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2017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

2017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

發布時間:2020-12-14 05:09:00

A. 世界經濟復雜下行,2017年中國經濟會好嗎

美聯儲停止增加購債之時,並非「世界末日」,屆時美國及全球實際上仍處在一個非常寬松的貨幣環境當中。金融危機發生之後的五年多來,全球經濟之所以持續低迷,並非貨幣不夠寬松所致,而主要是在發生危機的那些美歐發達國家,其內部經濟的結構性調整至今仍未到位,致使全球經濟增長始終缺乏持續有效的拉動力量。此外,這期間科技創新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極為有限,還不足以推動經濟走出困境。對美聯儲退出QE的真正考驗,停止增持債券僅為第一步,接踵而來的問題便是如何削減已然過大的資產負債表,即如何將危機發生後急劇擴大的約4萬億美元資產規模壓縮到危機發生前的正常增長水平;同時還有一個何時和如何啟動提高聯邦基準利率的問題,以恢復利率正常化水平。

B. 2017年世界經濟表現不俗包括了哪些內容

2017年,世界經濟的最重要特點就是復甦和增長,人們的信心在增強。

另一方面,國際直接投資開始擺脫低迷。據聯合國貿發會議預測,2017年全球對外直接投資流入額增長5%至1.8萬億美元,從而扭轉了2016年的負增長局面。2018年全球跨國直接投資活動很可能是有限增強。

與此同時,勞動市場持續改善。國際勞工組織報告顯示,2017年全球失業率從2016年的5.7%微增至5.8%,同時主要國家失業率均下降。

C. 2017年全球經濟持續復甦實現良好收官了嗎

2017年1至12月,全球製造業PMI均值達54.7%的較高水平。綜合來看,2017年全球經濟持續穩步復甦的力度有所增強,實現良好收官。

2017年12月份,美洲製造業PMI為58.4%,較上月上升1.1個百分點,高於2017年全年56.5%的平均水平,顯示美洲製造業增速在上個月有所放緩後,重回加快上升趨勢。從製造業指數變化看,2018年美洲經濟有望延續復甦趨勢。

在主要國家中,巴西和墨西哥等新興經濟體的製造業增速有所放緩,但指數水平仍保持在51%以上,表明這些國家經濟保持溫和增長。美國和加拿大等發達經濟體的製造業保持活躍發展趨勢。特別是美國製造業強勁復甦趨勢有望延續。

D. 2017年夏季達沃斯如何解答中國為世界經濟做的貢獻

夏季達沃斯論壇其實是世界經濟論壇新領軍者年會,自2007年創辦以來,已發展成為全球重要的科技創新盛會。今年的夏季達沃斯論壇於6月27-29日在中國大連舉行。

世界經濟論壇大中華區首席代表艾德維:如何應對第四次工業革命,降低其中潛在風險,推廣以人為本的技術,將成為會議核心議題。今年議題旨在幫助中國企業家增進國際化視野,思考第四次工業革命如何影響他們的事業。研究顯示,在全球化道路上走得較好的中國企業,一般在國內市場也更有競爭力。這一過程也會增進中國市場的競爭程度,讓更多企業多樣化活躍發展。

E. 2017年世界經濟八大趨勢分析呈現什麼趨勢

經濟低增長與貿易低增長並存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2016年10月《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指出,2017年全球經濟增速預計為3.4%。發達經濟體2017年經濟增速預期為1.8%,其中美國經濟增速預測為2.2%,歐元區經濟增速為1.5%,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經濟增速將達4.6%。

2012年10月至今,IMF共進行了17次增長預期調整,其中增速調降為14次。從經濟發展的周期看,全球經濟增速呈現階段波動、總體下降的趨勢。在全球經濟增長保持低速態勢的同時,2017年全球貿易量增速預計在2.5%左右。全球經濟增長疲弱已成常態,貿易收縮也將成為常態。

低利率與低通脹並存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為了刺激經濟增長,量化寬松貨幣政策作為一種非常規的、臨時性貨幣政策被美國和日本採納,全球各主要發達經濟體基本都實行了寬松貨幣政策,且這一做法逐步向發展中國家蔓延。全球貨幣競相貶值導致了全球低利率乃至負利率蔓延。

