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今年我國的經濟發展狀況
雖然中國經濟改革和制度轉型是通過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由農村到城市、由體制外到體制內的改革方式使得中國的經濟增長與發展、經濟效率的改進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過去20年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近幾年來,隨著種種原因,已呈現出比較明顯的通貨緊縮現象。導致經濟低迷既有經濟周期和盲目投資造成的生產能力過剩、消費。心理傾向發生變化所引起的需求疲軟、外部經濟環境惡化導致的出口下降這些原因,也有經濟體制軟體落後及經濟體制硬體結構的不合理使得經濟增長後勁不足的原因。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與民眾預期收入信心不足的措施相互配套、刺激廣大民眾的消費需求的同時,採用各種刺激企業(特別是非國有企業)的投資熱情及擴大外貿出口等措施盡量給予人們經濟自主權,盡量減少政府幹預經濟的活動。只有這樣,才能達到解決經濟低迷的事半功倍的效果,促使經濟持續性長久發展。 目錄: 一、中國經濟的現狀和困境 1、生產過剩和開工不足 2、國企低效和過企虧損 3、財政赤字與銀行呆帳 4、工人下崗和失業嚴重 5、收入下降與需求疲軟 二、當前經濟低迷和宏觀調控政策失靈的原因 1、經濟周期低谷的進入以及盲目投資導致了生產能力的過剩 2、對未來收支的擔憂導致了當前需求疲軟 3A經濟體制基礎軟體的落後與經濟體制硬體結構的不合理 三、對策 1、為了提高人們的消費熱情和解決內需疲軟的問題,要盡快解決 廣大民眾對「生、老、病、居、教」費用的後顧之憂的問題,從而解 決消費者信心不足的問題 2、為了促進經濟增長和解決生產蕭條問題,要調動非國有企業的 投資熱情及放寬民營和私有經濟的限制 3、為了解決經濟增長速度放慢問題,同時也要解決外貿出口下降的問題 4、為了提高人們對市場化改革的認同感和政府的威信,從現在起加大打擊貪污腐敗的力度 四、建議 1、刺激經濟要從經濟體制轉型及經濟制度建設方面著手,要加快市場化改革的進程和大量減少政府部門干預經濟活動的程度 2、要解決好經濟社會基礎軟體部分的落後問題及經濟結構的調整問題 3、要保持政策和規章制度的穩定性,只有這樣才能增加人們對政府的信心和法規的權威性
㈡ 我國循環經濟發展的現狀
為應對天然資源的日益枯竭、自然環境的不斷惡化,推動循環經濟發展已經上升到我國國家戰略層面,並把「循環經濟形成較大規模」作為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目標。
在資源日趨枯竭、經濟發展和能源消耗速度加快、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今天,大力發展再生資源產業,是實現我國社會未來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具有現實的緊迫性和必要性。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統計,2016年我國再生資源行業資產總額為2018.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67%。預計到2022年我國再生資源行業資產總額將達到3576億元,增速將保持在10%左右的水平。在收入規模方面,2016年我國再生資源行業實現銷售收入3967.3億元,同比增長7.05%。預計到2022年我國再生資源行業銷售收入將超過7800億元,增長幅度將在12%左右的水平。
㈢ 我國現代信息經濟的發展現狀
目前, 國內外對現代信息服務業的界定尚無統一的認識。一般為了區別於傳統的信息服務業, 將通過計算機和網路等現代信息技術進行信息收集、處理、研究、存儲、傳遞和提供的信息服務業稱為現代信息服務業。它包括信息軟體開發業、信息開發與組織業、信息傳播與咨詢業、信息技術服務業等。隨著我國社會信息化步伐的加快,傳統信息服務業難以適應國際化、開放性的要求,因而如何正視我國信息服務業之不足,藉助現代信息技術以及政府上網良機,構建我國開放式的現代信息產業化格局,深入研究我國現代信息服務業發展對策有著重要意義。 1、我國現代信息服務業發展現狀 將信息服務作為一個行業,從一般的經濟活動中分離出來 ,在我國是近20年來的事情。我國現代信息服務業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據統計,1994年我國擁有信息服務機構3萬余家,2002年信息服務業的法人單位已達19.5萬個。 2、 我國現代信息服務業存在的問題 2.1 信息服務業法律法規不健全, 環境不完善。 我國還沒有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務法律體系, 立法仍處於起步階段, 缺乏完善的立法體系和明確的立法目標。目前,我國有關信息化問題的立法多為部門、地方規章,體系不完整, 效力等級低,缺乏一個地位較高、具有統帥性的基本法。在信息產業飛速發展的同時,制度與法規的嚴重滯後導致了信息市場運作的不規范,使國內信息市場缺乏競爭機制。 2.2 國民信息意識不強,信息服務市場發育水平低,服務機構總體實力較低。我國長期以來以指令性計劃為主的經濟管理體制導致市場競爭觀念淡薄, 全社會咨詢意識比較淡薄, 相當一部分經濟主體還不習慣運用咨詢機制、咨詢服務體系, 信息和信息服務的價值沒有得到應有的承認和重視。 2.3 信息資源建設相對落後。我國信息服務基礎設施建設雖然得到重視,但信息資源開發力度不夠。資料庫建設投入較少,資料庫產業落後於發達國家10~20年。由於缺乏統一的規劃與協調, 沒有制定和採用有效的資料庫建設策略,目前我國資料庫總數只佔全世界總量的1% ,其產值只佔世界總量的1‰, 而且存在政府部門參與程度不夠,大量信息資源閑置和浪費,共享程度低,難以自我生存和發展等問題。 2.4 缺少現代信息服務高級技術和管理人才。我國信息服務人才的數量規模不小, 其中不乏優秀者, 但總的來說, 素質普遍較低, 尤其是市場經營和國際化管理的高級人才不足。