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廣東韶關曲江經濟開發區的現狀
廣東韶關曲江經抄濟開發區可開發利用面積10平方公里,是目前粵北地區規劃面積最大的工業園區之一。開發區按照「高起點規劃、高標准建設、高效能管理」的要求,規劃有一類工業區、二類工業區、商業區和倉儲區,園區布局合理,功能齊全。開發區開發建設至今,已累計投入各類基礎設施建設資金2億元,鋪設了工業大道、興園北路、志銳大道、西線公路等「兩縱兩橫」高標准道路,建設了11萬伏變電站,開通了蒼村水庫至開發區的供水管道。近年來,區內供水、供電、通訊網路、污水處理等配套設施和道路的綠化、亮化工程日臻完善,現已成為粵北地區極具吸引力和競爭力的工業園區之一。創辦至今,開發區共引進項目48宗,已投產企業27家,在建企業15家,合同利用資金38億元,實際到位資金17億元,吸納富餘勞動力1萬多人。2008年,開發區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5.18億元,創稅近8000萬元。
㈡ 西安市共分幾個區
西安市一共有11個區,2個縣。具體區縣信息如下表所示。
(2)曲江經濟開發區擴展閱讀:
西安區劃沿革:
解放初期,設12個區,其中城區8個,郊區4個,城區未設立街道行政建制,郊區下設有19個鄉。
1954年調整行政區劃,將12個區和部分新劃入的鄉鎮合並調整為9個區,定名為:新城區、碑林區、蓮湖區、長樂區、雁塔區、阿房區、未央區、草灘區、灞橋區。
1957年4月撤銷長樂、未央兩區建制,市轄區減為7個。
1958年11月將長安、藍田、臨潼、鄠縣劃歸西安市。
1960年撤銷蓮湖、碑林、新城區建制。
1961年8月將藍田、臨潼、鄠縣劃出。
1962年恢復新城、碑林、蓮湖區建制。
1965年撤銷灞橋、雁塔、阿房、未央區建制,轄地合並為一個郊區,市轄區減為4個。
1966年6月,將臨潼縣所屬閻良鎮劃歸西安市組建為閻良區,將咸陽市(縣級市)劃歸西安市。
1966年11月,新城、碑林、蓮湖、閻良區更名為東風、向陽、紅衛、東紅區,1972年恢復原名。
1971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又將咸陽市劃出。
1980年3月,撤銷西安市郊區,恢復灞橋、未央、雁塔區建制。
1983年10月,經國務院批准,將渭南地區所屬藍田、臨潼縣和咸陽地區所屬戶縣、周至縣(1964年9月將鄠縣改為戶縣,盩厔改為周至)、高陵縣劃歸西安市,西安市共轄新城、碑林、蓮湖、灞橋、未央、雁塔、閻良7區,長安、藍田、臨潼、周至、戶縣、高陵6縣。
1997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臨潼縣,設立臨潼區。2002年6月2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長安縣、設立長安區。
至2012年底,全市轄新城、碑林、蓮湖、雁塔、未央、灞橋、閻良、臨潼、長安9個市轄區及周至、藍田、戶縣、高陵4個縣。共有街道、鄉、鎮176個,其中街道辦事處89個、鎮40個、鄉47個。[28]
2014年1月,國務院批復設立西咸新區。[29]在西咸新區地域中,西安所佔面積224.84平方公里。
2014年12月,國務院批復同意撤銷高陵縣,設立西安市高陵區。
2016年,國務院批復戶縣撤縣設區,設鄠邑區。
2017年1月,西咸新區由西安市代管。4月,西咸新區正式託管咸陽市15個鄉鎮街道,總面積644.56平方公里,人口約67萬。
2018年11月,雁塔區、長安區、鄠邑區10個鎮(街)移交西安高新區託管。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西安
㈢ 廣東韶關曲江經濟開發區白土工業園有沒有聯建建設投資有限公司
沒有這家公司,我在白土工業園上班有一年多了,沒有聽說!
㈣ 西安經濟開發區、涇渭新區、曲江、高新區哪裡居住環境最好
目前還看來是曲江新區。
曲江的優勢就是環境,這在以上四個地方是最好的。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居住生活方面都相對成熟了,各方便配套也比較完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