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中央推動經濟發展的

中央推動經濟發展的

發布時間:2020-12-14 02:27:35

A. 中央集權制度對推動中華民族發展的作用

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概念包括專制主義和中央集權兩個概念,兩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系。專制主義是指皇帝位終身制與皇位的世襲制。即帝王一旦登基便終身為帝。皇帝個人專斷獨裁,集國家最高權利於一身,封建皇帝從決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權,都具有獨斷性和隨意性。中央集權是指中央與地方的關系。是針對地方分權而言。其特點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上沒有獨立性,必須嚴格服從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於中央政府。

歷史根源:a.經濟根源:春秋末年,隨著井田制的瓦解,產生了封建剝削方式。由於封建的自然經濟具有分散性,要求有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權,維護國家的統一和社會安定,以保護小農經濟的生產與再生產,封建地主階級也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政權保護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鎮壓農民的反抗。因此,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的出現是由封建經濟基礎決定的。b.社會根源:戰國時期,奴隸制度進一步崩潰,封建制逐漸形成。為鞏固封建國家的統治,需要建立中央集權制度,同時長期的分裂割據,也需要中央集權來鞏固統一。c:思想根源,戰國時期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韓非子,從理論上提出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的主張,形成了一套系統的中央集權理論,由於這種主張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在戰國時期得到發展,被秦國所採納,到秦朝開創了這一制度。也就是說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反映了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關鍵。

內容:包括至高無上的皇帝制度、中央集權的三公制度和地方機構的郡縣制度。

特點:皇帝通過直接任免中央和地方的官吏而掌握了人事大權。這相對戰國以前的分封諸侯制度來說能更有效地行使統治權,具有很大的進步性。

意義:對秦朝的影響:①有利於國家的統一,對祖國疆域的初步奠定和中華民族的形成,都起了重要作用;②有利於封建經濟的發展;③建立了地主階級對廣大勞動人民的專制統治,秦的暴政造成人民處境的惡化。對後世的影響: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權專制統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開創性,它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為歷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斷加強與完善。

B. 黨中央為了加快經濟發展在b階段做出了什麼樣的戰略政策

黨中央為了加快經濟發展在第二階段做出了推動優勢產業發展,推動民族產業發展的戰略及政策。

C. 2019年中央經濟會議傳達了哪些中國經濟發展的新走向

中國經濟發展的新走向主要有以下幾點:
1.一個總基調——堅持穩中求進 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2.一條主線——扭住新發展理念 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持續用力
3.一個超大市場——充分挖掘超大規模市場優勢 發揮消費基礎作用和投資關鍵作用
4.兩大宏觀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提質增效 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適度
5.雙輪驅動——激活蟄伏的發展潛能 以創新驅動和改革開放提高經濟競爭力
6.三大攻堅戰——打好深度貧困殲滅戰、污染防治攻堅戰,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D.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發展現狀

