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辯論題】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哪一個優先順序高
我是校辯隊隊長,劇我經驗你是沒勝算的
❷ 保護環境與經濟發展同等重要
《海峽青年論壇》節目第三十一期:兩岸大學生激辯經濟發展與環保問題——第六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冠亞軍決賽實況
播出時間:2007年8月12日 20:05-20:30
本期主題:
第六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福州舉行。兩岸16所大學百名優秀辯手「舌戰」榕城,各展風采。台灣的東吳大學代表隊和大陸的電子科技大學代表,過關斬將,晉級冠亞軍決賽。圍繞決賽辯題:「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哪個優先」,兩岸大學生辯手展開精彩對辯與思想的的互動。今天的《海峽青年論壇》節目邀請您一起來欣賞這場精彩辯論比賽的實況。
本期主持:楊光
節目嘉賓:
電子科技大學:李俏、段琪、郭亞南、徐純
台灣東吳大學:王若君、張哲耀、侯奕廷、劉於綸
楊光:聽眾朋友,盛夏時節,兩岸青年交流活動可謂是異彩紛呈。在福建,上個月底在福州舉辦的第六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就是其中的一大亮點。來自兩岸16所知名大學的辯論隊在這屆辯論賽上展開了精彩的對辯。思想的互動與友誼的培養,讓兩岸大學生感覺很好,也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
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是由福建省科學技術協會、中華青年交流協會和我們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等單位主辦的,這屆比賽的地點就設在我們福建廣播影視集團的演播廳里。
本屆兩岸大學生辯論賽區本次辯論賽兩岸各派8支代表隊參賽,大陸方面的代表隊來自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西南政法大學、廈門大學、南昌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福建師范大學,台灣方面的代表隊來自台灣大學、台灣清華大學、東吳大學、政治大學、台灣中山大學、成功大學、淡江大學、和輔仁大學。比賽採用現代社會普遍存在的三個問題作辯題。預賽的辯題是:「女大學生當全職太太是否社會資源的浪費」;復賽的辯題是:「現代化是否會威脅傳統文化的生存」;冠、亞軍決賽使用的辯題是:正方「經濟發展優先於環境保護」,反方「環境保護優先於經濟發展」,第三、四名決賽繼續使用「現代化是否會威脅傳統文化的生存」辯題。
經過四天的激烈角逐,最終,台灣東吳大學代表隊和大陸的電子科技大學代表進入爭奪冠軍的決賽。這場決賽的辯論題目是關於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孰先孰後的問題,是全世界都在關注與爭論的話題。那麼,這兩支來自兩岸的大學生辯論隊將如何展現自己的才學與智慧,在比賽中獲得先機呢?在今天的《海峽青年論壇》節目中,我請聽眾朋友一起來欣賞他們精彩的比賽實況。
辯論賽主持人:首先來介紹雙方辯友。坐在我右手邊的正方代表隊是電子科技大學代表隊。
一辨:李俏
二辨:段琪
三辨:郭亞南
四辨:徐純
正方代表隊的觀點是:經濟發展優先於環境保護。
坐在我左手邊的是東吳大學代表隊。
一辨:王若君
二辨:張哲耀
三辨:侯奕廷
四辨:劉於綸
反方的觀點是:環境保護優先於經濟發展。
正方觀點:經濟發展優先於環境保護,經濟發展,人類才能實現「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的夢想家園。
辯論賽主持人:首先請正方一辨開始陳詞:
正方一辨李俏: 大家好,有這樣一張世界環境日的宣傳照,一個骨瘦如柴的非洲小女孩蜷縮在地上,一隻禿鷹在它的上空盤旋,可飢餓與虛弱她早已無力掙扎,成為禿鷹晚餐的厄運早已無法抵抗,那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正是貧窮與環境,腦海中的畫面使我們對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何者優先有了深刻的認識,務實和理性的結論只能是經濟發展優先於環境保護。經注發展的標志是經濟總量的增長,經濟結構的優化,社會正反饋的增多以及社會認知能力的提升。環境保護的目的是為了人類的和諧發展提供環境保障,而我們說優先於的標准就是在肯定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同等重要的前提下,在價值層面上判斷誰的優先順序更高,我方認為經濟發展優先於環境保護。
第一,從人類自身的需求上看,如果人類把環境保護放在優先的地位,那為什麼人類從發展到現在都要改變環境以適應自己的需求,為什麼人類會破壞環境來換取人類文明的進步,當我們的環保意識從「不涸澤而漁、不焚林而獵」發展到今天的人和自然和諧共處,無不證明了環境保護要為人類自身的發展需求而服務。的確,我們已經面臨了許多氣候變暖、水污染等環境的問題,但關乎人類生死存亡的卻是經濟發展,全世界還有十億人正生存在貧民窟中,就在我們辯論場上,每一分鍾就已經有十五個人在面臨生存的威脅,脫離人的需求去談環保優先,是對人生存權的蔑視,更是對環境保護要以人為本這一根本事實的蔑視。
第二,從人類與自然的關繫上看,這個地球上如果沒有人類,環境保護就會變得毫無意義,而經濟發展作為人類發展的原動力,使我們擺脫了茹毛飲血、鑽木取火的懵懂,使我們人與自然的關系更為和諧,更為緊密,使人類逐步意識到了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並為環境保護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法律制度。
第三,從人類發展的終極目標看,我們想要徹底地解決環境問題,必須要標本兼治,要治本,必須優先發展經濟,從根本上優化經濟結構,堵住產生環境問題的源頭,要治標,同樣要優先發展經濟,為解決眼前的環境問題提供技術、資金等支持,只有這樣,才能為人類生存和發展提供環境保障,人類才能實現「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的夢想家園。所以我們說,決定人類生存與進步的經濟發展,比影響生存與質量的環境保護更為優先。
綜上所述,我方認為,經濟發展優先於環境保護。謝謝!
