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二戰後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新變化

二戰後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新變化

發布時間:2020-12-17 11:41:26

① 二戰後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出現了哪些新變化

二戰來後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出現的新變自化有:
①國家加強了對經濟的干預,資本主義進入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階段。
②普遍實行社會福利政策,福利國家的發展日漸完備
③第三產業蓬勃發展
④以知識經濟為基礎的「新經濟」的出現和發展,高科技產業部門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

② 二戰後,資本主義世界有哪些新變化

1格局:西歐地位下降,美國逐漸主宰世界。
2政治:為防止法西斯,更為民主化。內
3經濟:借鑒蘇聯模式的成功容經驗,國家干預經濟,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形成;第三產業興起並迅速發展。
4社會:注重社會公平,減少社會矛盾,社會福利良好發展。
5文化:重視教育,發展科技。
6軍事:更住重發展高端武器。

③ 如何看待二戰後資本主義新變化

一、關於資本主義發展的新階段如何定位
資本主義已經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這是國內外學術界的共識,但是這一新階段究竟應叫什麼?怎樣概括這一新階段的特徵,目前主要有四種觀點。
1、一是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觀點。這是主流觀點。李琮等人是其代表。他們認為,對於戰後資本主義的新變化,特別是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在20世紀90年代的新的轉變時期,仍然屬於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一個階段。
2、二是國際壟斷資本主義的觀點。黃素庵、甄炳禧把20世紀90年代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新變化稱為國際壟斷資本主義。李景治、向文華等人也持此觀點。他們認為,20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新科技革命的興起和國際經濟的一體化,資本加速向國際化發展,到90年代則呈現明顯的全球化傾向,國家壟斷與私人壟斷結合在一起向全球拓展,當代資本主義正在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國際壟斷資本主義階段。
3、三是金融壟斷資本主義的觀點。法國學者德羅奈持此觀點。他認為,繼國家壟斷資本主義之後,資本主義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即金融壟斷資本主義階段。金融壟斷資本是資本對人類社會生產的最高統治,它把生產的社會化又向前推進了一步,使資本主義實現了歷史性進步。
4、四是社會資本主義的觀點。這是高放的觀點。他認為,當代資本主義從生產力到生產關系,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築,從社會結構到社會生活,從內部關繫到國際關系,社會化的程度都越來越高,范圍都越來越廣,層次都越來越多,社會主義的因素在逐步增長,所以稱之為社會資本主義(即含有社會主義因素的資本主義)比之其他名稱更為恰當、更為准確。

二、資本主義的新變化:
1、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為生產力的發展開辟了新的空間。以西方發達國家為主要策源地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類認識世界、改造自然進程中的一次巨大的歷史性飛躍。20世紀初到五六十年代,核能、半導體、合成化學等技術接踵誕生並得到初步發展;80年代後半期,微電子技術、信息技術、生物工程、宇航技術、新材料技術、計算機和網路技術迅速發展。所有這一切,彷彿巨大的羽翼,把人類從機器大生產時代提升到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自動化生產時代。

2、產業結構的調整,帶來就業結構的調整。由於科學技術的發展,西方發達國家的第一、第二產業大大下降,第三產業迅速上升,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目前已達到2/3左右。第三產業的領頭雁是高科技產業,而雁頭就是信息產業,它們分別占國民生產總值的1/3和1/6左右。與此相隨,藍領工人減少,白領工人增多;非知識型工人減少,從事信息處理的知識型工人增多。近年來,在美國數百萬新的就業者中,知識型工人約佔90%左右。工人階級科技文化水平的提高,直接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3、隨著生產社會化程度的提高,企業組織形式發生變化。戰後,銀行信用體系膨脹,金融組織不再僅有商業銀行,而且還有大量的保險公司、證券公司和其他金融機構;金融資本與工商資本進一步融合,形成更為龐大的金融資本,擴大和加深了金融資本的統治。股份公司進一步發展,吸收的社會資本更多,企業組織管理更加嚴密,壟斷資本可以用更少的股份控制整個公司,進而壟斷市場,榨取更多的利潤。從事高新技術行業的新型公司異軍突起。公司兼並之風此起彼伏,資本日益集中和壟斷,跨部門跨行業的超級企業集團和巨型跨國公司聯翩涌現。從某個方面來看,企業組織形式的這些變化,增強了壟斷資本抵禦風險、增殖自身的能力。

4、國家從市場經濟的「守夜人」,轉變為經濟發展的干預者。國家或者利用各種財政和貨幣政策調節國民經濟的運行;或者在資本主義制度允許的范圍內實行一定的發展計劃,直接投資某些產業特別是公共設施,交替實行國有和私有,以提高國民經濟的總體效益;或者實施一定的稅收政策和社會再分配政策,限制過高收入和過度壟斷,建立社會福利和保障制度。所有這些自我調節、改良和改善,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資本私人佔有對生產力發展的制約。