對於一個城市來說,只有找到自身的發展優勢,才能使城市經濟進入快車道。湛江自身的特色優勢是什麼?湛江自己認為,第一是區域性交通樞紐城市;第二是港口城市;第三是海洋城市;第四是南亞熱帶城市。現在湛江正是根據這四大特色優勢去發展經濟,從而想實現自身條件上的戰略優勢。我們從中不難看出,湛江仍然是自顧自地低頭發展,依託貿易大通道,全心全意發展港口經濟,根本沒有抬起頭來,認真思考自己在環北部灣經濟圈、東南亞經濟圈、亞太經濟圈中處於重要戰略地位應該發揮的作用。美國著名未來學家約翰·奈斯比特在《亞洲大趨勢》中曾經預見,湛江將成為實現「無國界亞洲」的開創者。現在,湛江在亞洲經濟舞台扮演的角色已非常清楚:「無國界亞洲」的開創者、東南亞經濟中心、環北部灣經濟圈的「龍頭城市」和東南亞現代製造業基地,其區域功能和歷史任務是帶動東南亞經濟圈的整體崛起。當湛江從地區性走向區域性時,現時的行政區劃體制明顯不再適用,必須進行改革。那麼,地區性的湛江轉身為區域性的湛江後,應該實行怎樣的行政區劃體制呢?由於湛江採取的是一種更開放的、走出國門的全新發展模式,國內沒有任何城市可供參考、可供復制,而且其相對的獨立性顯得十分重要。因此,採取直轄市的行政區劃體制是一個最優的方案。現在,我們來看看專家提出的增設直轄市應考慮的四方面因素:一是區域布局要合理,新直轄市應該是大的區域內的首位中心城市,有足夠發展空間;應與原有直轄市有一定距離,否則浪費資源、增加內耗,抵消和減弱中心城市的幅射功能;二是人口不少於200萬人,否則難以形成區域政治中心的地位,這是一個城市經濟社會效益的基礎;三是應有較強的經濟實力,經濟總量應高於全國大城市平均值,財政至少能夠自給自足,這是保障中央財政調控能力的要求;四是因政治、經濟或軍事的某種特殊需要,具備其中一項條件的城市也可升格為直轄市。了解湛江的人一看就知道,湛江完全符合新增直轄市的大部分條件,即使是因政治、經濟的某種需要(「無國界亞洲」的開創者、東南亞經濟中心),湛江也非常符合條件。

如果湛江直轄,會給湛江帶來什麼呢?最直接的好處有十二點:一是湛江可進行制度創新,根據東南亞經濟圈的需要形成新的市場機制;二是更新發展觀念,拋棄過去畫地為牢的自我發展思想;三是節約行政成本,增強發展活力;四是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幅射范圍廣,可帶動區域經濟發展;五是提高政府效能,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六是可自行探索振興地區經濟模式;七是有利於制訂一個公開、透明、統一的市場化的游戲規則;八是有利於打造一個市民社會;九是有利於進一步完善區域內的城市基礎設施,創造一個優良的投資環境;十是擴大對外開放力度,培植新興產業;十一是有利於政治體制改革,可成為行政機構改革試點;十二是加快城市化發展步伐,完善城市體系。目前,中國行政區劃改革時機已經成熟,國家增設直轄市是大勢所趨。著名學者張占斌認為,中國現行的行政區劃是在計劃經濟年代逐步建立起來的,改革開放以後僅有小規模小范圍的調整。現在看來,伴隨著市場經濟特別是區域經濟的發展,區域合作和橫向聯合日益擴大,行政區劃管理體制改革滯後導致的矛盾和問題逐漸增多,對調整改革行政區劃管理體制提出了更高更迫切要求,而新形勢新任務和新的發展觀也需要行政區劃管理體制有新的統籌安排。鑒於行政區劃改革牽涉面比較廣,尤其需要循序漸進,逐步到位。因此,重點考慮先在中間層次進行突破性嘗試,其主要改革內容可考慮:適當增設中央直轄市;省直管縣,縮短管理半徑,節省行政成本,提高政府效能,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面對升格直轄市的誘惑,深圳、廣州、大連、武漢、青島、沈陽等經濟發達城市躍躍欲試。面對又一次歷史性的轉折機遇,湛江,您是否要極力爭取呢?

