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太倉市港區是不是中國的行政特區
交通協警在沒有正式警察在場的情況下攔截查看駕駛證和行駛證,他們不是屬於警察編制的~
不過當地政府要是睜一眼閉一眼的話,這位兄弟,你受的氣估計也沒有地方可以發了~
算了,沒什麼損失的話,笑笑就過去吧~
㈡ 太倉港區和合肥北城比哪個好
好與不好你比這些個干什麼你是帶著里邊兒工作還是到這里干什麼買房子你自己判斷吧
㈢ 太倉港港口開發區的港區概況
江蘇省太倉港港口開發區(簡稱太倉港區)位於太倉市東部,於1993年11月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是江蘇省重點建設的開發區之一。 濱江新城規劃總面積52.42平方公里,人口20萬,是太倉港生產生活的配套區和綜合性的城市新區。總體布局結構為「一心、兩軸、三廊、四區」,集港口物流、工業開發、生活居住、配套服務、旅遊觀光等功能於一身。核心啟動區面積3.6平方公里,規劃建設總部經濟區、商務配套區、精品住宅區、科教文衛區、生態休閑區五大中心。目前區內基礎設施全面啟動,「兩縱三橫」的框架道路基本形成。濱江新城總部經濟區5幢大樓內外部裝修已於2009年底完成,投用後將成為世界500強及「中字頭」企業、大中型規模企業和港口配套服務業集聚區;精品住宅區首批啟動的「港灣新城」、「濱江名都」和「康來特家園」三個商業樓盤正在按照序時進度推進;港城菁英公社、鄰里中心、鄭和國際酒店等服務配套設施已相繼啟動建設和投入運營,學校、醫院、客運中心等公建設施正在陸續啟動建設,濱江新城行政、商務、商業、居住等功能逐步完善。累計完成綠化面積約300萬平方米,通車道路總長約70公里,累計建成公寓房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安置失地農民達3.5萬人。
港區在太倉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突出保增長、促發展,努力克服金融危機帶來的不利影響,始終堅持「港口碼頭、臨江工業、現代物流和濱江新城」四位一體、整體推進,全力實施「一龍頭、三板塊、五載體的「135」戰略,自我加壓,迎難而上,搶抓機遇,加快發展,港區經濟社會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的良好態勢。
(一)千方百計保增長,經濟運行穩中有升。2009年全年完成工業總產值434.5億元;完成工業銷售收入423.6億元,同比均增長18%;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06億元,同比增長7.7%。實現一般預算收入9.1億元,同比增長18.2%。規模工業企業總數達到51家,共完成規模工業總產值340億元,佔全區份額的78%。
(二)千方百計抓項目,招商引資難中求進。全年完成注冊外資4.64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3.1億美元,注冊內資18億元,實際到帳內資23億元。惠生海洋工程、中建材成套裝備和光伏產業太倉基地、奧特斯維太陽能、博澳國際物流城等一批新能源、新材料、新裝備的龍頭型、基地型項目先後落戶。中遠、中化兩家中央國企總投資達150億元的3個重大項目順利簽約,中央企業數量達到19家。全年各類在建項目24隻,投資總額120.35億元。竣工投產項目23隻,完成投資額104.5億元。
(三)千方百計促建設,載體環境好中見優。全年完成各類配套設施建設投入15億元,建成道路總長15公里。建成安置公寓房面積15萬平方米,在建各類公建設施和商業房產面積110萬平方米,完成綠化建設面積107萬平方米。行政服務中心、商務辦公樓等5幢樓宇完成內外裝修並投用。港灣新城、濱江名都、康來特家園等商業房產項目建設加快推進。港城鄰里中心、菁英公社等城市配套項目啟動建設。鄭和國際酒店正式對外營業。
(四)千方百計克難題,突破瓶頸危中尋機。著力破解拆遷安置等瓶頸難題。全年完成拆遷農戶1600戶,新增社保人數4400人,累計人數達到3.3萬人。保稅物流中心獲得國家有關部委批准並正式封關運作,《關於加快太倉港和太倉保稅物流中心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經市政府批准下發。港區投資公司6億元企業債券發行工作順利完成前期審計、評級和擔保等事宜,並已上報國家發改委審批。新增省級和蘇州市級高新技術企業4家,省民營科技企業5家,高新技術產品8隻。申報專利336件,其中發明專利25項。國家級「和諧勞動關系工業園區」創建工作有序推進。