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科技進步是循環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

科技進步是循環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

發布時間:2020-12-13 04:16:37

① 什麼是推動技術進步的根本動力

科技創新是推動科技發展的根本動力

② 依靠科學技術進步 發展煤礦循環經濟

摘要:圍繞集團公司的實際情況,依靠科技進步,實行循環經濟,在發展煤電的同時,拉長產品鏈條,將礦山廢棄物「吃干榨凈」,保護礦區環境,有力推動企業經濟健康快速持續發展。

關鍵詞:科技;循環經濟;煤炭

焦煤集團是我國無煙煤生產基地之一,有100多年的開采歷史,也是全國四大衰老礦區之一,1949 年9 月建立焦作礦務局,2000 年3 月改制為焦作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集團公司現有正式職工3.4 萬餘人,各類技術人員3954人,其中中高級職稱人員1983 人。下屬21 個子公司,17 個分公司,形成了年生產580萬噸優質無煙煤、210兆瓦發電裝機容量、60萬噸水泥、1.5萬噸鐵合金、2.7 萬噸燒鹼的生產規模,具備了建材、化工大型成套設備的生產能力,產品涉及30 多個行業小類。現已發展成一個以煤電為主業,冶金、建材、化工、第三產業為輔業的大型綜合企業。在「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發展理念指引下,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和諧礦區,拉長產品鏈條,實施循環經濟,把煤矸石、礦井水及瓦斯綜合利用作為科研重點,有力地促進了集團公司非煤產業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一、在煤矸石粉煤灰綜合利用方面

煤矸石作為煤炭生產的伴生廢品,堆積如山,長期以來占壓大量土地,煤矸石山粉塵隨風飄散,造成揚塵污染,煤矸石石長期堆放發生自燃,所排放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污染空氣,給礦區的生活環境和創建優秀衛生旅遊城市造成了一定影響。然而,當科學技術和循環經濟的理念被付諸實踐的時候,煤矸石這種工業廢棄物和污染物的價值也逐步得到開發利用。近年來,焦煤集團在國家產業政策的指導下,遵循資源開發和節約並重的原則,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技術創新為動力,努力探索循環經濟模式,逐步將分散、無序的企業組合成產業鏈,並組成相對集中和銜接有序的集群經濟實體,開始走出一條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小、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的新型工業化道路,一個環狀的產業鏈在礦區逐步形成。將煤矸石進行發電,再將電廠排放的爐渣、粉煤灰用作生產水泥、煤矸石磚的原料,由此煤矸石這種廢棄污染物已被新的科技產業鏈條「吃干榨凈」,實現了資源利用的最大化和污染排放的最小化。

為了充分利用煤矸石資源,利用技術先進的循環硫化床鍋爐研究採用1∶2左右的煤與煤矸石混合燃料進行發電,僅馮營電廠2×6萬千瓦的發電機組一天即可消化煤矸石1000多噸,節省原煤400多噸,降低燃料成本13萬元。目前集團公司已相繼建成4 座煤矸石綜合利用電廠,總裝機容量達19.9萬千瓦。由於鍋爐燃燒充分,脫硫效果好,所排粉塵、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指標均達到國家排放標准,而爐渣及粉煤灰卻成了下游產業的原料。演馬礦利用煤矸石及電廠粉煤灰生產燒結磚,建成了年產3000 萬塊煤矸石磚自動化隧道窯生產線,燒結磚所需熱能不僅全部由煤矸石自身產生,通過技術合理改造,而且爐溫余熱解決了上千名職工洗澡問題,使沉睡多年的煤矸石在帶來直接經濟效益的同時,使富餘人員得到妥善安置,此外節省了一台洗澡鍋爐,每年還可節省洗澡耗煤5000 余噸。5 年來,共建成煤矸石、粉煤灰磚廠5座,16條煤矸石磚生產線,年生產能力1.94 億塊標准磚。2005年又建成了目前國內技術先進的年產10萬立方米的粉煤灰加氣混凝土輕質砌塊生產線,為煤矸石、粉煤灰的綜合利用,實現礦區循環經濟和可持續發展闖出了一條新路。

