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濱州的地形以什麼為主
平原
② 為什麼濱州經濟發展不起來
濱州市位於山東省東北部,是地級市,屬於四線城市,經濟發展相對落後,工業結構單一,工業基礎較差,目前魏橋和渤海活塞還說的過去,京博有崛起的態勢,其他就都是一些污染嚴重的個體小企業。至於服務行業和旅遊業也相對滯後,互聯網行業暫無起色,只有幾家搞外包的。就業難問題突出,如果不是考事業編或公務員,在這里工作別抱有太多理想。民營企業很少,待遇差,真正能給你按時交五險一金的就很少很少。如果是工廠,除了春節基本沒假期,法定節假日就別考慮了(這里大部分工廠都不會給你放法定節假日的,因為機器不能停,工人都不放假,即便你不在生產一線,也是一視同仁的。),能讓你一個月休四天班的地方就很不錯了。所以,我有很多朋友和大學同學寧可去淄博、濰坊、青島、濟南工作發展也不願意回老家,因為既賺不到錢,又學不到東西,福利待遇還差。所以人才基礎薄弱是濱州發展緩慢的重要原因。大部分民營企業其實都是些個體戶,還停留在粗放經營的階段,大部分投資商看重的是土地流轉,比如北海新區。關鍵是,地方發展的思想觀念不行,太傳統陳舊,所以很多在其他城市做的很好的產業放到這里基本都夭折了。我一個朋友想開發新軟體,都要去杭州或成都,因為那裡產業發展環境好,能做起事來。再說說房價,平均3000塊錢的工資,房價平均8000,所以,呵呵。交通嘛還行,畢竟城區小,不需要等公交擠地鐵,當然也沒地鐵。因為地理位置的緣故吧,火車只能通到兩條線,沒有高鐵,好像要建。基本上都是開車或騎車。低速電動車和老年代步車是一大奇觀,號稱馬路任我行,從來不遵守交通規則,習慣就好了。好了,我能告訴你的就這些,這里還是比較安逸的,生活節奏慢,豐衣足食,如果不考慮房貸或車貸的話。但這是我的家鄉,再如何,也只是希望這些情況能有好轉,希望能真正把家鄉內外的東西建立起來!
③ 山東省濱州市是怎樣一個城市
2004年,全市人口出生率為.45‰,死亡率6.21‰,人口自然增長率6.24‰。年末全市總人口368.90萬人,較上年增加2.29萬人。
2002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市有少數民族39個,17589人,分布全市各縣區。主體少數民族是回族,15278人,其他超過百人的少數民族是:滿族435人、彝族410人、蒙古族273人、苗族273人、白族107人、拉祜族106人。 濱州市位於黃河下游、魯北平原,地處黃河三角洲腹地,北臨渤海,東與東營市接壤,南和淄博市毗鄰,西同德州市和濟南市搭界,是山東的北大門。1950年建惠民專區,幾經沿革,1992年改稱濱州地區,2001年撤地設市。現轄濱城區、惠民縣、陽信縣、無棣縣、沾化縣、博興縣、鄒平縣六縣一區和經濟開發區,版圖面積9600平方公里,人口369萬人。
濱州歷史悠久,文化淵源流長。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繁衍生息,是黃河文化和齊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在商朝時建有蒲姑國,秦朝開始建縣,從西漢起至民國先後設有郡(國)、州、府、道等地方行政建置,五代時期置濱州,以瀕臨渤海而得名。傳統民間藝術異彩紛呈,發源於博興的呂劇、惠民的胡集書會、泥塑、木版畫及濱州剪紙具有深厚的鄉土氣息,獨具藝術風格。濱州民風淳樸,人傑地靈,惠民縣是古代著名軍事家中國武聖孫武的故里。鄒平縣是宋代著名政治家范仲淹的生長地。博興縣是漢孝子董永的故鄉,中國「孝」文化的發源地。濱州還是中國呂劇的發源地。革命戰爭年代,是中央渤海區黨政軍領導機關所在地。
濱州交通便利。濟青高速、濱博高速、京濱高速和205、220國道穿越境內,是連接蘇、魯、京、津的重要通道。津汕高速大高至魯冀界段、威烏高速辛莊子至鄧王段、濱德高速、黃大鐵路濱州段、黃河公鐵兩用橋、中國濱州大高通用航空城、濱州萬噸級港口等一大批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正在加緊建設。
濱州市自然資源豐富。擁有土地94.5萬公頃,其中已開發的耕地46.7萬公頃,人均佔有耕地0.13公頃。自2003年底開始的以防潮堤為屏障的「北帶」開發扎實推進,新增土地61萬畝。黃河貫穿東西,淡水資源充足。已探明的礦產資源有26種,已開發15種。石油和天然氣儲量豐富,是全國第二大油田--勝利油田的主采區。海岸線長240公里,是山東省重要的原鹽生產基地。
