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發展戰略和經濟改革

發展戰略和經濟改革

發布時間:2020-12-13 01:13:49

『壹』 發展和改革

社會主義抄的基本矛盾的定義,
社會襲主義的基本矛盾決定了必須堅持發展生產力,要發展生產力就必須改革阻礙發展生產力的條框束縛。
當前的物價上漲、房價高企等矛盾是發展不足造成的,因此解決當前所有問題的關鍵還是要堅持改革發展。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的成就也說明了這點

『貳』 中國奇跡 發展戰略與經濟改革 讀後感

「滴答,滴答,滴答……」水龍頭不斷的流出水,可使用水的人不知去向。水,是人類的生命之源,它像我們的血液一樣是必不可少的。在生活中,人們常常不會珍惜水,因為在人們心中有一個概念:水是源源不斷的,是取之不盡的。然而有誰又知道,我們的中國早已是個乾旱,嚴重缺水的國家,而地球上可以被我們直接引用的佔地球的百分之零點三,而我國淡水資源總量為28000億立方米,人均佔有量為世界水平的四分之一。如果我們每個人都節約一滴水,我國就節約了13億萬多滴水,這些水可以解決一個乾旱山區的燃眉之急,可以挽救一片即將枯死的禾苗,這何樂而不為呢?
在生活中,我可是一個「有限的資源,無限的循環」地節約水資源文明小標兵啊!我喜歡吃媽媽做的菜,於是常常會跑進廚房看媽媽做菜的樣子,久而久之,我會幫媽媽做些事情。記得有一次,我一如既往的在廚房裡,而媽媽回來晚了,因此就叫我幫她煮飯,我非常高興,立刻行動了起來。先舀幾勺米,接著注入水,然後再淘米。我將清水注入後,淘了一會後,我正想把這渾濁的水倒掉時,我眼前浮現了那些正缺水地區的畫面,看到地球上的水資源正一天天減少的樣子,我不禁停住了手。我心想:不行,不能這樣浪費水,那麼應該怎麼辦呢?我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好辦法。聽別人說淘米的水可以澆灌植物,這樣會有利於植物。於是我就把淘米的水澆花了。我既節約了水,又有利於植物生長,這真是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但我又有時也會浪費資源,又是開了房間的燈忘了關,以致於浪費了許多電,真是不應該。
人們啊,為了保護我們的地球,我們應該從現在開始珍惜水資源,我們可以用淘米的水來澆花草,用洗菜的水來沖廁所……為了我們的地球明天更美好,我們要從現在開始,從我做起,從大家做起,一起來珍惜水資源吧!
【剛找的,千里挑一】 節水的重要性:
首先我們看看國外的的一些國家是怎麼用水的:日本每增加一萬美元GDP耗水208立方米,美國為514立方米,中國則高達5045立方米,是美國的近10倍、日本的24倍之多。如此巨大的差距意味著什麼?

3月22日至28日是第十七屆中國水周,22日還是第十二屆世界水日。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題是「水與災害」,中國水周的宣傳主題則為「人水和諧」。因為水與每個人的生活生存息息相關,誰也不能置之度外。筆者以為,建設節水型社會的主要途徑有四種。
首先,靠觀念節水。如今許多國民還沒意識到節約用水的極端重要性。其思維定式尚停留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教科書所宣傳的那樣: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是大自然賜給人類的。他們覺得多用水不算什麼浪費。比如在我國最缺水的西北內陸城市,居民人均用水量居然是歐洲國家的兩倍之多。可見節水潛力巨大,假如國人每人每月少用一噸水,那麼13億人口所節省的水無疑就是一個天文數字,這種潛力是完全可以挖掘出來的,關鍵要教育和引導公民轉變用水觀念,牢固樹立節水意識。

其次,靠科技節水。據統計資料,日本每增加一萬美元GDP耗水208立方米,美國為514立方米,中國則高達5045立方米,是美國的近10倍、日本的24倍之多。如此巨大的差距主要差在科學技術落後。差距意味著潛能,我們要堅持科技進步,大力發展節水型工業、節水型農業,就一定能大大降低經濟發展對水資源的消耗。

