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 經濟生活角度
科學發展觀強調科學發展,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
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表明我們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更加註重生態文明建設。
⑵ 如何看待經濟發展過程中的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
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大計,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內容。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生動形象表達了我們黨和政府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鮮明態度和堅定決心。要按照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貫徹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建設美麗中國,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
首先,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人與自然的關系是人類社會最基本的關系。自然界是人類社會產生、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和前提,人類則可以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有目的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人類歸根結底是自然的一部分,在開發自然、利用自然的過程中,人類不能凌駕於自然之上,人類的行為方式必須符合自然規律。人與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聯系的整體,對自然界不能只講索取不講投入、只講利用不講建設。保護自然環境就是保護人類,建設生態文明就是造福人類。歷史地看,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古今中外,這方面的事例眾多。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一書中就深刻指出,「我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美索不達米亞、希臘、小亞細亞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為了得到耕地,毀滅了森林,但是他們做夢也想不到,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為不毛之地」。歷史的教訓,值得深思。過三十多年的快速發展,積累下來的生態環境問題日益顯現,進入高發頻發階段。比如,全國江河水系、地下水污染和飲用水安全問題不容忽視,有的地區重金屬、土壤污染比較嚴重,全國頻繁出現大范圍長時間的霧霾污染天氣,等等。這些突出環境問題對人民群眾生產生活、身體健康帶來嚴重影響和損害
其次,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在發展中把生態環境破壞了,搞了一堆沒有價值甚至是破壞性的東西。再補回去,成本比當初創造的財富還要多。中國是一個有十三億多人口的大國,我們建設現代化國家,走美歐老路是走不通的。能源資源相對不足、生態環境承載能力不強,已成為我國的一個基本國情。發達國家一兩百年出現的環境問題,在我國三十多年來的快速發展中集中顯現,呈現明顯的結構型、壓縮型、復合型特點,老的環境問題尚未解決,新的環境問題接踵而至。走老路,去無節制消耗資源,去不計代價污染環境,難以為繼!中國要實現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必須走出一條新的發展道路。我們只有更加重視生態環境這一生產力的要素,更加尊重自然生態的發展規律,保護和利用好生態環境,才能更好地發展生產力,在更高層次上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
⑶ 運用經濟生活知識,分析說明怎樣才能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1)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統籌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2)國家要在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的基礎上實施科學的宏觀調控,綜合運用經濟、法律和行政手段,引導全社會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以創新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強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
(3)企業要履行保護環境的社會責任,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4)公民要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樹立綠色消費觀,自覺踐行生態文明的要求。
⑷ 江西經濟發展中為什麼「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
因為總書記提出了可持續發展觀,「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很好的呼應了中央的要求和期待。現在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速度很快,但是我們距離發達國家的發展水平還是有很大差距,特別是鄉鎮和農村朋友們的收入依然很少,所以像江西這樣的農業和勞動密集產業聚集的區域就要大力發展,要追求金山銀山。但是另一方面,環境問題是全世界越來越關注的問題,它關繫到我們的世界是否能繼續健康的存在下去,人類是否能和地球和諧相處。在中央提出科學發展的時候,江西意識到近幾年在地方發展中忽略了環境問題,忽略了與自然和諧相處,而只注重了經濟上的快速增長,江西的許多地方產業是對環境污染相當大的行業,但是當時為了經濟增長就允許落戶了,比如造紙等等。現在提出又要綠水青山就是要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一定要把環境因素考慮在內,不能以環境為代價只追求經濟發展
⑸ 對於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你有怎樣的想法
我覺得青山綠水本來就是最合理的自然規律,工業化其實是最毒的產物,幾百回年的工業革命答,環境是人類文明幾千年發展前所未有的。現在中國經濟又走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了。現在既得利益者有錢了自然喜歡青山綠水了吧。不然再多錢子孫也有害啊,所以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吧。
⑹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知道經濟倒退了多少年嗎
寧可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因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要為子孫後代留下回綠水青山的美答好家園。
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建設美麗中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內容。中國將按照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貫徹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更加自覺地推動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形成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為子孫後代留下天藍、地綠、水清的生產生活環境。
良好生態環境是人和社會持續發展的根本基礎。藍天白雲、青山綠水是長遠發展的最大本錢。過去我們在生態環境方面欠賬較多,發達國家上百年工業化過程中分階段出現的環境問題在我國集中出現,新老環境問題日益疊加,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形勢十分嚴峻。面對嚴峻的挑戰,我們別無選擇,只有走科學發展之路,才能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共贏,為子孫後代留下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銀行」,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這也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⑺ 經濟要發展綠水青山要保持用關聯詞連成一句話
經濟要發展並要保持綠水青山。
⑻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解(旅遊經濟學)
綠水青山開發為旅遊景區 山越青水越綠景區價值就越高 自然就是金山銀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