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影響黃金價格的幾大因素有哪些
1、通貨膨脹
這個不難理解,一旦通貨膨脹貨幣的購買力變差了,老百姓手上的回錢也就不值錢了,存款答利息也比不上通貨膨脹下物價的上漲幅度了,這時大家考慮的就是如何能讓自己的資產保值,對於黃金這個硬通貨的需求量就會上漲,於是黃金的供需打破常規,供大於求,價格自然會上揚。
2、美元
美元作為黃金的計價貨幣和各國重要外匯儲備資產,對黃金價格的影響頗為深遠,兩者具有可替換性關注,所以一般美元指數跌黃金會上漲,美元指數上漲黃金會下跌,成反向趨勢。
3、國際局勢震盪或戰爭時期
馬克思曾說過「金銀天然不是貨幣,但貨幣天然是金銀」,這個是由黃金耐久、稀有、易攜帶、易分割天然決定的,黃金作為硬通貨,具有保值避險的作用,自然特殊時期,人們的恐慌作用會導致黃金上漲。
4、供需關系
現在黃金越來越作為一種商品在市場上流通,既然是商品,就自然形成供需關系,供大於需,價位上揚,需大於供,價格下跌。
5、原油價格
在國際市場上,原油與黃金的計價貨幣都是美元,一旦美元上漲或下跌,都會導致黃金跟原油的同向變化,即美元上漲,原油與黃金間接互相影響下跌。
『貳』 金銀在哪個朝代時最不值錢,和當時的經濟有無直接關系
我感覺金銀在古代哪個朝代應該都是比較值錢的。因為在古代金銀礦畢竟是屬於比較稀有的並且再加上當時古人的開發技術比較有限,也不可能讓金銀不值錢。在當時朝代金價的這個問題,確實是跟當時朝代的經濟有著直接關聯的。但是當西藏建立起布達拉宮的時候,這個地方比較特殊金銀是完全不值錢的。但是當西藏建立起布達拉宮的時候,這個地方比較特殊金銀是完全不值錢的。所以在唐朝,當時的金價是比較低的。
據統計,當時在建造五世達賴靈塔的時候,總共就耗費了1,042,000的白銀和112,000的黃金,以及1萬多顆珍珠瑪瑙等非常名貴的寶石,這還僅僅就是布達拉宮內部構造的一個小小的部分,如果想要完全建成布達拉宮的話,那麼無疑會耗費大量的白銀和金子。同時布達拉宮的建成,也可以從側面反映出當時唐朝有多麼的富有。
『叄』 為什麼說適度的通貨膨脹可以刺激經濟增長
你搞明白通脹是怎麼回事就自然明白了:
筆者在((五)「金銀」價值在哪裡?)一文中已簡要闡述了關於貨幣的性質和通貨膨脹的一般性原理,
如:一國貨幣的總發行量要以該國實際保有的社會物質資料價值總量為基礎,與其同等比例發行。以使「貨幣」這種「價值符號」能更合理的執行其「社會商品交換中介」的職能。如果貨幣發行量嚴重超出或不足其應有適當發行量,就可能導致「通脹」或「通縮」
需強調的是,筆者講的只是「可能」可能導致通脹或通縮,就是說這種結果並不是必然的!下面我們就單獨拿通脹來進行分析。
假如某社會有物質資料「糧食」十斤,那麼該社會貨幣發行量就應以十元為比較合理(一元對一斤方便計算)。但是政府卻實際發行了一百元貨幣量,那麼實際上「一百元貨幣」所代表的「實體價值」依然只有「十斤糧食」,那麼實際上就造成了,貨幣單位值(元)相對於物質資料糧食單位值(斤)的數字量的虛脹,由原本十元貨幣對十斤糧食,變為了一百元貨幣對十斤糧食,就是所謂「通貨膨脹」。
但是,接下來筆者卻要告訴大家,這里所說通脹並不是我們通常所面對的通脹。實際上,通脹是存在兩個類型的。為了清楚表達,我們且稱剛講過的通脹為「數據型通脹」亦或「潛伏型通脹」。
大體分析了「數據型通脹」的基本特徵後,接下來再講另一種通脹,才是真正闖入我們生活的「生活型通脹」亦暫稱「暴發型通脹」
那麼「生活型通脹」又是怎樣一種特徵呢?