第三,靠法制節水。目前我國對水資源管理的法律體系已經滯後於經濟發展速度,法律法規條文線條粗,執法彈性大、處罰力度小,無疑是一個很大的缺陷。依法治水需要從嚴從細,國外的經驗值得借鑒。比如城市家庭普遍使用的抽水馬桶,英國議會早在60多年前專門制定一部「馬桶法律」,規定坐便器每次用水不得超過6升,耗水量6升以上的馬桶不得進入市場。小小馬桶每天要「吃掉」多少水?我們完全可以通過立法限制馬桶的「吃」水量。

第四,靠價格杠桿節水。水價偏低是造成水資源浪費的一個重要原因。如黃河沿岸一些農村使用1000立方米黃河水澆地,所付價格居然比買一瓶礦泉水還便宜。過低的水價不利於公民節水意識的培養,提高水價勢在必行。水價的提升不單單是個價格問題,也體現了水作為一種戰略資源本身所具有的價值,此舉有助於公民節水觀念和習慣的養成。北京、上海、江蘇、四川、河北、廣東等省份開始著手對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實行階梯式計量計價,北京最高水價5年內將達到每噸5元。這種「階梯水價」對正常、合理用水的居民沒有增加大的負擔,而超額用水者則須付出高價,這是科學、合理和公平的。
我們從3月22日開始的第十七屆「中國水周」的活動中得知,缺水之弊正日益體現在老百姓的生活中:不少城市實行定時供水,居民不得不半夜起床接水;有的城市甚至出現「理頭不洗頭,麻雀喝柴油」的奇特景觀。專家預測,此種勢頭不遏制,至2010年,城市一半以上居民有可能過「上甘嶺」似的生活!
缺水何以至此?專家指出,主要問題還是出在「人」身上。據了解,我國城鎮生活用水漏失率高達40%,居民用水多為一水一用,「長流水」和「跑、冒、滴、漏」的現象嚴重。造成的結果就是,「地下水越抽越深,水源地越來越遠,遠距離取水的城市越來越多,用水成本越來越高」。

君不見,單位里的公用水管又沒關嚴;君不見,自家洗完澡的熱水器龍頭仍在滴答滴答地往下流水……有人可能會說,這點水算什麼?可知道,這點滴之水日積月累,足可成江河。在生活中,節水與不節水其實就在一念之間,歸根到底是節水意識的建立與否。所謂節水型社會,還得從人們用水的「點滴」習慣入手。

『叄』 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是什麼

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戰略目標是: 到21世紀中葉,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專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屬化國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
為實現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戰略目標,1987年黨的十三大制定了「三步走」的發展戰略: 第一步,從1981年到1990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第二步,到20世紀末,使國民生產總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鑒於我國實施現代化發展戰略的新進展,1997年黨的十五大又將第三階段的奮斗目標和步驟進一步具體化,分成三個具體階段和步驟: 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寬裕,形成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再經過十年努力,到2020年建黨一百周年時,使國民經濟更加發展,各項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紀中葉建國一百周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

