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石家莊經濟開發區在哪裡 有幾個
你應該是問的是石家莊經濟技術開發區,也叫良村開發區,就一個,在藁城。 還有一個叫石家莊高新技術開發區,分東區和西區,東區就是東二環天山海世界這一塊,西區在紅旗大街那一塊
❷ 石家莊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怎麼樣
石家莊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石家莊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更多信息和資訊。
❸ 石家莊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建制沿革
1992年建區之來初,稱良村經濟技術開自發區,轄3個行政村。 1992年7月14日,良村開發區被批准為省級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火炬園區。 1995年8月,良村經濟技術開發區更名為石家莊經濟技術開發區。 2005年新規劃面積17平方公里,包含石家莊經濟技術開發區部分規劃面積,轄7個行政村。 2013年被國務院正式批准為國家級開發區。
❹ 石家莊經濟開發區企業名錄
暈,太多了,大哥你在這問不合適吧
天山,卓達……
最好去看石家莊企業黃頁
❺ 石家莊經濟技術開發區和石家莊高新技術開發區是一個地方嗎
石家莊經濟技術開發區,也叫良村開發區,就一個,在藁城。 還有一個叫石家莊高新技術開發區,分東區和西區
❻ 石家莊經濟技術開發區,以後還發展嗎地方怎麼樣良村屬於石家莊嗎還是藁城
石家莊經濟技術開發區在良村開發區,屬藁城轄區,以後一定會發展,近年也得到一定發展,主要是一些化工企業,葯廠,和以前市區大型廠企,現在有一個內陸港,不知以後怎麼樣,地方個人認為在石家莊來說一般,發展不是想像中的好。
❼ 石家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發展歷史
1991年3月6日,國務院國發[1991]012號文件批准包括石家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在內的26個首批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石家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政策區面積為18平方公里。1995年1月,國家科委下發國科發字[1995]032號文件,同意將位於主城區東部京深高速公路東側的石家莊經濟技術開發區並入高新區,形成「一區兩園」格局。2004年11月,省編委批准了《石家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行政管理體制和機構改革方案》,明確石家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實行「一區三園」管理,東區為基本區,系高新區管委會所在地;西區為科技創業園區;良村園區為醫葯化工園區,設立石家莊高新區良村園區管理處(加掛石家莊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牌子),受藁城市和石家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雙重領導,以藁城市為主。2005年,石家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03億元,財政收入100128萬元,國內生產總值和財政收入分別突破100億元、10億元大關。2009年10月,市委市政府決定,自11月1日起石家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託管宋營鎮、郄馬鎮,託管後東區面積達到75平方公里。2010年,石家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實現工業總產值960億元,總收入1252億元,利稅總額128億元,出口創匯6.5億美元。截至2010年底,石家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內共有各類企業2000餘家,其中工業企業650家,外商投資企業72家,高新技術企業98家。初步形成了生物與現代醫葯、電子信息、先進設備製造和現代服務業四大主導產業。全區共建成4個國家級、13個省級和33個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累計申請專利3370件,其中發明專利870項。
❽ 石家莊有哪些開發區和產業區