濱州農業基礎良好。農、林、牧、漁各業發達,現已建成棉花、蔬菜、冬棗、水產、牧草「五個百萬畝」基地。無棣金絲小棗、沾化冬棗、惠民蜜桃、鄒平水杏、陽信鴨梨等各具風味,馳名中外。沾化縣被國家命名為「中國冬棗之鄉」和「冬棗原產地」,成為中國最大的冬棗生產基地。渤海文蛤、梭子蟹等名優水產品名揚海內外。
濱州工業發展迅猛。紡織家紡服裝、油鹽化工、汽車和發動機及零部件、造船及零部件、飛機及機械零部件製造、電子信息、糧油果蔬食品深加工、生物工程、現代服務業、基礎設施十大產業(鏈)集群初具規模。「汽車上路、輪船下海、飛機上天」目標基本實現,陸、海、空立體化高科技產業框架正在形成。魏橋創業、濱化集團進入中國企業500強。盟威製造公司主要經濟指標連續19年奪得國內同行業之冠。魯北企業集團是國內第一批「環境友好型企業」、第一家無「三廢」綠色化工企業。全市已有上市公司6家,累計募集資金59.2億元,其中境外上市2家,募集資金4.89億美元,列山東省第1位。 濱州剪紙歷史悠久,在國內外享有盛名,其結構嚴謹、古樸渾厚、拙中蘊靈、題材廣泛,多豪放粗獷之作,與黃河流域的文化遺產一脈相承,堪稱中國數千年傳統文化藝術的結晶。
在濱州剪紙的傳統題材中,表現較多的有葫蘆和鳥、雞狗鵝鴨、花草魚蟲、豬羊騾馬等,無不蘊涵著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希望和追求,洋溢著創作者自然、淳樸的真摯感情,其主要題材,多與古時黃河下遊人民的生活和中華民族的一些神話有關。
濱州剪紙藝術新人輩出,許多名作被中國民間藝術博物館收藏,並作為中國剪紙藝術的優秀代表出國展出。 【 礦產資源 】
全市已探明的礦產有26種,已開發15種。鄒平南部山區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銅礦儲量約56.9萬噸,同時伴生有金、銀、鉬等貴重稀有金屬; 已探明可開采利用的建築石料儲量約1.3億立方米,麥飯石儲量約1億噸左右。
除鄒平南部山區外,轄區內整個平原及北部海灘、淺海地下都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石油總儲量約6億噸,天然氣總儲量約164億立方米。
無棣、沾化兩縣海岸帶有兩條寬數百米、綿延數十公里的貝殼梁,可開采利用儲量約1600萬噸,是生產水泥、飼料添加劑、化工添加劑、貝瓷等理想原料。
沾化縣東北部地下蘊藏煤層,埋深約2000米,儲量約25億噸。
全市已發現礦泉水4處,鄒平縣2處已開發利用,博興、惠民各1處,尚未開發;發現熱水出露點18處,已開發利用7處。
無棣、沾化海岸地帶盛產原鹽,是山東省重要的原鹽生產基地,地下鹵水儲量豐富,分布廣、儲量大、產量高。濱州市礦產潛在總值1400億元,居全省第六位。
【 土地資源 】
全市土壤共分褐土、潮土、鹽土、砂姜黑土、風沙土5個土類。全市土地總面積1416.7萬畝,其中農用地919.1萬畝 (包括耕地面積674.9萬畝、園地面積41.5萬畝、林地24.3萬畝、牧草地10.4萬畝、其他農用地168.0萬畝), 建設用地206.4萬畝(包括居民及工礦用地174.9萬畝、交通用地8.8萬畝、水利設施用地22.6萬畝),未利用土地291.1萬畝。全市人均土地面積4.20畝,人均耕地1.86畝,略高於全國水平。
【 海洋資源 】
濱州海岸線長239公里,約佔山東省的8%;灘塗17萬公頃,約佔山東省的31%;負十五米淺海20萬公頃,宜鹽面積9.6萬公頃, 是山東省第二大海鹽生產基地和全國四大漁場之一。沿海灘塗、淺水海域發展水產養殖和制鹽業潛力巨大。
【 淡水資源 】
全市水資源總量平均13.12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5.7億立方米,地下水7.42億立方米,人均佔有水資源326立方米,低於全國、全省平均水平。 全市可供利用的黃河過境客水資源比較方便,黃河過境長94公里,多年平均過境水量為303.5億立方米,穿過鄒平、惠民、博興、濱城4縣區,全市黃河總引水量為14.79億立方米。 引黃供水是全市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用水的主要來源。全市有庫容超千萬立方米的平原水庫9座,中小型庫塘248座,全市蓄水能力達4.64億立方米。 