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商品經濟發展的影響

商品經濟發展的影響

發布時間:2020-12-10 18:46:22

⑴ 中國古代商品經濟發展的影響有哪些

一、中國古代商品經濟發展 (1)先秦:商民善於經商,後世將經商的人稱為「商人」;商朝以貝作為貨幣;商朝都城已成為繁華的商業都市,有「商邑翼翼,四方之極」之稱。春秋戰國時期,商業發達,各地土特產品互相交流,在中原市場上可買到南方的象牙、北方的馬、東方的魚鹽和西方的皮革;許多城市成為繁華的商業中心,如齊國臨淄、趙國邯鄲、楚國郢等;出現了許多有名的大商人,如春秋後期的范蠡(「陶朱公」)和戰國後期的呂不韋。 (2)南北朝:南北朝時,不少城市遭到戰爭破壞,商品經濟發展緩慢;北魏以後,北方商品經濟有所恢復;與之相比,南方商品經濟相對比較活躍。北魏時,洛陽城內市場很多且有周長近八里的大市;一些富商大賈周流天下或遠走異域。建康(南京)城內建有四市,市內唐鋪林立;秦淮河兩岸商旅雲集,交易興盛。草市(農村集市)開始出現,含義有二:一是販飼馬料之市;二是草草構成之市。 (3)隋唐:農產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尤其是茶葉的市場廣泛,唐朝中期政府開始徵收茶稅;隋唐商業的四個特點如下:一是交通發達(交通要道上有接待客商的私家店肆,備有供客商騎用的「驛驢」;以運河、長江為主的水運也很方便;從長安、登州、揚州、廣州等地出發的對外交通也很發達);二是貨幣統一(由五銖錢到開遠通寶);三是市場發達(場所固定——市;官員管理——物價和稅收等;邸店櫃坊——邸店兼營旅店、貨棧和交易場,櫃坊專營貨幣的存放和借貸;店鋪限定——營業面積;時間限定——市的買賣時間;夜市草市——繁華大城市裡有夜市,偏遠的農村有定期舉行的草市);四是商人眾多(大商人、中等商人、小商小販、胡商、外商)。 (4)宋元:北宋時期的商業有了一個新的轉折。其表現在:①解除了商業活動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②政府允許工商業者「以資買官」,商人地位有所提高,形成地主、官僚、商人逐步結合的趨勢。③商稅收入在政府財政收入結構中比重劇增。④市鎮的集市發展,城市商業區域擴大到城外。⑤城市的消閑文化發展,如瓦肆的出現和宋詞的發展。王安石變法的理財措施中有「市易法」,由政府設立市易務,有利於穩定物價和商品交流,也增加了國家的收入。 (5)明朝:清代前期棉花、蠶桑、茶葉、油料等經濟作物種植面積擴大,還形成了一些專業生產區域,促進了農業生產商品化。國內商業繁榮(市場大——國內市場擴大、品種多——農產品和手工業品品種達到兩百餘種、販運快——區域間長途販運發展較快、城市多——北京和南京是全國性商貿城市,全國出現了數十座較大的城市、向農村——商品經濟向農村延伸,江浙地區以工商業著稱的市鎮蓬勃興起);對外貿易艱難(實行閉關政策,限制對外交往)。 二、中國古代城市商品經濟發展的社會影響: (1)傳統的政治性城市逐漸向商業化城市發展,表明商品經濟日趨活躍。 (2)農村人口不斷走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多,城市規模擴大。 (3)商品經濟的發展一方面刺激了農業、手工業和城市的發展,另一方面又對自然經濟起了破壞作用,同時也是對傳統的「重農抑商」觀念的挑戰。 (4)在商品經濟繁榮的明朝中後期,江南一些城市出現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 (5)隨著城市商品經濟的發展,市民的生活和觀念逐漸發生變化。

⑵ 銀行貨幣對商品經濟發展的影響

我擦,那影響可深遠了。
這個問題問的太大,可以寫論文了,還是給個小點的方向吧。

⑶ 明清商品經濟發展給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帶來的主要影響是什麼

明清商品經濟發展給社會、政治、文化沒有帶來什麼特別的影響,甚至於在經濟上也是如此,沒有例外。

⑷ 商品經濟的發展對婚姻觀念有什麼影響

商品經濟社會有很多人站在錢的角度,把錢和婚姻混在了一起,希望嫁有錢人。其實婚姻的幸福與金錢沒有多大關系,關鍵是兩個人有愛。

⑸ 唐宋商品經濟的發展及歷史影響

唐朝商品經濟:
1、交通發達(交通要道上有接待客商的私家店肆,備有供客商騎用的「驛驢」;以運河、長江為主的水運也很方便;從長安、登州、揚州、廣州等地出發的對外交通也很發達);
2、貨幣統一(由五銖錢到開遠通寶);
3、市場發達(場所固定——市;官員管理——物價和稅收等;邸店櫃坊——邸店兼營旅店、貨棧和交易場,櫃坊專營貨幣的存放和借貸;店鋪限定——營業面積;時間限定——市的買賣時間;夜市草市——繁華大城市裡有夜市,偏遠的農村有定期舉行的草市);
4、商人眾多(大商人、中等商人、小商小販、胡商、外商)。

宋朝商品經濟:
1、解除了商業活動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
2、政府允許工商業者「以資買官」,商人地位有所提高,形成地主、官僚、商人逐步結合的趨勢。
3、商稅收入在政府財政收入結構中比重劇增。
4、市鎮的集市發展,城市商業區域擴大到城外。
5、城市的消閑文化發展,如瓦肆的出現和宋詞的發展。王安石變法的理財措施中有「市易法」,由政府設立市易務,有利於穩定物價和商品交流,也增加了國家的收入。

