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發展階段。
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基本特徵可以歸納為以下六點:「以人民為中心」的深度城市化,更多地讓人民分享發展成果;創新驅動持續提升效率;保護產權,規范政府行為,實現市場配置資源;經濟穩定性;生態文明建設和可持續發展;經濟協調主體轉型。
(1)這個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擴展閱讀:
推動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需要重點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首要任務。繼續推進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轉變。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大力培育新動能,強化科技創新,大力降低實體經濟成本。
二是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加強國有企業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推動國有企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加快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
三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深化糧食收儲制度改革,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農業政策從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
四是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推動實現區域之間的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快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推進長江經濟帶建設,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繼續推進西部大開發,加快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推動中部地區崛起,支持東部地區率先推動高質量發展。
2. 中國經濟發展最迅速的時期
國經濟發展的「黃金時期」快要結束了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 9月11日,美國總統奧巴馬通過發言人宣布,同意對中國輸美輪胎採取特保措施,在未來3年內徵收25%-35%的特別關稅。歐盟和其他國家紛紛跟進,對中國產品採取反傾銷措施;可以展望,更多行業的貿易保護也將跟進。中國對外輸出廉價商品(同時也輸出低工資體制)的時代恐怕要結束了。國內:民工荒,製造業成本上升 過去中國之所以能以廉價商品供應國際市場,靠的就是壓榨大批似乎取之不竭的廉價勞動力——其中絕大部分是農民工,在中國大量的血汗工廠中,工人們工作時間長、工作生活條件差,奴隸般的勞動換得的是極低的報酬,而且基本沒有福利,他們的勞動換來了國家對外巨大的貿易順差,給政F帶來的巨大的外匯儲備,給老闆帶來厚薄不等的利潤,另外也中飽了很多官員的私囊。 這么苦,為何農民工仍源源不斷地趕往城裡打工,甘願忍受殘酷的剝削呢?在農村,種田根本不賺錢,但是每個農民都有交皇糧(農業稅)的義務,是政F壓在農民頭上的巨大壓力,迫使他們不得不走出農村。 可是近年來,認識到三農問題的嚴重性和農村維穩的嚴峻形勢,政F不得不取消了農業稅,現在又在考慮給農民一定的醫療、養老保障。雖然這些只是背水車薪,但比起以前,農民應該是鬆了一口氣,畢竟自己還有一塊地種,吃飯問題不大,在家鄉還有自己的房子住,何必擠到城市去過居無頂所的苦力呢? 所以民工荒來了!製造業成本要上升了! 中國經濟發展的「黃金時期」(當然對於中國百姓來說未必是)就是建立在對外貿易巨額順差基礎上的,現在從國際國內兩方面的形勢發展來看,這個「黃金時期」快要結束了。 已經結束了。改革帶來的活力已經沒有了
3. 自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國內經濟的高速發展給國民帶來了很多的商機。進入21世紀之後,這是一個學習的時代,
S B
4. 20世紀90年代美國經濟高速發展的重要原因
美國在20世紀90年代經濟迅速發展有兩個重要的原因:
1、蘇聯解體美國贏得冷戰,並打贏第一次波灣戰爭,國債增長75%,GDP增長69%,標准普爾500指數增長超過3倍。
2、互聯網的繁榮,電腦革命的科技創新和實際產出增長,伴隨新興經濟體的崛起提供大量廉價產品進入美國刺激消費,隨之而來的是暴漲的股票市場。
(4)這個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擴展閱讀:
上世紀90年代,美國的互聯網產業繁榮推動了經濟增長和股市上漲,財富效應和工資增速上升促進了居民消費。經濟和技術的繁榮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和美元價格指數,並形成了過去50年來罕見的財政盈餘。經濟全球化的趨勢降低了消費品成本,通脹持續保持在較低水平。
這種高增長、低通脹的經濟狀態被戲稱為「金發女郎經濟」,股票和房地產市場的風險偏好提升,提高利率的必要性下降,美聯儲盡管有所警惕,但還是忽視了資產價格和債務的快速增長。最終「令人驚艷的十年」以互聯網泡沫破滅和2001年衰退收場。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美國經濟
5. 在知識經濟的時代,在信息高速發展的這個時代,兩個人之間有天長地久的感情嗎
兩個問題我不知道是否有多少關系,我也不想浪費精力去分析,不過這種感情自古以來你看見過幾個?你身邊有?