反方觀點:環境保護優先於經濟發展:唯有永續經營,善待我們的地球,明天過後的各位也才能繼續安逸幸福
辯論賽主持人:有請反方一辨陳詞。
反方一辨陳詞:
各位早,我們先要看一看今天的辨題真正需要我們討論的是什麼,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到底誰優先於誰,這是兩者在發生沖突的時候我們該有的價值排序,誰重於誰?今天經濟發展的目標是要人類過得更加幸福舒適,然而當經濟發展帶來了地球的破壞與污染時,二十年後,當越南人都要在水裡吃著河粉,而泰國曼谷的居民更成為水上人家時,我們生活有過得更好嗎?各位口渴時,要喝水、果汁和牛奶,但是不會去喝毒葯。一個目的可以透過不同手段來達成,但是我們不會飲鴆止渴地去選擇一個去傷害目的本身的手段。
過度的經濟發展已經造成了全球暖化、溫室效應等,使得海平面上升,造成全球180多個國家、六億三千四百萬居住於低窪地區的人民,必須面臨被迫遷徙的命運,如此的問題我們無法置身事外,就是在上海,四十年後,也將成為水底的遺跡,而更別提二十年後的珠江三角洲面積將只剩下一半。2080年,全世界有10億到32億的人口需要面臨水災,二到七億的人更將成為海龍王的祭品。上升的海平面使得台風能夠汲取更大的能量,造成更大的災害。熱帶雨林正以每秒三個足球場大的速度消失,如此全面且急迫的問題,難道不值得我們嚴正以待嗎?
過去,環境的問題可以用幾世代、幾百年做為單位,然而現在每五年、十年就會產生一個生態浩劫問題,過去這個辨題也許還有空間來討論,然而現在,過去以為遙遠以後才會產生的環境危機,卻已提前到來,迫在眉睫的時候,我們討論的就不是將來會發生,而是現在正發生的環境危機啊!我方實在看不出來人類還有什麼其他選擇,因為這已經是一個攸關生死存亡的關鍵,不是我們願不願意去做,而是我們根本沒有的選。
經濟發展晚了兩年,國家頂多晚進步兩年,然而環境保護晚了兩年,生物就會滅絕、雨林就會消失、這樣的急迫是無法等待的。今天造成海平面上升的問題我們該如何解決,難道我們要等待下一個冰河時期的來臨嗎?環境保護是有不可回復性的,經濟發展雖然使人們富裕了,帶來了大量的商機,可是賠上了賴以為生的地球,如此明顯的利弊得失對方辨友難道看不出來嗎?環境的保護需要大家一起努力,而經濟發展不能優先於環保,因為今天,環境保護保護的其實不是環境,而是人類在地球上的生存,人不給地球一條出路,地球就不會給人類出路,唯有永續經營,善待我們的地球,明天過後的各位也才能繼續安逸幸福。這才是我方要追求的,謝謝大家!
❸ 應該優先發展經濟還是優先保護環境
問LZ一個問題:優先保護環境與優先發展經濟中的「優先」,你們認為是一個先後順序呢,還是發生沖突的時候選擇誰?
❹ 當代中國應以環境保護還是經濟發展為先
主要是我國政府對經濟發展的考量標准缺乏對環境保護的絕對指標。
國際勞工組織做過一項專調查,世界有1.6億人屬口受到環境、職業病、安全事故的影響,其中230萬人/年,死於與此相關的因素,GDP的4%由此而抵消,所以,問題是發展不對稱,特別是我國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掠奪性的資源開發,導致了我國經濟發展的不協調。
我們在強調低碳的同時,卻高能耗行業迅速發展,產業過剩,高污染行業的還在無序發展,這是為什麼?
