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原油價格下降對中國經濟有什麼影響
1、拉動經濟增長
油價走低最顯而易見的好處是原油進口成本下降。由於美國石油產量增長和中國經濟持續發展,2014年中國已經取代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石油凈進口國,而總體石油消耗量僅次於美國,位居世界第二。國際油價低位運行,將直接降低我國石油進口成本和石油化工行業成本,並通過產業鏈傳遞,降低我國經濟整體運行成本。油價下跌還將對中國消費經濟的增長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有利於促進國內經濟繁榮。美銀美林估計,油價每下降10%,中國GDP增速將提高約0.15個百分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油價下降可能使今年中國的GDP增速提高0.4至0.7個百分點,2016年則提高0.5至0.9個百分點。同時,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國際油價大幅度走低給中國經濟更大的自我調整空間,降低了轉型升級成本。
2、推進能源領域改革
國際油價下跌會降低整體能源成本和支持能源改革。實際上,我國能源體制和能源價格改革挑戰不是技術問題,主要改革障礙是能源成本,以及如何滿足能源需求。由於歷史原因,我國能源價格長期受到管制,政府運用成本加成原則來制定能源價格,公眾也因此習慣了相對較低的能源價格,對價格上漲非常敏感。作為發展中國家,受到支付能力和人們的支付意願限制,能源價格改革進程比較緩慢。國際油價持續在低位運行,將大大降低油價成本對中國能源價格改革的制約,為推進能源市場化改革、理順相關價格體系提供了相對寬松的環境。事實上,中國政府已決定讓市場發揮更重要作用,中國能源價格改革正呈加速之勢。
㈡ 國際油價上漲對中國的經濟有什麼影響
國際油價的上漲既有危機又有機遇,雖然它會使我國的通貨膨脹加劇,還會導致出口環境的惡化,還可能會加劇貿易爭端,,但他會是我國可以更能接受挑戰,出台更有效地措施,如開發新型汽油,排放量小的汽車,或零排放的汽車等等
㈢ 用ad as模型說明國際油價下降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國際油價下降影響的是總供給方面,原材料價格下降,我國的總供給增加,會導致AS曲線右移,結果是有利於我國經濟發展的,均衡價格下降、國民收入增加和就業增加。如下圖,從E'點變到E點。
㈣ 宏觀經濟學,利用AD-AS模型分析石油價格下跌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石油價格上漲,行業的成本上漲,人們用於消費其他的錢減少,所以AD曲線左移。
用財政政策,減息……
只是參考
㈤ 油價下跌會給中國經濟帶來什麼影響
1、拉動經濟增長
油價走低最顯而易見的好處是原油進口成本下降。由於美國石油產量增長和中國經濟持續發展,2014年中國已經取代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石油凈進口國,而總體石油消耗量僅次於美國,位居世界第二。國際油價低位運行,將直接降低我國石油進口成本和石油化工行業成本,並通過產業鏈傳遞,降低我國經濟整體運行成本。油價下跌還將對中國消費經濟的增長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有利於促進國內經濟繁榮。美銀美林估計,油價每下降10%,中國GDP增速將提高約0.15個百分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油價下降可能使今年中國的GDP增速提高0.4至0.7個百分點,2016年則提高0.5至0.9個百分點。同時,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國際油價大幅度走低給中國經濟更大的自我調整空間,降低了轉型升級成本。
2、推進能源領域改革
國際油價下跌會降低整體能源成本和支持能源改革。實際上,我國能源體制和能源價格改革挑戰不是技術問題,主要改革障礙是能源成本,以及如何滿足能源需求。由於歷史原因,我國能源價格長期受到管制,政府運用成本加成原則來制定能源價格,公眾也因此習慣了相對較低的能源價格,對價格上漲非常敏感。作為發展中國家,受到支付能力和人們的支付意願限制,能源價格改革進程比較緩慢。國際油價持續在低位運行,將大大降低油價成本對中國能源價格改革的制約,為推進能源市場化改革、理順相關價格體系提供了相對寬松的環境。事實上,中國政府已決定讓市場發揮更重要作用,中國能源價格改革正呈加速之勢。
3、為擴大石油戰略儲備提供了機遇
