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概述美國南北戰爭(美國內戰)的原因、結果和意義。
原因:1,文化沖突。北方工業化發展 帶來的機械化 工業經濟,跟南方 的 集體農場的 手工業作坊式 農業經濟,兩種經濟方式的沖突,內戰將決定美國是 走向農業還是工業化國家
2,資本沖突。北方需要大量自由勞力跟技術人才,南方需要大量廉價人力資源,人數眾多的黑人奴隸就成了雙方爭奪的經濟原因。南方有北方經濟工業化需要的充足資源跟廉價的黑人勞力,土地肥沃,而北方卻有南方種植園需要的大量閑置土地
3,政治沖突。美國是聯邦制,各個州有獨立於美利堅聯邦的權利,並且聯邦在各個州權利權威幾乎等於無,美國就是一個鬆散的無數小城邦國家,維護聯邦完整是第一要務,並且北美洲土地遼闊資源豐富被英法等列強垂涎。無論南方邦聯還是北方聯邦,無能力統一聯邦,則美國將會被列強瓜分為一大堆弱小的邦國,所以南北雙方的矛盾不可調和
結果:經歷無數次大會戰,北方軍隊在 先進的工業化體系下,槍支 彈葯充足,連發槍 速射槍 跟散兵戰術 戰地救護等等 發展迅速,南方軍隊依靠農業經濟無法支撐。最後南北雙方調和,戰爭結束
請注意,南北戰爭沒有所謂的勝利者跟是失敗者之說,因為都是美國人。並且 是人類歷史唯一一場沒有後遺症的戰爭,戰爭結束後,南軍還是帶槍回家繼續種地,北方也無條件釋放了所有南軍俘虜。各個州得到保留,每個州的武力沒有被整改編組,官員沒有被審判,北方投入巨資對南方進行重建,盡管有腐敗現象發生,但總體來說,內戰後不到10年,南北雙方對立就宣告結束了
特別注意,黑人奴隸在戰爭中的作用微乎其微,迅速加入北方軍隊並瞬間擴充幾萬兵力也僅僅是在數字上看著嚇人,黑人在戰爭中的表現,著實一般
意義:南北戰爭的經驗告訴我們,農業經濟是無法戰勝工業經濟的,完整的工業體系是衡量一個國家的標准。並且南北戰爭維護了美國統一,並以兩黨競爭的方法收編南方政黨,總統制 跟 選舉制在戰爭中得到加強,一舉奠定了美國幾百年的穩定政治局面。戰爭也使得美國走向徹徹底底的工業化自由資本主義,使得短短幾十年就迅速崛起,在一戰前超過英法成為世界第一經濟體,才有了今天強大的美國。並且戰爭解放了黑人奴隸,幾百萬黑奴獲得自由,這是在人類史上絕無僅有的進步
Ⅱ 美國內戰對歷史產生了什麼影響
美國內戰以北方的勝利,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廢除了黑人奴隸制度,不僅為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掃除了最大的內部障礙,而且為以後的經濟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因此它是美國歷史上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
Ⅲ 請問導致美國南北戰爭爆發的主要經濟原因是什麼
主要原因是南方種植園經濟和北方資本主義經濟產生矛盾。資本主義的專發展需要大量屬的勞動力和商品市場。而當時大部分的奴隸被束縛在南方的種植園中,且他們十分貧困,無力購買商品。這都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兩者矛盾不斷激化,最終導致南北戰爭爆發。
Ⅳ 美國內戰 經濟影響
廢除了黑人奴隸制
是南方和北方在經濟上統一起來
國家民族得到統一
為日後成為世界上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奠定了基礎
Ⅳ 美國內戰前南北經濟有什麼不同
最簡單的概括
北方:工業資本主義經濟
南方:種植園內經濟
回答你的困惑:
種植園主為了保證土地上的勞動力,借用了容古代奴隸制手段。奴隸不能「自由」支配其勞動力。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突出特徵——僱傭關系已經隱含其中。應該說這不是資本主義發展的常態,而是一種變態。正是這種交換范圍的有限性使之與成熟的資本主義還有很大差距。
Ⅵ 南北戰爭時期美國政府的經濟措施及影響
南北戰抄爭時期美國政襲府的經濟措施
美國政府的土地政策,加速了西部的開發。美國向西部的領土擴張和開發,對美國的政治、經濟生活都有重大的影響。廣大的西部土地並入
美國西進運動
美國,使美國成為幅員遼闊、自然資源豐富的國家,具有發展經濟的極優越的自然條件。它大大擴大了耕地面積,而且地處宜耕的氣候帶,使農業迅速發展起來;西部的開拓,帶動了大規模鐵路的建築和大批移民的流入,使美國形成了廣大的國內市場。
美國獨立以後,廢除了英國政府頒布的禁止移民向西進的敕令,許多來自東部沿海地區和歐洲的移民紛紛越過阿巴拉契亞山脈湧向西部。據統計,阿巴拉契亞以西的人口在 1810 年只佔美國總人口的 1/7,10 年以後增長為 1/4。這些移民當中,既有南部的奴隸主,也有北部的土地投機商;但人數最多的還是一般貧苦的拓荒者——獵人、礦工、牧民和農民,後者是為謀生來到西部的,他們成為西部早期移民的主體。
Ⅶ 美國內戰經濟原因
美國南部的使用黑奴的奴隸制種植園經濟,是給英國等發達工業國提供工業原料和初版級工業產品的,在經權濟利益上與英國有著直接利害關系,從而與英國關系更密切。而美國北部是本土壯大的資本主義工商業體系,與英國是競爭關系,當時的英國在工業科技先進和原料來自其殖民地從而低廉並佔有廣大殖民地工業品市場的優勢下,經濟和政治上對美國是壓制性的競爭優勢,這對北方與尤其不利。因則當時美國北方諸州是對英國反感和敵對的,這與南方的對英友好合作是不同的。而美國南方原料和工業初級品以較高的價格賣給能出更高價的英國卻不賣給美國北方造成對美國北方工業發展不利,則造成美國南北矛盾加深。
Ⅷ 美國南北戰爭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廢除了奴隸制,解放了大量自由勞動力,為美國資本主義發展進一步掃除了障礙,為美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時的異軍突起奠定了基礎
Ⅸ 美國內戰對南方人的影響是什麼
主要還是經濟上的一些影響.