6. 在這個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應該如何避免自己成為窮人
有人開名車住豪宅,也有人合租廉價出租屋吃擠公交,不想一輩子都當窮人,你需要做到以下這五點:
1.做好職業規劃
先選職位,再選行業,最後才是公司,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做好職業規劃,才能事半功倍。一步步踏實發展,從入職的5k左右薪水到第五年20k+14薪的薪水,五年間大概可以給你帶來40萬的積蓄。
2.堅定,堅定,再堅定
選好方向就要堅持下去,要分析好行業未來5-10年的發展。只要足夠聚焦,不斷努力,你就能真正了解一個行業,一個職位,進而做到行業最頂尖。長久的堅持會讓你成為行業內前20%的人,從而獲得更多機會,5年內至少增值10萬。
3.拒絕安逸
選擇一家公司,我們不要只看待遇,不要只看公司當下的工作環境,慕虛名而處實禍。
不斷的成長,會讓你在同齡人中脫穎而出,被更多關注,增值至少10萬。
4.累積人脈
多方位發展尋找機會,發掘其他賺錢途徑。在工作2-3年後,兼職絕對是增加收入來源的一個絕佳途徑,在中國沒有人什麼事也辦不成,人脈即財脈,兼職工作機會,帶來額外收益20萬。
5.理財很重要
積累一定財富之後,讓它在銀行躺著只會越來越貶值,選擇合適靠譜的理財渠道持續復投,才能保持資產的穩健增值。
7. 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出現了一個迅速發展的時期,這一時期
從50年代初至年代初,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新成果,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宏觀管理,利用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獲取了廉價的能源、原材料和海外市場;利用西歐各國經濟的聯合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 使資本主義進入一個持續高速發展的「黃金時代」,聯邦德國和日本經濟發展尤為迅速。
特徵:經濟持續高速發展
原因:
(1)科技革命推動經濟現代化——從20世紀四五十年代開始,出現了以原子彈,電子信息,航天技術為代表的一系列高新技術,形成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並持續發展.其規模,深度和影響,遠遠超過了前兩次工業革命,對社會生產力和世界經濟產生了極大的推動作用,使世界經濟向真正現代化前進.科學技術轉化為直接生產力的速度加快,成為提高勞動生產率和整個經濟增長的源泉.開拓了許多新產業.高新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技革命的中心在美國.
(2)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有利於發展高新科技產業.
①所謂"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是指私人壟斷組織與資產階段國家相結合的資本主義,它產生於19世紀末向帝國主義過渡時期.
②20世紀30年代,各國為結束大危機以不同形式加強對經濟的干預(特別是羅斯福新政),使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有所發展.
③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適應了科技革命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推動資本主義經濟的快速發展.例如:國家大力加強對科技的扶植和資金的投入,占據國家基礎經濟部門或開發新興高科技產業,加強政府對經濟宏觀管理,推行國有化政策,拓展世界市場,進行一些社會改革,適當改善人民的生活等.
⑶ 資本主義經濟相互依存加深以及協調加強有利於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的發展。
⑷ 國內外環境穩定為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向世界各地輸出資本、大力拓展海外市場、賺取高額利潤外部的條件。
幾個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
在高新科技的推動下,經濟高速發展的典型是西歐,日本和美國.
西歐——二戰後,西歐國家憑著原有的經濟技術基礎,藉助馬歇計劃的援助,到50年代初,工業生產大體都恢復到了戰前水平.其後,便相對穩定和持續發展了.聯邦德國的經濟發展尤為迅速,60年代初躍居西歐最強的經濟大國.創造了"經濟奇跡".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西歐國家感到,要在美蘇兩大國之間保證自己的安全,提高國際地位,加快經濟發展步伐,必須密切聯系,加強合作.1967年,"歐洲共同體"成立.這是一個區域集團性的經濟和貿易實體,聯邦德國起主導作用,也有利於各成員國經濟的發展.它在國際市場上和政治舞台上發揮了越來越重要作用,成為能與美,蘇抗衡的力量.
日本——飛速發展.60年代末,成為僅次於美國的資本主義世界第二號經濟大國,且發展勢頭不衰.