國際金融危機以前,全球利率在8%左右,之後一路下降,直到2016年全球利率為負,這是史無前例的巨大變化。在低利率的同時,低通脹相伴而行。

全球15個國家在負**,30多個國家**低於1%,40多個國家**指數低於2%。絕大部分國家和主要經濟體**預期低於2%,全球處於整體上通貨緊縮的壓力之下。

美元升值與非美貨幣貶值並存

2017年,美元指數將保持強勁態勢,美元匯率處於上升通道。高盛預計,未來12個月,美元對發達經濟體的貨幣貿易加權匯率還會上漲約7%。近期,國際市場對美元升值預期也在增強,預計2017年美元利率水平將出現多次、小幅、快速上升。

與此同時,世界非美元貨幣紛紛貶值。2016年全年人民幣中間價貶值6.83%,2017年將繼續溫和小幅貶值態勢。日元將結束2016年短暫升值,2017年對美元貶值10%左右。歐元2016年對美元貶值5%,2017年將會跌至1∶1.02。

高債務與高杠桿並存

進入21世紀,全球債務風險不斷增加。據IMF的數據預測,2017年全球債務總量將繼續上升至67.31萬億美元,整體規模十分龐大,相當於同期3.5個美國的經濟量或5.4個中國的經濟量。IMF預計,2017年全球政府債務佔比將上升到84.63%,表明全球主權國家債務風險仍在持續擴大。

自2008年以來,美歐中日英五大經濟體中,除了中國企業部門債務在2009年以來仍持續猛增之外,其餘四個經濟體私人部門債務已經大幅度降低,但這是以惡化政府部門負債為代價的。2017年,美國的財政赤字可能會突破4%,按照這一發展態勢,美國的經常賬戶赤字也將突破4%,美國將回到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前的雙高峰的赤字。

更高標准貿易規則與非理性貿易保護主義並存

在世界經濟形勢低迷、經濟增長動力缺乏的情況下,更高標準的貿易規則競爭與非理性貿易保護主義加劇交織並存,將可能使全球貿易進一步收縮。2017年,民族主義、民粹主義、孤立主義浪潮興起,非理性貿易保護主義更有可能粉墨登場。

值得關注的是,全球有三分之一的貿易救濟措施直接針對中國。據商務部統計,中國已連續21年成為全球遭遇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連續10年成為全球遭遇反補貼調查最多的國家。

新一輪結構性改革與新一輪產業轉移並存

2017年,世界主要國家仍然在推進結構性改革道路上行進,新一輪全球產業轉移和要素重組加速發展。突出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隨著中國製造業原材料成本、土地成本、電力成本尤其是勞動力成本上升,新一輪勞動密集型產業加速向東南亞、南亞和非洲等具有成本優勢的地區轉移。

另一方面,2017年及今後一段時期內,高端製造業或將迴流歐美。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研究表明,33%的海外美國企業考慮將製造業務遷回本土,目前谷歌、惠而浦、福特汽車等部分製造業組裝業務都已遷回美國。據美國「迴流倡議」機構2016年4月的統計,自2010年2月以來,迴流企業和外國投資共在美國國內創造了24.9萬個新工作機會。

逆全球化思潮與全球化內在動力增長並存

2017年,全球35%的經濟體,包括法國、義大利、德國,都會進入大選之年。在英國脫歐和美國總統大選之後,這些國家大選的不確定性加重。民粹主義抬頭和逆全球化趨勢,將直接或間接影響歐洲經濟復甦。據標准普爾預測,2017年歐元區GDP將因英國脫歐下降0.8個百分點。

與之相反,2017年,全球化正在進入新一輪內在沖動力迸發階段,互聯互通基礎設施與互聯網革命的結合,將導致世界經濟形態、經濟表徵與產業鏈接方式產生顛覆性變化。互聯互通帶來了全球供應鏈和價值鏈革命,將對世界經濟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絕對貧困人口下降與相對貧困人口增加並存

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和世界經濟增長,全球處於絕對貧困線以下的人口不斷減少。世界銀行數據顯示,2015年全球貧困人口進一步下降至7億,貧困人口佔全球人口的比重繼續下降至9.6%。但據估計,全球仍有近20億人口每天的生活費不足3.10美元,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這一比例更是超過了36%。

