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山東菏澤多少縣區
菏澤市轄8縣1區及兩個開發區,分別是:牡丹區、巨野縣、定陶縣、曹縣、成武縣、單縣、鄆城縣、鄄城縣、東明縣及菏澤市經濟開發區、菏澤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參考網路:http://ke..com/view/14211.htm
2. 東明縣的介紹
東明縣,中國山東省菏澤市下轄縣,位於魯西南平原黃河南岸,是黃河入魯第一版縣。東臨菏澤市牡丹權區、曹縣,南與河南蘭考縣接壤,西北與河南長垣縣、濮陽縣隔河相望。現轄10鎮2鄉和2個街道辦事處、1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395個行政村,總人口81萬人,農業人口68萬人;總面積1370平方公里,耕地124萬畝。1東明交通、通訊便利。新石鐵路橫穿東西、京九公路縱貫南北,106國道、東蘭公路連接魯豫,日南高速公路和日東高速公路全線貫通,京九鐵路沿境而過,史有「三省通衢」之稱,今為蘇魯豫皖四省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黃金通道。寬頻可隨時接到用戶,政府區域網已經建成,基本實現了信息網上查詢、文件網上傳輸、資源共享1。東明縣是全國著名的西瓜之鄉、武術之鄉、書法之鄉,長壽之鄉2。縣政府駐城關街道五四路。
3. 山東省地級市及轄市區縣
截至2005年年底,全省總計17個地級市,140個縣級單位(其中市轄區49,市31,縣60),1931個鄉鎮級單位(其中街道辦事處460,鄉277,鎮1194),總面積15.7萬平方公里,總人口9180萬人。
濟南市:
市中區 | 歷下區 | 天橋區 | 槐蔭區 | 歷城區 | 長清區 | 章丘市 | 平陰縣 | 濟陽縣 | 商河縣
青島市:
市南區 | 市北區 | 城陽區 | 四方區 | 李滄區 | 黃島區 | 嶗山區 | 膠南市 | 膠州市 | 平度市 | 萊西市 | 即墨市
淄博市:
張店區 | 臨淄區 | 淄川區 | 博山區| 周村區 | 桓台縣 | 沂源縣 | 高青縣
棗庄市:
市中區 | 山亭區 | 嶧城區 | 台兒庄區 | 薛城區 | 滕州市
東營市:
東營區 | 河口區 | 廣饒縣 | 墾利縣 | 利津縣
煙台市:
芝罘區 | 福山區 | 牟平區 | 萊山區 | 龍口市 | 萊陽市 | 萊州市 | 招遠市 | 蓬萊市 | 棲霞市 | 海陽市 | 長島縣
濰坊市:
濰城區 | 寒亭區 | 坊子區 | 奎文區 | 青州市 | 諸城市 | 壽光市 | 安丘市 | 高密市 | 昌邑市 | 昌樂縣 | 臨朐縣
濟寧市:
市中區 | 任城區 | 曲阜市 | 兗州市 | 鄒城市 | 魚台縣 | 金鄉縣 | 嘉祥縣 | 微山縣 | 汶上縣 | 泗水縣 | 梁山縣
泰安市:
泰山區 | 岱嶽區 | 新泰市 | 肥城市 | 寧陽縣 | 東平縣
威海市:
環翠區 | 乳山市 | 文登市 | 榮成市
日照市:
東港區 | 嵐山區 | 五蓮縣 | 莒縣
萊蕪市:
萊城區 | 鋼城區
臨沂市:
蘭山區 | 羅庄區 | 河東區 | 沂南縣 | 郯城縣 | 沂水縣 | 蒼山縣 | 費縣 | 平邑縣 | 莒南縣 | 蒙陰縣 | 臨沭縣
德州市:
德城區 | 樂陵市 | 禹城市 | 陵縣 | 寧津縣 | 齊河縣 | 武城縣 | 慶雲縣 | 平原縣 | 夏津縣 | 臨邑縣
聊城市:
東昌府區 | 經濟開發區∣臨清市 | 高唐縣 | 陽谷縣 | 茌平縣 | 莘縣 | 東阿縣 | 冠縣