其實所謂生活型通脹,才是真實具體的通脹。我們一般老百姓,對其是有最切身體會的,既然是「生活型」通脹,就基本上可以推斷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了。因為所謂生活型通脹具體就表現為我們日常所需的物質資料商品價格「普遍暴漲」(是普遍而不是個別,是暴漲而不是一般價格上揚),!相對而言,我們普通百姓手中有限的貨幣資本就會嚴重縮水貶值,導致我們入不敷出;導致我們生活陷入困境;導致我們對社會對政府出現不滿情緒...可是當我們冷靜下來後,是否考慮過這種現象是如何引起的呢?
事實上,我們很多所謂的經濟學家就是將通脹誘因簡單歸之於政府過多發行紙質貨幣,並信奉「以金銀做為流通貨幣」就不會導致通脹,這種觀點很普遍;很正統;很官方;似乎還很真理...可偏偏它卻是一種十足謬論和極度荒誕的邏輯!若不加以糾正,表面上是經濟學家們愚誤,實則是,普通人民百受其害!
有關「金銀價值」認定,筆者已有闡述,這里無需重贅,但又需強調:金.銀與紙,亦或其它某種物相互間無論存在何種物質形態上的差別,一旦作為「商品中介物」存在,便都只不過是貨幣材質的一種而已!只不過金銀作為一種天然造物,其存在歷史已經和必將貫穿人類社會始終,其作為商品交換之物早已深深植根於普遍人類的頭腦意識里。故,其在人類意識當中具有了某中不可抹殺的意像價值。同時,它也不會象紙幣價值一樣會隨政府信用價值的消失而消失。但無論怎樣,也無法說明,金銀貨幣會比紙質貨幣多出什麼「價值維護」甚至「再造」功能...
其實,所謂通脹,真實的通脹只是一種社會物質資料價格普遍暴漲現象(是普遍而不是個別,是暴漲而不是一般價格上揚),這種現象根本上講其實只是由於「供求關系」變化影響所形成的,亦或說它只是自由市場經濟的一種必然基本規律...
在這里有必要先專門闡述一下關於「供求關系」的概念!
所謂供求---供給與需求,一般性觀點會認為:這是一對分割對立的概念,實則不然!嚴格地講,所謂「供求關系」只是一種建立在雙方「無特權差異」基礎上的「平等價值互換」關系。供給與需求只是同一個內容的兩種基本形式而已,它們表現為既相互統一又相互對立...同一個市場主體既充當「供給方」角色同時也是「需求方」角色。因為他供給了某實際商品,而需求了對方同等價值的貨幣。反過來講,作為一般性「需求方」,既充當了「需求方」角色同時也是「供給方」角色。因為他需求了某實際商品而供給了同等價值的貨幣。
所謂「供求關系」其實就是「商品」與「貨幣」的互換關系,實際只是某兩種或多種同等價值商品在時間與空間上錯位後的互換。(所謂通脹就是這種互換關系的失衡)
作為真實的通脹,是一種社會物質資料價格普遍暴漲現象,這種現象根本上講,其實只是由於「供求關系」變化影響所形成的。政府多發貨幣也不過意圖人為影響供求關系格局(通脹亦所謂貨幣政策之一種)。那麼所謂的政府超經濟總量多發貨幣行為真的會導致真實通脹嗎?絕對不一定,雖然這絕對造成了意想空間上的數據型潛伏通脹,但卻不一定導致現實生活中的通脹、暴發真通脹。
因為潛伏型通脹暴發為真通脹需要至少兩個以上基本條件:
首先,社會物質商品總供給要處於實際萎縮與短缺狀態。事實上,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國家不具備這項條件!任何國家所謂的生產過剩都是相對的。廣大基層勞動人民的真實需求幾乎從未真的滿足過!
那麼接下來第二個基本條件也很關鍵,那就是政府所多發的貨幣是否真的進入廣大勞動人民的口袋,也就是說政府增發貨幣是否真正有效致力於提升廣大有「需求」但沒「需求能力」的普通人民的需求能力...如果僅僅是增發貨幣,而不論其去向,最種使其盡數流入原本需求就充分滿足的富人手中,那麼富人要麼會把它儲存起來,要麼繼續「投機倒把」,用這筆意外之財以財套財...盡管他們也可能增加某些消費,但其必定只是消費所謂高檔行業(更多是嫖賭包等淫迷享受)。這少數富人的局部高消費,又對廣泛商品領域有多大刺激呢?當增發貨幣仍然只是流入少數富人口袋,政府疲於增發行為,卻難解消費不火之困惑...所積累下的更多是總貨幣流量與總商物質價值量對比而言的潛伏通脹,數據通脹,而不是即時現實的生活型通脹...盡管這埋下經濟危機的種子...
