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縣經濟旅遊發展存在問題及對策

縣經濟旅遊發展存在問題及對策

發布時間:2020-12-13 18:38:59

① 臨城旅遊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其措施

一、 旅遊發展存在的問題

1、旅遊發展體制機制的瓶頸問題比較突出,有待進一步健全。全區上下對發展旅遊業的重要性認識還不夠統一,無論在機構設置、部門合力、政策扶持、規劃統籌上,都與我區旅遊強區的地位不相匹配。從機構設置來看,今年,區旅遊局並入區文化局,客觀上是機構改革的需要,有利於文化與旅遊的資源整合,但無形中弱化了旅遊工作的地位和旅遊部門的職能,不少業內人士大呼看不明白,認為是在走回頭路、下坡路。從部門合力來看,旅遊業涉及面廣,關聯度大,從橫向看需要宣傳、發改、交通、財政等多部門協作配合,從縱向看要對各鄉鎮規劃開發進行統一指導和協調,但各地各單位聯動機制還未真正形成,推諉扯皮,相互拆台現象仍然存在。

從政策扶持來看,我區旅遊專項資金呈逐年下降之勢,2013年1526萬,2014年1381萬,2015年1140萬,在其它地區不斷加大獎勵的情況下,我區資金投入不升反降,政策推動力不斷減弱,另外在招商引資中,土地指標或地價往往成為主要制約因素。從規劃統籌來看,我區旅遊規劃體系與市政建設、生態保護、交通等規劃缺乏有效銜接,內容互相矛盾和制約,給規劃的實施帶來困難。各鎮鄉「各自為政」的封閉性區域規劃,也導致了無序開發、低水平重復建設、同質化競爭的不良後果。

2、旅遊產業弱、散、亂、慢的現狀依舊,有待進一步改觀。「弱」是指現有景區項目普遍規模偏小,開發水平不高,旅遊產品單一雷同,對高端客源市場吸引力不強,存在留不住人、留不住錢的問題。「散」是指我區旅遊景點分布較散,缺乏空間上、功能上的有機規劃整合,尚未形成區域優勢線路和特色板塊,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發展不協調,旅遊產業鏈沒有形成。「亂」是指旅遊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後,交通運輸、遊客集散等旅遊交通公共服務體系尚未建立,景區標識標牌用語不規范甚至錯字連篇,拉低檔次。

如每年杖錫櫻花節期間道路擁堵嚴重,大大影響了遊客興致;「五龍潭」景區最後一公里的羊場小道被區內外遊客所詬病;寧波博物館百字停車提示牌有6處錯別字被各大網路媒體爭相曝光。「慢」是指項目推進速度緩慢,「五大旅遊項目」一拖再拖,遲遲難以見效,羅蒙環球城因資金鏈問題一再推遲開業時間,目前雖人氣火爆,但未來能否保持目前勢頭業內人士多表示憂慮。其他如華僑城項目進展緩慢,天童景區不溫不火,它山堰項目幾乎陷於停滯。

3、優秀旅遊企業和旅遊人才匱乏,有待進一步引進和培育。本土從事旅遊開發的多為中小型企業,缺乏先進理念,思維和視野不夠開闊,開發項目大多層次不高,產品競爭力不強,引進的首旅、開元旅業真正生根開花也需要一定的時間磨合。面對旅遊業的快速發展,旅遊人才匱乏的矛盾日益突出,既缺乏懂管理、會策劃、善營銷的領軍型、高層次人才,也缺少擅長溝通交流、具有處理應急事件能力的一線導遊人才,能為境外遊客提供服務的小語種旅遊人才更是鳳毛麟角,整個旅遊服務人才的引進教育培養滯後於市場發展。

4、旅遊營銷推介不夠精準,有待進一步加強。我區至今還沒有一個明確統一的對外宣傳的形象和口號,品牌形象模糊很難讓遊客對鄞州旅遊留下深刻印象。旅遊推介營銷力度不足,旅遊宣傳范圍有限,手段比較單一,各個景區、旅行社單打獨斗的狀況普遍存在。加上一些景區景點文化挖掘不深,包裝不精,致使旅遊市場拓展乏力。

二、建議對策

如何把我區旅遊資源優勢轉變為產業優勢,進一步提升旅遊業發展水平,豐富旅遊文化內涵,發展壯大旅遊經濟,是未來幾年要解決的問題。為此,我們認為今後一段時間我區旅遊產業要努力實現兩個轉變,即由旅遊過境地向旅遊目的地轉變,由單純觀光型旅遊向觀光休閑度假型旅遊轉變。在此基礎上提出三點建議:

1、進一步深化認識,搶抓旅遊業發展新機遇。要堅持旅遊經濟強區戰略不動搖,把旅遊業培育成現代服務業的龍頭產業和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第一,在目前兩局合並的大前提下,要服從服務好大局,縮短磨合期,加快兩局融合,實現一體化運作。在新組建的文廣局中,區政府要強化突出旅遊職能的權威性和工作地位,科學合理設置內設機構,配強配足人員和經費,切實發揮其行業管理協調功能。