濱州市:
濱城區 | 鄒平縣 | 沾化縣 | 惠民縣 | 博興縣 | 陽信縣 | 無棣縣
菏澤市:
牡丹區 | 鄄城縣 | 單縣 | 鄆城縣 | 曹縣| 定陶縣 | 巨野縣 | 東明縣 | 成武縣
(註:濟南市、青島市為副省級城市。)
4. 在山東菏澤火車站怎麼去菏澤市東明縣陸圈鎮經濟開發區(山東菏澤華糧生物工程集團),各位大哥大姐幫幫
出火車站,到車站的廣場就有到東明的大巴,你可以買到陸圈,到車上跟司機說一聲華糧集團,到時就會通知你了,那個公司就在路邊。
5. 東明縣有多少鄉鎮
截至2019年,東明縣轄2個街道辦事處10個鎮2個鄉和1個經濟技術開發區。
新中國成立後,東明縣劃分為9個區,有195個行政村、833個自然村。1952年劃為10個區。2004年9月設東明縣經濟技術開發區,原城關鎮10個行政村劃入。2010年5月撤銷城關鎮,以原行政區設立城關、漁沃2個街道辦事處;撤銷武勝橋鄉,設武勝橋鎮。2012年9月撤銷菜園集鄉,設菜園集鎮;撤銷沙窩鄉,設沙窩鎮。2013年12月撤銷小井鄉,設小井鎮。
至2019年底,東明縣共轄城關街道、漁沃街道、東明集鎮、劉樓鎮、陸圈鎮、馬頭鎮、三春集鎮、大屯鎮、武勝橋鎮、菜園集鎮、沙窩鎮、小井鎮、長興集鄉、焦園鄉,即2個街道辦事處10個鎮2個鄉和1個經濟技術開發區,共400個行政村7個居委會、921個自然村。
(5)東明縣經濟開發區擴展閱讀:
東明縣位於山東省魯西南平原、黃河南岸,是黃河進入山東的第一縣。位於北緯34°58′~35°25′、東經114°48′~115°16′之間。縣境南北最長55公里,東西最寬35公里。東臨菏澤市牡丹區、曹縣,南與河南省蘭考縣接壤,西北與河南省長垣縣、濮陽縣隔河相望,總面積1370平方公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1949年10月,東明縣仍屬平原省菏澤專區。1952年11月30日,撤銷平原省,東明縣歸屬河南省鄭州專區。1955年10月,東明縣改屬開封專區。1963年4月,東明縣改屬山東省菏澤專區。1967年,菏澤專區更名為菏澤地區,東明縣歸其管轄。2001年6月,撤菏澤地區建菏澤市,東明縣仍屬之。
6. 請問山東省東菏澤市東明縣有多少個鄉鎮
截止到2019年9月9日,東明縣轄2個街道辦事處10個鎮2個鄉和1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城關街道、魚沃街道、東明集鎮、劉樓鎮、陸圈鎮、馬頭鎮、三春集鎮、大屯鎮、武勝橋鎮、菜園集鎮、沙窩鎮、小井鎮、長興集鄉、焦園鄉,共400個行政村,7個居委會,921個自然村。
新中國成立後,東明縣劃分為9個區,195個行政村、833個自然村。1952年劃為10個區。1955年合並為5個區,130個鄉;12月改劃為13個中心鄉、一個鎮、38個一般鄉。翌年改為22個鄉。1958年撤銷鄉鎮,建立9處人民公社。1961年,復改為7個區和縣直轄城關鎮。
1963年撤區,改劃為12處人民公社。1979年改劃為18處。1981年城關公社改為城關鎮。1984年社改鄉,全縣劃為19個。1986年轄3鎮19鄉。1994年12月撤銷馬頭鄉設馬頭鎮,撤銷三春集鄉設三春集鎮。1996年12月撤銷劉樓鄉設劉樓鎮。2000年6月撤銷大屯鄉設大屯鎮。
2001年2月,經省政府批准,東明縣合鄉並鎮。撤銷魚沃、臨河店、胡庄、焦樓、張寨、海頭、高村、五營、王店鄉,其整建制分別並入城關鎮、東明集鎮、陸圈鎮、劉樓鎮、沙窩鄉、武勝橋鄉、菜園集鄉、小井鄉、長興集鄉。三春集鎮、馬頭鎮、大屯鎮、焦園鄉原行政區劃不變。其中,東明集、劉樓為中心鎮。