『肆』 中國的奇跡:發展戰略與經濟改革

[中國的奇跡:發展戰略與經濟改革]ZQ學長給我推薦這本書的時候,就說你可以把它當中國近現代史來讀,應該很有意思,中國的奇跡:發展戰略與經濟改革。那天拿著寫有書名、作者、檢索號的小紙條,第一次穿梭在圖書館一樓找書,以往都只是看看三樓的書。當這本小黃皮書印入眼簾那一刻,還是著實興奮了一把。就用這本書,開始我真正經濟學的學習吧。 所以,這本可以當歷史來讀的經濟學書籍至少讓我這個在大四才開始想去真正了解我的專業的人來說,還是一個很符合我口味的開始。讀完了,就想寫點讀後感吧,還不能算作評論雲雲。 這本書是由林毅夫、蔡昉、李周合著的。林毅夫是一個有著傳奇經歷的中國人,從台灣游到大陸的學者。本書從發展戰略選擇與資源稟賦之間的矛盾出發,分析了中國傳統經濟體制模式內生地形成邏輯,並將這種分析方法及其結論擴展到所有其他國家和地區,指出發展戰略的選擇是否和資源稟賦的比較優勢一致,是決定經濟體制模式進而決定經濟發展績效的根本原因。 新中國成立後,出於當時國際形勢的考慮,從保家衛國自力更生的角度,我國選擇了重工業優先發展戰略,讀後感《中國的奇跡:發展戰略與經濟改革》。但是重工業作為資本密集型產業,需要大量資金、設備且產業周期長,見效慢,這與當時中國所擁有的比較優勢即豐富的勞動力資源並不相符。為了達到優先發展的目的,便不得不採用扭曲產品和生產要素價格的宏觀政策環境、高度集中的資源計劃配置制度,以及沒有自主權的微觀經營體制。然而在這樣的經濟體制下,並未實現趕超戰略,反而與發達國家的差距越拉越遠。平均主義、大鍋飯導致企業效率低下,生產積極性不高。 78年開始的改革開放,從微觀的放利讓權開始,在農村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使得農民在「交滿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餘的便可以歸於自己」的政策下大大提高了積極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同時,隨著資本的慢慢累積,需要資金較少而應用勞動力較多的鄉鎮企業開始蓬勃發展。在城市,國有企業開始大刀闊斧改革,企業也取得了部分資源的配置權。慢慢地這些資源都流到了被趕超戰略壓制的部門,而這些部門的發展正是符合中國比較優勢的環境。由此,才製造了改革開放中國經濟的發展的奇跡。 當然,由於整個發展戰略並未改變,經濟宏觀政策環境並沒有改變,基礎行業的價格、利率、匯率依舊沒有市場化。各種矛盾、尋租行為也層出不窮,金融體制的改革也是舉步維艱。 然而,林毅夫分析了中國的改革內在邏輯具有不可逆性,這主要體現在,從微觀角度開始的放開,難以再收回,只能進一步推進宏觀體制的改革。 這本書,介乎學術與歷史之間,語言通俗易懂,道理娓娓道來,或許它的觀點仍存在可以修正的地方,但是卻是一本良作。能讓你更深一層的了解我國的改革開放,了解比較優勢,也能讓我們堅定,唯有繼續推動改革向更深層次的發展,才是我們最好的出路。
〔中國的奇跡:發展戰略與經濟改革〕隨文贈言:【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伍』 經濟發展戰略目標一般包括哪四個方面的內容消費模式轉換的措施有哪些