濱州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一個中心-一個龍頭-南北城市帶」組團式、連帶型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規劃設計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四環五海」工程(即環城公路、環城水系、環城綠化帶、環城風景帶和東、西、南、北、中五座平原水庫)順利完工,集園林與湖水於一色,融產業、生態、文化為一體,初現「四環相連」、「五海」呼應、72湖點綴的生態城市特色。濱州經濟開發區建設步入快車道,道路、廣場、綠地等公用設施逐步配套完善,為項目建設、產業配套提供了良好載體。
現代服務業迅速成長。濱州現代物流中心初具規模、國際會展中心竣工使用,奧林匹克公園動工建設。家紡文化節、中美明星水上對抗賽、沾化冬棗節、博興國際小戲節等節賽活動相繼舉辦,會展經濟方興未艾。誠信濱州建設逐步深化,連續四屆銀企合作懇談會成果豐碩,共簽約資金1067億元。同時,以「四環五海」、武聖孫子為品牌,大力整合旅遊資源,形成了具有濱州特色的「兩山(鶴伴山、碣石山)兩帶(沿黃、沿海)一聖人(孫子)」的旅遊格局。
近年來,濱州市各級黨委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圍繞「堅持『五個統籌』,打造系統『九州』」(小康濱州、開放濱州、生態濱州、誠信濱州、科教濱州、人才濱州、文明濱州、民本濱州、平安濱州)的戰略部署,堅持「發展是主題,調整是主線,招商是重點,實干是關鍵,穩定是基礎、廉政是保證」的工作方針,解放思想,科學實干,經濟社會持續呈現出速度快、效益好、後勁足、變化大的良好態勢。2005年,全市地方生產總值實現665億元,同比增長17.8%,完成地方財政收入32.1億元,同比增長45.9%,增幅居全省第1位,總量列全省第11位;農民人均純收入3800元,同比增長12.5%。
2006年,是「十一五」規劃的開局年,也是濱州由「追趕戰略」向「趕超戰略」的轉折年、關鍵年。站在新起點、謀劃新發展、實現新跨越,濱州市委、市政府將以科學發展觀總攬全局,繼續執行「30字」工作方針,突出超越發展「一個主題」,沖刺2006,鎖定到2007年經濟總量進入全省中游、人均指標進入上中游從而徹底改變欠發達面貌「兩個目標」,抓住班子實干、招商投入、環境整治「三個關鍵」,狠抓強勢工業、高新技術、現代服務業、循環經濟「四個發展」,扎實推進農村城鎮化、農業產業化、南北一體化、環境生態化、社會和諧化「五個加快」,加速形成十大產業(鏈)集群,推進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努力建設民富市強、碧水綠蔭的生態園林型現代濱州。 濱州市轄濱城區、無棣縣、陽信縣、沾化縣、惠民縣、博興縣、鄒平縣、濱州經濟開發區兩區六縣。全市18個鄉,57個鎮,9個辦事處,各縣區所轄鎮、鄉、街道辦事處如下 :
濱城區:6 街道辦事處、5 鎮、3 鄉。
市東街道辦事處、彭李街道辦事處、市西街道辦事處、市中街道辦事處、北鎮街道辦事處、蒲城街道辦事處。濱北鎮、里則鎮、堡集鎮、小營鎮、舊鎮鎮。尚集鄉、單寺鄉、梁才鄉 。
惠民縣:10 鎮、4鄉。
惠民鎮、石廟鎮、桑落墅鎮、淄角鎮、李庄鎮、胡集鎮、麻店鎮、姜樓鎮、清河鎮、魏集鎮。何坊鄉、皂戶李鄉、辛店鄉、大年陳鄉。
陽信縣:6 鎮、3鄉。
陽信鎮、溫店鎮、商店鎮、流坡塢鎮、翟王鎮、河流鎮。勞店鄉、水落坡鄉、洋湖鄉。
無棣縣:6 鎮、 5鄉。
無棣鎮、小泊頭鎮、水灣鎮、大山鎮、馬山子鎮、埕口鎮。信陽鄉、佘家巷鄉、西小王鄉、柳堡鄉、車鎮鄉。
沾化縣:5 鎮、5 鄉、1 街道辦事處。
富國鎮、下窪鎮、古城鎮、馮家鎮、泊頭鎮。
下河鄉、利國鄉、大高鄉、黃升鄉、濱海鄉。
海防辦事處。
(行政區劃示意圖)
博興縣:9 鎮、1鄉。
博興鎮、曹王鎮、陳戶鎮、興福鎮、龐家鎮、閻坊鎮、湖濱鎮、店子鎮、純化鎮。喬庄鄉。
鄒平縣:13 鎮、1鄉。
鄒平鎮、長山鎮、魏橋鎮、西董鎮、好生鎮、臨池鎮、焦橋鎮、韓店鎮、孫鎮、九戶鎮、青陽鎮、明集鎮、檯子鎮。碼頭鄉。
濱州經濟開發區:1 鎮。
杜店鎮。
④ 濱州以什麼著稱
清河鎮木板年畫
。濱州市位山東省北部、魯北平原、黃河三角洲腹地,是黃河文化和齊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是渤海革命老區中心區。