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貧富差距不斷擴大,發達國家內部的貧富差距也在不斷擴大。在全球返貧尤其是部分發展中國家減貧取得成效的同時,發達國家的相對貧困人口也在增加。

F. 2017年世界經濟為什麼下滑

誰說2017世界經濟下滑,只有少數國家下滑,80%都是大漲

G. 2017年世界經濟增長「兩突出 」 特徵是什麼 」

2017年以來,世界經濟增長「兩突出」的特徵十分明顯。一方面,在製造業與貿易的周期性復甦以及全球金融市場的穩定發展下,復甦向好勢頭比較突出。特別是進入二季度以來,包括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經合組織(OECD)在內的多家機構調高了對今明兩年世界經濟增速的預期;另一方面,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發達經濟體經濟政策特別是貨幣政策不確定等風險對世界經濟復甦的威脅程度加大的特徵也比較突出。不僅如此,經濟失衡引發系列發展問題,如地緣政治沖突、大國插手熱點地區和熱點問題等,這些問題相互糾纏、互為因果,成為全球經濟脆弱性增強的重要因素。

H.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2017年的中國經濟將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

根據有關報道,二季度中國GDP超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能夠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不外乎這幾個原因。1.人口眾多.這個是毋庸置疑的,中國人口是美國的5倍,日本的10倍,德國的20倍,韓國的30倍,多人口創造高的GDP.與中國人口數量差不多的印度在創造GDP方面卻遠遠落後於中國,這是因為除了人口眾多,還有其他方面的原因成就了中國成為"第二經濟強國"2.中國已經最大限度地在教育,醫療,公務員工資,電信,石油,房價電力等各個行業與發達國家接軌,而這些行業為中國貢獻了大量的GDP收入.3.人民幣升值的影響,特別是近期人民幣對日元的持續升值,為中國GDP超過日本創造了條件.4.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這個不需要多解釋,4萬億投入所帶來的相關行業的發展給GDP帶來數倍的貢獻。5.灰色收入部分,這是一個龐大的數字.灰色收入會轉化為消費,帶動GDP的上升.6.部分企業的"財務技巧",為了是銷售額上一個台階,為了盡快進入TOP500行列,有些大企業投機取巧,通過成立進出口公司,銷售公司,分銷中心的方式使銷售額成倍增長.