目前,珠三角、長三角和京津冀三大都市圈不但在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格局中的優勢地位日趨突出,而且在參與全球分工和競爭中,呈現出新的發展特點和結構功能特徵,成為最具競爭力的經濟板塊:都市圈產業加快集聚,成為吸納外商投資最為密集的地區;物流總量攀升,物流集散和資源整合功能迅速增強;交通網路化水平提高,城市間經濟聯系增強;區內分工深化,聯動發展格局加快形成。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一鳴認為,工業化、城市化、市場化和全球化是中國都市圈發展的主要動因,中國東部沿海的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都市圈都是在改革開放20多年來通過這「四化」創造了世界性的經濟奇跡。雖然這三大都市圈國土面積佔全國的3%,人口佔12%,但國內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和地方財政收入已佔全國的40%左右。三大都市圈憑著其集聚效應、規模經濟和競爭優勢,成為經濟發展最具活力的地區,成為全國和區域性的經濟核心地區和增長極,不僅經濟結構發生巨大而深刻的變化,而且都市圈內出現了許多新興城市和產業區,發展潛力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釋放出來。通過分析,我們從中可以發現,都市圈發展的規律是通過區域資源的有效配置,真正實現區域與城市的共同繁榮,真正打破勞動力、資本等要素制約的經濟層面的擴張行為,真正沖破固有地方保守主義的桎梏,共創良好的發展環境。作為環北部灣經濟圈的「龍頭」城市,湛江必然對周邊地區發揮著重要的幅射作用,這既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更是自身長遠發展的需要。因此,都市圈是湛江工業化、城市化、市場化和全球化的發展形式。當前,世界經濟已進入新時期,要加快湛江都市經濟圈的發展,就必須大力推進經濟增長方式轉型,積極進行新模式的探索;而湛江直轄,就是一種構建都市圈的新模式。

湛江如果直轄,通過建設「東南亞經濟中心」的宏偉目標,將可極大增強其輻射、帶動功能,並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充分發揮自身輻射作用,構建起一個以湛江為中心的由9個城市組成的都市圈:向東為茂名、陽江;向西為北海、欽州、防城港;向北為南寧、貴港、玉林。所謂都市經濟圈,是指在主城都市圈范圍內,按照建設金融中心、商貿中心、科教文化信息中心、交通和通信樞紐,以現代化製造業為基礎的產業基地的要求,不斷增強輻射帶動功能。在都市經濟圈的空間里,由於集聚形成的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再加上高速通道縮短了城市間空間距離和經濟距離,生產和服務的交易成本、運營成本和管理成本大大降低,投資回報率明顯提高。因此,如果湛江直轄,就可增強湛江作為中心城市的綜合輻射帶動能力,發揮都市圈內其他城市的比較優勢和產業特色,引導它們朝著專業化方向發展;如果湛江直轄,就可加強快速通道等交通運輸網路,促進中心城市的一部分城市功能和產業分散到近郊、遠郊以及周邊城市,周邊的中小城市也可藉此承擔一部分都市圈的集聚功能,並以此作為發展的原動力;如果湛江直轄,可以清除阻礙經濟整合的市場障礙,深化城市間產業分工關系,促進都市圈內各城市揚長避短,根據比較優勢形成產業分工關系,發展各城市間的配套關系;如果湛江直轄,將使都市圈內各城市非常重視培育各具特色的產業集群,形成極具產業優勢地區;如果湛江直轄,直接促進生產要素在市場機制基礎上的自由流動,構築統一的物流平台,促進信息資源共享和建立開放有序的區域市場;如果湛江直轄,可把整個湛江都市圈放在全國、全亞洲甚至全世界發展大格局中謀劃發展。

湛江都市圈的崛起將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新的動力和市場,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第四極」,為中國參與經濟全球化和增強國際競爭力創造更為有利的條件。因此,中國應及早從國家戰略層面上考慮湛江的直轄問題,以盡快完成湛江都市圈的規劃、建設、管理和協調發展。湛江,騰飛在即!!

