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明清時期農耕經濟高度發展的原因

明清時期農耕經濟高度發展的原因

發布時間:2020-12-15 09:10:00

『壹』 明清時期,中國農耕文明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峰,並分離出一些迥異於傳統經濟模式的變異,這些變異帶有工業文


(1)僱傭關系(1分)「合郡男婦皆以做襪為生。從店中給籌取值」(1分)資本主義萌芽出現。(2分)
(2)中國:重農抑商、海禁(2分)西歐:重商主義、鼓勵海外貿易和殖民活動(2分)根源:中國自然經濟占統治地位(2分),西歐資本主義經濟興起和發展(2分)
(3)重農抑商政策嚴重阻礙了資本的積累、國內市場的開拓、將勞動力束縛在土地上;(3分)「海禁」政策嚴重阻礙了國際市場的開拓,不利於先進技術的交流和學習。(2分)

『貳』 明清時期,中國農耕經濟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峰,其主要表現是

大航海時代來促進南美作物自在中國擴散,其代表性馬鈴薯、辣椒、番茄...等,人口大爆炸等深層次原因就是這種沒有天敵的高產作物導致的。
如果單看中國農耕經濟,看不出來,自唐宋後沒有多少進步!關鍵就是這些新品種引入。

『叄』 明清時期,農耕文明高度發展,鴉片戰爭以後,傳統的小農經濟開始衰退、解體,中國近代經濟出現了新的變化

(1)以家庭為生產單位,手工勞動。
(2)開始破產。原因是外國商品的大量湧入。
(3)列強的侵略使中國的自然經濟開始瓦解,給中國人民帶來巨大痛苦;客觀上推動了中國近代化。

『肆』 在農耕經濟高度發展的基礎上,明清時期出現了什麼新經濟因素

相對於農業,出現了手工業,工業,也就是出現了資產階級性質的經濟因素。那時不總提民族工業嘛。

『伍』 如何看待明清時期農耕經濟的高度發展

一 明清時期我國農耕經濟高度發展,農業的發展使手工業出現繁榮,私營手工業在明專中後 期佔主導地屬位,並出現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
二手工業的繁榮再加上世界白銀的流入,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具體表現為:商業資本活躍、一批以經濟功能為主的工商業市鎮的興起,區域性商人群體的形成.但統治階級卻採取重農抑商、閉關鎖國政策,從而使中國失去發展經濟的大好機遇.
三 另外這一時期,雖然出現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但只出現在局部地區、個別行業,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在全國仍居主導地位.總之,在明中後期中國出現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的時候,西方已經開辟了新航路,對外殖民擴張.當清朝中國閉關鎖國愈演愈烈的時候,西方已開始進行工業革命,並四處搶占原料產地和商品銷售市場.中國日益落後於西方.

『陸』 明清時期農耕經濟高度發展的原因

農業生產工具的革新提高了生產力;從國外引進了高產農作物;政府重農抑商政策的實施。

『柒』 明清時期在農耕經濟上高度發展的基礎上,分離出異於傳統經濟模式的新現象。

中國在明清時期農耕文明的發展得益於新航路的開辟,歐洲人從太平洋彼岸專的美洲大陸帶來了高產的屬玉米和番薯,解決了中國人吃飯的問題,美洲大陸的白銀也源源不斷地運到中國,緩解了中國的銀荒,促進了經濟的發展,這是明清時代的特色,之前的朝代不曾有過,北宋時期從占城引進的占城稻算是農業交流,但不像明清時期這樣大規模引進。
以上是背景敘述,傳統經濟模式是男耕女織、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這只是一種說法,若每家都能自給自足就不需要國家和政府機構了,事實是農民辛勤勞動一年,但是常常無法自足,天災人禍會使原本就脆弱的農業基礎難以負重。這才是我們一直吹噓的自給自足,實際上所謂自然經濟的特點是自給不能自足。所謂新的經濟模式應該指的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但是中國是沒有所謂資本主義萌芽的,教材太老了,這個討論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曾引起廣泛的討論,但是實踐證明是錯誤的。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不是僱傭勞動就能概括的,總之是多種因素才能構成近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世界走向資本主義是一個大趨勢(在共產主義沒有產生之前。)

『捌』 明清時期,農耕經濟發展中有變異,具體指什麼,這一體現了怎樣的歷史發展趨勢

資本主義萌芽概念:
明朝中後葉,在一些經濟發達地區出現了為購買勞動力增值利潤而進行的商品生產以及以自由僱傭勞動為特徵的工場手工業經營形式,這是一種前所未有的資本主義生產因素。其實質是農耕社會中孕育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雛形。
早期資本主義萌芽的特徵:
1、表現微弱、稀疏;
2、出現在個別地區、個別部門;
3、.發展水平低;
4、最初多表現為分散的手工工場形式。
早期資本主義萌芽:

(一)產生:
明朝中後期手工業逐漸發達,體現在手工工場即家庭作坊的數量.規模擴大,生產工具與技術更新,產量增加。最重要的是當時在江浙一帶(如蘇州、松江)的絲織業出現了以出賣勞動力為生的「機工」和以生產絲綢獲取利潤的「機戶」,即早期雇傭工人與資本家。「機戶出資,技工出力」標志著資本主義僱傭關系的形成,也就表明資本主義萌芽出現了。
(二)出現:
1、條件:
根本原因——生產力的提高和商品經濟的發展。
條件——商品經濟的蓬勃發展。
2、產生:
明朝中後期江南地方紡織業。
3、概況:
(1)蘇州:工匠分「匠有常主」和臨時工兩種;出現勞動力市場。
(2)景德鎮:常年受雇者按年或按季發錢,臨時工按日或計件發錢;分工協作,社會化程度高和勞動效率較高。
(3)蘇州地方出現以絲織業的」機戶」,僱傭機工生產。「機戶出資,機工出力」。
4、實質:
他們之間僱傭與被僱傭的關系,是資本主義性質的生產關系。
(三)緩慢發展原因:
1、政治方面:腐朽的封建專制制度的嚴重阻礙(主要原因)。
2、經濟方面: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仍佔主導地位。農民貧困,購買力十分低下,影響了國內市場;
3、政策方面:重農抑商政策。地主和大商人「以末致富,以本守之」,嚴重影響了手工業的擴大再生產;封建關卡眾多,政府實行重農抑商的政策。
4、外交方面:閉關鎖國政策,禁止或限制海外貿易,不能擁有國外市場。

與明清時期農耕經濟高度發展的原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
© Arrange www.ahjjxxzx.com 2010-2020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