及時開展矛盾的排查,加強糾紛調處,認真做好了來信來訪的處理和接待工作,法制、綜治和平安建設的工作網路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區內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穩定發展的氛圍初步形成。 為了科學、合理地利用好太倉港寶貴的岸線資源和土地資源,我們始終堅持長遠發展與現實利用相結合,資源保護與合理開發相結合,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相結合的原則,提高規劃水平,完善規劃體系,為合理、有序開發太倉港奠定基礎。從1992年以來,先後編制了《太倉港總體布局規劃》、《太倉港港口開發區綜合布局規劃》等一系列規劃。近年來,為加快沿江開發和新港城的啟動建設,又編制完成了《太倉沿江地區發展規劃》、《太倉港港城分區規劃》以及《太倉港港城中心區控制性詳規》等。
根據《太倉港總體布局規劃》,太倉港劃分為四大港口作業區,規劃建設大小泊位172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82個,規劃建設泊位的總長度32.8公里,設計吞吐能力為2.82億噸,集裝箱吞吐能力2210萬標箱。自上游而下,各作業區的功能定位和泊位規劃情況如下:
1、新涇作業區:以集裝箱運輸為主,兼顧部分雜貨運輸功能。規劃3~7萬噸級集裝箱泊位19個,3~5萬噸級雜貨泊位5個,共形成吞吐能力8100萬噸,其中集裝箱約950萬TEU。
2、盪茜作業區:以服務於長江沿線的鐵礦石海進江中轉為主的大型散貨作業 區,兼有臨港工業開發功能。規劃萬噸級以上泊位8個,萬噸級以下泊位6個,形成吞吐能力約4900萬噸。
3、浮橋作業區:近期太倉港區集裝箱運輸的專用作業區。規劃萬噸級以上集裝箱泊位29個,吞吐能力約1260萬TEU。
4、茜涇作業區:主要為後方石化、電力等臨港工業服務,兼有石油、化工和液化氣的中轉儲運功能。規劃形成萬噸級以上泊位21個,萬噸級以下泊位39個,形成吞吐能力約5200萬噸。
太倉港陸域規劃控制面積261.8平方公里,自上游開始,依次規劃有船舶和海洋工程製造區、重大技術裝備製造區、新港城和先進製造業工業區、石化工業區等特色功能園區。
1、船舶和海洋工程製造區:主要依託新涇作業區及預留岸線,著力發展船舶改裝及海洋工程。
2、重大技術裝備製造區:依託盪茜作業區內重型件雜貨泊位和散雜貨泊位,著力發展重大技術裝備製造。
3、新港城和先進製造業工業區:規劃面積52平方公里,依託浮橋作業區的集裝箱泊位,著力發展先進製造業、現代物流業及其配套的新港城。
4、石化工業區:規劃面積37平方公里,依託茜涇作業區以及後方建成的石化、電力等臨港工業和石化產品的中轉基地,著力打造現代化的石化工業。 太倉保稅物流中心:
太倉保稅物流中心(B型)規劃面積1.39平方公里,於2009年5月正式封關運作。太倉保稅物流中心規劃建設55萬平方米庫房、16萬平方米中轉堆場、10萬平方米件雜貨堆場,設計年運作保稅監管集裝箱貨物100萬標箱、件雜貨2000萬噸。
㈣ 太倉港區空氣好嗎
不好,很不好,電廠,九龍,晚上睡覺不能開窗子,出了名的癌症村。哎,我家就在港區,我表示很無奈
㈤ 太倉太倉港好玩嗎,太倉太倉港景點怎麼樣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開港以來,在國家有關部委、江蘇省委省政府、蘇州市委市政府以及各級各地各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太倉港取得了又好又快發展。
碼頭及配套設施至2013年底,全港碼頭泊位總數已達72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34個、集裝箱泊位10個,總設計吞吐能力1.25億噸、435萬噸標箱。擁有太倉港綜保區、信息中心、口岸集中查驗中心、長三角唯一國家級進口木材檢疫除害處理區、公共危險品箱作業區、錨地、監管救助綜合基地、集卡停車場等功能載體。
集疏運體系已形成完善的集疏運網路體系。依託直達碼頭的蘇昆太高速、太倉港疏港高速、錫太一級公路、338省道、339省道、新港公路,與沿江高速、滬寧高速、蘇嘉杭高速、沿海高速、204國道、312國道相連,構成輻射長三角地區密布的高等級公路網。即將開建的滬通鐵路太倉港支線直達集裝箱港區。通過疏港航道楊林塘(在提檔整治),與蘇南內河網聯通;依託長江,通過水水中轉直達長江中上游所有港口。
航線航班至2013年底,全港航線總數已達114條,其中外貿航線13條,掛靠日本、韓國和中國台灣地區的13個港口,日本航線實現天天班;內貿干線36條,運營網路遍及我國沿海主要港口;洋山-外高橋外貿支線19條,無縫對接上海洋山、外高橋20多家母船公司遠洋航線;長江(運河)支線46條,掛靠沿江18個主要港口和運河4個港口。2013年共有25個省(市、區)2533家進出口企業從太倉港走貨,比上年同期增加2個省(市、區)、近300家進出口企業。