經濟發展戰略通常包括三個基本組成部分: ①制定戰略的實際依據和理論依據。要考慮本國的經濟、社會、科學技術、教育、文化等的歷史和現狀,並明確所遵循的基本指導思想和重要指導原則。 ②提出在一定時期內擬實現的綜合的、概括的總體目標和在某些方面比較具體的目標。 ③提出實現戰略目標的途徑和手段。包括戰略重點、實施步驟、力量部署、重大的政策措施等。經濟發展戰略有不同層次和不同范圍,一個國家、一個部門、一個地區、一個企業,都可有自己的經濟發展戰略。下一層次或較小范圍的經濟發展戰略,是上一層次或較大范圍的經濟發展戰略的組成部分。其中,最重要的是全國性的宏觀經濟發展戰略。 實現消費模式的轉變,從根本說是體現以人為中心的、以實現人的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為目的的社會發展觀。目前的消費模式是一種以消耗資源和浪費資源為特徵的發展模式,從根本上體現了舊的發展觀,其狹隘、局限的弊端已日益顯現。新的發展觀絕不只是指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和體制要素的投入,而是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實現社會全面發展。也就是說,新的發展觀是一種完整而系統的發展觀,它強調速度和結構、質量和效益相統一;它強調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它強調促進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簡言之,新的發展觀是以人為中心的、以實現人的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為目的的社會發展觀。必須把新發展觀貫徹到消費領域當前,在新技術革命和居民消費結構升級的帶動下,我國的工業結構將會進一步升級,可能會出現三個趨勢:(1)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使工業技術水平明顯提升;(2)工業的「深加工化」趨勢明顯,工業製成品的附加值將會明顯提高;(3)以鋼鐵、汽車、石化、機械等為代表的「重型」工業快速成長。由上述三種趨勢形成的合力及其作用將推動我國工業化進程明顯加快,這是產業結構升級的必然結果,也是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量。信息化和深加工化將有利於資源的合理利用,從而緩解資源供給的壓力;同時,深加工化有利於延長產業鏈條,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從而緩解全社會的就業壓力。同時,重型化的趨勢也有利於促進工業結構升級,壯大國家的經濟實力。但這三個新趨勢也會帶來相應的問題,其中之一便是環境和資源壓力。面對嚴峻的資源挑戰,我們必須把消費模式的轉變提到議事日程上來。在推進我國現代化過程中,我們必須始終看到,發達國家的生活方式是建立在能源和資源高消費的基礎之上的——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的消費模式與我們已經確立的可持續的發展目標是相悖的。事實上,亞洲許多發展中國家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生活方式也在追求發達國家的模式,引起了經濟發展與資源之間的劇烈沖突。因此,僅僅在生產領域和企業界貫徹可持續發展原則還是不夠的,必須把新發展觀原則貫徹到消費領域,貫徹到居民的生活中,建立可持續的生活方式,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資源和能源的可持續利用,才能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損害後代人的需求,才能實現全面發展的戰略目標。對於可持續的消費模式的理解取決於對於可持續發展概念的理解。我們通常所說的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實際上包含了兩個要素:人類生存所要求的基本生活質量和人類賴以生存的周圍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狀態。發展的目的旨在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達到人們所追求的可能目標和滿足人們必須的生活要求。雖然由於文化的差異,各社會的人民在發展目標的追求上各不相同,但是各國人民一些基本的要求是共同的:能夠健康長壽、有受教育的機會、保障基本的生活、享受政治自由、保證人權和安全。人們只有在上述要求都可以滿足的情況下,才算是達到了可持續發展所需要的生活質量。但是,歷史和現實的發展都在告訴我們,通過有利於環保的技術來改變生產和消費模式,意味著國際社會的運作方式和生產方式都需要進行革命。美國世界觀察研究所的一份報告指出,全世界正以不能持續的速度消費產品和服務,這對人類以及我們所賴以生存的地球都會造成嚴重後果。在當前的全球生態環境危機中,我們所要做的並不僅僅是去修補漏洞,更重要的則是去創造一種將人類與自然界融合在一起的視野,從而確立一種新的生態環境觀念。用系統論的生態環境觀念取代只重經濟效益的觀念,實現立足點的轉換,即所追求的效益應以有利於人與自然這一共生系統的進化這一更為廣闊的目標為其基本內涵。如何實現消費模式和消費觀念的根本轉變(一)全球合作,借鑒國際上有益的經驗實踐證明,全球化正在加劇並沒有縮小國家之間和國家內部的社會差距,因此在全球化問題上,國際社會必須重新回顧、思考和調整過去的政策。改變全球生產和消費模式,需要改革不合理的國際金融、貿易、投資等體制,發達國家要在農業補貼、市場准入、發展援助等方面邁出更大的步子。充分利用能源的最佳方案是實現其循環使用,這樣就能大量減少原料和能源的耗損。目前,歐洲和北美的—些城市已採取這種方法達10年之久,家庭廢物減少了59%,它們的最終目標是減少90%。一些產品,如電腦和汽車等,正在重新設計,以使它們都易於再次使用。生活方式的改變與社會經濟體制的改革存在著密切關系。我們可以通過綠色消費行動消費者有意識的選擇對環境有利的商品,引導企業提供有益於環境的商品。在英國和美國曾出版了《綠色消費指南》,產生了一定的社會影響,我們也可以參考他們的經驗制定符合我國具體情況的「綠色消費指南」,減少或揚棄下列產品:危及消費者或他人健康的產品;在生產、使用或廢棄中明顯傷害環境的產品;生產、使用或廢棄期間消耗大量資源的產品;帶有過分包裝、多餘特徵的產品,或由於產品的壽命過短等原因引起不必要浪費的產品;從瀕臨滅絕的物種或者環境資源中獲得材料而製成的產品;包含了虐待動物、不必要的亂捕濫獵行為的產品;對別國造成不利影響的產品,等等。(二)從改變生產模式入手由消費市場引導的觀念和時尚使自然界的一切有了新的消費用途之後,其直接後果就是人類加速了對自然界的掠奪步伐。在受觀念、時尚和方便性支持的大量消費的生活方式形成以後,要把它轉變為有益於環境的生活方式,就必須對造成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物的大量生產的方式動手術,否則就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除非對消費有所節制,否則我們的子孫將繼承一個由於我們的過渡消費而變得貧瘠的地球。改革的第一步並不復雜,只是讓人們認識到我們正在造成的損害以及怎樣避免它。新價值觀從不抽象到來,他們往往與具體的情況、嶄新的現實以及新的世界的理解一起到來。提高全民族的環境意識,將是21世紀的一項戰略任務,應通過各種途徑向人們傳播環境保護的新思想、新道德、新觀念、新文化、新技術,以適應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需要,促進人與自然,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為了建立一個可持續的消費模式,不僅要改變個人消費者的習慣,更重要的是從體制的層面做出改變。因為,在很多情況下,大環境使得個人消費者沒有太多的選擇。另外,我們可以通過改變產品的製造方式來改變人們的消費模式。可持續消費模式的特點是有意識地較少消費。為了實現可持續消費模式,必需合理使用土地、交通工具、水資源和處理固體廢棄物。這四個因素具體到生活方式上就是建立可持續的交通模式、住宅模式、奢侈品消費模式、非傳統食品、非傳統服裝和能源密集型產品的消費模式。(三)建立全面發展的消費文化推進有益於環境的生活方式的最大意義就在於它給人類創造了在日常生活中去思考環境問題的機會。這里的一個重要問題是,不能把有益於環境的生活方式只當作個人行為的問題,而是要形成新的共同的生活方式、擴大共同生活圈。在共同協作中進行交流是把環境問題理解為人類自身的問題的一個關鍵。現在重要的是要具體考慮自己的生活方式對環境保護起什麼作用,這樣,我們才知道自己的努力與環境保護存在怎樣的聯系,進而認識到引起環境破壞的主要原因以及解決環境問題的方向。(四)政府要在實現消費模式的轉變中發揮重要作用政府要有長遠眼光,不要為一時的擴大內需而造成長久的生態和環境災難。在這個過程中,政府的政策干預是必要的。必要的經濟手段,諸如價格政策、稅收政策等等,對於建立可持續的消費模式和生活方式至關重要。在倡導可持續消費方式的政策中,必須尊重消費者和生產者的選擇,尊重文化的多樣性,保護社會低收入階層的利益和社會上易受損害群體的利益。