主要是由於現代信息服務在我國起步較晚, 客觀上造成我國信息服務人才的經驗不足, 再加上我國目前尚無統一的人員資格認定和考核制度, 人員素質參差不齊, 普遍存在專業特長很明顯, 但缺乏現代咨詢經驗和意識的現象。另外, 人才流失現象嚴重, 許多優秀的信息服務人才流向發達國家或流向外資企業。 3 我國現代信息服務業的發展對策 3.1 制定相關法規,提高服務質量。要盡快制定與現代信息社會、知識產權、信息網路技術相適應的信息網路法, 建立和完善相應的法律規范及產業政策,從技術、道德法律、制度等多方面來制約信息行業的違法行為,用法律來規范現代信息服務業的市場行為,重視保護軟體、信息產品的知識產權和企業的合法權益。 3.2 重視資料庫建設, 發展特色資料庫。(1)資料庫業的發展趨勢是大型化、全文化、網路化與產業化。有關部門要給予協調,重點支持基礎性、公益性、大型綜合性的資料庫建設,支持培育精品資料庫,扶持具有全局性、先導性影響的基礎戰略資源資料庫和大型資料庫;(2)建立特色資料庫。任何有價值的信息總是與專業知識分不開的。專業化資料庫有利於形成權威性, 有利於促進信息服務機構的發展和為客戶提供專業性更強的服務。有條件的單位可以根據自身的學科專業特色建造自己需要的特色資料庫。(3)建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資料庫,重點發展為企業、居民和社會服務的各類商用資料庫及地區特色資料庫。(4)必須實施標准化原則,資料庫軟體、數據指標和文檔等要盡量向國際標准靠攏,採取多種服務手段,提高服務質量,以便更好的為我國的經濟建設服務。 3.3 強化智能管理,培養人才隊伍。首先要把「人才培育」放到戰略高度加以重視, 將加強人才資源的開發和高層次人才培訓作為發展現代信息服務業的基礎工程,制定信息服務業人才隊伍建設規劃, 落實國家人才興國戰略, 努力造就一大批高層次、高技能、通曉國際規則和管理的現代信息服務業專門人才。第二, 要加強崗位職業培訓, 全面實施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在普遍提高信息服務業從業人員基本素質的同時, 加快培養和引進信息服務業發展急需的高素質專業人才。第三, 在高等院校加強信息服務相關專業的學科建設, 培養高中級信息服務人才, 以適應現代信息服務業迅速發展的需要。 3.4 切實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推進結構調整, 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充分利用信息技術, 依託信息網路加強改造和提升傳統信息服務業, 加快發展現代信息服務業。圍繞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經濟增長方式,採取更加積極有效的措施, 加快推進信息服務業及相關領域的體制改革; 加快應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信息服務業, 增強現代信息服務業的自主創新能力, 鼓勵信息服務業的產品創新、品牌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營銷方式創新,抓住重點領域、關鍵環節, 大力發展信息服務業 全科論文中心 http://www.issncn.net 全科論文中心 http://www.issncn.net 作者:侯福麗/更新時間:2009-7-6
麻煩採納,謝謝!
㈣ 我國經濟發展現狀
(1)、經濟總量同比上升。我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佔全球經濟比重超過專10%。當前,在國際金融危屬機和歐債危機之後,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經濟低迷甚至衰退,它們的經濟總量在全球的排位、佔全球的比重和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力正在下降。
(2)增長速度總體平穩。
㈤ 如何看待我國經濟發展的現狀和前景
我國經濟發展速度放慢,但質量有所提高,產業結構調整顯著,從以發展速度向突出發展質量的轉變。
㈥ 中國經濟發展的現狀
以我的理解,在進行經濟建設時,應該首先考慮經濟利益、其次是考專慮環保利益。我國確屬實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把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人口控制和人口素質提高、社會進步等因素相結合、協調,反對「殺雞取卵」式的、不顧環境保護、引起環境惡化和生態污染的經濟增長方式和道路。
但是,必須同時看到,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並不是並駕齊驅的。經濟建設是我國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工作中心,是由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與落後的社會生產的主要矛盾決定的,除非發生外族大局入侵,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決不動搖的!
再者,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是我們經濟的發展,「發展是硬道理」。只有經濟發展了,才能維護和鞏固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主體地位,才能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才能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才能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榮歷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