E. 中央政府的持續大力反腐,會影響中國的經濟發展嗎

會直接推動法制建設進程和經濟增長質量,對加強投資決策,調整消費結構,縮小貧富差距,促進社會公平也有巨大貢獻。

F. 2017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經濟發展是一個什麼上升過程

螺旋上升使我們對於事物的一個認識,就是說經濟的發展會有高有低,但是總體向好只是我們需要肯定的。

G. 中央經濟會議的中心思想

201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主要內容 一、提高宏觀調控水平,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要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管理通脹預期的關系,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勢頭。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把握好政策實施的力度、節奏、重點。要突出財政政策實施重點,加大對民生領域和社會事業支持保障力度,增加對「三農」、科技、教育、衛生、文化、社會保障、保障性住房、節能環保等方面和中小企業、居民消費、欠發達地區支持力度,支持重點領域改革。要保持投資適度增長,重點用於完成在建項目,嚴格控制新上項目。要加強稅收征管和非稅收入管理,繼續從嚴控制一般性支出。貨幣政策要保持連續性和穩定性,增強針對性和靈活性。要密切跟蹤國內外經濟形勢變化,把握好貨幣信貸增長速度,加大信貸政策對經濟社會薄弱環節、就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產業轉移等方面的支持,有效緩解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保證重點建設項目貸款需要,嚴格控制對高耗能、高排放行業和產能過剩行業的貸款,著力提高信貸質量和效益。要積極擴大直接融資,引導和規范資本市場健康發展。 二、加大經濟結構調整力度,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要以擴大內需特別是增加居民消費需求為重點,以穩步推進城鎮化為依託,優化產業結構,努力使經濟結構調整取得明顯進展。一是擴大居民消費需求,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要加大國民收入分配調整力度,增強居民特別是低收入群眾消費能力。要保持政策連續性,進一步做好家電、汽車摩托車下鄉工作,繼續實施家電和汽車以舊換新政策,增加農機購置補貼,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給,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購房需求,加大農村危房改造支持力度。要適應群眾生活多樣性、個性化的需要,引導消費結構升級。二是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提升城鎮發展質量和水平。要堅持走中國特色城鎮化道路,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著力提高城鎮綜合承載能力,發揮好城市對農村的輻射帶動作用,壯大縣域經濟。當前,要把重點放在加強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發展上。要把解決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逐步在城鎮就業和落戶作為推進城鎮化的重要任務,放寬中小城市和城鎮戶籍限制,提高城市規劃水平,加強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市管理,全方位提高城鎮化發展水平。三是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推進產業結構調整。要抓緊研究提出培育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總體思路,強化政策支持,加大財政投入,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要抓緊落實國家重大科技專項,落實重點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大力推進技術改造,加快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四是推進節能減排,抑制過剩產能。要強化節能減排目標責任制,加強節能減排重點工程建設,堅決管住產能過剩行業新上項目,開展低碳經濟試點,努力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加強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五是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引導產業有序轉移,促進區域協調發展。要繼續實施西部大開發、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中部地區崛起、東部地區率先發展的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積極扶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加快發展,加大扶貧開發力度,提高自主發展能力,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讓各族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三、夯實「三農」發展基礎,擴大內需增長空間。要堅持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完善強農惠農政策,增加涉農補貼規模,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穩步擴大農村需求,鞏固和發展農業農村好形勢。要鞏固農產品保障供給能力、促進農民增收,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完善農業補貼和價格支持制度,保持主要農產品價格基本穩定,提高主要糧食品種最低收購價格水平。要搞好主要農產品市場調控,深入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加強對農民創業的金融和財稅支持,培育農民收入新的增長點。要大力加強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加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建設,實施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全面完成大中型水庫除險加固任務,加強水利特別是中小型農田水利建設,加快建設高標准農田,推進電網改造、飲水安全、農村道路等建設。要加強農村公共服務能力建設,改進教育培訓、醫療衛生、公共文化服務,強化鄉村正常運轉的財力保障,培育農村新型金融組織,解決好農村融資難問題。要推動農村改革創新,加快健全有利於農業農村發展的制度體系,完善農業經營體制,引導家庭經營向生產集約化方向發展,鼓勵農戶運用現代科技和物質裝備,加快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培育發展專業化、市場化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 四、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增強經濟發展動力和活力。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堅定信心、銳意改革,統籌兼顧、綜合配套,加強調查研究和戰略規劃,不失時機地推進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一是進一步推動政府職能轉變,建設服務型政府。