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吉林省經濟來源經濟支柱都那些
重工業和裝備製造業,比如長春客車廠,一汽,吉林化工,還有農業。
吉林的輕工業旅遊業以及服務業都不發達。
㈡ 如何看待吉林省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研究報告
中國經濟這駕疾馳30年的馬車雖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其結構長期不合理的矛盾日益突出,
表現在內需與外需、投資與消費失衡;農業基礎薄弱、工業大而不強、服務業發展滯後,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城鎮化、中西部地區發展滯後;資源消耗偏高,環境壓
力加大等。專家指出,當前世界經濟正處於結構大調整時期,無論發達國家還是新興經濟體都希望通過經濟轉型升級實現可持續發展,中國也要抓住這次機遇,完成
自身的經濟結構轉型和升級。
內外夾擊必須轉型
中國經濟正面臨著雙重壓力。「對中國而言,當前受到了內外夾擊,如果不進行
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未來就沒有出路。」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世界經濟研究室副研究員張茉楠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從外部看,美國、歐洲等國家提出製造
業回歸。美國以往靠發展虛擬經濟、金融業和服務業,但在金融危機後,奧巴馬提出了再工業化戰略,最近還採取了很多措施,包括政策支持、資本迴流等,這對中
國製造業形成了競爭壓力,中國若不盡快進行產業升級,很快就會被邊緣化,被淘汰。
張茉楠指出,目前中國低端製造業也很難維持,因為中國的勞動力和原材料成本優勢越來越低,越南等發展中國家也在發展製造業,對中國形成了一定競爭壓力。高端製造業有發達國家堵截、低端製造業有發展中國家追擊,在此環境下,中國必須轉型升級才能找到出路。
從國內看,也有諸多因素逼迫盡快轉型升級。張茉楠認為,當前國內面臨人口紅利減少、要素成本上升、競爭力落後、產業基礎薄弱等問題,若想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就必須盡快轉型升級。
經濟轉型的概念早已提出,「十二五」規劃將其內涵進一步豐富,博鰲亞洲論壇國際咨詢委員會委員龍永圖分析說,這些轉變歸納起來可以有以下幾方面:經濟的
增長從更注重數量向更注重質量方向的轉變;經濟的結構從以製造業為主向以製造業、服務業和現代農業共同發展的方向轉變;經濟增長的動力從過去主要依靠投資
和出口到依靠投資、出口和內需,而且以內需為主導的這樣一個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當前是轉型良好機遇
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每次經濟艱難之時,都是改革自身問題實現質的飛躍的關鍵時期。瑞信董事總經理、亞洲區首席經濟學家陶冬稱,中國經濟大約每隔10年,會有一次體制上的遞變,一次結構性改革,令經濟破繭而出。
張茉楠認為,全球都在進行經濟結構調整,大家都在變,這其中就蘊涵有機會,誰轉型轉得快誰就能趕上新一趟世界經濟列車。中國企業若不加快創新、研發,加快產業升級和轉型,肯定就沒有出路了。
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長、研究員巴曙松表示,促進經濟結構的調整與經濟轉型,為經濟增長培育新的增長動力是當務之急。在外部市場動盪的環境
下,要重點拓展內需,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等,將社會資金更多引入到實體經濟中,放鬆一些門檻較高行業的准入管制,為經濟增長培育新的增長點。
重點要提升產業鏈
下一步應如何推進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一鳴提出應從八個方面來應對:
第一,堅持擴大內需。
第二,推進產業轉型升級。
第三,提升科技創新能力。
第四,積極推動綠色經濟發展。
第五,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
第六,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
第七,調整收入分配結構。
第八,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