⑹ 戰國時期商品經濟的發展及其影響

你說的是中國的戰國還是日本的?中國戰國屬於奴隸末封建初,商品經濟屬於初級階段,剛剛脫離朝貢的以物易物方式。而且各國的錢不通用。車不同軌。
中國的大商人出現很晚,發展屬於曇花一現,因為大型商業活動要求有很高的生產力,也就是封建初,但是秦朝採用重農抑商政策,商人就那個了。
春秋時農工商並重,像子貢,范蠡,白圭,猗頓,刀間在當時有很高的地位。尤其是宋國和周國幾乎是全民經商。
但是早期商人採取囤積居奇的惡劣手段,殘酷地剝削農民,侵襲農業,掏空了列國政權賴以生存的經濟基礎,威脅著列國君主的統治。「萬乘之國,必有萬金之賈」。相當於「一國而二君二王」。後期的呂不韋是商人干政的典範,賣貨已經買賣國君了。

影響:商業是交流。中國戰國時期的廣泛交流使思想活躍,社會繁榮。也是諸子百家興起的時候。「貨殖之利,工商是營。廢居善積,倚巿邪贏。白圭富國,計然強兵。倮參朝請,女築懷清。素封千戶,卓鄭齊名。」可謂中國社會的黃金時期。說實話,我覺得戰國時代的中國人才最像中國人。

至於日本戰國時代,商業以海運為主,集中在幾個大港口比如:界町,博多,大湊,府內。猴子上台,商業向大阪轉移。烏龜上台,江戶又成為商業中心。
這個我不太清楚,你有興趣可以去請教一下日史帝。

⑺ 明清商品經濟發展引起的社會變化

一、明清時期商品經濟發展的原因

明清時期的商品經濟是我國封建經濟高度發展的產物。在我國封建社會的經濟形態中,商品經濟的提出是相對於自然經濟而言的,自然經濟與商品經濟的關系是相互依託,互相制約,互為條件的一種綜合性經濟。明清時期商品經濟的發展是以自然經濟在形態相對飽和的狀況下才得以迅速發展的,例如一戶依靠"男耕女織"為生的小農家庭,它每天所生產出來的布匹僅僅能夠滿足家庭成員的日常供給時,便不會出現剩餘產品的現象,這樣也就不會出現商品經濟,只是停留在自然經濟的層面上;當它通過改革生產技術,提高了每天生產的數量,除了家庭成員的供給之外,還能剩餘更多的勞動產品,便會拿剩餘的勞動產品到市場上進行買賣交易,從而實現了商品經濟。相反商品經濟發展起來之後,便會刺激小農家庭的生產積極性,促使他們生產出更多的勞動產品。正是在這種自然經濟與商品經濟互為依託的發展形勢下,才促使了封建社會生產力水平的進步。明清時期雖然處於我國封建社會的末期,但是它的生產力發展水平是優越於以往的任何朝代,自然經濟生產的勞動產品不斷增多,市場貿易繁榮,商業市場增多,以盈利為目的的商業實體不斷增多,這便促進了我國商品經濟的快速發展。
明清時期的商品經濟受到世界經濟潛移默化的影響。在中學歷史教學中主要涉及到新航路的開辟、三角貿易、澳門貿易圈、荷蘭佔領台灣、白銀大量流入中國等方面。早在
15世紀以前,歐洲與亞洲的中國、印度及東南等地就有了貿易往來,中國的瓷器、茶葉等商品得到歐洲人的青睞,後來隨著土耳其帝國的建立,陸上交通受到阻礙,這就迫使歐洲人尋求新的通往東方的道路,這便出現了新航路的開辟。新航路的開辟促使世界逐漸連為一體,並且開始成為一個統一的世界市場。西班牙和葡萄牙是率先開始新航路開辟的兩個國家,後來歐洲的其它國家也緊隨其後紛紛進行新大陸的探索。
二、明清時期商品經濟發展的表現

隨著我國封建社會的進一步發展,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耕地面積和農作物產量的不斷擴大,使得明清時期的農業經濟得到顯著發展,促進了農產品在市場流通過程中的次數,再加上商品種類的多樣化,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共同促成了我國封建社會商品經濟的新發展,並為這一時期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優勢。在中學歷史教材中,也已經明確了商品經濟所涵蓋的領域,主要表現為農業領域、手工業領域、商業領域、城市發展、金融信貸、國際貿易等各個領域。……以上供參考。

⑻ 商品經濟發展產生了什麼影響

商品經濟的發展,一方面為商品的轉軌開辟了廣闊的流通幅度,自然地對貨幣內金融提出了新容要求,促使封建金融機構開始突破單純兌換范圍,逐步過渡到信貸階段;另一方面,埠際貿易開展,使商品流通幅度擴大,出現了不同地區債務清算和現金平衡等新問題,於是需要匯兌專業化。

⑼ 一般等價物的出現對商品經濟的發展有哪些促進作用和影響

一般等價物來就是從其它商品中分離出來自的,可以和其它一切商品相交換並表現其它一切商品價值的商品。
有了一般等價物後,方便了商品交換,人們只要經過兩次交換,就可順利換得自己所需的商品,即:「第一步,用自己的商品換成一般等價物;第二步,用一般等價物換取自己需要的商品。
可見,一般等價物的出現,有利於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發展。

⑽ 明清商品經濟發展對社會轉型的影響

農業:棉花推廣,高農產品引進,農產品商業化,形成專業生產區域。
手工業:工具革新(版紗綢機的出現)權,技術提高(雙色印套技術),分工細密,規模大,資本主義萌芽。
商業:國內市場擴大,農產品種類增多,國際長途販運貿易發展,江浙地區出現了以以工商業著稱的市鎮。

閱讀全文

與商品經濟發展的影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