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廣東虎門大橋既然每年都大檢查,為何會出現主纜和吊索腐蝕嚴重
這不能怪專家,專家是根據數據分析問題,人家問了你這個有沒有問題,你都說沒問題,排除法。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到現場親自排查的。
調查的專家們必須實事求是更要有虛心和耐心,任何事都馬虎不得。更不要讓橋的設計師蒙受一些不必要的質疑。各相關部都要重中之重引起重視,大橋是祖國的門面,也是中國最賺錢的橋。美國歷史曾經出現過著名的鋼索吊橋因一定風力產生振動與橋體特定結構的頻率相吻合,而毀滅的事故,側風與一定結構的橋體會產生特定流體現象,這類現象有電視專門節目播過。本次事件,鋼索腐蝕也是必然現象,只是監管或維護是否及時的問題,少數鋼索出現問題,在強度設計上絕對不會有任何不足,但可能影響大橋振動頻率,再加上水馬和特定風速,必然造成振動。
交通部專家組的分析仍然不足,沒有證據證明,沒有實驗數據驗證,說服力不強。我國橋梁工程的權威性大學是浙江大學和李國豪教授,還是要把問題搞清楚再說吧!不要急於開通!處理方案也得放一放!根本不是水馬的問題。如果橋上出現擁堵,停滿了車輛,是不是也會發生震顫呢?汽車更高更重,對風的阻擋作用遠大於水馬,是不是沒有風,橋上車多的時候就會發生震顫呢?所以應該是橋的結構和吊索有問題。結構有損傷和吊索松動是大橋震顫的原因。
所有鋼索的拉力值要調整好,拉線長度調好,甚至部分更換,伸縮縫結合處,拆開調整到位。全面查腐蝕,嚴重的立即更換,一般的做好更換計劃,備料。 螺栓力矩檢查。潤滑及防腐檢查保養。根據編號記錄。
請國家有關領導多方面徵求有關專家意見,包括網上非常好的關注留言,非常專業。還可以發文面向全世界廣泛徵求處理意見,然後研究決定處理意見,修復完工後再進行嚴格檢查驗收,然後再恢復通車。決不能草率決定通車。追責!追責!嚴重!
2. 虎門大橋是誰投資的
虎門大橋現股東投資比例為:廣東省公路建設公司15%,國投交通公司10%,東莞市公路橋梁開發建設總公司10%,廣州穗橋發展有限公司5%,番禺路橋建設((600263行情,股吧))總公司10%,香港先鋒有限公司20%,新粵虎門有限公司30%。
虎門大橋飛架珠江口,是中國第一座大型懸索橋,其主航道跨徑888米,居中國前列,被譽為「世界第一跨」。
虎門大橋於1993年開始施工建設,1997年香港回歸前夕建成通車。[1]該橋總投資近30億元,其懸索橋部分均採用鋼箱焊接,共用鋼材2萬多噸。橋的主纜長16.4公里,每根主纜由13970根直徑為5.2毫米的鍍鋅高強鋼絲組成,如果將兩根主纜的鋼絲拉成一條鋼繩,足可繞地球一圈。屬於莞佛高速的一座橋梁。
虎門大橋是廣東十大地標之一,東起虎門威遠,西接南沙,橫跨珠江口,全長15.78公里,溝通廣東東西兩翼。「虎門大橋」四個字是江澤民主席所題。
虎門大橋工程是連接珠江東、西兩岸,廣東省東、西翼的重要交通樞紐,是貫穿深圳、珠海、香港、澳門的咽喉,它的建成,可使東莞、深圳及粵東地區到珠海、中山江門粵西地區的交通無須繞道,行車里程可縮短一百二十多公里,對廣東省的經濟發展和珠江三角洲的騰飛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3. 廣東省東莞市的虎門大橋有多長
全長15.76公里,主橋長4.6公里
4. 為什麼廣東省調整按照0.6元一公里計費,為何虎門大橋不隨之而降價5公里的威遠到南沙,一樣收費40元
虎門大橋和黃埔大橋屬於特殊路段,維持原路費不變。
5. 廣東高速虎門大橋車流量突破歷史高峰是真的嗎
廣州10月3日消息,由於今年國慶和中秋雙節疊加,民眾出行遊玩和探親人數激增,廣東出現「噴井式」車流,多處高速發生罕見擁堵,其中,虎門大橋交通幾乎癱瘓成為「痛點」。廣東省交通集團3日發布數據稱,當天該省仍有近40個行車緩慢或擁堵點,全省高速公路2日總流量達到652萬車次,同比去年增長近五成。