http://ditu.google.cn/maps?client=aff-os-maxthon&oe=utf-8&hl=zh-CN&q=%E7%9F%B3%E5%AE%B6%E5%BA%84%E7%94%B5%E5%AD%90%E5%9C%B0%E5%9B%BE&um=1&ie=UTF-8&split=0&gl=cn&ei=yGK8SfHhDom9kAWTjtWNCA&sa=X&oi=geocode_result&resnum=1&ct=title石家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1991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國家級高新區。1992年正式啟動建設,目前已形成了「一區三園」的總體格局。其中東區5.8平方公里,為高新區的基本區,區內轄一鄉、九個自然村、10萬餘人。其發展定位是以建設高新技術企業為主,同時以金融、商貿、居住及文體等配套設施為支撐的石家莊市的新城區;西區8.2平方公里,其發展定位是以中小科技企業和孵化器建設為主的高科技創業園區;良村園區4平方公里,其發展定位是以醫葯化工、石化產業為主的科技工業園區。三個園區統一政策、統一規劃、優勢互補、協調發展。
截止去年底,進區企業已達1470餘家,其中經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350家,外商投資企業115家。2002年,完成技工貿總收入190.35億元,國內生產總值55.2億元,工業總產值135億元,實現利稅13.8億元,完成財政收入5.79億元,分別是建區初期的86倍、65倍、52倍、53倍、343倍。實際利用外資2275萬美元,出口創匯1.1億美元,截止去年底,全區技工貿總收入千萬元以上的企業達到113家。全區工業總產值占市區工業總產值的比例由建區初期的1.4%增長到13.2%,高新技術企業總產值佔全區總產值的比例由建區初期的12%增加到75%。
隨著一大批項目進區建設,支柱特色產業初步形成。建區以來,共引進和實施各類項目1170多個,這些項目中經認定的高新技術項目及產品571項,其中國家級111項,省級114項。列入國家計委產業化示範工程的項目13項,被列入國家中小企業創新基金的項目17項,全區項目建設總投資200多億元,累計利用外資達6.57億美元。一些國際知名公司,如日本的富士通、日商岩井株式會社、NEG公司、日綿公司;美國的休斯公司、哈里斯公司、孟山都公司;德國的赫斯特公司;英國的匯豐銀行;義大利的薩普拉斯公司等均在區內建立了企業。初步形成了以通信電子和化工醫葯及中醫葯為支柱的產業特色。2002年,通信電子類和化工醫葯及中醫葯類的技工貿總收入分別佔全區技工貿總收入的38%和30%。與此同時,相繼建立了河北軟體園、海外學子創業園和大學科技園。以國家級的創業服務中心為龍頭,在區內外建立了6個孵化基地,累計孵化企業293家,畢業企業52家,在孵企業173家,為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搭起了橋梁。
高新區良好的環境,促進了民營經濟的發展。近年來,區內民營企業發展較快,已具有一定的規模和實力。到去年底,全區非公有制企業已達1100家,佔全區企業總數的75%,技工貿總收入和實現利稅已佔全區總量的58%和55%。一些較大型的民營企業成長迅速,以嶺葯業、科迪葯業、實力克液晶、博深工具、先河科技、河北華為、豪威導電玻璃、天山集團、一山集團等企業已有一定規模和和影響。在非公有制企業中, 民營科技企業992家,已成為全區科技創新的骨幹企業群。到去年底,全區民營企業累計有92個項目被列入國家各類科技計劃,178個項目被列為省、市各類科技計劃,9個項目列入國家計委產業化示範工程,得到國家撥款8400萬元。在專利方面,累計申報1350項,被授予850項,年增長率達到10%以上。2001年,該區有3家企業被評為「全省民營科技十強企業」,有2位企業家被評為「全省十佳民營科技實業家」。
建區以來,高新區始終堅持環境優先,環境建設有了較大進展。在硬環境方面, 三個園區累計完成基礎設施投資13億元,起步區達到「七通一平」。供水廠、污水處理廠和電廠隨著項目的不斷增多,規模不斷擴大,能夠保證進區項目建設生產的需要。在軟環境方面,國家、省、市所賦予的各項政策和經濟管理許可權基本落實到位。1996年,石家莊市人大通過、省人大批準的《石家莊高新區管理條例》,為高新區的建設發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幾年來,《條例》得到了較好的貫徹落實,為高新區的建設發展和高新技術實現產業化發揮了重要的推動作用。2000年,石家莊市委、市政府做出了《關於進一步加快石家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和發展的決定》,進一步明確了各項管理許可權和優惠政策,組織動員全市方方面面支持高新區的建設發展。各級領導、有關部門、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為高新區的快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今年以來,高新區結合全市環境建設年活動,以簡化審批程序,降低政策門檻為內容,進一步優化軟環境。
