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重慶的經濟有什麼特色
重慶得感謝蔣介石,現在重慶主要還是軍工業,重工業
② 誰能介紹下重慶的經濟概況
重慶是中國西部最大的城市,處在我國中西部地區的結合部,具有承東啟西的區位優勢回。它擁有豐富的答生物資源、礦產資源、水能資源和獨具特色的三峽旅遊資源,具有極大的開發潛力。舉世矚目的三峽工程建設和庫區移民開發,以及3000萬人民奔小康所產生的巨大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為重慶未來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重慶是中國西南地區和長江上游的經濟中心、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內河口岸,經濟實力相對較強,大工業、大農業、大流通、大交通的特點突出,具有一批帶動能力較強的支柱產業、優勢行業和拳頭產品。農村經濟人一國發展,一些主要農副產品的產量在全國位居列。重慶已建成了一批面向全國、輻射西南的區域性市場。城市基礎設施初具規模,科技教育基礎較為雄厚,文化藝術、廣播電視、新聞出版、體育衛生等各項社會事業有了較大發展。
③ 重慶區域經濟的特點
由重工業向IT產業、化工、醫療轉變。在改革開放三十年以來重慶正在以一個代表新中國新風尚新時期下的領頭羊。。。。。。。。自強不息,,蓁蓁日上。。先是人民生活經濟到工業出口的經濟化城市,,,我雖然沒經歷過從78年到08年這三十年的歲月但我堅信在後三十年我們新一代的年輕佼佼者會給我們偉大的祖國及家鄉一份合格的答卷。。。請時間為我們見證一切。。。就如以上所說岳陽全國排名50名而這也證明一個城市離不開黨的締造。領導。方針.政策.路線.就如小平同志所說工業離不開出口。。然而在現有的基礎上必須進行改革,只有改革才能實現小康,,,致使廣大的最團結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才能昂立在世界的東方。。。。。。。。。。。。。。。
④ 重慶哪裡經濟發展最落後啊誰能詳細介紹一下
這么說吧,重慶哪裡最發達:
1.渝中區--渝中區經濟的發達難以想像,以為是個老區,基本處於飽和狀態,號稱西部金融經濟中心,解放碑是渝中區代名詞,中國10大商業街之一。
2.江北區--重慶目前發展速度最快的一個區,江北區范圍廣,發展力比渝中區要大,待開發性比較強,觀音橋是江北的代名詞,重慶第2大商業街,目前與解放碑獨霸天下。
3.沙坪壩--沙坪壩是重慶的學府聚集地,匯集了中國很多的高等院校,重慶出名的中學,小學大多都出自沙區,大學城就位於沙區。經濟發展很快,三峽廣場是沙區的代名詞,重慶第3大商業街。
4.南岸區--最近2年應該是重慶發展最快的一個區,南濱路絕對是南岸區的名片,經濟勢力不可忽視,發展潛力很大,南坪步行街正在取締沙區地位商業地位。
5.九龍坡區--經濟體比較的分散,工業是該區的強項,商業地位早已經被其他區域所超越,發展速度也是很快,交通很差,楊家坪步行街是該區域的商業中心。
6.巴南區-工業老城,建築比較落後,很有老重慶味道,商業沒有前面的幾個區發達,一般商業性質公司在那邊比較少,高檔寫字樓也很少,魚洞貌似是巴南區最繁華地區。
7.渝北-重慶的新型區域,比較現代化,住宅區比較多,龍湖是渝北的代名詞,白領富人比較多,有很多高檔場所,渝北和前面所有區都有區別,經濟發達,人口少,GDP高
8.兩江新區--國家新開發出來的區域,經濟上面絕對會在未來幾年給重慶人一個驚喜,
還有其他區就不介紹了,渝中,江北,沙區,南坪,楊家坪,算是重慶商業的主流地區,上班族集中地帶。
⑤ 誰知道重慶的經濟發展方向
重慶的地位國家來四個直轄市之一自,聯合國地圖上僅有的中國四個主要城市之一。發展方向西部的經濟中心。長江上游的交通樞紐,金融中心。西三角經濟圈中的重要一方。統籌城鄉改革配套實驗區。國家很多優惠政策,資金支持力度大。經濟危機大背景下經濟增長保持兩位數增長。
