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物物交換的經濟發展

物物交換的經濟發展

發布時間:2020-12-15 04:12:47

A. 從物物交換到以貨幣為媒介的交換

B 【解析】 解答本題要注意本題設問中的「根本動力」, 在經濟發展史上,從物回物交換到一答般等價物作為媒介的商品交換,再到以貨幣為媒介的商品流通,推動其發展的根本動力是生產力和社會分工的發展。 B 正確且適合題意; ACD B 。

B. 古代物物交換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原始社會。

人類使用貨幣的歷史產生於最早出現物質交換的時代。在原始社會,人們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換自己所需要的物資,比如一頭羊換一把石斧。

但是有時候受到用於交換的物資種類的限制,不得不尋找一種能夠為交換雙方都能夠接受的物品。這種物品就是最原始的貨幣。牲畜、鹽、稀有的貝殼、珍稀鳥類羽毛、寶石、沙金、石頭等不容易大量獲取的物品都曾經作為貨幣使用過。

物物交換就是商品和服務直接進行交易。如果你幫我獵殺猛獁象,我就給你一把石斧。但是這種交易需要的時間比較長。首先要找到一個認為獵殺一頭有著12英尺獠牙而且比較兇猛的猛獁象來交換石斧是一場公平交易的人。

如果找不到這樣的人,那麼你就得不斷改變條件直到有人點頭答應為止。而錢的重要作用,就是加速找到那些認為獵殺猛獁象或者建起紀念碑都是可行之事的人。

慢慢的,一種史前貨幣形式出現,它們都是很容易交易的商品,比如動物皮毛、鹽和武器等。這些商品逐漸成為媒介,不過它們的價值並不總是固定的。物物交換的方式很快成為當時流行的方式,直到現在全球還有些村落還維持著這種交易方式。

(2)物物交換的經濟發展擴展閱讀

現代物物交換始於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從20世紀80年代起,現代易貨交易公司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蓬勃發展,成為這些國家減少現金用量,增加銷售,減少庫存,開發新客戶,開辟新市場,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式。

進入20世紀90年代,網路技術的成熟發展和應用為現代易貨交易提供了更加完善的技術基礎和應用條件,電子商務與易貨交易的結合成為以高新技術改造傳統企業的典範。

C. 物物交換存在的前提包括哪些

簡單的來講,物復物交換直至今制日也是存在的,物物交換現象的存在並不是說經濟就不發達,而是物物交換在很多情況下是更簡單實用的辦法,免除中間貨幣交換的麻煩。這個不深入設計。 說說物物交換應該滿足什麼條件,首先物物交換的前提必須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產生大量的社會剩餘價值,如糧食,獸皮等,其次是個人或者組織需求的產生且不同,如農人產糧食,匠人產工具等,三是在一個彼此認可的條件下,物物交換就會產生。這個第三條也很重要,如果不能在一個彼此認可的條件下進行物物交換,這種行為往往會發生變質,比如明朝與蒙古的互市,條件不成熟的時候(強大武力後盾),就是蒙古對明朝邊境無休止的搶掠,物物交換條件就不成熟。可是如後來萬里年間的「封貢互市」搞的就很好,因為條件成熟了,軍隊看著呢,誰敢...

D. 商品流通和物物交換的區別是什麼

商品流通和物物交換的區別如下:

一、定義范圍不同

商品流通是將過去的行業的概念上升為產業的概念,並成為第三產業的基礎產業和主導構成部分,包括交通運輸業、郵電通訊業、國內商業、對外貿易業、飲食業、物資供銷業、倉儲業等。而物物交換是人類使用貨幣的歷史產生於最早出現物質交換的時代。在原始社會,人們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換自己所需要的物資,比如一頭羊換一把石斧。但是有時候受到用於交換的物資種類的限制,不得不尋找一種能夠為交換雙方都能夠接受的物品。

二、本質的不同

商品流通是以貨幣為媒介的連續不斷的商品交換。如果商品生產過程是勞動過程與價值形成過程的統一,則商品流通過程是價值實現和使用價值替換的統一,也是商品價值流通過程與商品實體流通過程的統一。而物物交換則是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換自己所需要的物資,比如一頭羊換一把石斧。牲畜、鹽、稀有的貝殼、珍稀鳥類羽毛、寶石、沙金、石頭等不容易大量獲取的物品都曾經作為貨幣使用過。

(4)物物交換的經濟發展擴展閱讀:

一個國家的商品流通業對國家的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反之商品流通業的發展又伴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而不斷趨於成熟。在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其商品流通業會表現出不同的特點,商品流通的技術水平也隨著國家經濟質量的提高不斷提高。這一點從歐美和日本等發達國家的商品流通業發展史可以得到印證。

商品的流通過程,實際上是商流和物流的統一。一個個商業經營組織,構成商流與物流的主體,促進商流與物流的順利完成。如果從縱向商品流通的角度來看,這些商業經營組織形成一個個的商品流通環節,環節與環節之間,形成商品流通渠道。

E. 物物交換如何發展而來

物物交換,按出現的時間先後,分為偶然的物物交換和擴大的物物交換。回
偶然的物物交換,是早期答人類在生產生活中,偶然出現了剩餘產品,不同群體之間進行的偶然的物物交換。
隨著生產力水平的發展,逐漸出現經常性的物物交換,再表現出擴大的物物交換,就是將某種商品首先換成大家都願意接受和認可的商品,出現一般等價物。