對於人們常常提到的擴大內需,有專家提出不同意見。張茉楠認為,中國需求不能成為拉動世界經濟的引擎。目前中國製造業還沒有很大的優勢,國民經濟基礎薄
弱,靠消費拉動世界經濟是發達國家給我們設下的一個陷阱。必須製造業和內需雙輪驅動。一個輪子是製造業,要進行產業升級和創新,打下經濟可持續增長的基
礎,提高整個國家的產業核心競爭力。另一個輪子是擴大內需,但做到這一點需要從國富到民富,藏富於民,讓百姓有錢花。
「一味轉向消費,整個經濟基礎會出現風險」,張茉楠提醒說,西方是高福利國家,敢消費。我們若過於激進談消費,有透支未來經濟增長的可能。轉型要沿著產業鏈往上走,不要偏重消費。
㈢ 吉林省經濟情況怎麼樣
吉林可是利稅大省。農業大省。
人口少。地多,山多,水多。
重工業發達。中石油吉化。吉林油田。吉林化纖。一汽,北方機車(生產火車),北方車輛(生產火車車廂)。白山、紅石、豐滿水電站。
發展的好的只有長春、吉林。
延吉主要靠貿易和勞務輸出。那裡收入不高,消費奇高。
四平:全是平原,農業發達,工業:宏寶來,聯合收割機,四平紅嘴。
松源:吉林油田。
白城:全世界最大的靶場。
白山:農業。林業(吉林森工)。
通話:農業、林業。
遼源:煤化工。
㈣ 吉林省經濟發展最好的縣級市是哪
白城
290
9、
吉林
1350
3、
延邊
350、
通化
458、
四平
585
5除了省會長春那就是吉林了
不過松原近年來發展很快
大有趕超之勢了
下附2008年吉林省各市GDP排名
1、
松原
815
4.4
6、
白山
300
8.7
7、
長春
2588
2
㈤ 吉林市的主要經濟產業是什麼
是農業。主要經濟增長點是農業和旅遊業。未來吉林市會提升金融供給質量、暢通資金循環堵點,統籌推進穩增長、強基礎、補短板、調結構、促融合,把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戰略性新興產業等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發展前景會更好。
吉林市的第一產業發展狀況:
1、2017年,吉林省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482.12億元,比上年增長3.3%。其中,實現農業增加值769.91億元,增長5.3%。
2、林業增加值62.01億元,下降5.4%;牧業增加值570.06億元,增長2.5%;漁業增加值27.23億元,增長3.4%;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52.91億元,增長2.6%。
(5)吉林省經濟社會發展擴展閱讀:
吉林市未來的改革方向:
1、豐富融資模式,拓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資渠道。鼓勵銀行、擔保、創投等機構加強合作,引導各類社會資本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積極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引入合格投資者。吉林省還設立了省級科技風險投資基金,加強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
2、國開行吉林省分行深化銀政企合作,引導和支持成長型企業參與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領域和重大工程,與企業在專項建設基金、技術改造項目貸款、PPP等領域深化合作,優先將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納入省級擬上市企業資源後備庫。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經濟網-吉林戰略性新興產業蓬勃發展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經濟網-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穿越產銷那道「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吉林 (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㈥ 吉林省城市經濟排名
2007年吉林省諸市GDP~!
1長春市2073內億元
2吉林市容1008億元
3松原市560億元
4四平市380億元
5通化市350億元
6延邊州290億元
7白山市220億元
8白城市217億元
9遼源市215億元
㈦ 吉林省城市經濟排名
2007年吉林省諸市GDP~!