⑥ 重慶的經濟以什麼為主
工商業、教育和第三產業。農業不是強項。
⑦ 分析重慶發展經濟的有利條件有哪些
(1)河流 (2)長江與嘉陵江在這里交匯,水運便利,有大量人流物資在這里聚集、中轉。 (3)B;此處位於河流干支流交匯處,交通便利。
⑧ 重慶在未來3年裡,經濟形式會是一個什麼狀況
預計今年重慶GDP有望突破4000億元大關,全年實現增長15.1%,為直轄以來重慶經濟發展最快的一年。而根專據2007年9月中央剛剛通過的屬《重慶總規》,到2017年重慶將西部率先實現全面小康(人均GDp達到4000美元),並成為中國西部的重要經濟增長極與西南地區的綜合性交通樞紐。
⑨ 重慶的經濟優勢在那
重慶是中國西部最具投資潛力的特大城市,具有七大優勢:
1.地域獨特,政策扶持。
作為西部唯一直轄市,西南工業、商業的重鎮,產業基礎雄厚。國家不斷對重慶的支持,為重慶市提供高起點的政策支撐。重慶地處長江上游經濟帶核心地區,中國東西結合部,是中國政府實行西部大開發的重點開發地區。
交通四通八達
重慶具備區位優勢,地處中國版圖的幾何中心,是承東啟西、南北溝通的結合部,是撬動中國東、中、西三大經濟地帶的戰略支點。
重慶的高速公路四通八達,17條跨省公路連接周邊。作為全國五大鐵路樞紐之一,9條鐵路將重慶聯入中國鐵路網;全國十大機場之一的重慶江北國際機場,已開通130多條國內外航線,2010年將成為旅客吞吐2000萬人次,貨物吞吐30萬噸的西部空港口岸;作為長江上游最大港口,三峽工程完工,通航能力提升,重慶可利用黃金水道直接通江達海
2.基礎設施功能完備。
重慶是中國西部唯一集水、陸、空運輸方式為一體的交通樞紐。重慶是中國西部電網的負荷中心之一,煤炭、天然氣產量大,能源供應的保障程度高。 重慶橫貫中國大陸東西和縱穿南北的幾條鐵路干線、高速公路干線在重慶交匯,3000噸級船隊可由長江溯江至重慶港,重慶江北國際機場是國家重點發展的干線機場。
3.工業基礎雄厚,門類齊全,綜合配套能力強。
重慶是中國老工業基地之一,正著力壯大汽車摩托車、化工醫葯、建築建材、食品、旅遊五大支柱產業,加快發展以信息工程、生物工程、環保工程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
外貿大幅增長
作為西南最大的貿易口岸,重慶輻射著西南、西北和華中10多個省區,開建寸灘港等大型基礎設施。2007年,重慶進出口總額為70億美元左右,同比增長28%。截至去年底,重慶外貿經營企業超過2400家,比1996年增長了約20倍。
4.科技教育力量雄厚,人才相對富集。
重慶擁有1000多家科研機構,34所高等院校,60多萬科技人員。
5.規劃明確,整體上市。
目前,重慶市正在考慮從30多個國有控股集團中選擇8家優質的集團公司實現整體上市。其中包括金融類資產,如西南證券和商業銀行;工商產業類資產,如商社集團、重慶鋼鐵集團、機電控股、儀器儀表集團;基礎設施類如能源集團和水務集團。
6.「四個一批」。
市委、市政府專項提出發展資本市場目標:改造一批———力爭今後每年規范完成40家左右企業的股份制改造工作;儲備一批———建立上市公司儲備庫,爭取每年有15家左右達到上市的條件;上市一批———力爭每年有10家左右企業通過IPO或發行企業債券等方式實現直接融資;做強一批———力爭在3年左右時間通過資產重組等多種方式,培育5~10家資產規模超百億元的大型藍籌上市公司。
7.超越深圳模式。
如今,重慶成為「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將享有特殊政策,它的意義可媲美甚至超過當年的深圳、浦東、渤海新區。
市場潛力巨大。重慶人口眾多,人民生活由溫飽向小康過渡、三峽工程庫區移民和城鎮工礦搬遷、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老工業基地的產業升級都將產生巨大的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