I. 2017年世界經濟八大趨勢分析呈現什麼趨勢

經濟低增長與貿易低增長並存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2016年10月《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指出,2017年全球經濟增速預計為3.4%。發達經濟體2017年經濟增速預期為1.8%,其中美國經濟增速預測為2.2%,歐元區經濟增速為1.5%,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經濟增速將達4.6%。
2012年10月至今,IMF共進行了17次增長預期調整,其中增速調降為14次。從經濟發展的周期看,全球經濟增速呈現階段波動、總體下降的趨勢。在全球經濟增長保持低速態勢的同時,2017年全球貿易量增速預計在2.5%左右。全球經濟增長疲弱已成常態,貿易收縮也將成為常態。
低利率與低通脹並存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為了刺激經濟增長,量化寬松貨幣政策作為一種非常規的、臨時性貨幣政策被美國和日本採納,全球各主要發達經濟體基本都實行了寬松貨幣政策,且這一做法逐步向發展中國家蔓延。全球貨幣競相貶值導致了全球低利率乃至負利率蔓延。
國際金融危機以前,全球利率在8%左右,之後一路下降,直到2016年全球利率為負,這是史無前例的巨大變化。在低利率的同時,低通脹相伴而行。
全球15個國家在負通貨膨脹,30多個國家通貨膨脹低於1%,40多個國家通貨膨脹指數低於2%。絕大部分國家和主要經濟體通貨膨脹預期低於2%,全球處於整體上通貨緊縮的壓力之下。
美元升值與非美貨幣貶值並存
2017年,美元指數將保持強勁態勢,美元匯率處於上升通道。高盛預計,未來12個月,美元對發達經濟體的貨幣貿易加權匯率還會上漲約7%。近期,國際市場對美元升值預期也在增強,預計2017年美元利率水平將出現多次、小幅、快速上升。
與此同時,世界非美元貨幣紛紛貶值。2016年全年人民幣中間價貶值6.83%,2017年將繼續溫和小幅貶值態勢。日元將結束2016年短暫升值,2017年對美元貶值10%左右。歐元2016年對美元貶值5%,2017年將會跌至1∶1.02。
高債務與高杠桿並存
進入21世紀,全球債務風險不斷增加。據IMF的數據預測,2017年全球債務總量將繼續上升至67.31萬億美元,整體規模十分龐大,相當於同期3.5個美國的經濟量或5.4個中國的經濟量。IMF預計,2017年全球政府債務佔比將上升到84.63%,表明全球主權國家債務風險仍在持續擴大。
自2008年以來,美歐中日英五大經濟體中,除了中國企業部門債務在2009年以來仍持續猛增之外,其餘四個經濟體私人部門債務已經大幅度降低,但這是以惡化政府部門負債為代價的。2017年,美國的財政赤字可能會突破4%,按照這一發展態勢,美國的經常賬戶赤字也將突破4%,美國將回到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前的雙高峰的赤字。
更高標准貿易規則與非理性貿易保護主義並存
在世界經濟形勢低迷、經濟增長動力缺乏的情況下,更高標準的貿易規則競爭與非理性貿易保護主義加劇交織並存,將可能使全球貿易進一步收縮。2017年,民族主義、民粹主義、孤立主義浪潮興起,非理性貿易保護主義更有可能粉墨登場。
值得關注的是,全球有三分之一的貿易救濟措施直接針對中國。據商務部統計,中國已連續21年成為全球遭遇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連續10年成為全球遭遇反補貼調查最多的國家。
新一輪結構性改革與新一輪產業轉移並存
2017年,世界主要國家仍然在推進結構性改革道路上行進,新一輪全球產業轉移和要素重組加速發展。突出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隨著中國製造業原材料成本、土地成本、電力成本尤其是勞動力成本上升,新一輪勞動密集型產業加速向東南亞、南亞和非洲等具有成本優勢的地區轉移。
另一方面,2017年及今後一段時期內,高端製造業或將迴流歐美。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研究表明,33%的海外美國企業考慮將製造業務遷回本土,目前谷歌、惠而浦、福特汽車等部分製造業組裝業務都已遷回美國。據美國「迴流倡議」機構2016年4月的統計,自2010年2月以來,迴流企業和外國投資共在美國國內創造了24.9萬個新工作機會。
逆全球化思潮與全球化內在動力增長並存
2017年,全球35%的經濟體,包括法國、義大利、德國,都會進入大選之年。在英國脫歐和美國總統大選之後,這些國家大選的不確定性加重。民粹主義抬頭和逆全球化趨勢,將直接或間接影響歐洲經濟復甦。據標准普爾預測,2017年歐元區GDP將因英國脫歐下降0.8個百分點。
與之相反,2017年,全球化正在進入新一輪內在沖動力迸發階段,互聯互通基礎設施與互聯網革命的結合,將導致世界經濟形態、經濟表徵與產業鏈接方式產生顛覆性變化。互聯互通帶來了全球供應鏈和價值鏈革命,將對世界經濟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絕對貧困人口下降與相對貧困人口增加並存
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和世界經濟增長,全球處於絕對貧困線以下的人口不斷減少。世界銀行數據顯示,2015年全球貧困人口進一步下降至7億,貧困人口佔全球人口的比重繼續下降至9.6%。但據估計,全球仍有近20億人口每天的生活費不足3.10美元,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這一比例更是超過了36%。
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貧富差距不斷擴大,發達國家內部的貧富差距也在不斷擴大。在全球返貧尤其是部分發展中國家減貧取得成效的同時,發達國家的相對貧困人口也在增加。
面對世界經濟的復雜態勢,一批新興經濟體閃亮登場,仍然是拉動世界增長的動力。盡管中國經濟正處於新舊動力轉換和發展方式轉變的新常態,但中國正在實施更為開放的對外政策,構建自貿區網路體系,加快推進「一帶一路」戰略,與更多的國家共同建設命運共同體、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開放的中國將繼續為世界經濟發展增添新動力,仍然是引領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閱讀全文

與2017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