F. 物物交換是什麼時代

在人類原始社會開始有剩餘物品出現之後,就有了交換。最早就是物於物的交換形式內進行互通有無的。容
在進入封建社會以後,當貨幣開始出現信用危機,(濫發貨幣,重量不足,或者認為的給某個錢升值。漢武帝,劉備,孫權都干過這種事情)或者貨幣失去價值時,(戰亂時期,飢荒時,人們只認糧食)人們也使用物於物的交換的形式互通有無。

G. 物物交換在今天經濟生活中什麼情況下可能存在

市場經濟離不開貨幣.在市場經濟活動中,貨幣不僅充當著商品流通的媒介,其本身也在作為財產的代表成為信用活動的工具.由此產生的一系列與貨幣收支有關的交易和借貸等經濟活動,就是金融活動.
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商品交換是直接的物物交換,以物換物.沒有貨幣的物物交換往往頗費周折,如果甲需要乙的商品,乙卻不需要甲的商品,兩人就不能成交.其缺點隨著商品交換范圍的擴大而日益明顯.
1.貨幣執行交換媒介的功能
在交換的實踐中,人們逐漸習慣與用某種比較容易為大家接受的商品來充當商品交換的"中間人",先把自己生產的商品設法換成這種商品,然後再用它去換回自己需要的商品,從而導致了貨幣的產生.
2.貨幣執行計價單位的功能
貨幣執行計價單位功能,就是賦予商品一定的價格.市場上的商品有千萬種,個人對同一種商品效用的評價又千差萬別,因此人們往往難以弄清各種商品之間的交換比例,交易自然也就難以做到公平.由於某個商品出賣後可以得到的貨幣就是該商品的價格,一旦該商品在市場交易中形成了被廣泛接受的價格,人們再也不必一一記住各種商品相互之間的交換比例,只要一看價格就一目瞭然.
貨幣經歷了從實物貨幣到金屬貨幣,再從金屬貨幣到紙幣的演變過程.隨著商品經濟的迅速發展和計算機技術的進步,票據形式的記帳貨幣和近年出現的各種電子貨幣取代了部分紙幣進行流通.
貨幣可以隨時方便地換成各種各樣的商品和財務.因此,貨幣除了在商品交換中執行交換媒介和計價單位的功能,貨幣本身也成為了財產的代表.貨幣作為財產的代表,不僅可以儲存起來作為未來的購買力,而且可以通過出讓給別人收取利息實現增值.讓渡貨幣在一段時間內的使用權,就是貨幣的借貸活動.
在讓渡貨幣使用權的借貸活動中,當事人雙方之間體現的是一種債權,債務關系.債權人暫時出讓貨幣在一段時間內的使用權,貨幣的使用人(債務人)有義務在一定期限之後歸還,並支付一定的利息.

H. 什麼叫物物交換

就是以物換物
在原始社會 沒有錢做交換媒介的時候
人們就是採用物物交換的
後來隨著發展就出現了錢

I. 為什麼出現物物交換

原始社會是因為沒有貨幣出現,人們只能是以物易物;
現代社會,出現物物交換,則是因為版:權
1,貨幣貶值非常厲害,且貶值速度很快,人民為了防止錢幣拿在手中貶值過度而以實體的物品來換取自己需要的物品。
2,市場上流通的貨幣缺乏,人民交易沒有對應的貨幣可以支付,就出現物物交換。比如現在的希臘,因為極度缺乏現金,每個國民每天只能取現金60歐元,在這種情況下,希臘人已經開始出現物物交換來滿足日常生活了。

J. 物物交換的特點和商品流通的特點是什麼

不以貨幣為媒介的以物易物的交換。是商品交換的原始形式。
在交易雙方需求一致的情況下,產品和服務之間的直接交換

現代貨幣的本質仍然是為了滿足「物物交換」的需求,只不過現代的「物物交換」已經不再是單純的物質產品的交換,而是包含一切人類勞動結晶在內的擴展了的「物物交換」,最典型的代表是第三產業——服務業。另外,腦力勞動者有著非常特殊的地位,完全將他們歸入第二產業或第三產業都是不恰當的,一方面他們的勞動成果很多有賴於第二產業工作者來轉化為現實物質產品,另一方面他們的分析、決策等智力成果又獨立於物質產品之外對生產和消費產生重大影響。綜合來看,現代貨幣體現出以下特徵:一、更為真實全面地表徵人類勞動;二、信用化程度越來越高,由於數字化技術和金融業的發展,大大降低了流通中實際需要的真實貨幣數量;三、在時間上的跨度越來越大,期貨、信用卡等遠期交易的流行為人類社會經濟發展帶了極大的靈活性,也帶了極大的不確定性;四、作為一種強大的政治工具其地位逐步削弱,取而代之的是技術輸出、意識形態輸出和文化輸出;五、由於歷史積淀而形成的社會價值和由此產生的收藏價值。

物物交換
人類使用貨幣的歷史產生於最早出現物質交換的時代。在原始社會,人們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換自己所需要的物資,比如一頭羊換一把石斧。但是有時候受到用於交換的物資種類的限制,不得不尋找一種能夠為交換雙方都能夠接受的物品。這種物品就是最原始的貨幣。牲畜、鹽、稀有的貝殼、珍稀鳥類羽毛、寶石、沙金、石頭等不容易大量獲取的物品都曾經作為貨幣使用過。

物物交換
講政治經濟學的老師說:「貨幣的發明對商品的經濟發展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今天我們不用以物易物了。」

一個學生說:「今天我們也有以物易物的,而且對商品經濟發展照樣起促進作用!」

「今天還有以物易物?你能舉個例子嗎?」

「能,互相贈送禮品呀!」

閱讀全文

與物物交換的經濟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