在南北戰爭前.南方主要是奴隸制的種植園經濟.就和當時那些沒發展的拉美國家一樣.而且他們的主要買家是歐洲強國,一點也不配合北方發展.
在政治上,南方實際在當時是很有實力的.美國數位有影響的總統在那裡<這就是為什麼南方奴隸制那麼長時間沒人敢提出什麼意見>那裡當然也集中了大量有影響力的政治家族.
在戰後,南方的工業化加強了,真正成了美國的南方.而且在政治上,解體了不少大的政治家族,為美國日後的工業化產生了很好的影響.
也就是說,內戰對南方人影響最大的,就是他們現在還是美國人,而不是什麼南部聯盟的人.同時他們現在也沒變的他們在拉美的參照物那樣衰.
Ⅹ 美國獨立戰爭和南北戰爭對美國經濟發展的影響
獨立戰爭是北美人民反對英國殖民統治、爭取民族獨立的正義戰爭;既是民族解放運動,又是資產階級革命戰爭。戰爭的結果,摧毀了英國的殖民枷鎖,贏得了國家的獨立,為美國的資本主義發展開辟了道路;同時,對歐美的革命特別是法國的資產階級革命起了推動作用。
南北戰爭的性質是資產階級革命,從戰爭的起因不難得出。由於前面有了獨立戰爭為第一次資產階級革命,那麼南北戰爭即為美國歷史上的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戰爭作用可通過分析戰爭的因果關系得出,即戰爭的起因是黑人奴隸制的存廢,戰爭的結局是廢除了阻礙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黑人種植園奴隸制,這就為美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創造了條件。
獨立後美國南北方經濟發展情況
獨立以後,美國通過戰爭、武裝顛覆或低價贖買等手段,使領土迅速擴張。例如,1803年,美國以區區1 500萬美元的價格從法國拿破崙政府手裡購買了法國在北美的路易斯安那殖民地,這一地區包括現在的阿肯色、衣阿華、密蘇里、內布拉斯加和路易斯安那等12個州。1810年和1818年,美國又兩次入侵西班牙的殖民地佛羅里達,逐漸奪取了西佛羅里達和東佛羅里達。接著,美國開始對墨西哥進行巧取豪奪,先是策劃墨西哥得克薩斯的美國移民暴動,成立國家,然後並入美國;它還直接對墨西哥發動戰爭,奪取了加利福尼亞一帶的大片墨西哥土地,包括現在的亞利桑那、加利福尼亞、內華達、新墨西哥四州以及科羅拉多和懷俄明的部分地區。美國則付給墨西哥一筆很少的錢,以表示不是強奪,而是購買。在此期間,墨西哥喪失了近一半的土地。在北方,1846年,美國以戰爭相威脅,迫使英國放棄了北緯49度以南的俄勒岡地區。後來,在1867年,美國又以720萬美元的價格從沙俄手裡購得阿拉斯加和阿留申群島。總之,到19世紀中葉,美國的領土已經從大西洋沿岸擴張到太平洋沿岸。內戰爆發前,美國的領土已經達到777萬平方千米,而1783年美國獨立時領土只有205萬平方千米。18世紀末,美國開始進行工業革命,到19世紀中期,美國的工業發展水平已經是僅次於英國、法國和德意志,名列世界上第四。美國的工業生產主要集中於北部和西北部。當時,全國工廠總數的85%在北方,工業投資、工資勞動者人數以及工業總產量中的比重北方也分別佔到90.5%、91.5%和92%。同時,這一地區的資本主義農業也有很大發展,出現了許多資本主義性質的大農場,19世紀中葉,這些農場里的耕地、播種、收割和打穀已經使用機器,生產力水平很高。而在美國南方,奴隸制種植園經濟卻非常盛行。18世紀末,由於奴隸制種植園經濟效率低、成本高、無利可圖,已經走向衰弱。1793年,美國人惠特尼發明了軋棉機,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發明。軋棉機發明以後,以蒸汽機帶動,清除棉籽的效率提高了一千倍。當時,由於歐洲和美國北方工業革命以後紡織業發展迅速,對棉花的需求量激增,這樣,就使得奴隸制種植園種植棉花變得有利可圖,奴隸制種植園一下又興盛起來。內戰爆發前夕,南方的蓄奴州共有15個,有黑奴400多萬人,主要生產棉花,而且大部分是出口到英國和西歐國家。由於經濟利益的不同,北方和南方的矛盾也日益尖銳。一方面,北方需要掌握南方的市場,銷售北方生產的工業品,同時,也需要利用南方的棉花等原材料,而且北方的資本家希望解放黑人奴隸,擴充自由勞動力,提高黑人的待遇,讓他們也能買得起北方生產的產品;但是,南方的種植園主卻希望進口便宜的英國商品,更願意把棉花賣到國外,獲得更多的收益,同時,他們也希望有更多的黑人奴隸,發展更多的種植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