『陸』 林毅夫《中國的奇跡:發展戰略與經濟改革》電子版誰有啊謝謝啦!

這里有免費下載內:容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8833748.html

『柒』 求一本書《中國的奇跡:發展戰略與經濟改革》

pdf成不。裡面有很多圖標。txt,沒法看的。
我這有,我可以用郵箱傳給你的。剛發個鏈接,他不顯示

『捌』 簡述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的轉型是怎樣的

1、實現了從政治主導到經濟主導的轉型。
2、實現了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型版。
3、實現了從權封閉型國家到開放型國家的轉型。
4、實現了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的轉型。

社會轉型包括:
一、體制轉型即從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
二、社會結構變動。持這一觀點的學者認為:「社會轉型的主體是社會結構,它是指一種整體的和全面的結構狀態過渡,而不僅僅是某些單項發展指標的實現。社會轉型的具體內容是結構轉換、機制轉軌、利益調整和觀念轉變。在社會轉型時期,人們的行為方式、生活方式、價值體系都會發生明顯的變化。」
三、社會形態變遷即「指中國社會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從封閉性社會向開放性社會的社會變遷和發展」。專家學者關於「社會轉型」含義的論述,對於正確把握社會轉型期的形勢和任務,無疑有著有益的啟示。

閱讀全文

與發展戰略和經濟改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