要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減少和規范行政審批;深化資源價格和財稅體制改革,完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扎實推進綜合配套改革試驗。二是進一步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增強金融對經濟服務功能。要加強金融監管機制建設,改善境外投資外匯管理和服務,繼續推進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三是進一步優化所有制結構,完善市場競爭機制。要推進國有經濟戰略性調整,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推進壟斷性行業體制改革。要增強非公有制經濟和小企業參與市場競爭、增加就業、發展經濟的活力和競爭力,放寬市場准入,保護民間投資合法權益。 五、推動出口穩定增長,促進國際收支平衡。要堅持開拓國際市場和擴大國內市場並舉,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拓展對外開放廣度和深度,健全開放型經濟體系。一是努力促進出口穩步回升,加快轉變外貿發展方式。要保持外需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深入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穩定傳統市場,開拓新興市場,提高出口產品檔次、附加值、競爭力,繼續嚴格控制「兩高一資」產品出口,努力增加進口,促進貿易平衡。二是做好利用外資工作,提高引資質量。要發揮利用外資在推動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區域協調發展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堅持以我為主、擇優選擇,積極穩妥推進服務業開放,促進「引資」與「引智」相結合,引導外資向中西部地區轉移和增加投資。三是大力實施「走出去」戰略,拓展經濟發展空間。要加強同周邊國家的協力共建和優勢互補,積極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對外投資,加快完善境外投資促進體系。 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維護社會穩定。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們發展經濟的最終目的,也是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和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大舉措。明年要把改善民生、發展社會事業作為擴大內需、調整經濟結構的重點,堅定不移加以推進。要堅持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努力擴大就業。引導和促進勞動密集型企業、中小企業、民營經濟、各種服務業加快發展,積極鼓勵和支持勞動者自主創業和自謀職業,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城鄉基層、中西部地區、中小企業就業和自主創業;加強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鼓勵就地就近就業和返鄉創業。各級政府要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和公共就業服務,加強對就業困難人員和零就業家庭的就業援助,鼓勵有實力的大企業創造更多智力密集型就業機會。要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加大對低收入群眾的幫扶救助力度,提高城鄉低保標准,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和部分優撫對象待遇水平,抓緊制訂實施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接續辦法,深入扎實地做好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各項工作。加快落實醫葯衛生體制改革近期重點實施方案,提高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力。加強廉租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設,支持棚戶區改造。要優先發展教育,改善教育辦學條件。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健全教育投入保障機制,促進城鄉、區域教育均衡發展,提高教育質量,解決好睏難家庭子女上學問題。要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把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作為擴大內需的重要組成部分,積極推進廣播影視、新聞出版等領域重大文化建設項目和產品創新,精心組織和辦好上海世博會和廣州亞運會。 會議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加強對影響社會穩定因素的分析和把握,完善維護社會穩定的體制機制,高度重視和正確處理新形勢下人民內部矛盾,加強源頭治理,依法按政策及時妥善處理群眾反映的問題,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有效防範和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切實抓好維護社會大局穩定工作,切實維護國家安全。 會議指出,在明年經濟工作中,必須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與結構調整結合起來,切實提高發展的可持續性;把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與穩定外需結合起來,著力增強經濟發展的均衡性;把統籌城鄉區域協調發展與推進城鎮化結合起來,大力拓展發展空間;把推動自主創新與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結合起來,努力實現創新發展;把深化改革與促進發展結合起來,全面提升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把發展經濟與改善民生結合起來,進一步提高經濟社會發展的協調性。 會議強調,完成明年經濟工作各項任務,必須加強和改進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統一認識、顧全大局,統籌兼顧、創新發展,用好乾部、提高素質,轉變作風、真抓實干。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思想認識統一到中央對國內外經濟形勢的判斷上來,堅決貫徹中央對明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理清發展思路,創新發展模式,突破重點難題,堅持有利於科學發展的正確用人導向,務必在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取得新成效,不斷在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方面取得新進展。要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加強反腐倡廉建設,堅決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反對鋪張浪費,以優良黨風促政風帶民風,形成凝聚黨心民心的強大力量。