總之,經過十年多的建設,高新區已經成為區域經濟新的增長點,科技與經濟最具活力的結合點,向傳統產業擴散高新技術的輻射源,對外開放的主陣地,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的重要載體,環境優美創新能力強的新城區。隨著高新區二次創業的實施,其輻射、帶動、試驗田和窗口功能將進一步增強,必將有力推動區域經濟和社會的全面發展。
❾ 開發區土地利用狀況
石家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位於河北省省會石家莊市,分東、西兩區,東區位於市區東部,西區位於市區西南部。兩區對外交通便利,距石家莊火車站均不足半小時車程,鐵路客貨運均十分便利。園區內道路布局為整齊的方格網狀,四通八達的道路網十分便捷。高新區主次幹道與石家莊市區主次幹道相連接,使高新區內路網規劃與城區路網協調一致,既相對完整,與城區密切聯系,又有方便的對外交通。
經過10多年的發展,高新區在經濟、社會和生態等各個方面取得了長足發展,成為石家莊市經濟新的增長點,在全市經濟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兩區合並後,高新區一直保持穩定增長態勢,1995~2009年間各經濟指標都有大幅度提高。按可比口徑,2009年工業總產值達733.89億元,同比增長13.1%;總收入達935.3億元,同比增長13.8%;凈利潤達39.62億元,同比增長11.5%;實際上繳稅費總額53.58億元,同比增長59.7%。
河北藁城經濟開發區位於藁城市良村,於1992年7月經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是國家發展改革委命名的國家生物產業基地以及河北省8個重點開發區之一,也是國家向外重點推薦、石家莊市重點建設的5大基地之一。經過十幾年的發展,開發區內各項設備不斷完善,投資環境日趨優越,已經成為海內外有志之士理想的投資沃土和施展才能的發展平台。自立區以來,開發區一直保持較快的經濟發展勢頭,特別是近幾年全區國內生產總值、稅收收入、出口創匯等都有較大幅度增長,到2008年年底,開發區工業總產值已達155.83億元,開發區工業固定資產投資額累計達138.31億元。
河北鹿泉經濟開發區(以下簡稱「鹿泉開發區」)位於河北省省會石家莊與鹿泉市結合部,緊鄰石環公路。東距石家莊火車站7千米,西距鹿泉火車站4千米,東北距石家莊民航機場20千米。
鹿泉經濟開發區堅持以電子信息和現代服務業為主導,二、三產業相配套,目前已形成了以信息產業、現代服務業區、醫葯化工業、輕工食品業4大產業為支撐的產業格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13所、54所,珠江啤酒集團、希望集團、鴻銳集團、天津頂津等一大批知名企業和科研單位陸續入駐開發區。到2008年年底,區內已有企業110餘家,累計投資額達58億元,全區生產總值20.87億元,工業銷售收入64.6億元,實現財政收入2.5億元。
河北辛集經濟開發區位於辛集市區中西部,西距河北省省會石家莊市65千米,北距京津均為250千米,距天津港、黃驊港分別200多千米。石德鐵路、307國道、石黃高速公路橫貫東西,連接京珠、京滬高速公路、石太高速公路和京滬、京九、津滬3條鐵路干線,距石家莊機場70千米,對外交通便利。
自成立以來,開發區一直保持穩定增長態勢,從2006~2008年,各指標都有所提高,經濟發展勢頭良好,規模企業發展迅猛,年銷售收入過2億元的企業達到10家,1億~2億元的企業22家,獲得自營進出口權的企業173家,產品在覆蓋國內60%以上大中城市的同時,還出口到俄、日、韓、歐美、中亞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僅在俄羅斯的直銷企業就達到了330家,年出口創匯4.64億美元。
表8.3 開發區土地利用狀況統計表
表8.4 開發區已建成城鎮建設用地構成情況表
分析表8.3,表8.4可得出,開發區土地利用具有如下特點:
各開發區評價范圍內,地勢平坦,除極少部分不可建設用地外(主要是河流、溝渠、坑塘),都可用於項目建設。已建成城鎮建設用地佔絕對優勢。
從已建成城鎮建設用地內部看,工礦倉儲用地是各開發區用地需求的主體,可見各開發區的土地利用結構符合其功能定位和產業發展的需要,園區建設基本按照規劃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