美國——二戰的"暴發戶",二戰經濟穩定高速發展,資本主義世界頭號經濟強國.但70年代以來,不斷受到日本和"歐共體"的挑戰.
8. 21世紀是1個知識和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古今、文理、中西貫通,你怎麼理解
古今當然只一個人要學歷史 了解社會的發展史。 文理肯定就是說這個人既有理性的思維,又有文人的敏銳和善於交際啊才思敏捷的情商。中西貫通就是要求人才傳承和發揚本民族的文化內涵、精神特質中的精華,借鑒和採納別國的先進經驗,旁徵博引,然後可以在此基礎上創新。 當然這樣的全能是不大可能,但你至少可以在幾個方面或者某一方面很優秀,那就相當有競爭力了
9. 二戰後初期和20世紀80---90年代是美國經濟高速增長的時期,分析這兩個時期美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共同原因
原因:1,政府控制和壟斷資本主義相結合,是經濟發展比較平穩 2,美專國國土遼闊、自然資源豐富,為屬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條件 3,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動,大大提高了生產力,美國處於領先地位,政府大力支持發展航空航天、生物醫葯以及信息技術等高新技術,八九十年代美國率先進入「知識經濟時代」。
10. 作文,我們這個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道德在滑坡,環境在污染,傳統在流失……許多珍貴的東西都在這個物
人一直以為地球上的海、陸、空是無窮盡的,所以從不擔心把千萬噸廢氣送到天空去,又把數以億噸計的垃圾倒進海洋。大家都認為世界這么大,這一
點廢物算什麼?我們錯了,其實地球雖大,但生物只能在海拔8千米到海底11千米的范圍內生活,而佔了95%的生物都只能生存在中間約3公里的范圍內,人竟
肆意地從三方面來弄污這有限的生活環境。
海洋污染:主要是從油船與油井漏出來的原油,農田用的殺蟲劑和化肥,工廠排出的污水,礦場流出的酸性溶液;它們使得大部分的海洋湖泊都受到污染,結果不但海洋生物受害,就是鳥類和人類也可能因吃了這些生物而中毒。
陸地污染:垃圾的清理成了各大城市的重要問題,每天千萬噸的垃圾中,好些是不能焚化或腐化的,如塑料、橡膠、玻璃、鋁等廢物。它們成了城市衛生的第一號敵人。
空氣污染:這是最為直接與嚴重的了,主要來自工廠、汽車、發電廠等等放出的一氧化碳和硫化氫等,每天都有人因接觸了這些污濁空氣而染上呼吸器官或視覺器官的毛病。我們若仍然漠視專家的警告,將來一定會落到無半寸凈土可住的地步。
環境污染是指人類直接或間接地向環境排放超過其自凈能力的物質或能量,從而使環境的質量降低,對人類的生存與發展、生態系統和財產造成不利影響的現象。具
體包括:水污染、大氣污染、雜訊污染、放射性污染等。水污染是指水體因某種物質的介入,而導致其化學、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污染等方面特性的改變,從而影
響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體健康或者破壞生態環境,造成水質惡化的現象。大氣污染是指空氣中污染物的濃度達到有害程度,以致破壞生態系統和人類正常生存和發
展的條件,對人和生物造成危害的現象。雜訊污染是指所產生的環境雜訊超過國家規定的環境雜訊排放標准,並干擾他人正常工作、學習、生活的現象。放射性污染
是指由於人類活動造成物料、人體、場所、環境介質表面或者內部出現超過國家標準的放射性物質或者射線。例如,超過國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排放污染物的標准,
超種類、超量、超濃度排放污染物;未採取防止溢流和滲漏措施而裝載運輸油類或者有毒貨物致使貨物
落水造成水污染;非法向大氣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質,造成大氣污染事故,等等。
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環境污染也在增加,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 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成為世界各個國家的共同課題之一。
由於人們對工業高度發達的負面影響預料不夠,預防不利,導致了全球性的 三大危機 : 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生態破壞 .
人類不斷的向環境排放污染物質。但由於大氣、水、土壤等的擴散、稀釋、氧化還原、生物降解等的作用。污染物質的濃度和毒性會自然降低,這種現象叫做
環境自凈 。如果排放的物質超過了環境的自凈能力,環境質量就會發生不良變化,危害人類健康和生存,這就發生了環境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