H.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是什麼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貫徹落實2009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必須抓住關鍵、突出重點。必須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明年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要著力在保增長上下功夫,把擴大內需作為保增長的根本途徑,把加快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作為保增長的主攻方向,把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作為保增長的強大動力,把改善民生作為保增長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會議強調,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越是在經濟發展面臨較大困難的時候,我們越是要堅定不移地貫徹發展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始終做到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我們所謀求的發展必須是講求質量和效益的發展,必須是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在實現保增長目標的努力中,要更加自覺地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尤其要把握好幾個重大問題:堅持擴大內需為主和穩定外需相結合,進一步增強抵禦外部經濟風險能力;堅持保持增長速度和提高質量效益相統一,進一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水平;堅持推進結構升級和扶持就業創業相協調,進一步增強經濟競爭優勢和吸納就業能力;堅持推進金融創新和提高金融監管能力相適應,進一步發揮金融對促進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堅持加強政府調控和發揮市場機製作用相促進,進一步增強經濟發展內在活力。

會議提出了2009年經濟工作的重點任務:

一、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要較大幅度增加公共支出,保障重點領域和重點建設支出,支持地震災區災後恢復重建,實行結構性減稅,優化財政支出結構,繼續加大對「三農」、就業、社會保障、教育、醫療、節能減排、自主創新、先進裝備製造業、服務業、中小企業、重大改革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加大對低收入家庭的補貼和救助力度。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注意准確把握政策導向,按照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優勝劣汰的要求,著重緩解和消除發展的瓶頸制約,切實淘汰落後生產能力和加快產品更新換代,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產業競爭力。搞建設項目,要嚴格按照項目審批和建設程序辦事,堅決防止高耗能、高污染、低水平重復建設,絕不能降低工程質量,絕不能搞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和脫離實際的「政績工程」。要提高公共投資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帶動效應,拓寬民間投資領域和渠道,增強拉動經濟增長的社會合力。要發揮貨幣政策反周期調節和保障流動性供給的重要作用,促進貨幣信貸供應總量合理增長,堅持區別對待、有保有壓,引導和改善市場預期,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進一步改善國際收支狀況。要支持能夠擴大最終消費需求、帶動中間需求的項目,支持在國際分工中具有長期競爭優勢的先進生產能力建設,支持內部治理結構完善、就業容量大的勞動密集型企業,有效引導結構調整。要保持資本市場和房地產市場穩定健康發展。加強資本市場基礎性制度建設,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和治理水平,加強資本市場監管,增強投資者信心。要把滿足居民合理改善居住條件願望和發揮房地產業支柱產業作用結合起來,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給,減輕居民合理購買自住普通商品住房負擔,發揮房地產在擴大內需中的積極作用。

二、鞏固和發展農業農村經濟好形勢,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促進農民持續增收。一定要更加重視農業、農村、農民工作,千方百計確保農業特別是糧食安全不出問題,要把提高農民收入、夯實農業基礎作為擴大內需的重要內容。高度重視糧食生產和主要農產品供給,千方百計調動農民種糧、地方政府抓糧的積極性,及時採取調控和引導措施,確保糧食和其他主要農產品生產穩定、市場穩定。大幅度增加對「三農」投入,保證各級財政對農業投入增長幅度高於經常性收入增長幅度,大幅度增加國家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的投入,大幅度提高政府土地出讓收益、耕地佔用稅新增收入用於農業的比例,大幅度增加對中西部地區農村公益性建設項目的投入。要完整、准確、嚴格貫徹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農村現有土地承包關系要保持穩定並長久不變,在依法、自願、有償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過程中,不得改變土地集體所有性質,不得改變土地用途,不得損害農民土地承包權益。要高度重視農民工就業和促進農民增收出現的新情況,最大限度拓展農村勞動力就業渠道和農村內部增收空間。

