡的一年,黨和國家果斷決策,一系列應對措施出台,糧食生產獲得了連續第5個豐收年,預計總產將達到5250億公斤,比2007年增長4.7%。由於國際國內多種因素綜合影響,2008年我國糧食收購、銷售價格出現了新的格局。本文將以我國十大夏糧主產區、20個大型商品糧基地之一的湖北省襄樊市為例,分析2008年我國糧食收購、銷售價格變動情況,預測2009年糧食價格變動趨勢。
縱觀2008年襄樊市小麥、特一粉市場價格變化態勢,主要呈現下列特點:
一、小麥收購價格總體呈上升態勢
小麥收購價格從元月份每公斤1.43元,一直上升到10月份最高峰1.59元,隨後便有所回落。從分季度來看,市場價格變化差異較大。
一季度價格平穩。收購價格在1.43元大1.46元之間。由於2007年襄樊市小麥獲得豐收,總產量達到14.41億公斤,收購量12.55億公斤,創歷史最高紀錄,糧源充裕,因而市場價格變化不大。
二季度小麥收購價格開始上升。從4月份的1.46元,上升到6月份的1.53元。由於襄樊市小麥市場價格低於國家小麥最低收購價,國家在襄樊市啟動了小麥最低收購價,每公斤中等白小麥1.44元,紅小麥、混合小麥1.38元。2007年襄樊市小麥不僅增產,而且質量普遍好,平均等級在國標2級以上,絕大多數在國標1級。襄樊市新小麥在5月中旬上市,因而,全市小麥收購價格隨之上升。
三季度小麥收購價格穩重有升。從7月份1.55元,上升到9月份1.56元。三季度是襄樊市新小麥上市高峰期,執行小麥最低收購價的企業敞開收購農民小麥,社會多渠道也不敢貿然抬價收購小麥,所以這一時段襄樊市小麥收購價在國家最低收購價水平上沒有大的變化。
四季度小麥收購價格漲跌互現。10月份漲到1.59元,11月份達到最高峰1.59元,12份回落到1.56元。這一階段收購價格出現較大變化差異,主要原因:一是新小麥後熟期到,可以直接加工,加工企業采購量加大;二是國家提高小麥拍賣價格,一般在1.72元左右,加工企業從拍賣市場上購買小麥,不如就地收購劃算;三是麵粉銷售旺季到來,小麥加工原料需求增長。
二、麵粉(特一粉)銷售價格漲跌互現,總體平穩
一季度銷售價格很平穩。元月份特一粉批發價在2.14元和2.12元之間。之所以價格變化不大,主要是小麥加工成麵粉的副產品——麩皮、尾粉等銷售量下降。2007年春節正好在2月份,農民在元月份開始屠宰年豬,喂養仔豬,對飼料需求量減少,因而對副產品需求量下降,主產品價格就提不起來。
二季度麵粉銷售價格略有上升。特一粉從4月份的2.12元,上升到6月份2.16元。這一階段是糧食青黃不接時期,尤其是五六月份,社會消費量增加,新小麥雖然部分上市,但後熟期沒有到,不能直接使用。同時,養殖業復甦,對副產品的需求也增加。
7. 為什麼經濟危機來了什麼都要降價啊
權威回答:
食品要漲價的傳聞也沒有根據。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食品價格就像過山車,從大豆,糧食,食油,食糖的價格翻倍漲,這是因為大宗商品(國際穀物市場商品)因受到投機資金的影響而背離實際價格的上漲。而當美國次貸危機以後,國際炒家,熱錢一下子撤離,大宗商品價格直線下降,已經基本回歸去年上半年的水準。但是,每當經濟危機發生時,會產生通貨緊縮。(東西賣不出去)1929年美國的經濟危機時,農副產品價格是平時的30%。有牛奶倒到河裡的故事。
但是,到經濟危機深度化後,產生大蕭條,糧食危機(飢餓在歐洲流行)為了應對經濟危機對我國的經濟產生影響,防止農民因谷賤而荒地的事件發生,國家已經明顯提高今年糧食收購價格,使農民的種糧積極性不受影響。所以雖然糧食收購價提高,但是國際糧食價格在下跌,此次提高收購價是國家對農民的補貼,糧食應該不會上漲。
其他商品的降價的實質是擠去水分後實際價格,當國際投機商離去後,價格有個回穩過程,一般不會超過實際價格(應該是去年上半年的價格左右)不會降得太多。如果是這樣大蕭條真的會到來了。
最後本次降價是普遍降,因為石油,糧食,礦產價格下降以後,基本面的價格都下降了。
但是高級消費品的市場,不是根據原材料價格,而是根據消費人群總數來決定,當經濟危機影響到多數人消費時,其價格必定降低。
8. 經濟危機對農業有沒有什麼影響
國際稻米的價格受到供需以及期貨市場價格的影響,國際市場上糧食供給與需求大體專相當,所屬以主要受到期貨價格影響,當經濟情況樂觀時就會有大量的投機資金進行炒作,導致糧食價格虛高,這種價格也就是前兩三個月的價格,但是高價格是不能持續的,因為國際糧食產量和需求基本持平,炒作資金如果炒作時間過長可能會導致自己虧損。而當經濟情況陷入悲觀時,人們開始減少不必要的糧食消費,糧食需求就會萎縮。從而導致可預見的糧食供給過剩,這時各路資金就會撤離期貨市場,從而導致價格暴跌。你可以看到從08年下半年開始石油糧食金銀等期貨價格都是一路暴跌的走勢,這時因為國際經濟環境持續惡化的緣故。
此外,還受到石油價格,國家稅收政策的影響。
相對於我國而言,我國的糧食自給自足,有自己的定價系統,價格主要取決於國家收購價。由於基本供需平衡,所以收購價格上漲較慢,而種植作物成本變動很大(石油價格劇烈變動會導致化肥價格變動),導致有人虧有人賺。國家從今年已經開始逐步提高收購價格了,如果你認為提高幅度太小,那是因為不能一下子提高很多,提高過多會導致需求大幅萎縮,更不利於農民增收。
9. 在經濟危機下,在旱情下,糧食未來是否會漲價
現在山東的一些地方已經開始漲了,30%左右。
農民收入肯定是不能提升的,很多的漲價都是在流通環節發生的。減產減收,收入肯定受影響。
10. 經濟危機,農場主燒糧食作物,工人卻等待救濟,為什麼農場主燒糧食,就算給了工人也好啊....
1,燒掉後農場工人有工作,工人會看見別人沒工作而非常珍惜眼前的工作,
2,保持糧食在國際上的價格,因為你不燒掉就得銷售出去,可是別人沒錢,你就得降價,所以為了保持糧食的價值,沒有農場主會降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