港口生產2013年,全港完成集裝箱吞吐量326.7萬標箱、貨物吞吐量1.3億噸,同口徑增長12%和15%。大綜貨物吞吐量均保持兩位數增長,其中鐵礦石吞吐量突破4500萬噸,木材吞吐量突破600萬立方,均創歷史新高,成為全國進口木材第一大港。
口岸服務在蘇州工業園區、高新區和崑山開發區設立了服務中心,為企業物流提供個性化、全方位服務。在蘇州工業園區、高新區建立了「無水港」,方便企業走貨。口岸查驗單位全部進駐碼頭現場辦公,實行24小時現場值班制和365天工作制,推行「一站式辦公、一條龍服務」模式,出台預約服務、提前報關(檢)、上門驗放、擔保放行、車船直取、綠色通道等措施。正按照江蘇省人民政府要求,開展關檢合作「三個一」試點工作。太倉港口岸連續5年獲評江蘇省文明口岸,2013年被國家口岸辦評為「全國運行管理先進口岸」。
臨江產業2011年6月,太倉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獲國務院批准晉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2013年5月,太倉港綜合保稅區成功獲批。截至2013年底,太倉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共注冊企業超過2600家,注冊資本約450億元,總投資1000多億元人民幣。打造了石油化工、電力能源、輕工造紙三個超百億級的傳統支柱產業基地,形成了全球第二大集裝箱標准箱製造基地,國內最大的高級潤滑油生產基地,長三角地區最大冷凍液化氣生產基地和化工品中轉基地,省內最大的PVC生產基地,沿江地區最大的電力能源基地。培育了新能源、新材料、新裝備三大新興支柱產業。形成了世界500強企業、美資企業和中央企業三大特色企業集群。
㈥ 太倉港是不是屬於上海港
不是的,太倉港是江蘇的。太倉港與上海港之間有駁船 。
㈦ 太倉華能電廠位於太倉港經濟區嗎
您好!看來你要去的是太倉港口開發區華能電廠,那麼請在太倉汽車站內買專票,204公交到終點站時思屬鎮下,就很近了,坐當地的摩托車去,五元,若你是去港口開發區的上面標有太倉港三個大字的大樓。那麼就坐203公交到港區車站下,步行過去,很近,太倉港大樓和華能電廠都在濱江大道,但是距離較遠,請採納
㈧ 太倉橫涇鎮和太倉港區哪個經濟好,哪個更有前景
去年8月9日,太來倉市政府官網源公布了《關於太倉港城中心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的批前公示》。
一起來看看公示內容吧!
規劃范圍
東至濱江大道,南至南環路,西至平江路,北至陸公路,規劃面積約7.92平方公里。
目標定位
打造臨滬協同、創新示範的樣板區,太倉生態卓越、品質宜居的生活區,港城現代活力與文化魅力的展示區
規劃結構
規劃形成「兩核一軸、兩帶三片」的空間結構。
「兩核」:指北環路商務中心和港城商業休閑中心。
「一軸」:指依託和平路的公共聯系軸,重點引導公共功能沿路集中。
「兩帶」:指以七浦路為紐帶的多彩活力功能帶和以北環路為紐帶的創新產業發展帶。
「三片」:包括七浦塘北岸的綜合服務片區,七浦塘南岸的西南居住片區和東南居住片區。
㈨ 太倉港港口開發區的介紹
太倉市位於江蘇省最南部,東瀕長江、南鄰上海,總面積約823平方公里,其中陸域面積649平方公里,2013年戶籍人口48萬,常住人口94.7萬。
㈩ 太倉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要負責人是哪位領導
太倉港經濟開發區管委會領導分工
徐志強同志主持黨工委、管委會全面工作。回
鄒家宏同志答負責管委會常務工作,負責現代服務業和大物流產業規劃、發展、招商工作。
朱葛明同志負責紀工委工作。
展建良同志負責黨建、組織、宣傳、群團、統戰、武裝、民族宗教、關工委、老幹部等工作。
馬駿同志負責太倉港綜合保稅區工作。
張舒源同志負責新港城開發、運營和城市經濟、文化創意、電子商務、商貿旅遊工作。
許超震同志負責浮橋鎮黨委全面工作。
豐華同志負責招商引資、開放型經濟和工業經濟發展、項目建設協調、企業上市、企業技改、科技、科協、總部經濟、項目環保報批工作。
陸湘元同志負責工業經濟運行管理服務、統計、安全生產、消防、環保等工作。
李焱同志負責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載體開發、新港城建設、公寓房建設,扎口管理招投標、政府投資工程項目、工程建設管理、土地利用管理,以及規劃設計工作,產業岸線的規劃利用和交通、水利、人防、城鄉大環境整治管理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