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2017保險經濟發展

2017保險經濟發展

發布時間:2020-12-10 16:17:40

⑴ 2017年的經濟為何發展的那麼快

我們回顧2017年的經濟形勢可圈可點之處很多,我個人認為最突出的有四個方面值得關註:一是平穩。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全年經濟增長速度都是6.9%,非常平穩,而且與之相關的各項實物量指標,包括發電量、運輸量,包括還有財政收入和貨幣供應量等,這些匹配的指標發展都是非常的平穩,這表明中國經濟協同性、整體性良好。

鋼鐵、煤炭去產能和防範煤電過剩所採取的一些措施,為下一步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了一個示範樣本,像平板玻璃、水泥、電解鋁等,一方面淘汰落後的產能,關停一批不適合未來發展需求的產能,另一方年大力發展一批新的產能,在潛移默化、波瀾不驚中實現華麗轉身,我相信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會取得比較好的成績。

⑵ 如何認識當前中國經濟形勢2017

2017年,中國經濟趨穩向好的態勢更加鞏固。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全年經濟增速小幅回升至6.9%,是自2011年以來的首次回升。結構調整不斷深化,最終消費和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提升。新舊動能加快轉換,產能利用率上升,企業盈利水平提高,質量和效益改善,經濟發展的活力和韌性增強。

1、經濟運行穩定性增強。

經濟增速保持在合理區間,全年增長6.9%,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這是自2011年以來的首次回升。國際收支繼續改善,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由負轉正。總體上看,宏觀經濟主要指標好於預期,經濟增速、就業、物價、國際收支等指標更趨匹配,已逐步調整至與中高速增長潛力相適應的水平。

2、結構調整不斷深化。

消費對經濟增長的主導作用增強,2017年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8.8%,比資本形成高26.7個百分點,比2013-2017年最終消費的平均貢獻率高2.6個百分點。

3、發展動能加快轉換。

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迅猛發展。科技創新和技術擴散加快,推動全要素生產率增速保持了2015年以來的回升態勢,扭轉了金融危機後的下行局面。

4、質量和效益明顯改善。

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動下,企業對中高速增長的市場環境適應性增強,盈利能力和利潤狀況明顯改善。生態文明建設力度空前,生態環境狀況明顯好轉,單位GDP能耗下降3.7%,好於年度目標,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濃度下降。

5、防範金融風險初現成效。

加大監管力度、整治金融亂象、補齊制度短板、去杠桿取得進展,金融「脫實向虛」得到初步扭轉。各方面風險防範意識得到強化,「剛性兌付」和「隱性擔保」的市場預期正在改變,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造了有利條件。

(2)2017保險經濟發展擴展閱讀

1月18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17年國民經濟運行成績單。經初步核算,2017年全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827122億元,GDP總量在2016年站上70萬億元台階後,首次突破80萬億元大關;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9%,增速在經過近7年調整後首次實現回升。

2017年,我國國民經濟穩中向好、好於預期,經濟活力、動力和潛力不斷釋放,穩定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明顯增強,實現了平穩健康發展。

⑶ 2017從經濟學角度分析說明如何發展實體經濟

經濟學類相關專業包括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 財政學、金融學、 國民經濟管理、貿易經濟、保險、金融工程、稅務、信用管理、網路經濟學、體育經濟、投資學、環境資源與發展經濟學、海洋經濟學、政治經濟學、經濟思想史 、經濟史 、西方經濟學 、世界經濟 、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等。 財政學屬於經濟學相關專業。 統計屬於理學,會計屬於管理學。

⑷ 2017年中國經濟發展六大熱點問題怎麼看

經濟轉型開啟「提質」下半場

2016年我國經濟增速緩中趨穩,新增長動力形成取得積極變化,PPI同比由負轉正,效益由降轉升,城鎮新增就業崗位超過預期目標。這些亮點表明,我國經濟供求失衡的態勢正在緩解,經濟質量和效益逐步改善,L形增長正在從原來的「豎」過渡到「橫」,經濟轉型從上半場「降速」階段逐步轉向下半場「提質」階段。

2017年經濟增長仍面臨一定下行壓力,總體上可能呈現內需增速小幅回調、外需增長由負轉正的特點,如果能夠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2017年有條件保持經濟穩定增長。當然,2017年經濟運行也面臨著外部環境、流動性、部分區域經濟轉型等多重不確定性因素的沖擊,需要高度關注並妥善應對。

從中長期看,經濟增長能否持續穩定在中高速上,相當程度上取決於四個基本方面的改善程度。一是製造業和民間能否逐步回穩。二是金融特別是銀行資產質量能否逐步改善。三是補庫存意願和PPI能否保持溫和回升。四是改革能否更好落地見效。

世界經濟格局朝著有利於發展中國家方向轉變的大趨勢沒有變,國際經濟秩序朝著有利於發展中國家方向轉變的大趨勢沒有變。作為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們一方面要穩住陣腳,把國內經濟改革和發展搞好;另一方面,要加快構建互利共贏的國際經濟合作體系,為自身發展創造良好外部環境和戰略機遇。

既補硬短板也補軟短板

2016年全面啟動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調整經濟結構和改善市場預期發揮了積極作用。2017年,針對經濟運行內外部環境的新變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要切實推進、深化。