第二,在目前暫時無法像湖州、寧海等地設立旅遊發展委員會的大背景下,要充分發揮好旅遊工作領導小組的作用,及時研究和協調解決全區旅遊產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政府相關部門要從各自職能出發,研究制定與旅遊產業協調發展的政策措施,共同搞好旅遊資源的保護、開發和利用,形成工作合力。

第三,要加大政策和財政支持力度,構築並完善旅遊業發展的保障體系;探索建立旅遊投融資機制,大力培育多元化的旅遊市場主體。

2、進一步突出重點,加快旅遊業發展新步伐。針對當前我區旅遊產業弱、散、亂、慢的現狀,建議區政府及有關部門轉變思路,在景點建設上由全面建設向突出重大項目建設轉變,在旅遊線路上由景區(點)分散旅遊向串點成線(連點成片)轉變,把握好三個重點。

第一,要強化規劃引導。結合當前新一輪規劃的修編,要優化調整總體規劃,抓緊編制各片區專規,積極推進旅遊規劃與交通、水利、城區等規劃的融合,按規劃細化政策、實施項目、配置資源,真正把規劃落到實處,為大旅遊發展奠定基礎。

第二,要加快重大項目的引進開發。對於在建的重點項目或是在談的重大項目,要突破常規,集中人力、物力、財力,搶時間,抓進度。制定具體的「工作路線圖」和「時間進度表」,實行動態管理和跟蹤服務。

第三,要抓好優質旅遊資源的開發利用。鄞州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在旅遊方面尤以梁祝文化和佛教文化最為知名,但近年來對這些優勢資源的開發利用有所弱化,因此要發揮好比較優勢,不斷深挖整合這些優勢資源,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使「梁祝愛情」、「天童育王」的旅遊品牌走向國內外。

3、進一步強化保障,落實旅遊業發展新舉措。發展大旅遊,需要大營銷和大人才。一方面,要加大旅遊營銷推介力度。眼前可以做到三個一:徵集一句朗朗上口的鄞州旅遊形象和口號,通過社會徵集、專家評審的方式,確定鄞州旅遊對外宣傳的整體形象、標識和宣傳口號;設計一張標有景點信息、交通信息、食宿信息等多要素的建議旅遊折頁,放置於各大賓館、人流集聚區;打造一台高水準的大型音畫實景演出,聘請國內外高端策劃人才,以我區特有的梁祝或是它山堰文化底蘊為素材,打造一台可以比肩「印象·西湖」、「印象·麗江」的大型音畫實景舞台劇,提升鄞州旅遊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另一方面,要加強旅遊人才的培養引進。要加大旅遊人才培養、選拔和引進力度,尤其要加強高層次管理者、新興業態經營者和職業經理人的培養,加強旅遊一線從業者的崗位培訓,培養造就一支高素質的旅遊人才隊伍。

② 西峽縣旅遊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哥們兒,能不能分景點說啊,這樣一大堆的景點,我怎麼說啊。我也是西峽人,景點去的不多,但是卻知道西峽的景點利用的不好,而且還造成了一定的反面影響。需要一點一點改的,不是一兩句話就行的。再說了,你是什麼職位的人?我們說了,西峽能不能得到好的發展?我可是希望西峽好好發展,我想回到山清水秀的地方。

③ 縣域經濟發展存在哪些問題

這個問題就很廣了。第一,土地的產權,使用權等等不是很明晰,這就導致很多農業縣土專地流轉不屬起來,從而制約了城鎮化的發展。第二,幾大產業之間發展的不平衡,大多是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其實一個社會真正發達起來了,應該是第三產業>第二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縣域內存在著很嚴重的保護主義,也就是沒有讓聚集效應和擴散效應發揮到最大化。第四,政府的績效考核出現著嚴重的問題,單單以經濟增長為指標來衡量政府的政績,這使得縣域經濟不能持續發展和走上了以環境為代價的路子。第五,縣域內信息化程度有限,以前信息不發達的時候,完全是靠資源稟賦來帶動工業發展,而現在應該用信息化來降低這方面的缺陷。第六,人才的大量缺乏,要明白智力也是一種資源了在現代社會。因此我們應該大力引進人才。

④ 關於進一步強化旅遊業對縣域經濟發展帶動作用的思考的調研報告

旅遊業是前景廣闊的朝陽產業,在服務業中占據先導地位,具有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等諸多優點。作為一門新興產業,旅遊業對社會經濟發展發揮著愈來愈重要的作用。

一、郴州旅遊業發展的現狀分析

郴州是全國優秀旅遊城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旅遊業的發展,通過全市各級、各部門及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郴州的旅遊業雖起步較晚,但發展較快,目前已初成規模。