說到這里我們是否會突然發現?所謂「數據型通脹」,原來只是中國人的「高儲蓄率」問題!
盡管,社會總貨幣量遠高於實際總物質價值量,處於數據型通脹狀態之下,但那些多餘的傢伙卻大多躲在富人的保險箱里,並沒出來搗亂(影響消費品價格)!
由此斷定,多發貨幣並不是真通脹的誘因!
真通脹只是社會總物質消費品相對短缺時期的物以稀為貴...
再來看,如果果真以金銀做流通貨幣就不會通脹,我們豈不是可以忽略甚至放棄物質資料的生產,而一門心思去尋找挖掘金銀嗎?這很明顯只是一種笑談!實際上,貨幣終究是因其所代表的實體價值而有價值的,當人類生活消費品匱乏到極點時,任何材質的貨幣都難以阻止通脹的出現。
來做個假設:
一個富人和一個窮人在洪災中被同時困到一個孤島上,他們需要耐心等待洪水退去,才可能繼續生存下去。也許幾天;也許十幾天;也許更久...而此時,富人只帶了大批金子;窮人只帶了僅有的干糧。若干時刻後,兩人都餓了,窮人掏出干糧開始咀嚼。而富人摸摸自己的金子,又望望周邊的環境,才發現自己逃生時的攜帶選擇是多麼的愚蠢!但他還在打算用金子去買窮人的干糧...朋友們,請想一想,從人的本能出發,窮人會賣干糧給他嗎?我想富人唯寄希望於窮人的慈善之心了!因為此時.此刻.此境.富人的金子已不具有任何價值。而只有盡可能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或許,窮人心性善良,會分一些干糧給富人,與其共渡難關,但這絕不會是因為富人的金子,如果窮人真的自私,且具備起碼算計之心,他不會分一粒干糧給富人,哪怕自己的干糧足夠兩個人維持到洪水退去...因為他可以不去管富人,由他餓死後,可以將他所有金子據為己有...當然這種假設我們可以設計多種結果,但每一種結果都不能否定金子在那種情況下已毫無價值的道理。
下面,再反過來假設:
有一天我們的社會到了絕對生產過剩地步...也就是當所有人的消費需求都充分滿足以後還有剩餘產品,(當然在一個廣闊的社會空間這種情況是不可能現實出現的)屆時政府發行更多貨幣,並公平派發到每個人手裡,那麼消費會增加嗎?消費品價格會受刺激嗎?
最終,正反兩種假設後得出結論:當社會消費品極度缺乏時任何材質貨幣都會通脹;當社會消費品絕對過剩時,任何材質貨幣,無論發行多少,如何分配都不會形成通脹。
還如前面所述,形成通脹要有兩個基本條件:
一.社會物質商品總供給要處於實際萎縮與短缺狀態。
二.政府所多發的貨幣真的進入廣大勞動人民的口袋。
這是政府主觀增發貨幣製造潛伏型通脹,可以暴發為現實生活型通脹的必備條件。只有真的有需求卻困於收入過低未曾真的滿足的人們才會在收入增加的情況下增加消費!但這種增加並非是無限的...
再做假設一:我原本每天吃一棵白菜就能滿足正常需求,突然一天我的資本收入大增,可我會因此每天吃兩棵白菜嗎?當然不會!因為我的食量是一定的,充其量我會在白菜質量上有所挑剔...
假設二:我雖然每天吃一顆白菜,但實際上並不能滿足正常需求,我是由於收入不多,所以省吃儉用,原本兩棵白菜才能吃飽,可為節省開支,我就只吃一顆白菜,混半飽完事!假如我的收入突然大增,消費資本不再緊缺,我當然會考慮每天買兩棵白菜把肚皮填飽。可是即便我收入繼續增加,我也不會每天買三棵白菜的...因為那毫無意義!
前者,我是個消費充分滿足狀態下的富人!
後者,我是個消費一直未曾真正滿足的窮人!
至此,將不難看出富人手中貨幣再增加也不太會增加消費。窮人手裡貨幣增加,也僅限於補足原本不足的消費。由此進一步可以看出單純增發貨幣並不能促使經濟無限增長(所謂的消費增長)但相對而言,讓窮人手中貨幣量增加對所謂經濟增長有「一定」作用(窮轉富會選擇補足原本空缺的需求)而僅僅是富人更富(貨幣增加),對所謂經濟增長卻無明顯作用!只會增加貨幣擠壓.淤滯(拉高儲蓄率)或者能投機市場更加活躍...