先後榮獲國家衛生城市、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中國特色魅力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山東省適宜人居環境城市、等稱號。
民間藝術:呂劇。他們學唱當地流行的鄉野小調和「打坐腔」等,以賣唱乞食求取活路。稍後,他們又吸收「化妝揚琴」的演唱形式,接著,形成了幾人的樂隊伴奏,有了簡單的武打等歌舞基礎,有了呂劇的雛形,為以後的長足發展奠定了基礎。
特色農作物:惠民短枝紅富士系,沾化冬棗,長山山葯,無棣縣金絲小棗,惠民蜜桃,張高水杏,黃河五道口大米。
著名人物:孫武,董永(著名孝子),劉徽(魏晉時期數學家),杜翰(「顧命八大臣」之一),杜受田(清朝高官)
著名景點有中國孫子兵法城、鶴伴山國家森林公園、魏氏庄園、魏集古村落等
這就是濱州。渤海境內飲食習慣,麵食除饅頭外,還有烙餅、蒸包、火燒、面條、煎包、水餃等品種,菜以新鮮蔬菜為主,間有肉蛋雞魚;常年喝大、小米粥和稀飯;茶點也進入了尋常百姓家;濱城區等地飲茶尤甚,宴請賓客飯菜豐盛,有冷盤、熱炒、大件(全雞全魚)、甜貨等,多達十幾道菜;逢年過節,家家備酒、肉、魚、菜。
⑤ 濱州市有什麼人為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應該說是魏棉創業集體公司老總張士平,它為濱州市經濟發展速度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給濱州的經的職場工作就業帶來了機會!又給濱州各方面都是一樣帶來了蓬勃發展的力量。
⑥ 濱州的經濟概況
2011年,濱州市實現生產總值(GDP)1817.5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12.0%。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78.07億元,增長4.9%;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972.29億元,增長13.1%;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667.22億元,增長12.3%。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0.02:54.61:35.37調整為9.80:53.49:36.71,服務業佔比提升1.3個百分點。人均生產總值達48326元(按年均匯率折算為7482美元),增長10.9%。
2011年,濱州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978.04億元,增長32.8%,實現利潤238.55億元,增長18.5%;利稅362.80億元,增長17.3%。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到272.35%,同比提升14.6個百分點。四大支柱行業穩步增長。濱州市規模以上紡織業增加值增長12.8%,實現利潤104.09億元,增長14.2%;農副食品加工業增加值增長3.6%,實現利潤28.2億元,增長33.9%;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4.3%,實現利潤24.35億元,增長53.6%;石油加工煉焦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0%,實現利潤14.55億元,下降26.5%。
