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股市暴跌對經濟的影響
股市對國民的影響巨大,現在的股市跟以往的不同,
現在股民1億多,你說多少人受到影響了?
股票下跌,人們的消費自然降低...GDP相應減少
『貳』 股市的崩潰在經濟領域造成了什麼危害
請參考日本股市崩潰後的經濟形勢。
日本經濟下滑是由1990年年末的房地產和股市泡沫崩潰引發的。1987年至1990年日本的房地產和股市價格連續上漲,股市價格平均每年上漲30%,大城市地價平均上漲了3~4 倍。1990年年末,日本房地產和股市價格開始大幅度下跌,到1992年房地產和股市價格比 1989年高峰時期的價格下跌了50%以上,下跌幅度大的達到80%以上。房地產和股市價格暴跌立即導致經濟增長速度減慢,同時對企業財務和居民資產收益造成很大損失,企業投資和居民消費傾向明顯減弱,日本經濟從此由戰後連續50多個月的景氣高漲轉入景氣衰退。
日本政府和產業界努力尋找可以帶動經濟回升的增長點,想抓住每一個新出現的事件創造新的市場亮點。比如預測皇太子結婚會引起全國結婚高潮,或者根據某個月汽車銷售額上升宣布汽車更新銷售會成為亮點,或者又推出行動電話熱消費亮點,或者寄希望於災害(地震、台風)拉動經濟等等。但這種熱點式增長要麼不能形成氣候,要麼不能形成持久增長,使日本經濟回升的希望變得更加渺茫。
泡沫崩潰給日本經濟增長帶來的最大的損害性因素是銀行金融系統大量的金融壞賬。泡沫經濟時期,全國各地資金都集中投向房地產價格上漲最快的大城市。差不多所有的投資機構、生產企業以及很多個人都踴躍向銀行借款投入到房地產中。房地產泡沫崩潰後,大量借款不能償還,給銀行金融機構造成大量不良資產。銀行沖銷不良債權,使可貸資產規模及流動性下降,造成宏觀融資量急速收縮。中小企業因資金周轉不開大量倒閉,殃及中小銀行金融機構跟著破產。隨著經濟低迷時期的延長,中小企業和中小金融機構破產蔓延到大企業和大銀行金融機構。破產的投資機構及銀行金融機構越來越大,發展到去年,最大的私營銀行長期信用銀行破產,最近,最大的城市銀行幸福銀行破產。對於銀行的巨額不良資產,日本政府一直想採取內部處理的方式悄悄化解,但很難處理。因為清理不良資產需要大量資金,而政府把資金已投入到擴大公共投資上去了。
『叄』 請問到底是股市對國家經濟產生了影響 還是國家經濟對股市產生了影響 如果是國家經濟對股市產生影響的話
1.其實是這樣的,股市其實是這個國家各行各業企業融資和交易的場所。也就是國家的核心企業在這個市場裡面進行融資,出讓部分股權之後,就有更多的資源,就有利於這個國家經濟發展。
2.你看美股,A股這2個典型。越來越多公司,達到上市標准,在股市上市融資,然後,拿到資源,更好的發展,這樣,就促進了實體經濟的發展。
3.當然,如果股市,都是想上市圈股民錢的騙子公司,那麼,資源被這些利用權力上市的公司騙走,自然,對經濟就有很大的損失。
4.當然,國家經濟,比如制度好,能夠更好釋放生產力,就會出現更多好的公司,也會讓所有行業更好發展,這樣,股市中的公司股價就會上升,股市也會越來越好。
5.股市如果是核心公司都上市了,那麼可以說是國家經濟的晴雨表。國家實體經濟和公司運營的好,是股市上漲和變好的前提。股市,能夠為越來越多公司上市融資提供資金和資源發展,又能促進經濟快速發展。
6.本質上,股市金融市場,是國家經濟發展的發動機和助推器。是能夠相互影響的。
『肆』 股市崩盤對中國經濟有什麼影響
對實體經濟造成巨大的沖擊力,減少資金的流動性,打擊投資者的信心,
『伍』 最近股市跌宕起伏,對我國經濟會造成哪些影響
最近,上證指數時漲時跌,就好像心電圖一樣,讓許多在股市中投資的網民也心緒不定。股市的跌宕起伏對我國的經濟發展有什麼影響呢?
