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項目
2011年12月12日,總投資額6億美元的LED外延片、晶元項目在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破土動工,增城千億元旗艦產業規劃由此起航。據介紹,該項目預計2013年投產,將打造成為華南地區最大的LED外延片、晶元生產基地。
據介紹,LED外延片、晶元項目由LED外延片、晶元龍頭企業台灣晶元光電、台達電子與創維集團三大「巨頭」共同投資,集LED外延片、晶元的研發、生產於一體。項目分為三期建設,首期投資總額2.5億美元,2011年底動工,預計項目全部投產後年產外延片、晶元可達180萬片,將成為未來華南地區最大LED外延片晶元生產基地項目。
在昨日的開工儀式上,廣州市委常委、增城市委書記徐志彪指出,該項目是「新廣州·新商機」北京招商推介活動投資簽約後最先開工建設的重點項目,也是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省級LED產業園最早落戶動工的龍頭項目。
據了解,其中,封裝量占據全國的70%,廣州作為該產業發展的重要區域,也將推動更多先進企業進駐,形成產業集聚。「該項目的落戶建設對廣州、增城加快培育發展電子信息產業、搶占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制高點,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將填補廣州乃至廣東在LED高端環節的空白。」廣州市委常委、秘書長陳如桂說。
除了此次開工的LED項目外,阿里巴巴華南電子商務營運中心、中國電力投資集團高效能太陽電池及分布式能源、超白壓延太陽能光伏基片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也已正式落戶增城開發區,正在加緊籌備動工。
增城開發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增城開發區的雲計算、雲倉儲、物聯網、新能源、新材料、電動汽車、高端裝備等一大批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龍頭」項目呈現出迅猛發展勢頭。
❷ 請問增城國際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是什麼
增城緊連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廣州科學城,工商各業發達,具有「多城輻射效應」,發展空間大,前景好,是廣州東部板塊的重要組成部分,廣州實施「東進」戰略的重點區域。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是增城市三大主體功能區中南部新型工業區的核心區域,創建於1988年,2006年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國家發改委公告核准升級為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2010年經國務院批准國家級開發區。該經濟開發區包含了富士康,京東廣州總站,珠江鋼琴總公司以及led外延片企業等等共幾百家大型企業,是整個增城的經濟引擎。
❸ 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概況
增城位於珠江三角洲東北部、廣州東部,背靠大廣州,南與東莞隔江相望,東臨惠州,北界從化、龍門,地處廣州、東莞、深圳、香港等發達區間,是廣州通往東莞、深圳、香港和粵東各地的交通咽喉。增城緊連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廣州科學城,工商各業發達,具有「多城輻射效應」,發展空間大,前景好,是廣州東部板塊的重要組成部分,廣州實施「東進」戰略的重點區域。探索出「以人為本、科學主導、市場運作、統籌城鄉」的科學發展「增城模式」廣東增城工業園區介紹
廣東增城工業園區是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以汽車、摩托車及其零部件為主導產業的綜合性經濟技術開發區域,實行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管理體制和相關政策。廣東增城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受增城市政府委託全面負責廣州東部(增城)汽車產業基地的開發建設、招商引資以及管理、服務工作,堅持「方便、快捷、精簡、高效」的服務原則,為企業投資、建設和經營創造寬松、和諧的環境。
2010年3月21日,國務院正式作出批復(國辦函〔2010〕56號),「同意廣東增城工業園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定名為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實行現行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政策」。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為廣東省第五家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❹ 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概述
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是增城市三大主體功能區中南部新型工業區的核心區域,創建於1988年,2006年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國家發改委公告核准升級為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2010年正式躋身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行列。經過22年的探索與實踐,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確立了「先進製造業立區、高新技術產業強區、現代服務業旺區」的發展思路,以創建宜居宜業的國家級、創新型、生態化工業新城為發展目標,以創辦粵港澳經濟合作區為發展定位,注重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努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逐步走出了一條生態文明與工業文明良性融合的科學發展之路,初步形成以汽車產業為突出特徵,多元化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的產業格局,基礎及配套設施日益完善,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經濟效率連年翻番,凸顯產業集聚和輻射效應。自2006年至2009年短短4年間,年度工業總產值增長近100倍,稅收收入增長353倍,成為廣東省新興的產業基地,珠江三角洲地區承接新一輪生產要素重組、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的重要載體。
