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概括明清時期江南地區市鎮發展狀況,及形成的原因
經濟中心南移
原因:1,南遷的北方人帶去了勞動力和生產技術。2,南方自然內條件優越,社會安定,雨量充容沛,土壤肥沃。3從越南引進的占城稻得到推廣4「蘇湖熟,天下足」,太湖地區成為重要糧倉5,此外,茶樹,棉花在長江流域的到推廣。
純手打
給分吧
❷ 概括明清時期江南市鎮的特點。
大多位於交通便利之地,數量眾多,分布密集,地位處在城市和鄉村之間,以工商活動為主要功能,輻射范圍廣,商業活動與周邊農村聯系密切。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定應天府(今南京)為國都,洪武十三年(1380)廢中書省,中書省直轄府州改為直屬六部,仍俗稱直隸。永樂十九年(1421年)遷都北京,改京師為南京,直隸改稱南直隸。
清朝順治二年(1645年)以明朝南直隸轄區設江南承宣布政使司,即廢除了南京為國都的地位,巡撫衙門位於江寧府(今南京),後改承宣布政使司為行省,江南承宣布政使司即改為江南省,同江西省一並由兩江總督管轄,兩江總督駐江寧府。
順治十八年(1661年)將江南省一分為二,東稱「江南右布政使司」,西稱「江南左布政使司」。康熙六年(1667年),改江南右布政使為江蘇布政使司,江南左布政使為安徽布政使司。江蘇取江寧、蘇州二府首字而來,而安徽取安慶、徽州二府首字而來。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定江寧府為江蘇省省會,安慶府為安徽省省會。至此,江蘇、安徽兩省行政區劃大致相同。
江南地區除了降水豐富以外,還有長江和錢塘江兩大水系,兩者通過運河相互連通。江南地區河道棋布、湖泊眾多,有中國著名的三大淡水湖,即江西的鄱陽湖和湖南的洞庭湖、江浙兩省的太湖。
在長期的開發過程中,又興修了大量的水利工程使之相互勾連,如伍子胥開胥溪、夫差開鑿邗溝與江南運河等等,所以歷來就享有「水鄉澤國」的美譽。在這樣的氣候和地形地貌下形成的江南自然地理有著和北方顯著的不同。
❸ 材料反映出我國明清時期江南市鎮發展中怎樣的突出特點
材料三
(明清時期)鎮有各種類型……集散型的商業集鎮已形成專門性專的農副產品市場屬,其大宗除輸出糧食,大都是重要的農產品原料或重要的農村家庭手工業產品;生產型的手工業市鎮則依託於某項手工業生產的發展。
(2)根據材料三,指出明清時期江南市鎮的發展特點和原因。
正確答案:
(1)概況:商品交易地區廣闊、商路暢通、商旅安全、次數頻繁、數量較大
(2)特點:數量增長;類型多樣。
❹ 有學者認為,明清時期江南市鎮並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存在於農村經濟的基礎上面,是農村專業經濟發展的結
C抄
❺ ()是明清時期江南著名的經濟文化重鎮 A.安亭鎮 B.羅店古鎮 C.七寶古鎮 D.朱家角古鎮
B ❻ 明清江南市鎮的特點和興起原因
拋磚引玉 ❼ 明清江南市鎮的特點及興起的背景
1.北方連年戰亂,大多荒廢 與明清時期江南市鎮經濟的發展的原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