三、加快發展方式轉變,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雖然我們面臨著保增長的繁重任務,但加快發展方式轉變、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大方向不能動搖。必須堅持把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有機結合起來。要以增強發展協調性和可持續性、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目標,通過擴大最終消費需求,帶動中間需求,有效吸收和消化國內生產能力,形成發展新優勢。一是要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擴大最終消費需求為重點,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繼續做好調整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工作,提高居民財產性收入,大力促進農民消費,穩定發展住房消費和汽車消費,著力發展服務消費和旅遊消費,不斷增強最終消費能力。二是要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增強三次產業協調性為重點,優化產業結構。著力突破制約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關鍵技術,精心培育一批戰略性產業,加快企業兼並重組、支持重點企業技術改造,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加強鐵路、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要全面加強節能、節水、節地、節材和資源綜合利用工作,突出抓好節能減排、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程建設。三是要以推進城鎮化和促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為重點,改善城鄉結構。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有重點地培育一批綜合承載能力強、輻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使其成為拉動內需的重要增長極。四是要以縮小區域發展差距和優化生產力布局為重點,調整地區結構。繼續實施西部大開發、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中部地區崛起、東部地區率先發展的區域發展總體戰略,促進區域間生產要素合理流動和梯度轉移。落實國家主體功能區規劃,配套出台分類調控的區域政策。

四、深化改革開放,完善有利於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抓住時機推出有利於實現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改革措施,是提振市場信心的最好辦法。要深化價格體制改革,加快建立能夠充分反映市場供求關系、資源稀缺程度、環境損害成本的資源要素價格形成機制。推進公共財政管理體制改革,深化預算制度改革,健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財力與事權相匹配的體制。加快金融體制改革,建立健全貨幣政策和金融發展、金融監管相協調的機制,改善金融結構和服務,加強金融監管和創新。推進投資體制改革,健全政府投資管理體制。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繼續推進國有經濟布局調整,加快健全現代企業制度,推進壟斷行業分類改革。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要擴大對外開放,轉變對外經濟發展方式,走以質取勝、集約化、多元化的發展路子,努力保持出口穩定增長,增加進口先進技術、關鍵設備、重要能源原材料,提高利用外資質量,更加積極穩妥地實施「走出去」戰略,在對外開放中不斷提高我國經濟的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五、著力解決涉及群眾利益的難點熱點問題,切實維護社會穩定。必須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全方位促進就業增長,確保就業形勢基本穩定。加快完善城鄉社會保障體系,擴大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覆蓋面,研究和推出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險關系轉續辦法,積極開展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制定農民工養老保險辦法,切實保障農村貧困家庭、城鎮困難家庭、離退休職工、在校貧困大學生基本生活水平不下降。加強各級各類教育和培訓,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特別是農村中等職業教育,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積極推進醫葯衛生體制改革,為人民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高度重視並切實抓好食品葯品質量安全和生產安全,建立最嚴格的食品葯品和安全生產標准,建立權責利相對應的法律追究懲治體系。嚴厲打擊各種違法違規生產經營行為,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深入開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思想保證、輿論支持、文化條件。加強和完善社會管理,健全應急管理體制機制,下大氣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全力維護社會穩定。

會議指出,實現明年經濟工作的目標和任務,要繼續實施靈活審慎的宏觀經濟政策,核心是提高宏觀調控的應變能力和實際效果,要切實增強調控的預見性、針對性,努力提高調控的科學性、實效性。在工作具體部署上,要積極擴大國內需求,進一步鞏固和加強農業基礎地位,加快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著力做好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全面提高產品質量和安全生產水平,加快發展社會事業。

會議指出,做好明年經濟工作,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統一思想、協調行動,加強學習、增長本領,轉變作風、狠抓落實。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上來,統一到中央對國內外經濟形勢的分析判斷上來,統一到中央決策部署上來,以思想認識的高度一致保證行動和工作的高度協調。要把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與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緊密結合起來,著力把握發展規律、創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破解發展難題,著力轉變影響和制約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著力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要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開展調查研究,做到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使提出的發展思路、工作部署、政策措施更加符合實際。要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嚴格執行紀律,加強督促檢查,確保中央關於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政策措施不折不扣落實到位,確保黨和國家大政方針得到全面貫徹。

閱讀全文

與中央推動經濟發展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