石油儲備在戰略保障上的意義不言而喻。國際能源署規定一國戰略石油儲備的「安全線」相當於該國90天的石油凈進口量。根據估計,我國戰略石油儲備(加上商業儲備)為70天左右,距離90天的儲備目標仍有一定距離,更低於石油凈進口國平均172天的現有水平。2014年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接近60%,根據預測,到2020年,這一比例可能會超過65%、到2030年將攀升至75%。國際能源機構(IEA)也發布報告稱,中國將在未來20年內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原油消費國。國際油價的下跌,對於石油對外依存度不斷增加的中國來說無疑是儲油好時機。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12月,中國原油進口量為3037萬噸(約為717萬桶/日),環比增加近兩成,同比增長13.4%,刷新了有記錄以來的單月進口量最高紀錄。2014年全年中國原油進口量增長了將近10%,達到3.0838億噸(約為23億桶)。
4、加快我國原油期貨的推出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進口國,但中國對國際原油價格沒有絲毫的定價權和話語權。目前,世界主要大宗商品的基準價都是以期貨市場來定價,推出我國原油期貨,爭取原油定價權的呼聲已持續了多年。2014年12月12日,中國證監會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已批准上海期貨交易所在其國際能源交易中心開展原油期貨交易,後續具體上市時間將擇機對外公布。目前的低油價時期,是推出原油期貨、建立定價影響力的有利契機。未來「中國版」原油期貨上市,會為原油的價格安全提供保障,意味著中國在獲得國際原油的定價權上又邁出了新的一步。
二、油價下跌對中國經濟的不利影響
1、強化了通縮預期
2014年12月,中國CPI同比上漲1.5%,環比上漲0.3%,同比漲幅連續5個月低於2%;PPI同比下降3.3%,環比下降0.6%,連續34個月處於負值區間,引發了外界對中國經濟進入通縮的擔憂。原油不但是重要的能源品種,還是工農業、交通運輸業的重要原材料,原油價格下跌,不僅意味著輸入性通縮增強,還會拉低中國國內其他主要工業產品的價格,帶動整個物價水平下降,可能進一步強化我國的通縮預期。
2、不利於新能源產業發展和節能減排
石油是傳統能源,與新能源之間存在一定的競爭關系。近年來,油價高企,為新能源產業發展提供了進入激勵,並推動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如果國際油價長期維持低位運行,降低石油使用成本,增加了石油的市場需求,將可能會對新能源產業發展產生擠出效應,尤其是對正在大規模進行商業化階段的新能源,在配套市場環境不成熟、不完善的情況下,更會加速產生擠出效應。同時,低油價可能會帶來全社會增加石油消費,高耗能產業獲得復甦機會,不利於產業結構和能源消費結構調整,也不利於節能減排和生態治理。根據全國污染源普查公報,石油類污染物的產生量、排放量很大,是全國最主要的污染物之一。
3、降低石油行業的產量和產能
石油價格長期低位運行短期內將降低石油企業產量,長期內減少產能。如果石油價格持續低位運行甚至是下跌,會降低石油行業的利潤和盈利能力。如果石油價格跌破成本,還會導致石油企業虧損。短期內,石油行業企業為減少損失會減少產量。在長期內,將會減少石油產能,甚至會使得部分石油行業的企業退出,並通過產業鏈傳導,影響石油行業相關的人才、技術、要素市場發展。
三、中國應抓住油價下跌的機遇
首先,應藉此契機全面推進石油及相關行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石油產業國際競爭力。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石油工業的增長按全要素生產率增長計算,更多是靠要素投入增長支撐,而不是要素生產率增長支撐。石油工業要實現從要素和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根本出路是實現股權結構多元化。其次,應逐步完善石油的戰略儲備、商業儲備和資產儲備布局,對沖國際油價波動的系統風險。我國作為世界石油主要消費國和進口國,在油價持續下跌時期,應逐步增加全球石油資產的股權多元化投資,而不僅僅是綠地投資。同時逐步完善石油戰略儲備和商業儲備體系,形成石油全球資產多樣性組合對沖系統性風險;再次,應做好新能源的技術開發和推廣工作。在石油跌價之時,加快煤炭能源結構的轉型,鼓勵更多的分布式新能源發展,加大天然氣能源站、光伏電站、風力電站等新能源建設,以便在未來石油價格再一次高漲之時,充分發揮能源補充作用;最後,加強國際能源合作力度。在國際油價下跌時,中國作為最大進口國在商業合作中話語權有所增加,可以藉此機會拓展與俄羅斯、中亞與東南亞國家以及加拿大等石油出口國的談判與合作,在逐步降低對中東國家油源過度依賴的同時,加快推進中哈、中俄、中土和中緬等油氣運輸管道的建設,開辟多元化的石油進口通道。
㈥ 石油價格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國際油價上漲對我國經濟的影響表現為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兩個方面。油價上漲也將對我國能源政策產生較大影響
