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實際

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實際

發布時間:2020-12-16 10:04:54

Ⅰ 結合我國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房價到底應不應該改革

毫無疑問,中國的房價需要改革。因為房價已經與大多數人的收入不成比例了,如果過多將經濟壓在房地產市場,一旦泡沫破碎,對中國的經濟體系打擊將是很嚴重

Ⅱ 黨的十八大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對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出的新的目標要求是什麼

——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重大進展,在發展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明顯增強的基礎上,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二0一0年翻一番。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幅上升,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工業化基本實現,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鎮化質量明顯提高,農業現代化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成效顯著,區域協調發展機制基本形成。對外開放水平進一步提高,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
——人民民主不斷擴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豐富,人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進一步發揮。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全面落實,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斷提高,人權得到切實尊重和保障。
——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明顯提高。文化產品更加豐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建成,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中華文化走出去邁出更大步伐,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基礎更加堅實。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總體實現,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創新人才培養水平明顯提高,進入人才強國和人力資源強國行列,教育現代化基本實現。就業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縮小,中等收入群體持續擴大,扶貧對象大幅減少。社會保障全民覆蓋,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住房保障體系基本形成,社會和諧穩定。
——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主體功能區布局基本形成,資源循環利用體系初步建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顯著減少。森林覆蓋率提高,生態系統穩定性增強,人居環境明顯改善。

Ⅲ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到2020年實現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目前,實

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確定居民收入倍增版目標, 把實現好、維權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做到發展依靠人民、 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Ⅳ 聯系實際談談我國當前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形式

中國未來經濟增長取決於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對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議:(1)繼續積極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利用通貨緊縮一方面「大掃除」,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改善供給面,另一方面採取更積極的貨幣政策,適當增加貨幣供應量;積極擴大就業,逐步緩解失業,建立靈活性勞動力市場;(2)提高經濟增長水平和增長質量,首先要提高政策的質量和政府管理社會的質量;其次要通過制度建設,特別是建立國家廉政體系,從源頭控制腐敗,進一步打破壟斷,消除壟斷租金;其三實行「透明革命」、「信息公開」;(3)加快經濟增長模式的轉變,關鍵在於高質量高增長模式;(4)解放農民、投資農民、轉移農民、減少農民、富裕農民,從根本上解決長期以來城鄉隔絕、對立、分離的不公平和不公正的局面;(5)進一步提高中央本級財力潛力,繼續實行擴張性財政政策。

詳細參考:http://www.chinahighway.com/news/2002/28382.php

Ⅳ 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實際有哪些

一、持續健康發展。
二、人民民主不斷擴大。
三、軟實力顯著增強。
四、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五、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Ⅵ 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有哪些

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有: (1)是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要正確處理速度與質量、效益的關系,在保護好、引導好、發揮好各方面發展積極性的同時,防止追求不切實際的「高指標、高速度」。 (2)是堅持統籌城鄉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推進城鎮化,是新時期統籌城鄉發展的兩大戰略舉措。要統籌規劃,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建設。堅持走中國特色的城鎮化道路,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合理布局、協調發展。 (3)是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各地在規劃產業發展時要找准比較優勢,發展有市場、有效益的特色產業。針對當前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的矛盾,要加大結構調整力度,力爭在控制總量、優化結構上取得明顯成效。 (4)是推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編制「十一五」規劃,要把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等約束性指標分解落實,明確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責任。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發展潛力,確定不同區域的功能定位。要研究制定相應的經濟社會發展評價指標體系。 (5)是切實加強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要採取有力措施,促進公共資源的均衡分配,逐步縮小城鄉之間、地區之間公共服務的差距。政府投資要向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領域傾斜,同時引導社會資金投入一些公益性事業 (6)是大力推進改革開放。要著力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深化企業、財稅、金融、價格等改革,形成有利於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促進可持續發展的體制機制。加快推進對外貿易增長方式轉變,提高利用外資質量,把引進來和走出去更好地結合起來。

參考:http://www.jjtu.net/viewthread.php?tid=16104&extra=&page=1&sid=AK8EK2

這段大概600多字,每一項都像是提綱,你可以逐一稍做展開。

Ⅶ 結合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簡述我們為什麼要堅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第一個題抄答案:NCUT
成功舉辦北京奧運、上海世博
抗擊非典、
國內年均經濟增長到10.7%,從世界第六位上升到世界第二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由1000多美元提高到5432美元,對外貿易總額由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外匯儲備超過30000億美元
發展導向的一個根本性變化是從「快」字當頭轉為「好」字優先,我們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轉變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提高了發展質量
全面實現九年制免費義務教育
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
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徹底取消了農業稅

Ⅷ 黨的十八大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在十六大、十七大確立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基礎上,提出了新的

(1)根據我國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十七大提出的「翻兩番」的目標明顯偏低,需要作出調整,提出新的更高的目標;近年來,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十八大提出的「兩個翻一番」的目標是完全可以實現的。
(2)①物質決定意識,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實際,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經濟目標的新要求,做到了主觀與客觀具體的、歷史的統一。②規律客觀性和人的主觀能動性要求我們把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觀規律結合起來,把革命熱情與科學態度結合起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經濟目標的調整,積極穩妥,既鼓舞人心又切實可行。③價值觀對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要堅持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更加註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順應了廣大人民群眾過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
(3)跟帖一:①生產決定分配,經濟發展是居民收入提高的基礎。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保持經濟平穩持續發展,才能為收入倍增奠定物質基礎。②保證居民收入提高,還要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跟帖二: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要加強政府對收入分配的調節,規范收入分配秩序,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調節過高收入,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

Ⅸ 黨十八大報告中提出,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實際,要在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


①收入是消費的前提和基礎。增加居民收入有助於提高人民的消費和生活水平。②增加居民收入有助於擴大國內消費需求,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③增加居民收入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能充分顯示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有助於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④增加居民收入,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根本目標,有利於實現共同富裕。⑤增加居民收入,有利於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答出任意四點滿分)

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
© Arrange www.ahjjxxzx.com 2010-2020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