那麼真正的經濟增量來自哪裡呢?請參見(一)社會生產的內延與外延性規律
補充:
其實我想表達的意思很簡單,通貨膨脹只是一般經濟現象,真正影響普通人生活的是失衡,分配失衡,收入失衡,只因為政府增發的貨幣只流入部分人口袋,而他們會比原來增加消費.從而帶動物價有所上漲,但這並不影響那些收到政府增發的貨幣的人的生活.據此道理,如果政府所增發貨幣能夠公平派發到每個人手裡.雖然會引發通貨膨脹.但所有人的可支出貨幣也多了.兩相抵消.除了政府多費些幣紙外.還能消化相對過剩的產品,除此外與經濟運行並無大的關系,當然這只是理論上講,現實政府不可能把貨幣按人頭發的... 但我們只須知道,無論政府的貨幣政策是擴張型的還是收縮型的.最終收傷害的只是那些收入沒保障的底層人民!收入沒增長,消費沒增加,只因別人增加消費拉高物價.自己卻要被迫增加支出...這就是所謂通脹對社會的不利影響.那些收入增長遠高於通脹的人.也高喊通脹影響自己生活,實在是無病呻吟...更讓政府難以體察普通人們的艱難生活
『肆』 世界經濟通縮的話,黃金白銀會跌到什麼程度
首先黃金白銀價格在回調也不會回調到10年前的價格,最多回調到1300美元/盎司的價格,我們知道黃金是一種特殊貴金屬,它也是一種硬貨幣,從目前國際經濟發展的形勢來看,最主要的問題就是目前的歐元區域的債務危機與美國的經濟增長緩慢(滯後)。歐債危機不是一天兩天能解決的問題,他是從歐元開始正式成為流通貨幣之前就已經被埋下了隱患(歐元主要成員國的消費都是負消費既超提前消費),但是區域各個國家沒有一個有效的能夠控制突發經濟狀況的機構,這樣一旦出現問題,那麼他的影響將是連鎖反應。然後導致投資客對金融市場的恐慌和擔憂,這樣大部分投資客就抽出股市的資金來購買美元和黃金來作為避險的方式,這樣的後果直接的影響就是把黃金的價格炒得越來越高,已經偏離了他的正常上升價值。而後又因為全球最著名的的三大評級機構惠譽把美國的信用評級給下調,這就導致了金融市場投資客的更大恐慌,紛紛把這些投資都抽回兌換成現金來規避風險。那麼黃金價格是肯定掉價的,畢竟沒有人會傻到,出去買東西拿塊金條來買東西。隨後隨著美國信用評級下調的消息逐步被市場所消耗,理性隨之回歸,這樣就會減緩黃金價格的跌勢。畢竟跟美元比起來黃金更有價值,應為你買美元也要考慮它有貶值的時候。 目前我們可以關注美國與歐元區域的經濟發展,雖然兩者都出現問題,但是相對來說美國的經濟還是強於歐元區域的國家。我們可以去看,全球幾大貴金屬基金機構,他們在這次黃金大跌的時段並沒有大量的變賣黃金,有的還在增倉。這個我們就可以看出,黃金目前的大跌是為以後的上漲在做准備。 白銀的價值屬性跟黃金基本一樣,因為他是黃金的「影子」。綜合所說,這次黃金大跌只能說是一次比較大的回調。
『伍』 美國經濟逐步復甦,炒黃金白銀有什麼關系
失業情況並未隨著復經濟復甦而有顯著改制善,多項指標顯示復甦不及預期。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財政部對經濟復甦仍持樂觀態度,尤其是對私人投資和私人消費充滿了信心,並認為:在2011年到2015年的未來幾年中,私人投資和私人消費將帶動美國經濟增長,而且物價水平將維持相當的穩定。
黃金白銀其實最大的作用還是避險.
個人認為美金復甦是長期的,所以黃金白銀還是會有很多的機會和市場.