5、加速推進經濟全球化,為資本的擴張和增殖開辟了新的天地。在舊的國際經濟秩序繼續存在、新的國際經濟秩序還沒有建立的情況下,西方發達國家利用其經濟、科技甚至軍事優勢,擴大資本輸出,進行不等價交換,甚至操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關稅和貿易總協定、世界貿易組織,鞏固它們在經濟全球化以至整個世界體系中的主導地位,把廣大第三世界變成它們的廉價資源供應地、獲取高額利潤的投資對象和推銷剩餘產品的市場,從而造成了西方財富的不斷增加。無償利用巨額世界資本,是國際資本主義繼續發展的重要條件。

三、關於當代資本主義新變化的原因
研究者由於分析的視角和側重點不同,強調的方面不同,大致上可分為三種觀點:
1、第一種觀點,現代科技革命推動論。這種觀點認為,現代資本主義的種種變化歸根結底是由於當代新科技革命引起的生產力飛躍所致。生產力的發展推動現代資本主義去調整生產關系和社會矛盾。全球壟斷資本主義是二戰後新科技革命使生產力高度發達、高度社會化和資本高度國際化的必然產物。
2、第二種觀點可以概括為國家干預和自我調節論。這種觀點認為,二戰後發達資本主義社會發生的眾多變化中,國家對於經濟生活的干預和調節在相當程度上推動並決定著其他變化的性質。當代資本主義新變化的原因,首先是加強「國家干預」,對資本主義延緩衰老起了關鍵性作用。其次,通過「體制改革」緩解了「制度危機」;通過反對壟斷,鼓勵和保護自由競爭,使科技和社會生產力仍能獲得較快發展。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與以往資本主義經濟自發發展不同,資產階級及其政府不斷自覺地進行自我調節和調整。自我調節是資本主義世界出現新變化的內在動因。
3、第三種觀點可以概括為資本主義發展潛力論。一些研究者強調,當代資本主義並未像列寧在《帝國主義論》中所估計的已經「垂死」,自身仍然具有較強的社會適應性和發展潛能。奚廣慶、鍾沛璋持此觀點,他們認為,當代資本主義盡管矛盾重重,改革和高新技術發展使其仍有很強的生命力和發展潛力。

祝你好運

④ 二戰後,資本主義經濟出現了哪些變化

這2個問題真要詳細說的話可以寫本書.

簡要的回答:

二戰後,資本主義經濟出現了哪些新變化?
1.從本質上說,2戰後資本主義制度沒有發生根本上的變化
2,2戰前(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主要經濟主要是發展產業經濟(製造業),向其他欠發達國家地區出售製成的商品來獲取利潤.2戰後,由於信息產業,服務業的興起(這2種產業不需要大量的原材料,減少對不發達國家的原料的依賴),製造業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中的地位降低,有些國家甚至出現信息產業和服務業對比製造業呈現壓倒性優勢的情況.現在資本主義國家保留的製造業,產品附加值都很高.

因此可看出,2戰後與2戰前比,資本主義經濟出現的最大的變化就是經濟成分發生了變化.而北美歐洲之外的非洲,亞洲某些地區,拉美國家中的資本主義國家,依然沒有改變在2戰前的地位,仍舊是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

資本主義經濟在二戰後得以繼續發展並出現繁榮景象的原因是什麼?

1,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學技術的發展極大地促進了世界經濟.請注意,資本主義在2戰後確實繁榮發展.但是資本主義國家很多.並不是每個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在2戰後都發展得很好.
典型的例子就是阿根廷.阿根廷在2戰中沒有受到波及,但今天阿根廷在世界上地位和2戰前比差遠了.其原因是:阿根廷科技不發達,依舊象2戰前一樣依賴資源產業.

2,2戰後經濟繁榮的資本主義國家主要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和亞洲的韓國日本新加坡和我國的台灣地區.
他們經濟繁榮發展的共同原因只有一個:科學技術的發展.
一,2戰後的起步階段:美國在2戰結束後出於冷戰的需要,在全世界努力幫助其他資本主義國家(主要是西方國家)發展經濟,比如減免戰爭中產生的債務,提供經濟援助,低價轉讓技術.
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科技基礎本來就很好,亞洲四小龍迎頭追上大力發展教育與科技,這都促進了他們的經濟發展.而科技欠發達的其他資本主義國家:非洲,拉美,經濟地位仍然和2戰前一樣.
另有2個原因是不能出現在試卷上的:政治上的穩定和資本主義的利益分配製度.中國由於政治上的不穩定喪失了經濟發展的時間,由於利益分配的不合理導致改革初期經濟發展不快.