去產能方面,要突出處置「僵屍」和更重視採取市場、法律手段有效淘汰低效率產能。要按照中央的部署,抓住處置「僵屍」這個牛鼻子,更加註重嚴格執行環保、質量、安全、能耗等標准,更加強調完善市場機制來淘汰低效率產能,創造條件推動兼並重組,妥善處置債務,做好人員安置工作。

去庫存方面,關鍵要堅守「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讓住房回歸人民群眾普遍得以享用的消費品本質屬性。這需要因地制宜、綜合施策,加快構建長效機制。

去杠桿方面,關鍵要在控制總杠桿率的前提下,積極穩妥降低杠桿率。優化債務結構、開展市場化債轉股,以及積極發展股權融資是容易見效的重要手段。引導轉向創新驅動,轉變過去的規模擴張型發展模式,也是有效降低杠桿率的重要渠道。

降成本方面,今年要在減稅、降費、降低要素成本上繼續加大工作力度。要降低各類交易成本特別是制度性交易成本,減少審批環節,降低各類中介評估費用,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勞動力市場靈活性。但是也必須看到,減稅面臨支出規模剛性約束、財政收支平衡壓力巨大的挑戰,減稅空間並不是太大。

補短板方面,既補「硬短板」也補「軟短板」,既補發展短板也補制度短板。所謂補軟短板、制度短板,主要就是優化市場環境、加強服務,去越位與補缺位並舉。同時要更有力、更扎實推進脫貧攻堅各項工作。

⑸ 2017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經濟發展是一個什麼上升過程

螺旋上升使我們對於事物的一個認識,就是說經濟的發展會有高有低,但是總體向好只是我們需要肯定的。

⑹ 2017經濟社會的發展形勢和環境特點

對於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形勢,作為個人了解經濟,就要多去經濟論壇,多內看經濟節目。如果容想深入的了解,還需要看一些理論基礎的書籍了。 目前來看,中國的經濟確實不怎麼樣,經濟高速增長雖然持續很多年,但是現在已經是不可持續的了。 因為傳統增長模式失效,產業結構有問題,信貸有問題,貨幣有問題,污染更是問題。
從中國改革開放開始一直有崩盤論,還有崛起論,我覺得崩盤短期內不會的,崛起更是扯淡。
我介於兩者之間,中立吧。我覺得當前來看,問題的根源是人口老齡化,環境污染,人均效率低下。至於產業結構,信貸,貨幣,都是表面現象。一個外行的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⑺ 2017年中國經濟發展將面臨哪些問題和挑戰

國內經濟面臨房地產市場波動影響宏觀經濟穩定運行、社會資金加速「脫實向虛」、各領域金融風險疊加隱患上升、民間活力不足、收入增速放緩抑制消費需求等問題。
經濟下行壓力主要表現在:仍然存在部分抑制增長的因素;影響甚至是抑制消費增長的因素也較多;外貿進出口仍將低迷;工業品供過於求的狀況並沒有出現根本性改變,價格仍難以持續回升。

⑻ 2017年中國經濟增長速度達到了多少

報道稱,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經濟增長速度超過預期的6.5%。這是中國實現2011年以回來經濟增答速的首次回升。

世界銀行發布的報告顯示,2017年全球經濟增長3%,這同樣得益於中國良好的經濟表現和傑出的經濟貢獻,世界銀行預計,受油價反彈、全球貿易好轉、低利率和低失業率等因素影響,全球經濟復甦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中國經濟的表現。

⑼ 2017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堅決掃除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障

2017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堅決掃除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
答案:堅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⑽ 2017年中國經濟發展的新政策有哪些

財政政策需要更加積極有效,貨幣政策需要保持穩健中性,今年赤字率保持不變主要是為了進一步減稅降費。一共包含如下5個方面的要點:

一、宏觀政策:

① 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穩健中性;

② 將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效;

③ 將強化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財務杠桿約束,降低企業杠桿率;

④ 城鎮新增就業預期目標為1100萬人以上, 城鎮失業率計劃控制在4.5%以內。

二、人民幣匯率:

《政府工作報告》對人民幣匯率的表述較去年出現變化,新的表述為「堅持匯率市場化改革方向,保持人民幣在全球貨幣體系中的穩定地位」。2016年的表述為「繼續完善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

三、房地產:

2017年房地產去庫存政策將因城施策。擬在房價上漲壓力較大城市增加土地供應;擬在三四線城市支持自住房需求。此前人大新聞發言人傅瑩稱,今年「兩會」沒有把房地產稅草案提起審議安排。

四、國企改革與市場准入:

① 加快國有企業與國有資產改革,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上採取切實舉措;

② 2017年基本完成國有企業公司制改革;

③ 鼓勵大中型銀行設立普惠金融部門;

④ 凡向外資開放的行業和領域都要向民間資本開放。

五、地方政府債務:

① 計劃發行8300億元地方政府一般債券;

② 將把防控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放在更為重要的位置;

③ 研究將融資平台公司債務、中長期政府支出事項納入系統檢測。

(10)2017保險經濟發展擴展閱讀

國企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是重要突破口

會議提出:要深化國企國資改革,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靈活高效的市場化經營機制。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國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按照完善治理、強化激勵、突出主業、提高效率的要求,在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等領域邁出實質性步伐。

房地產市場: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

會議提出: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綜合運用金融、土地、財稅、投資、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律的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既抑制房地產泡沫,又防止出現大起大落。要在宏觀上管住貨幣,微觀信貸政策要支持合理自住購房,嚴格限制信貸流向投資投機性購房。

閱讀全文

與2017保險經濟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