2004年9月,設東明縣經濟技術開發區,原城關鎮10個行政村劃入。2010年5月,撤銷城關鎮,以其原行政區域設立城關、魚沃2個街道辦事處。撤銷武勝橋鄉,設武勝橋鎮。2012年9月,撤銷菜園集鄉、沙窩鄉設菜園集鎮、沙窩鎮。2013年12月,撤銷小井鄉設小井鎮。
(6)東明縣經濟開發區擴展閱讀
東明縣歷史沿革
秦:屬三川郡陽武縣,故址在今蘭考縣城北10公里。
西漢:公元前140年(武帝建元元年)建東昏縣,屬陳留郡。公元9年(新王莽建國元年)改為東明,東明縣名始於此。故城在今蘭考縣城北10公里。今東明縣境西南部屬陳留郡的濟陽,東及東南部屬濟陰郡的冤句、呂都,北部屬東郡的離狐,西部屬陳留郡的長垣。
東漢:公元25年(建武元年),又改東明縣為東昏縣,屬兗州陳留郡。今東明縣境北部屬兗州濟陰郡的離狐縣,縣境東部屬兗州濟陰郡的句陽縣,東南部屬兗州濟陰郡的冤句縣,西部屬兗州陳留郡的長垣縣,西南部屬兗州陳留郡的濟陽縣。
三國:公元223年,廢今蘭考縣城北10公里的東昏縣為東昏鎮,原境域歸屬陳留國的外黃、濟陽二縣。今東明縣的北、東及東南部屬濟陰郡的離狐、冤句縣,西及西南部屬陳留國的長垣、濟陽縣。
西晉:晉朝境域歸屬沿襲東漢,東昏鎮歸屬與三國時同。今東明縣的北部及東部屬兗州濟陰郡的離狐、句陽縣,東南部屬兗州濟陰郡的冤句縣,西部屬陳留國的長垣縣,西南部屬陳留國的濟陽縣。
東晉:東昏鎮及今東明縣境先後歸屬後趙、前燕、前秦、後燕等國。
南北朝:南北朝時地屬北魏。今東明縣境的西部屬司州的濟陽,東部屬兗州的離狐、乘氏、冤句。578年(北周武帝宣政元年),改西兗州為曹州,今東明縣境歸屬西兗州的冤句、離狐二縣。
隋:今東明縣境北部屬濟陰郡的離狐縣,東及東南部屬濟陰郡的冤句縣,西南部屬濟陰郡的濟陽縣。今蘭考縣北10公里的東昏鎮歸屬濟陰郡的外黃縣。
唐:初唐時,今東明縣境北部屬曹州離狐縣,627年(貞觀元年),廢濟陰,其地並入冤句。廢外黃,其地並入浚儀,古東昏鎮當屬浚儀管轄。742年(天寶元年)改離狐縣為南華縣,今縣境南部屬曹州冤句縣管轄。
宋:改東昏鎮為東明鎮。963年(乾德元年),在今蘭考縣城北10公里的東明鎮復置東明縣,屬京畿路開封府。1086年(元祐元年)改冤句縣為宛亭。今東明縣境南部屬曹州宛亭縣,北部屬曹州南華縣。1102年(崇寧元年),改曹州為興仁府,宛亭、南華歸興仁府管轄。
金:蘭考縣北10公里的東明縣屬南京路。1163年(大定三年),因黃河南徙沖壞宛亭縣城,隨廢宛亭縣。1218年(興定二年),東明縣改轄冤句故地,縣城在今東明集。今蘭考縣北10公里的原東明縣城廢為通安堡。
元:元初,東明縣仍屬南京路曹州。1235年(太宗七年),隸屬中書省大名路開州,治所仍在今東明集。
明:1368年(洪武元年),為避水患,又遷縣治於東明縣的雲台集(今縣西堡城)。1377年(洪武十年),廢東明縣,縣境北部劃歸開州,南部劃歸長垣。1490年(弘治三年),復割開州、長垣地,在大單集(今縣城)置東明縣。屬北道布政使司大名府(後改北道布政使司為「北直隸」)。
清:1659年(順治十六年),懷慶、彰德二衛歸並後,東明縣遂增入26營,仍屬直隸省大名府。
民國:初,東明縣屬直隸大名府。1914年5月,直隸大名府改為直隸省大名道,東明縣仍歸其管轄。1928年(民國十七年),廢道,直隸省改為河北省,東明縣直隸河北省。
1936年,隸屬河北省政府第十七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39年,改屬河北省第十區專員公署。1947~1948年,東明縣屬河北省第十四專員公署管轄。