1長春市2073億元
2吉林市1008億元
3松原市560億元
4四平市380億元
5通化市350億元
6延邊州290億元
7白山市220億元
8白城市217億元
9遼源市215億元
㈧ 吉林省2017年城市排名
2017年吉林總量15288.9億元,同比增長5.3%,增速較2016年下降1.6個百分點。據悉,2017年吉林GDP增長目標為7%左右,GDP增速距離目標還差1.7個百分點。2017年黑龍江GDP總量16199.9億元,同比增長6.4%,增速較2016年提高了0.3個百分點。
2017年吉林省城市GDP排名如下圖:
2017年吉林省經濟排名:
【Top01】長春市 6530.03億元
長春是近海沿邊開放城市,享受國家沿海開放城市有關優惠政策。根據國務院批復,長吉圖開放開發先導區以長春市、吉林市和圖們江一帶為核心,橫貫中蒙大通道,向外輻射東北經濟區、大圖們江經濟圈和東北亞經濟區。
【Top02】吉林市 2302.82億元
吉林市資源豐富,物產豐饒。吉林市東部山區素有「林海」之稱。也是聞名中外的「東北三寶」——人參、貂皮、鹿茸的故鄉,其中人參和鹿茸產量居全國之首。
【Top03】松原市 1648.40億元
松原市位於吉林省中西部,素有「糧倉、林海、肉庫、魚鄉」 之美譽。享有「跨國公司眼中最具投資潛力的中國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魅力中小城市200強,中國東北十大魅力城市等殊榮 。
【Top04】四平市 1230.32億元
四平是吉林、黑龍江及內蒙古東部地區通向沿海口岸和環渤海經濟圈最近的城市和必經之路,是東北地區重要交通樞紐和物流節點城市,是吉林省中部創新轉型核心區主要支點城市。四平也被譽為吉林省的「南大門」,中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20強、第五批中國金融生態城市、全國首批成長型創業之城,東北三大糧倉之一。
【Top05】遼源市 722.11億元
遼源歷史比較悠久,文化底蘊豐厚。國內襪業也是最大項目的東北襪業紡織工業園在遼源正式開工建設,成為「中國棉襪之鄉」。以其濃郁的東北黑土地文化,亦享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剪紙)之鄉,中國民間藝術(二人轉)之鄉,中國農民畫之鄉,中國琵琶之鄉等美譽。
【Top06】延邊州 927.58億元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是中國吉林省下轄的一個少數民族自治州,通常簡稱延邊州或延邊,延邊是滿族及其祖先肅慎人的發祥地、清朝的「龍興之地」,是中國最大的朝鮮族聚集地。
【Top07】通化市 909.49億元
通化市是吉林省東南部中心城市,是東北東部重要的區域中心城市,享有「中國醫葯城」、「中國葡萄酒城」、「中國鋼鐵城」美譽。
【Top08】白城市 708.77億元
白城市是國家級大型商品糧基地市,是全國節水型井灌區建設示範市,被列為全國農業四大開發區之一和國家生態建設示範區。有比較豐富的石油資源、風力資源以及多種礦產資產。
【Top09】白山市 705.33億元
白山市是東北東部重要的節點城市和吉林省東南部重要的中心城市。白山市境內著名旅遊景點主要有長白山天池、楊靖宇將軍陵園。
(8)吉林省經濟社會發展擴展閱讀:
2017年,吉林全省經濟頂住下行壓力,經濟運行態勢基本平穩。全年全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5288.9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3%。其中第一、二、三產業分別實現增加值1429.21億元、7012.85億元和6846.8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3%、3.9%和7.5%。三次產業比重為9.3∶45.9∶44.8。第一產業比重比上年下降0.8個百分點,首次降到10%以下;第二產業比重比上年下降1.5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比上年提升2.3個百分點。
參考資料:吉林統計信息網
㈨ 近年來吉林經濟發展比較緩慢,那麼它下轄的地級市分別是幾線城市
1、吉林省的GDP數據不全面吉林省地處東北,2018年實現GDP1.51萬億,實際增長4.5%,但是名義GDP卻是負數,因為2017年的 GDP是1.53萬億,東北三省這幾年的經濟形勢很不好,統計局每次發布數據公告都是遮遮掩掩,省的統計公報還好一點,基本和其他省份公報的數據是一致的全面,但是到了各個地級市,這個數據就是猶抱琵琶半遮面,筆者統計了很多,最後邏輯上都前後無法理解,所以就放棄了統計一個全面的數據,改而只說GDP數據,而在2018年的時候大部分的地級市已經不再公布具體的GDP數值,而是只公布實際增速,所以看起來經濟還是在增長的,但是實際情況卻大不一樣,不少地級市的名義GDP已經縮水很嚴重了。
總結:吉林省轄區的9個地級城市,有五個城市是位於五線城市的,當然這個城市分級並非是國家公布的分級,國家也從未公布過城市的分級,本文中的城市分級是來自於一份關於城市商業綜合實力的城市分級報告,僅僅只是當做一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