二、在瓦斯抽采利用方面

焦煤集團是煤層瓦斯突出嚴重的礦區,噸煤瓦斯含量高達30 立方米。目前10座生產礦井有9座為高瓦斯或瓦斯突出礦井,1955年建局以來共發生煤層瓦斯突出317次,其中最大的一次煤層瓦斯突出煤量1500 多噸,突出瓦斯44萬立方米,瓦斯不僅對焦煤集團安全生產和經濟發展造成巨大影響,而且成為了威脅礦工生產安全的「隱性殺手」。對於瓦斯治理,集團公司一直予以高度重視,然而受歷史條件的限制,焦煤集團過去的瓦斯治理,主要是局限於優化礦井通風系統,加強瓦斯抽放和瓦斯檢測,抽放的瓦斯被排放到大氣當中。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環境保護意識的提高,焦煤集團清醒地認識到,煤層瓦斯氣既有危害,也是優質的資源通過科學抽采和有效合理利用,完全可以將瓦斯這一影響煤礦安全的「頭號殺手」變成造福人類的「生活幫手」。在原有抽采工藝、化學封孔、變徑鑽孔等瓦斯抽放技術的基礎上,加大科技投入力度,2002 年又利用國債和自籌資金,對5對生產礦井的7個地面抽放泵站進行了全面的更新和技術改造,採用大鑽機、大鑽孔、大管徑、大抽放泵的「四大」抽放方式,實現了大流量、高負壓、高效率及低阻力抽放管路相配套的合理抽采系統網路,使集團公司的瓦斯抽放能力由上世紀的1500萬立方米/年提高到7500萬立方米/年,瓦斯抽放總量由2001年的1250萬立方米提高到2005年2300萬立方米。在朱村礦、九里山礦、位村礦和中燃公司相繼建立了儲氣罐,焦作市利用瓦斯的燃氣用戶目前已超過6 萬戶,據統計,1997 年至今8 年間,焦煤集團共向焦作市民供瓦斯1.139億立方米。不斷進步的瓦斯抽放工藝和瓦斯綜合利用工作,已體現出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強有力的瓦斯抽采和綜合治理,使礦區的安全生產條件發生了明顯的轉變,瓦斯事故明顯下降。

三、礦井水綜合防治及利用方面

焦作礦區是著名的大水礦區,礦井水造成的事故和瓦斯事故、頂板事故一起被列為對煤礦生產和礦區生命安全威脅最大的三大事故,礦區經常性涌水量在每小時2.4 萬到3 萬立方米,噸煤含水系數高達40~50。礦區受地下水威脅的煤炭儲量高達14.5億噸,噸煤排水費高達30元,占噸煤成本的20%左右,每年僅排水電費高達6000多萬元,截至目前礦井共發生60立方米/小時以上突水事故600 多次。巨大的井下水不僅威脅礦井的安全生產,而且嚴重製約了綜合機械化採煤工藝的應用。除此之外,礦井排出的地下水如果得不到有效利用不僅會白白浪費寶貴的水資源,而黑黑的煤泥水還會對周圍的環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沒有礦井水的綜合治理和合理利用,就沒有煤礦的可持續發展,為此,焦煤集團多年來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圍繞對礦井水的減少排放、合理利用做了大量工作。先後實施了疏水降壓、突水點封堵、底板注漿加固改造等一系列科研項目及改造工程,變被動堵水為主動治水,取得了明顯效果,減少礦井涌水量3000立方米/時,年節約排水費用1275 萬元,經過分類排水和處理,每年有3500立方米的礦井水被應用到生活、工業和農業三個領域,其中,每年供焦作市民生活用水300 萬立方米,礦區工業和生活自用200萬立方米,農田灌溉約3000 萬立方米。為最大限度地利用礦井水,集團公司已制定了礦井水綜合利用計劃,已被國家發改委批准,項目建成後年新增處理礦井水7300萬立方米;利用「南水北調」的焦作區域優勢,爭取國家支持,成為後備供給水源。

四、今後的發展方向

依靠科技進步、發展循環經濟,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礦區和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我們要不斷更新資源開發和利用觀念,把節約資源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正確處理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的關系。根據集團公司產業發展規劃,立足煤電主業,積極調整產業布局,優化產業結構,拉長產業鏈條,重點培育「煤———電———冶」、「煤———電———建材」兩條循環經濟鏈條,加快發展循環經濟,把煤電主業的延伸效益「吃干榨凈」,創建資源、環境、經濟和諧發展的新型礦區。按照這一思路,規劃建設2×135兆瓦趙固綜合利用電廠,消化利用礦區豐富的煤泥、煤矸石等低熱值燃料資源。同時充分利用在粉煤灰、電力、鐵路等方面的優勢,2006年2月開工建設日產5000噸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將其建成焦作地區最大、最先進的新型水泥廠。對煤炭開采所抽的礦井水進行綜合利用,明年將開工建設日產20萬噸的水廠,凈化後的水可供電廠或其他用戶使用,同時考慮啟動礦泉水項目的前期工作。加快煤層氣開發利用,抽取礦井瓦斯進行發電,2006年建設20台瓦斯發電機組,提高瓦斯綜合利用效率,既促進了安全生產,減少了環境污染,又提高了經濟效益。2006 年,在經過專家論證的基礎上,開始進行「三下綠色開采技術的研究及應用」,利用煤矸石、粉煤灰和添加劑組成的混合泥漿狀填充材料,對建築物下的采空區進行充填支護,增加開采儲量600 多萬噸,既利用了廢物,又多出了煤炭,該項目已進入實施階段。我們要通過發展循環經濟,打造綠色礦山,實現煤炭價值最大化,統籌相關產業、礦區環境協調發展。「十一五」期間,將通過「整合一個礦」,即一個地方礦,「改造兩個礦」,即古漢山礦和方庄礦,「新建三個礦」,即趙固一礦、趙固二礦和新河礦,在現在煤炭產量的基礎上,再提高500萬噸煤炭產量,實現原煤產量突破1000 萬噸,銷售收入突破100億元的目標。