重慶八大優勢包括:一是我國處於重化工發展重要階段,重慶的產業優勢與此正相吻合;二是地理優勢和交通優勢明顯,將有8條鐵路和8條高速公路通過重慶輻射全國,這在中國尚屬惟一,重慶還是長江上游航運樞紐;三是勞動力成本具有相對優勢;四是金融匹配能力較好,中國的商業銀行都在重慶設立了分支機構,便於融資;五是擁有大城市配套服務設施;六是在中國東部地區電力、能源、交通、原材料等普遍緊張的情況下,重慶的土地和電力等資源擁有相對優勢,重慶市政府對外來投資工業者承諾,不拉閘限電;七是高校科研機構眾多,科研和人才優勢突出;八是擁有西部開發、庫區開發和少數民族地區的系列優惠政策等,還有與深圳、浦東開發區類似的特殊稅收優惠政策,即工業所得稅率為15%,而不是其他眾多地區的33%,適宜工業的強勁發展。
⑩ 重慶未來經濟發展趨勢
一, 今年宏觀經濟預測1,2010年的預期經濟增長 專家認為,2009年,在「4萬億投資計劃」和「十大產業振興規劃」等一攬子經濟刺激政策的作用下,我國經濟及時扭轉了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快速下滑的態勢,經濟運行呈現出企穩回升、逐步向好的發展趨勢。國內外相關研究機構的預測結果顯示,2010年我國經濟有望實現全面復甦,GDP增速將回升到9.5%左右,經濟不會出現明顯的通脹,CPI漲幅在3%以內。之所以預測不會出現明顯的通脹,是因為目前因為金融危機導致全世界都產能過剩,通貨膨脹漲不起來。
2010年的預期經濟增速達9.5%,經濟步入新一輪景氣周期只要G3(中、美、歐)經濟體繼續保持溫和復甦,2010年中國經濟將實現更強勁、更平衡的增長,GDP增長將達9.5%。表 1主要研究機構對中國2010年經濟增長的預測結果序號研究機構GDP增長(%)CPI增長(%)1國際貨幣基金組織9.00.62世界銀行8.72.03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10.20.14亞洲開發銀行8.93.05高盛11.42.46美林10.13.07摩根士丹利10.02.58中國社會科學院9.03.09國家信息中心8.52.510中金公司8.83.511中信證券10.12.6均值9.52.3數據來源:根據各研究機構最新報告(截止時間2009年12月20日),國研網整理。 總的看來,2010年經濟繼續處於較快增長與溫和通脹的復甦階段。更加樂觀的預測:2010年的預期經濟增速達10%雖然復甦之路還會充滿不確定性,但總體趨勢將呈現出底部逐漸抬高的W型走勢,下一個關鍵點在今年二季度。 2009年的增長是在外需不足背景下靠內需啟動的結構性復甦,2010年將進入內外需重新平衡後的全面復甦。2009年8.5%的GDP增速是此輪經濟周期調整的底部,2010年經濟增速達10%,經濟步入新一輪景氣周期。
2,2010年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機制 從中長期來看,中國正處在工業化與城市化雙加速的起飛階段,這決定了我國高位調整和較快增長的基本特徵。1)、我國處在「住行」消費升級的初中期階段。
歷來大國經濟體的增長都是內需主導,消費升級及其帶動的產業升級是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機制。住行消費升級美國用了50年,日本和韓國30年,我國目前處於住行消費升級的初中期階段,一直到2020年仍將處在這一發展階段。
每年1000多萬人口的城市化進程,以及目前巨大的住房供求缺口為經濟高速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
2)、我國已經進入工業化中期階段 3)、我國已進入經濟起飛階段我國已經進入經濟起飛階段,正在向成熟階段推進,積累了較多的支持經濟較快增長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