股市的跌宕起伏會影響部分投資者的信心。在我國,散戶也佔了不少,而這些散戶大多對股市沒有很深入的研究,他們進入股市的目的就是想通過股市賺錢。而股市的跌宕起伏是不利於這些股民賺錢的。長期以往,甚至會導致他們虧錢,進而影響他們繼續投資的願望。
總而言之,股市的跌宕起伏是股市正常的表現,股市的大漲大跌才是不正常的。
『陸』 股市崩盤對實體經濟的影響有哪些
股市崩盤對實體經濟的影響
散戶資金套牢 ,壓縮消費 上市公司股票抵押達到平倉線版----銀行拋售-----繼續下跌權----更多的股票抵押平倉------引起銀行大量資金虧損 --- 老百姓擠兌----引發「系統性風險」。
『柒』 股市暴跌對經濟有什麼影響
股市暴跌產生的危害
第一,國民經濟和投資者財富及國有資產迅速非正常大規模縮水。
四川地震造成的損失不可估量,股市"地震"所造成的損失同樣超出人們的想像,從貨幣量而言,甚至於比自然界地震的損失還大。其實,股市暴跌國家也是最大的受害者。上證指數跌破3000點之後,滬深股市的總市值縮水超過14萬億元,流通市值縮水超過4萬億元。2007年全國國內生產總值為24.66萬億元,股市蒸發的市值佔到GDP的56.65%。連續暴跌,股民和國家的損失都不可估量,如果對國有股進行市值考核,在股市暴跌中國家財產縮水無疑十分驚人。6月16日上午,中央電視台經濟半小時欄目聯合和訊網等四家網站發起調查,共有76萬名投資者參加。調查顯示,2007年1月1日至今,參與調查的投資者中虧損者的比例達到92.51%,盈利的投資者僅有4.34%,勉強保本的投資者為3.15%。如此大范圍的虧損,即便在過去的熊市中,也極為罕見。調查顯示,虧損的投資者中有59.98%的人目前虧損額占其金融財產的50%以上。
第二,股民財產巨大損失造成人心不安定,不利於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抗震和抗洪救災及迎接奧運會成功舉辦。
現在的資本市場已經成為社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股市的漲跌事關國計民生、人民財產和社會穩定,去年10月上證指數沖到6000多點不健康,現在跌到2769點也很不健康,股市的暴漲暴跌都不健康。當前滬深兩市A、B股有效賬戶數為9545.69萬戶,還有不少家庭通過基金、信託和銀行等理財方式參與了股市。有些人認為當初市場從1000點漲到6000點,跌到3000點還掙2000點,我認為2001年股市就達到2245點了,1000點漲到3000點,對套牢的老股民來講就是收回了當年成本,剛剛能出局。大量在4000-5000點入市的新股民沒有享受到牛市上漲的收益。原來的老股民也沒有享受到牛市上漲的收益。上市公司已涵蓋了金融、地產、能源、石化、鋼鐵、電力、通信等各行業的骨幹企業。中國人民銀行日前發布的《2008年中國金融穩定報告》指出:"國際經驗表明,股價一旦出現大幅波動,勢必對經濟運行和居民財產產生不利影響。應密切關注市場發展,採取綜合措施,避免股票市場出現大幅波動。"在股權分置改革後上市公司質量提高、業績穩定增長,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要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以及即將舉辦奧運會的背景下,中國股市持續暴跌,對中國民心和經濟的負面影響非常嚴重。
第三,股票市場融資功能逐漸失去,阻礙資本市場健康發展。
截至2008年6月11日收盤,2007年以來首發募資的243家公司,已經有中國太保等9家公司最新收盤價低於首發價格。而2007年至今214家增發的上市公司中,跌破增發價格的高達98家,占增發公司總數的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