有來自廣東茂名的網友於10月1日在社交平台上稱,其當天凌晨3時從東莞大朗出發,次日(2日)還堵在虎門大橋。更有網友調侃稱,其從深圳出發,攜帶四盒月餅回家過中秋,在虎門大橋遭遇堵車,已經吃了三盒月餅。虎門大橋已經成為節假日的景點。
虎門大橋相關負責人對堵在橋上的司乘表示歉意,稱該橋將強化保暢通措施。廣東省交通集團稱,虎門大橋主要易擁堵路段及擁堵時間為:往廣珠東高速方向的車流高峰期集中在8時至20時。往廣深高速方向的車流高峰期集中在9時至23時,並預計,10月6至8日會帶來新一輪的車流高峰,主要以返程車輛為主,希望民眾提前回程准備工作。
此外,從東莞、深圳往廣珠東高速方向行駛的車輛可選擇走廣深沿江高速接虎門大橋,可避開太平立交站至威遠站路段的擁堵。從中山、江門等珠江西岸城市往廣深高速方向行駛的車輛可選擇在廣珠東高速的靈山站下高速,繞行亭角大橋、南沙區進港大道或者環市大道等道路至虎門大橋南沙B站入口再上高速,可避開坦尾立交站至南沙B站路段的擁堵。據了解,虎門二橋將於2019年上半年建成通車,屆時將大大緩解虎門大橋交通壓力。
而對於國慶節首日廣州機場高速發生嚴重擁堵一事,廣州市交委稱,10月3日8時至12時,機場高速北行方向仍為出行高峰,出現擁堵造成北行行駛緩慢。有需要前往白雲機場乘機的旅客優選乘坐地鐵三號線前往
6. 虎門大橋何時建成
虎門復大橋,位於廣制東省珠江三角洲中部,跨越珠江幹流獅子洋出海航道,大橋全長15.76公里,主橋長4.6公里,主跨888米,單跨雙鉸簡支懸索橋,矢跨比1/10.5,扁平閉合流線型鋼箱梁,35.6米,雙向六車道,中央設1.5米的分車帶,橋下通航凈空60米,1997年五月建成通車。
7. 廣東的虎門大橋有多長
虎門大橋總投資28億元,是國內第一座鋼箱梁懸索橋,全長15.76公里,主橋長4.6公里,橋面雙向版六車道,設權計晝夜通車量為12萬車次。大橋主跨為888米的鋼筋梁懸索橋,跨徑排世界第15位;大橋輔航道橋是270米連續鋼結構橋,居同類橋型世界第一;主跨凈空高60米,橋下可通航10萬噸巨輪。這座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現代化特大型橋梁,從動工到通車只用了四年半。令人自豪的是,這樣一座高水平的現代化橋梁完全是由中國人自己設計、施工、監理和科技攻關的
8. 虎門大橋是誰給錢建的
虎門大橋是由廣東省政府接手,再採用中外合作集資修建的。
1981年6月,廣東省公路建設公司與香港合和中國發展有限公司共同簽署合建虎門大橋高速公路意向書。
1991年5月,虎門汽車渡口竣工運營,很快就出現因運力不足問題,廣東省政府隨即推進虎門大橋項目。
1992年春季,廣東省委、省政府決定把虎門大橋工程項目從廣深珠高速公路的項目合作合同中分離出來,由省交通廳組織實施,採用中外合作集資修建;同年5月27日,虎門大橋舉行開工奠基儀式;同年10月28日,虎門大橋動工建設。
(8)虎門大橋對廣東經濟發展擴展閱讀
2019年,虎門大橋通車22年「體檢」
2019年6月19日和20日22時至次日早上8時,為使虎門大橋更好地服務珠江兩岸經濟發展,虎門大橋將啟動一次「健康體檢」。將對虎門大橋東引橋進行為期兩天的荷載試驗,在荷載試驗期間,虎門大橋東行方向(往東莞深圳方向)將實行全封閉交通管制。
虎門大橋運營22年以來肩負著溝通珠江口東西兩岸的跨江重任,對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的發展舉足輕重。隨著珠三角經濟的發展,虎門大橋的通行車流量逐年增加。
此次對虎門大橋進行荷載試驗的目的,是為了全面掌控大橋實際工作狀態,評價橋梁安全性能和實際承載能力,為日後的養護管理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和支持,同時也是更好保障廣大司乘人員的良好道路出行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