⑤ 如何正確看待二戰後資本主義的新變化

經過二戰後半個多世紀的發展,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出現新變化
最重要的變化[國家回加強了對經濟的干預,資本主義答進入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階段]
二戰結束--70年代初期,美英法德日等國普遍奉行國家干預經濟的政策,實行國家以經濟的宏觀調控
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
20世紀50-70初,出現經濟發展的「黃金時期」
經濟較快增長,通貨膨脹率和失業率相對較低,社會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這種國家干預經濟的政策,是對傳統的,主張自由放任的經濟理論的變革
資本主義國家中關於國家干預的爭論持續不斷
如今這些爭論主要是集中在干預程度的問題上
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節,已經成為當代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⑥ 二戰後西方資本主義出現了那些新變化

二戰後西方資本主義出現了新變化如下:

1、第三次信息革命爆發,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

以西方發達國家為主要策源地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類認識世界、改造自然進程中的一次巨大的歷史性飛躍。20世紀初到五六十年代,核能、半導體、合成化學等技術接踵誕生並得到初步發展。

80年代後半期,微電子技術、信息技術、生物工程、宇航技術、新材料技術、計算機和網路技術迅速發展。所有這一切,彷彿巨大的羽翼,把人類從機器大生產時代提升到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自動化生產時代。

2、資本主義國家都加強了對市場經濟的干預。

戰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盛行主張國家干預經濟的凱恩斯主義促進了西方國家經濟的恢復與高速發展,西方國家進入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時期。經濟進入快速增長時期,出現戰後20年經濟發展的「黃金時期」。

國家或者利用各種財政和貨幣政策調節國民經濟的運行,實施一定的稅收政策和社會再分配政策,限制過高收入和過度壟斷,建立社會福利和保障制度。

所有這些自我調節、改良和改善,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資本私人佔有對生產力發展的制約。

3、勞資關系和分配關系的變化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工人階級反抗力量的不斷壯大,資本家及其代理人開始採取一些緩和勞資關系的激勵制度,促使工人自覺地服從資本家的意志。此外,社會福利制度的普及化、全民化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勞動者維持最低生活水平,改善了勞動者的社會狀況。

(6)二戰後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新變化擴展閱讀:

二戰後西方資本主義出現了新變化的原因:

1、不斷出現的社會危機是促使資本主義變化的直接原因。

2、生產力發展的推動

3、工人階級長期不懈的斗爭

4、對社會主義建設成果的借鑒和吸收

5、資產階級有識之士的改革精神.

⑦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資本主義經濟政治都發生了新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答案: 解析抄: (1)加強了對經濟的干預,資本主義進入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階段;西方福利國家在戰後得到發展;第三產業蓬勃發展;美國出現的「新經濟」也是一個新趨勢。最重要的變化是國家加強了國家對經濟的干預,資本主義進入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階段。 (2)走在最前面的是美國。二戰後,美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霸主,其經濟、科技實力以及政治影響力無可匹敵。

⑧ 二戰後資本主義國家經濟新變化

1、最重要的變化,是國家加強了對經濟的干預,資本主義進入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內。


2、隨著企業規模的越容來越大,對企業管理專業程度要求越來越高,在這各背景下,企業的所有者逐漸從經營管理一線上退下來,管理專業人才則擔當管理重任,出現了「經營者革命」,企業所有者對企業的控制力下降「人民資本主義」。

3、第三產業的蓬勃發展,一定程度上緩和經濟的周期性波動,使經濟發展產生了質的飛躍。

4、美國出現了「新經濟」(以知識經濟為基礎,以信息技術為主導的新的經濟增長模式)。

⑨ 談談你對二戰後資本主義社會經濟發展的認識

1、戰後世界經濟的發展與變化
世界經濟是不同發展水平的國家與國家集團所組成的相互聯系、相互依賴、共同運動的經濟有機整體。企業、跨國公司、國家、區域和國際經濟組織是當代世界經濟的主要行為主體。世界貿易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等世界和區域性經濟組織具有自己的功能和特點,並對世界經濟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各國的生產力水平、經濟結構、科學、國際分工體系、國際經濟制度以及世界政治環境,是影響當代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
二戰後,美國憑借其雄厚的經濟實力,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和以貿易自由化為基本原則的貿易體制,並通過馬歇樂計劃等加強對歐洲、日本經濟的控制,對亞非拉民族獨立國家實行新殖民主義政策,對社會主義國家實行經濟、技術封鎖遏制,從而形成了美國獨裁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格局。二戰後,一系列歐亞國家相繼建立了社會主義經濟制度。蘇聯東歐各國國民經濟得到迅速恢復和發展,成為與西方資本主義經濟相抗衡的力量。20世紀70年代後世界經濟向多極化方向發展,西歐、日本、美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三大經濟中心,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得到較快發展。20世紀80年代以來歐洲聯盟、北美自由貿易區、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等區域經濟集團化加速發展。
戰後世界范圍內的生產、貿易、金融和國際投資的迅速發展。經濟結構調整與改革方興未艾。
2、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基本特點和趨勢
經濟全球化在曲折中發展。經濟全球化是世界范圍內生產力發展的客觀結果,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趨勢。經濟全球化不等於資本主義化,但發達國家的主導地位十分明顯。經濟全球化可以有兩種發展趨勢。要趨利避害,賦予經濟全球化以互利合作的內涵,促其健康發展。
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經濟信息化加速發展。以經濟為基礎、科技為先導的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各國經濟朝著市場化的方向發展。
3、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人口、糧食、能源、水資源、生態環境等一些全球性經濟問題仍然突出。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嚴重不平衡,南北差距進一步擴大。發展中國家的各國經濟發展也嚴重不平衡。

閱讀全文

與二戰後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新變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