共勉
『陸』 如果出現經濟大蕭條會對黃金、白銀會有什麼直接影響
初期由於貨幣的抄貶值肯定會上漲。但長期來說應該是黃金白銀也會貶值(連生活都沒法保障了,誰還有買黃金的慾望,誰還有興趣投資啊)。生活必需品應該會漲價也能叫升值吧(生產過剩的必需品就不好說了,應該也會學美國銷毀一部分吧)。
『柒』 有哪些影響白銀的數據
一、國內生產總值。國內生產總值即我們常常說的GDP。通常來說GDP越高,意昧著經濟發展越好,利率也就會隨之趨升,美元趨強,金銀價格趨弱。投資者應對比該季度GDP與前一季度及上年同期數據,若同比或環比增速進步,或高於預期,均可視為對美國經濟的利好。國際影響白銀的數據有哪些
二、非農就業數據。因為宣布時間是月初,一般用來當作當月經濟指針的調。非農業就業數據是推估生產活動與個人所得的重要數據。失業率降低或非農業就業人口增加,表示經濟景氣轉好,利率可能調升,對美元有利,利空金銀;反之則對美元不利,利多金銀。國際影響白銀的數據有哪些
三、申請失業金人數。申請失業金人數變化是市場上最矚目的經濟指標之一。美國是個完全消費型的社會,消費需求是經濟增長的最大動力所在,假如每周因失業而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增加,會嚴重壓制消費者的消費意願,相對美元是利空,利多金銀。該項數據越低,說明勞動力市場改善,對經濟增長的遠景樂觀,利於美元,利空金銀。國際影響白銀的數據有哪些 四、生產者物價指數。一般來說,生產者物價指數上揚對美元來說大多偏向利多,利空金銀;下跌則為利空美元,利多金銀。
五、耐用品訂單。若該數據增長,則表示製造業情況有所改善,利好美元,利空金銀。反之若降低,則表示製造業開始萎縮,對美元利空,利多金銀。
六、消費者物價指數。在討論通貨膨脹時,最常提及消費者物價指數。消費者物價指數上升,有通貨膨脹的壓力,此時美聯儲可由此調高利率來加以控制,對美元來說是利多,利空金銀。反之指數下降,利空美元,利多金銀。
『捌』 如何分析主要經濟事件對黃金白銀的影響
★外匯交易
如果美國經常帳逆差擴大,該國貨幣貶值。利空美元。利好黃金。
如果美國經常帳順差擴大,該國貨幣升值。利好美元,利空黃金。
★貿易赤字也叫「貿易逆差」,對應的就是「貿易順差」
如果美國貿易赤字擴大,進口大於出口,利空美元。利好黃金。
如果美國貿易順差擴大,進口小於出口,利空黃金。利好美元。
★消費者物價指數
指數上升太多,有通貨膨脹壓力,銀行就會調高利率,利多美元,利空黃金。
指數升幅過大,已經通貨膨脹了,銀行就會緊縮貨幣,利空美元,利好黃金。
★非農業就業人數;
非農數值減小,表示經濟步入蕭條。企業減少生產。利空美元,利好黃金。
非農數值增加,表示經濟狀況健康。利於提高利率,利好美元,利空黃金。
★失業率4
失業率下降,代表整體經濟健康發展,利好美元,利空黃金。
失業率上升,代表經濟發展放緩衰退,利空美元,利好黃金。
★新屋銷售.
屋銷售增加或低於預期,利好美元,利空黃金。
銷售數量下降或低於預期,利空美元,利好黃金。
★耐用品訂單(DurableGoodOrders)
若數據增長,則表示製造業情況有所改善,利好美元,利空黃金。
反之若降低,則表示製造業出現萎縮倒退,利空美元,利好黃金。
★密歇根消費者信心指數
消費者信心上升,預計消費增長,聯儲將提高利率,利好美元,利空黃金。
消費者信心下降,預計消費減少,聯儲將下調利率,利空美元,利好黃金。
『玖』 影響金銀價格波動的因素
1 、供給因素 : 供給方面因素主要有:
地上的黃金存量、年供求量、新的金礦開采成本、黃金生產國的政治、軍事和經濟的變動狀況(會直接影響該國生產的黃金數量,進而影響世界黃金供給)、央行的黃金拋售(某國央行的大規模拋售就會使國際黃金市場金價下滑)。
2 、需求因素:黃金實際需求量(首飾業、工業等)的變化、保值的需要(黃金儲備一向被央行用作防範國內通脹、調節市場的重要手段。而對於普通投資者,投資黃金主要是在通貨膨脹情況下,達到保值的目的)、投機性需求(投機者根據國際國內形勢,利用黃金市場上的金價波動,加上黃金期貨市場的交易體制,大量「沽空」或「補進」黃金,人為地製造黃金需求假像。在黃金市場上,幾乎每次大的下跌都與對沖基金公司借入短期黃金在即期黃金市場拋售和在 COMEX 黃金期貨交易所構築大量的空倉有關)