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1938年10月,建立中共東明縣委,屬中共直南特委領導。同月,在東明、曹縣、考城三縣結合部建立考城抗日民主政府,1939年3月撤銷。1940年3月,建立東明縣抗日民主政府,屬冀南六縣專員公署。
1941年3月,在東明縣西南、長垣縣東南結合部建立中共東垣縣委和東垣縣抗日民主政府,駐東明西南的竹林、劉庄一帶,屬冀魯豫三專署,1941年7月,又改名冀魯豫七專署,9月,改為冀魯豫邊區人民政府第二十二行署,東垣縣歸其管轄。
1942年9月,在東明縣東北部、菏澤縣西部的結合部建立南華縣委和南華抗日民主政府,縣城東北武勝橋一帶屬南華縣永華區。10月,冀魯豫邊區第二十二行署改稱晉冀魯豫邊區第二十專署,東明、東垣、南華屬之。
1943年初,成立濱河縣,屬冀魯豫第四專署。東明縣城西北沿黃一帶及黃河以西地區劃歸濱河縣六區。年底濱河縣撤銷,將濱河縣六區劃歸東垣縣。1944年上半年,撤東明縣建制,東明縣南部劃歸考城,北部劃歸菏澤縣。8月,冀魯豫邊區第二十專署改稱晉冀魯豫第十專署,東垣、南華隨屬。
1945年8月,恢復東明縣建制,劃菏澤縣二、三區(五霸崗、大屯一帶),東垣縣二、三區歸屬東明縣管轄。原菏澤二、三區為東明縣的二、三區,東垣縣的二、三區改為東明縣四、五區。10月,正式成立東明縣人民政府。
1946年2月,又改晉冀魯豫十專署為冀魯豫第五行政區督察專員公署,東明、東垣、南華三縣屬之。7月,將南華縣永華區劃入東明縣。1947年8月,撤東垣縣建制,將所轄區並入東明;同時將東明縣永華區劃歸南華縣。
1949年5月,撤南華縣,永華區復歸東明縣。8月20日,中共平原省委、平原省人民政府在新鄉成立,東明縣屬平原省菏澤專署。將東明縣的武邱區劃歸長垣縣,王浩屯劃歸菏澤縣,同時又將長垣縣第三區所屬的長興、王店、馬廠、荊崗、三春集、焦樓、劉樓等地域劃歸東明縣,始成現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1949年10月,東明縣仍屬平原省菏澤專區。1952年11月30日,撤銷平原省,東明縣歸屬河南省鄭州專區。1955年10月,東明縣改屬開封專區。
1963年4月,東明縣改屬山東省菏澤專區。1967年,菏澤專區更名為菏澤地區,東明縣歸其管轄。2001年6月,撤菏澤地區建菏澤市,東明縣仍屬之。
參考資料來源:東明縣人民政府—行政區劃
參考資料來源:東明縣人民政府—歷史沿革
7. 濟寧東明屬於哪個縣
東明是個縣,屬山東省菏澤市管轄。
東明縣,山東省菏澤市下轄縣,位於魯西南平原黃河南版岸,是黃河入魯第權一縣。東臨菏澤市牡丹區、曹縣,南與河南蘭考縣接壤,西北與河南長垣縣、濮陽縣隔河相望。截至2014年轄10鎮2鄉和2個街道辦事處、1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395個行政村,縣政府駐城關街道五四路。總人口81萬人,農業人口68萬人;總面積1370平方公里,耕地124萬畝。
東明縣,山東省菏澤市下轄縣,位於魯西南平原黃河南岸,是黃河入魯第一縣。東臨菏澤市牡丹區、曹縣,南與河南蘭考縣接壤,西北與河南長垣縣、濮陽縣隔河相望。
8. 菏澤市哪四個區,牡丹區,定陶區,還有誰
菏澤市行政區劃下轄:
2區:牡丹區、定陶區
2開發區:菏澤市經濟開發區、菏澤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7縣:曹縣、成武縣、單縣、巨野縣、鄆城縣、鄄城縣、東明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