③ 經濟全球化的根本動力是 A.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生產力的迅速提高 B.世界貿易組織的推動 C.資本主

經濟全球化的根本動力是學技術的發展和生產力的迅速提高 。

1、生產力的發展提高了人類活動能力,使人類活動突破了國家和地域的限制,促進了生產的國際化;帶來了交通、通訊、信息技術的不斷改進,拉近了人類交往的空間距離,提高了交往的效率。

形成了全球性生產網路,推動資源在全球流動和優化配置;加速了科學的普及、知識的傳播、技術的擴散、人員的流動,增加了人類共同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這些都為經濟全球化發展創造了物質條件。

2、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國際分工和國際交換的擴展和深化,使各個國家在經濟上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依賴日益加深、相互關系不斷變化。

推動不同國家的經濟制度發生碰撞、競爭、滲透和融合,形成統一的世界經濟體系;生產力的全球化要求建立與之相適應的全球性經濟組織、經濟規則和治理體系。這些都為經濟全球化發展創造了社會條件。

(3)科技進步是循環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擴展閱讀:

經濟全球化的前途

馬克思主義通過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考察,勾畫了未來社會的美好藍圖。馬克思主義認為,人類社會從資本主義向共產主義的過渡和各個民族的歷史向世界歷史的轉變,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和人類解放的必然要求,二者相互促進、互為條件。

一方面,只有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單個人才能擺脫種種民族和地域的局限而獲得全面發展的能力,為最終實現共產主義創造條件。

另一方面,只有在未來共產主義社會,才能消滅階級剝削、國際剝削和國家之間的對立,建立自由人聯合體。

④ 文化發展是科技進步的根本動力這局話對嗎

是錯誤的。
反過來,就文化自身而言,科技進步是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
而人民群眾的社會實踐,才是文化發展的根本動力。
科技進步也屬於文化發展的范疇,所以,科技進步的根本動力,也是人民群眾的社會實踐。

⑤ 推動科技進步的根本動力是什麼

一、我用哲學的觀點去回答,1,戰爭是科技發展的根本動力(戰爭年代)。2,市場經濟國家,賺錢是科技發展的根本動力。3,計劃經濟國家,努力發展和防備外侵是科技發展的根本動力,4,相對落後的經濟體是科技發展的根本動力(所謂謙收益,滿招損)。

⑥ 科學技術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對不對

是重大動力,但不是最根本的
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是人類永無休止的慾望
科學技術也是人類為了滿足慾望的產物

⑦ 科學技術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對不對

不對,因為馬哲認為社會內部矛盾是推動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

⑧ 科技進步與經濟發展的關系是

此題的答案是否是決定的? 如果是就選A 如不是就沒有選項,應該選擇 1,4
理由:
1.經濟與科技發展的關系是辯證統一的,市場推動和科技拉動對於一個國家的創新體系來說,都是不可缺少的。在經濟建設中,應注意科學界定「夕陽產業」與「新興產業」,開發新技術以解決能源問題。在當前,尤其要更理性地發展知識經濟。2.盡管市場並非科技發展的唯一指向,但發展科學技術已離不開市場。當今世界已是一個市場,兩種制度。要發展我國經濟,就要提高我國科技的國際競爭力。從科技與經濟的關系來看,人們歷來在科技拉動和市場推動之間選擇,事實上,這二者是辯證統一的。3.市場經濟的意義在於根據市場供求關系來配置資源。因為市場的真實需求很可能被市場神話的暗示所扭曲,何況在這投資者與經營者分離的時代。如果我們現實地看,如鋼鐵、化工、建築等,一方面仍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基礎所在,另一方面,也並非都能利用科技進行根本性改造的。所以科技的發展只能說帶動經濟,並非決定經濟。 4.經濟發展,不能決定科技發達。(如:迪拜阿聯酋國)兩者不存在相互決定的關系,若非要 說哪個能決定另外一個,也只能說科技決定經濟。卻不能說經濟決定科技。

⑨ 客觀來說什麼是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的主要動力

客觀來說,需求是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的主要動力,因為有需求,所以才有創新和進步。

⑩ 文化發展是科技進步的根本動力這局話對嗎

從廣義上講,文化包括理科知識,理科的確是科技發展的動力。。。。

閱讀全文

與科技進步是循環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