區域經濟的嚴重不平衡,宏觀失控,畸形發展,虛假繁榮,政績工程和腐敗經濟,都是罪魁禍首。
沒有理由證明,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不能並行,事在人為,尤其是各級政府,不要為了自己的政績,什麼事都敢做。
環境保護不抓,必將禍國殃民,貽害子孫萬代。
所以,環保與經濟並行,並消除環保腐敗現象。
❺ 是優先保護環境,還是優先發展經濟,國家政策是怎麼表述的
國家的基本原則 --持續發展,重視協調的原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在推進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重視解決人口、資源和環境問題,堅持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的持續協調發展。 --科教興國,不斷創新的原則。充分發揮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和教育的先導性、全局性和基礎性作用,加快科技創新步伐,大力發展各類教育,促進可持續發展戰略與科教興國戰略的緊密結合。 --政府調控,市場調節的原則。充分發揮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和公眾四方面的積極性,政府要加大投入,強化監管,發揮主導作用,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和公共服務,充分運用市場機制,調動企業、社會組織和公眾參與可持續發展。 --積極參與,廣泛合作的原則。加強對外開放與國際合作,參與經濟全球化,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和兩種資源,在更大空間范圍內推進可持續發展。 --重點突破,全面推進的原則。統籌規劃,突出重點,分步實施;集中人力、物力和財力,選擇重點領域和重點區域,進行突破,在此基礎上,全面推進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
❻ 高手幫忙!環境保護優先於經濟發展
以2008年北京奧運會為契機緊緊圍繞」新北京、新奧運」的戰略目標.堅持把環境保護放在突出的位置.不斷加強組織領導.採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全面落實市政府各階段控制大氣污染措施任務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綜合整治加強環境監管和宣傳工作,完成了市政府下達的各項環境保護工作任務,取得了顯著成績,石景山區政府多次獲得北京市環境保護委員會的表彰。在冶金、電力行業耗煤量逐年增加的情況下全區各種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明顯減少.其中2006年二氧化硫排放量l:L2000年削減19%。大氣環境質量明顯改善,二氧化硫、可吸入顆粒物和降塵量年日均濃度分~Ul:P_,2000 年降低27.5%、9%和8%大氣環境質量二級和好於二級的天數從2000年的1 22天增加到200天以上.平均每年增加15天。水資源消耗顯著減少.2006年全區工業廢水排放量571.0萬噸,I:P_,2000年減少5612.6萬噸,削減率超過90%:年新鮮用水量由2000年的13631.2萬噸減至2006......
❼ 辯論會——經濟發展優於環境保護
社會的進步是看經濟的發展,不是看環境的好壞,環境最好的時候是遠古,內人類不可能不發容展,經濟不發展怎麼能保護環境,一個沒有經濟基礎的國家靠什麼保護環境,只有經濟發展了才有能力來保護環境,所以經濟發展要優於環境保護.在者經濟的發展不等於就破壞了環境.只有經濟發展了,科學才能進步,只有科學進步了才能更好的去保護環境,因此經濟發展要優於環境保護.
❽ 經濟發展優先 與 環境保護優先
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是環境與發展的核心問題。講述環境與經濟的關系的發展歷史,並非要求學生記憶,目的在於通過這樣的過程,使學生明白科學的發展,需要不斷地努力,繼承、批判和創新。同時,要使學生具有一個全面的和深刻的認識,必然來自一個過程。 就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而言,以下結論可能是最終的目標:
1 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是經濟發展的基礎和條件。
2 經濟發展對於環境的改變是不可避免的。
3 人類活動、包括經濟對於環境的改變,必將反過來影響到經濟發展和人類本身。
4 明白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這一核心問題的解決,首先需要正確認識環境與發展的關系、以便於理解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必然性,理解我國在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方面的態度和政策。
5 保護環境並非睜頌要使環境恢復到完全天然的狀態,而是要將經濟發展對環境的改變,保持在環境可以承受的限度內。
但是我個人比較偏向於環境保護優先。現今的發展經驗已經證明,先經濟後環境的發展模式,是十分低效率的,我們以環境破壞換來的經濟發展,是不平衡的發展,低端的發展。一個不爭的事實是,中國製造一個1美元的玩具出口國外,排放污水污染本國環境,我們還要拿出100美元的費用來治理亮並。環境破壞所造成的損失是遠大於我們經濟發展所得到的GDP的。
發展固然重要,但是決不能以犧牲環境保護為代價,更不能犧牲人民群眾敬早跡的生命健康,我國的經濟發展模式應該更加註重生態方面的內容。
片面過度的發展經濟不重視環境的保護,就會導致一系列環境事件的發生。例如:1952英國倫敦的煙霧事件,由於工廠大量排放廢氣,導致在兩個月內有8000多人相繼死亡;又例如美國上世紀70年代的嚴重的環境污染,導致大量平民患上畸形疾病。相應在日本,上世紀五十年代,由於過度發展工業導致污染嚴重,有機汞直接排入河水中,引發水俁病,導致大量平民死亡。這些血的案例,都在警示我們。
現今的我們,每天面對著霧霾,酸雨,光化學煙霧、水污染等等,又是否在走這些發達國家的老路呢?
根據《環境保護法》也知道,環境法中明確規定了「保護優先」的原則,前幾日,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剛剛閉幕,此次全會更是又一次著重提到,要加大生態環境的建設。還人民群眾一個青山綠水,鳥語花香的生活環境。也就是說,當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產生不可調和矛盾的時候,發生沖突的時候,要把環境放在優先的地位,寧可犧牲一些經濟發展也要保護環境。
良好的生態環境往往還能促進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良好的生態環境,它首先滿足了人民群眾對於良好生態環境的要求,同時還可以促進相應旅遊服務行業的興起,以及一些低端產業的升級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