1、旅遊收入位居全省前列。據統計,2007年全市旅遊總收入為55.6億元,比上年增長11.2%,其中:國際旅遊外匯收入944萬美元,比上年增長52.0%,國內旅遊收入55億元,同比增長10.3%;接待國內外遊客909.1萬人次,同比增長21.0%,其中:接待國際旅遊人數35168人次,同比增長30.1%;全市主要景區接待各類遊客379.0萬人次。隨著我市旅遊業的快速增長,其省內市場佔有率也不斷上升,旅遊總收入規模居前。2007年郴州旅遊總收入佔全省的比重為7.6%,旅遊總收入在全省的位次由2000年的第5位上升到2007年的第3位。

2、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加大。據測算,2007年,郴州旅遊產業共創造增加值28.4億元,佔全市GDP的比重為4.4%,與2005年(4.3%)比,比重上升了0.1個百分點。2007年,全市GDP增長12.3%,其中旅遊產業帶動的約為0.32個百分點,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2.6%。旅遊產業對我市經濟發展的貢獻逐年加大,支柱產業地位已逐步形成。

3、旅遊基礎設施不斷完善。2007年底,全市旅行社已發展到35家,旅遊星級飯店31家,總床位4萬多張。不僅完成了對莽山、熱水溫泉、東江湖等古老景區、景點的改造、擴建和整修,提升旅遊產品檔次,而且加大了對新景區、景點的開發力度,開發出了陽山民居、王仙嶺、五島一村等一批具有一定吸引力的新旅遊景區。到2007年底,全市國家等級景區和工農業旅遊示範區達16家,並通過加大交通設施建設,實現了各城市與景區之間、景區與景區之間的便利往來,形成了多層次、全方位、門類齊全、交通便利的旅遊網路體系,並被國家評為全國優秀旅遊城市。

4、「優秀品牌」吸引力不斷增強。作為全國優秀旅遊城市,郴州市區和資興市的山水美景對省內外和港澳台地區旅客的吸引力不斷增強。2007年,郴州市區及資興市旅遊收入為30.0億元,佔全市旅遊收入比重的53.9%,同比分別增長10.6%、0.1%;接待旅遊人數387.5萬人次,同比增加42.6萬人次,增長12.4%。可以看出,作為優秀旅遊城市仍是全市旅遊業發展的主力,且吸引力在不斷增強。

⑤ 縣經濟發展困境是如何思考的有何對策及建議

,需要因地制來宜、因勢利導推進縣域源經濟轉型發展.本文以青陽縣為例,深入調查研究,從問題著手,提出對策措施. 青陽縣地處皖南山區東北部,九華山脈綿亘中南部,屬於欠發達地區.近年來,面對經濟下行的嚴峻形勢,青陽縣積極調整戰略思路,主動適應發展新常態,經濟總體保持了平穩增長的態勢,但是增長的速度明顯放緩,經濟發展中的一些矛盾和問題逐漸顯現,企業生產和經營十分困難,必須進行認真思考並採取有力措施加以解決.

⑥ 近年來安溪縣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以及一些建議!

其他鄉鎮的我不知道抄。但就說大坪鄉吧。大坪鄉可以說是地理環境非常優越,適宜大力發展旅遊業,但是從目前的情況看,旅遊業是沒有興過的。從茶業來看,大坪的經濟只走下坡路,我們不相信政府提供的數據,我們相信的只有我們口袋裡的收入是越來越少,我們的茶葉價格是越來越低。如果說這是我們農民導致的,那麼誰又來彌補我們只是的缺漏而造成的損失。說實話,我都不知道政府什麼時候引導我們怎麼做茶了,我們像無頭蒼蠅一樣,根本就不知道從哪裡下手。我的建議是政府要加強引導,發揮宏觀調控的作用。多給我們農民一些指導,教會我們做好茶,做出優質茶。還有加強環境的治理,雖然這與經濟沒有直接關系,但也會影響經濟。要想環境好,首先要抓好人們素質這一關,搞好教育。

⑦ 惠民縣經濟發展的不足及對策

估計這也是大領導的問題,說實在的惠民縣的發展是有很大成績的,農業上,有幾內個鄉鎮,容分別有了如西瓜,苗木,等產業基地,確實比傳統農業收益要高很多,所以,做好還是多發展幾個以特色種養殖業為基礎的鄉鎮,在工業上,惠民縣的工業,可分幾種類型,一,招商企業,集中體現了這么幾點,一,產業機構不能與本縣資源相結合,2,虎頭蛇尾,扶持不徹底,導致,規模半途而廢,不能體現效益,這點事政府的政績工程,企業不但要建好,還要有流動資金,跟中鐵犯了一樣的錯誤,對企業只管生,不管養,3,對本地企業沒有正確的引導,轉型,相對於招來的而企業而言,本地企業更適合在這片土地上成長,4,跟鄒平學習,鄒平幾個有示範意義的企業都是本地土生土長的企業,5,提供適合創業的土壤,積極發揮政府的服務協調功能,給創業創造條件,鼓勵在外有特長的惠民人回家創業,帶回優質的產業,6,以創業帶動創業,

⑧ 洪洞縣旅遊業發展現狀既存在的問題

ewqe

閱讀全文

與縣經濟旅遊發展存在問題及對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