3、政治因素:政治事件一般有戰爭、邊界沖突、大選、政治丑聞、政府首腦更迭、政局不穩以及由此引發的金融危機等。國際上重大的政治、戰爭事件都將影響金價。政府為戰爭或為維持國內經濟的平穩而支付費用、大量投資者轉向黃金保值投資,這些都會擴大對黃金的需求,刺激金價上揚。
4、經濟因素:每天各國不斷對外公布的經濟數據對於金價波動的影響有大有小,作用時間有長有短,那些對金價有可能產生較大影響的數據才是我們要關注的重點。
5、其它因素:
A、各國的貨幣政策與國際黃金價格密切相關。
當某國採取寬松的貨幣政策時,由於利率下降,該國的貨幣供給增加,加大了通貨膨脹的可能,會造成黃金價格的上升。但在 1979 年以後,利率因素對黃金價格的影響日益減弱。 比如今年美聯儲十一次降息,並沒有對金市產生非常大的影響。
B、通貨膨脹對金價的影響。
對此,要做長期和短期來分析,並要結合通貨膨脹在短期內的程度而定。從長期來看,每年的通脹率若是在正常范圍內變化,那麼其對金價的波動影響並不大;只有在短期內,物價大幅上升,引起人們恐慌,貨幣的單位購買力下降,金價才會明顯上升。但是,從長期看,黃金仍不失為是對付通貨膨脹的重要手段。
C、國際貿易、財政、外債赤字對金價的影響。
債務,這一世界性問題已不僅是發展中國家特有的現象。在債務鏈中,不但債務國本身發生無法償債導致經濟停滯,而經濟停滯又進一步惡化債務的惡性循環,就連債權國也會因與債務國之關系破裂,面臨金融崩潰的危險。這時,各國都會為維持本國經濟不受傷害而大量儲備黃金,引起市場黃金價格上漲。
D、股市行情對金價的影響。
一般來說(美股)股市下挫,金價上升。這主要體現了投資者對經濟發展前景的預期,如果大家普遍對經濟前景看好,則資金大量流向股市,股市投資熱烈。
『拾』 通貨膨脹對誰有利對國家的經濟發展有什麼影響
其實質是社會總需求大於社會總供給。 通貨膨脹在現代經濟學中意指整體物價水平上升。一般性通貨膨脹為貨幣之市值或購買力下降,而貨幣貶值為兩經濟體間之幣值相對性降低。前者用於形容全國性的幣值,而後者用於形容國際市場上的附加價值。兩者之相關性為經濟學上的爭議之一。 紙幣流通規律表明,紙幣發行量不能超過它象徵地代表的金銀貨幣量,一旦超過了這個量,紙幣就要貶值,物價就要上漲,從而出現通貨膨脹。通貨膨脹只有在紙幣流通的條件下才會出現,在金銀貨幣流通的條件下不會出現此種現象。因為金銀貨幣本身具有價值,作為貯藏手段的職能,可以自發地調節流通中的貨幣量,使它同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貨幣量相適應。而在紙幣流通的條件下,因為紙幣本身不具有價值,它只是代表金銀貨幣的符號,不能作為貯藏手段,因此,紙幣的發行量如果超過了商品流通所需要的數量,就會貶值。 例如: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銀貨幣量不變,而紙幣發行量超過了金銀貨幣量的一倍,單位紙幣就只能代表單位金銀貨幣價值量的1/2,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用紙幣來計量物價,物價就上漲了一倍,這就是通常所說的貨幣貶值。此時,流通中的紙幣量比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銀貨幣量增加了一倍,這就是通貨膨脹。在宏觀經濟學中,通貨膨脹主要是指價格和工資的普遍上漲。 通貨膨脹之反義為通貨緊縮。無通貨膨脹或極低度通貨膨脹稱之為穩定性物價。 (在若干場合中,通貨膨脹一詞意為提高貨幣供給,此舉有時會造成物價上漲。若干(奧地利學派)學者依舊使用通貨膨脹一詞形容此種情況,而非物價上漲本身。因之,若干觀察家將美國1920年代的情況稱之為「通貨膨脹」,即使當時的物價完全沒有上漲。以下所述,除非特別指明,否則「通貨膨脹」一詞意指一般性的物價上漲。) 通貨膨脹,是指經濟運行中出現的全面、持續上漲的物價上漲的現象。紙幣發行量超過流通中實際需要的貨幣量,是導致通貨膨脹的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