油價上漲的影響
國際油價大幅上漲,對世界經濟造成了較大影響。世界銀行行長沃爾芬森指出,國際市場原油價格每上漲10美元/桶並持續一年,世界經濟增長率就會減少0.5個百分點,其中發展中國家減少0.75個百分點。
國際油價上漲對我國經濟的影響表現為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兩個方面:直接影響表現為外匯支出增加、凈出口減少,進而降低GDP增長率,並拉動物價上漲。間接影響主要表現為產品出口面臨著下降的潛在危險:一是以石油為主要燃料、原料的產品,因生產成本上升導致產品競爭力下降,從而使出口面臨下降的潛在危險。二是出口對象國因油價上漲使國際收支出現困難,進而降低其進口能力。
國際油價上漲也將對我國能源政策產生較大影響,主要表現為:
高油價促使人們在可替代能源中進行選擇,由於消費剛性作用,潔凈煤、天然氣、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可供選擇的品種,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能促進能源結構的優化,但能源結構的跳躍式發展勢必增加能源供應系統成本。
由於石油價格處於高水平,石油消費者必然採取措施節約和替代石油,對促進提高能源效率、節約石油資源具有積極作用。
高油價促使世界各國進一步增強對石油資源重要性的認識,加強對石油資源的勘探開發,因此我國石油公司「走出去」的競爭環境將更加激烈,經營風險增加,成本上升。
高油價使我國增加石油儲備大大增加了儲備成本。油價每上漲10美元/桶,儲備油采購支出就可能增加上億美元,目前40多美元/桶的油價顯然遠遠高於一般的價格預期,為我國增加石油儲備帶來了一定困難。
多管齊下積極應對
面對國際油價上漲,我們應採取多方面措施積極應對:
一、提高石油利用效率,節約石油資源;大力開發、推廣石油替代能源,降低國民經濟對石油的依賴程度。
二、加強國內石油勘探開發,增加國內石油供應,減少對國際石油的依賴程度。
三、多元化進口石油,降低由於地區局勢造成的油價波動。
四、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積極參與國際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力爭掌握更多的國際油氣資源,提高抵禦高油價風險能力。
五、多方式進口石油,兼顧現貨貿易和期貨貿易,穩定進口石油價格。
六、建立國內石油期貨市場,參與國際石油期貨交易,提高在國際石油定價中的地位和影響力。
七、加快國家石油儲備體系和石油安全應急體系建設,鼓勵和支持企業進行商業儲備,增強企業抗風險能力。
八、加快石油工業體制改革,逐步建設石油市場體系,逐步形成統一規范、競爭有序的市場機制。
㈦ 如果國際原油價格持續走低,對今年中國經濟增長有問利弊
中國是石油進口國,而且是世界第一大石油進口國,國際原油價格走低對於中國經濟增長絕對是利大於弊,而且是遠遠大於弊的事情。
㈧ 石油價下跌會對中國經濟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會促進中國經濟發展
中國的石油需要進口 國內的產能不夠自己的消耗
如果石油價格下跌 那麼也就是說我們的錢流向外國的會減少
也就是說了留在國內的會增多
當然會促進整體經濟發展
我說的很簡單 但是這個意思
㈨ 中國石油巨虧近300億將會給我國經濟帶來什麼影響
中國石油巨虧近300億將會給我國經濟帶來什麼影響?
中國石油一直是我國石油產業的巨頭,而且也在我國經濟生活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此次新冠疫情爆發,我國及時採取了各項措施抗擊疫情,這些措施也包括著停工,停產等措施全國的經濟都有受到一定的影響。對於石油產業來講,由於疫情爆發,出行的車輛大大減少,當然也會影響到人們對石油的購買力。由於人們對石油需求量嚴重的減少,也導致了中國石油企業造成了巨大的虧損,油價也在最近形成了大幅下跌的狀況。
我們也相信隨著企業的好轉,以及新冠病毒疫情的結束,我國的經濟也講出現不斷的好轉,包括石油企業在內的多項企業也都面臨著經濟的復甦。每個人只要都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為社會的發展和經濟的進步盡自己的一份力,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的奮斗。也將在不久的未來,中國經濟肯定會回到原先平穩增長的狀態。
㈩ 西方經濟學全球石油價格暴跌對中國有什麼影響
隨著當前油價下跌,這對於中國經濟有三點直接利好:
首先可以為陷入資源飢渴的中國經濟削減成本,
其次意味著中國作為最大買方在國際市場有了更多話語權,甚至對天然氣等其他資源的國家合作也有正面影響,
最後從國內角度而言,石油價格下降意味著通脹壓力進一步釋放。
目前國內CPI已經達到五年最低點,為未來貨幣政策等經濟領域政策留出了更多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