2010年是廣東省貫徹落實《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進入「四年大發展」階段的第一年,是廣州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關鍵一年,也是增城創建全國科學發展示範市的重要一年。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獲國務院批准升級,對廣東省實現「四年大發展」目標——珠江三角洲地區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會,以及廣州市創建國家中心城市和增城市創建全國科學發展示範市都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將以升級為契機,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創新利用外資方式,優化利用外資結構,致力於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高附加值服務業,著力提高開放水平,完善體制機制,提高創新能力,嚴格實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合理集約節約利用土地資源,充分發揮開發區輻射、示範和帶動作用。力爭用3-5年時間,建設成為高端產業集聚、科技創新活躍、綜合環境優越、體制機制高效、社會和諧文明、具有相當國際競爭力的國家一流開發區,真正成為全國科學發展示範區、轉型發展的先導區、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先行區。
❺ 增城工業園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有什麼好
受到國家重視,發展先進產業,帶動片區經濟發展,市政規劃帶動其他行業,特別是房地產行業的發展,比如位於蘿崗與增城交界處的僑建御溪谷,就依託國家經濟開發區開發生態宜居高級別墅。
❻ 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經貿科技信息局怎麼樣
通過愛企查查看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經貿科技信息局更多信息和資訊。
❼ 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怎麼樣
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更多信息和資訊。
❽ 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發展改革財政局怎麼樣
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發展改革財政局,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發展改革財政局更多信息和資訊。
❾ 增城哪裡比較具有潛力
整個增城區都比較具有發展和投資的潛力。不管是從第二機場的布局、高端產業的定位、以及發展的連續性,增城都佔有絕對的優勢。具體如下:
3、發展的連續性:
可以觀察一下廣州的城市發展節奏,東進的連貫性肯定比南移要好,從天河到蘿崗再到增城,中間沒有空隙,可謂是一步到位。而南邊是由點到線再到面,所以從發展速度來看,東面肯定占優勢。
(9)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總體發展戰略擴展閱讀:
增城分為新塘、朱村、荔城、石灘四大板塊。荔城作為之前的主市區,配套已經比較完善,截至2020年2月份在售房價為2-3萬左右。
新塘因為13號線開通前後已經價格翻了一倍,價格穩定在2萬5左右;石灘因為相對比較偏遠,目前價格再1萬5左右。但是因為規劃和發展周期太長,不太建議考慮該板塊。
朱村板塊與黃埔中新知識城和科教城相連接,未來潛力巨大,政府和富士康碧桂園聯合打造的富士康科技小鎮也是位於朱村鳳崗站旁。再加上近期21號線將全線開通,朱村的溢價空間位於增城區四大板塊之首,具有較強潛力。
❿ 增城經濟開發區投資合適嗎
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是增城市三大主體功能區中南部新型工業區的核心區域,創建於1988年,2006年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國家發改委公告核准升級為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2010年正式躋身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行列。經過22年的探索與實踐,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確立了"先進製造業立區、高新技術產業強區、"的發展思路,以創建宜居宜業的國家級、創新型、生態化工業新城為發展目標注重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努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逐步走出了一條生態文明與工業文明良性融合的科學發展之路,初步形成以汽車產業為突出特徵基礎及配套設施日益完善,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經濟效率連年翻番,凸顯產業集聚和輻射效應。自2006年至2009年短短4年間,年度工業總產值增長近100倍,稅收收入增長353倍,成為廣東省新興的產業基地,珠江三角洲地區承接新一輪生產要素重組、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的重要載體。
2010年是廣東省貫徹落實《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進入"四年大發展"階段的第一年,是廣州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關鍵一年,也是增城創建全國科學發展示範市的重要一年。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獲國務院批准升級,對廣東省實現"四年大發展"目標--珠江三角洲地區率先建成全面社會,以及廣州市創建國家中心城市和增城市創建全國科學發展示範市都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將以升級為契機,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創新利用外資方式,優化利用外資結構著力提高開放水平,完善體制機制,提高創新能力,嚴格實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合理集約節約利用土地資源,充分發揮開發區輻射、示範和帶動作用。力爭用3-5年時間,建設成為高端產業集聚、科技創新活躍、綜合環境優越、體制機制高效、社會和諧文明、具有相當國際競爭力的國家一流開發區,真正成為全國科學發展示範區、轉型發展的先導區、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先行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