2012年市級財政民生支出143.8億元,占財政支出63.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25810元、10047元。在全省率先同步實現新型農村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全覆蓋及國家基本葯物制度全覆蓋。農村低保標准提高到2300元,城市低保標准提高到每月人均400元。鞏固完善新農合制度,全市一二級公立醫院實行「先診療後付費」住院服務模式。代表山東獲全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第二名。平安校車工程扎實推進,共有校車626輛,惠及學生3.1萬餘人。安居工程順利推進,截止2012年底,保障性住房自2008年開始共開工3.41萬套,棚戶區改造自2010年開始共開工安置1.4萬戶,農房建設、危房改造自2009年開始累計完成13萬戶,城市和農村人均住房面積分別達到41.2、47.2平方米。扎實推進市民體育中心、市民文化中心、市民活動中心、市民公共衛生中心、老幹部活動中心等城市重大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群眾文化生活條件不斷得到改善。
2014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快經濟提質增效升級,全市經濟保持平穩發展態勢,結構調整出現積極變化,民生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社會事業全面發展。
2014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快經濟提質增效升級,全市經濟保持平穩發展態勢,結構調整出現積極變化,民生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社會事業全面發展。物價水平低位運行。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1.7%,其中,服務項目價格上漲2.7%,消費品價格上漲1.3%。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下降3.4%,購進價格下降4.0%。
⑦ 濱州的經濟在青煙威以外的山東處於什麼水平
濱州的經濟近幾年發展很快啊,看物價以及大學的錄取情況就知道回了啊。。德州菏澤和答濱州直接不一個水平,濱州要比那些強多了啊。不信來濱州看看就知道了,過去的濱州或許沒那麼好可近幾年的飛速發展確實不同網上介紹不少。美中不足的就是濱州地方不大。。
⑧ 濱州北海新區的經濟發展
經過多年的開發,這里已經初步形成了以鹽化工、油化工、造船、生態能源為支柱的工業體系。以濱州海洋化工、濱化海源鹽化、金華鹽化、魏橋鹽化為主體的一大批鹽及鹽化工項目迅速崛起,呈現出「鹽業開發全面推進,溴素企業陸續投產,精細化工破題上路」的發展格局。2005年以來,以套爾河沿岸為基地的造船業迅速興起。濱州中盛、津濱船舶重工、長勝造船、舟山船舶修造等11家造船企業和10個配套項目紛紛落戶新區。以風力發電為主的生態電力能源開始建設,國華瑞豐風電項目、法國埃法日風電項目等五個風電項目都已開工,總投資50多億元,總裝機容量100萬千瓦。
⑨ 濱州地形以什麼為主
濱州市地形以平原為復主。制
濱州市位於山東省北部、黃河三角洲腹地、渤海灣西南岸,北通渤海,東臨東營市,南連淄博市,西南與濟南市交界,西與德州市接壤,西北隔漳衛新河與河北省海興縣、黃驊市相望。
全市境域橫跨黃河兩岸,地理坐標為:東經117°15'至118°37',北緯36°41'至38°16'。東西最大跨徑120公里,南北最大跨徑175公里,總面積9444.65平方公里。
境內地勢南高北低,由西南向東北傾斜。長白山脈橫貫南部和西南部邊沿,其主峰摩訶頂海拔826.8米,為最高點;北部沿海最低處海拔高度僅1.6米,最低點在沾化縣境內。以小清河為界,全境呈現南北兩種不同類型的地形地貌特徵。 小清河以南從屬泰沂山區山前沖積、洪積平原,並有部分低山丘嶺,地勢南高北低,海拔高程在8~826.8米之間,地面坡降1/4000左右。小清河以北為黃河沖積平原,海拔高程一般在1~20米之間,地勢向東北傾斜,比降一般在1/8000~1/10000之間。
由於歷史上黃河多次改道和決口泛濫,造成沉積物交錯分布,加上海潮內侵、自然侵蝕和人類活動的影響,形成了低崗、緩坡、淺窪相間,微地貌差異較大的地貌特徵。
⑩ 濱州市農業主要以什麼為主
濱州的農業處傳統的種植業外,還有以糧食深加工為主的泰裕麥業(特種小麥種植、加工)內,金匯玉米的系列容產品(玉米深加工包括玉米油、粉絲、等),還有畜牧養殖業包括奶牛標准化養殖、大棚鴨養殖、再有裕華集團的冬棗保鮮及深加工、隆達食品的畜禽類肉食品加工,等等。不知你是否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