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雲南哪些地方經濟發展得好些
旅遊城市,如:麗江
西雙版納
騰沖
大理
資源城市,如:昭通(煤礦)
富源(煤礦)
東川(金礦)
個舊(鉛鋅礦)
會澤(鉛鋅礦)
城市規模,
如:曲靖(雲南第二大城市,我就是曲靖的,呵呵)
楚雄
玉溪
還有正在興起的昆明
呈供
② 雲南的經濟發展主要靠哪個產業呢
由於雲南的旅遊業很發達,從而使得它的名氣逐漸上升。可交通方面始終還沒有那麼完善,如果在這個方面能夠繼續努力下去,相信之後會帶來全新的發展趨勢。畢竟拋開經濟方面來說,單單旅遊資源就能夠讓遊客過去留下足跡,當人流上升之後,自然就能帶動經濟總量。希望雲南可以把握住機會,趕上發展的熱潮,帶來更大的驚喜。對於中國最憋屈的省份,經濟一直比較落後,除了省會其它都在四線徘徊,不知你怎麼看呢?是否去雲南玩過?
③ 雲南的經濟發展是怎樣的呢
雲南經濟簡況
改革開放以來,雲南各族人民依託資源優勢,發揮區位優勢,擴大對外開放,培育支柱產業,發展特色經濟,經濟社會面貌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
2001年,全省國內生產總值(GDP)比1952年增長了30多倍,年均增長率超過7%; 工農業生產水平明顯提高,主要工農業產品大幅度增長,其中烤煙、卷煙、磷肥、磷礦產量居全國第一位,蔗糖和橡膠居第二位,茶葉居第三位;10種有色金屬總產量達74.92萬噸,居全國第二位,其中錫4.8萬噸列全國第一位,鉛16.24萬噸列全國第二位,銅16.63萬噸列全國第三位。
在對外經濟貿易方面,雲南已同世界上11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友好往來及經濟貿易合作關系,擁有進出口經營權的各種所有制公司、企業和科研單位已達390多家。全省出口額在1000萬美元以上的商品有15種,主要有錫及錫製品、鉛、鋁、鋅、鋼材、茶葉、黃磷、磷礦石、磷酸、烤煙、卷煙、松茸、石蠟、電池等。2001年,全省進出口總額達19.9億美元,其中出口12.4億美元,進口7.5億美元。
目前,雲南省在投資和貿易方面,有以下幾個方面值得投資者重視:
一是中國西部大開發戰略正全面實施,中央政府、加大了對西部地區的支持力度,進一步放寬了西部地區引進外資的條件,鼓勵外商投資西部地區,同時繼續啟動了許多重大建設項目。雲南省將成為中國西部投資熱點省份之一。
二是由中國、寮國、緬甸、泰國、柬埔寨、越南6國共同參與的瀾滄江一湄公河次區域合作進程加快,啟動了一大批新的合作項目,投資需求將進一步增長。雲南憑借區位優勢和作為中國參與瀾滄江一湄公河次區域合作的前沿省份,將為投資者提供更多的投資及貿易機會。
三是朱鎔基總理在去年第五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晤時,提出了中國與東盟在10年內構建自由貿易區的倡議,得到東盟各國的一致贊同。目前中國政府已經開始著手促成規劃的實施。加之中國和東南亞地區有著20億人口的市場。在中國與東盟構建自由貿易區的過程中,雲南省將可能成為中國與東盟推進投資貿易自由化的先行地區之一,這將在若干領域為國內外朋友提供新的商機。
四是中國已加入WT0。按照WT0規則和我國的承諾,將逐步開放商品市場和投資市場,尤其是將逐步開放電信、銀行、保險、證券、音像、旅遊、分銷等服務貿易領域。
④ 雲南經濟狀況如何
上半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突破1000億元
今年以來,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省工信系統全力化解金融危機的後續影響,積極應對特大旱災考驗,全省工業經濟呈現了良好發展勢頭,為全省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一、上半年工業經濟總體運行態勢
(一)當前工業經濟運行的特點
上半年,全省工業發展整體向好,速度快、效益好,主要工業經濟發展目標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工業經濟運行表現為「五穩一降」的特點。
一是工業經濟增長勢頭趨穩。初步核算,上半年,全省工業完成增加值1305.01億元,同比增長17.7%,工業總量完成年計劃的53.3%,拉動全省GDP增長7.4個百分點,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53.6%。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長20.5%;規模以下工業增長9%。分月看,2月末、3月末、4月末、5月末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分別增長23.2%、21.0%、20.7%和20.6%。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180.63億元,同比增長19.4%。1—6月累計完成工業增加值1053.96億元,同比增長20.5%。其中,重工業增長25.0%;輕工業增長16.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最好歷史同期提前一個月過千億元大關。
圖1 2009年以來我省與全國規模以上工業累計增速比較
二是工業發展質量穩定提高。工業經濟增長結構得到優化,上半年,大中型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776.25億元,佔全省規模以上工業比重73.6%,增長17.0%。非煙工業完成增加值652.37億元,增長24.3%,高於規模以上工業增幅3.8個百分點,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61.9%。除怒江州負增長13.7%,臨滄市增長8.9%外,其餘14個州市均兩位數增長;昆明、保山、昭通、紅河、麗江、德宏、迪慶7個州市增幅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工業投資平穩增長,6月末完成工業投資592.05億元,增長3.2%。其中,非電力工業投資356.8億元,增長16.4%。央企入滇工作取得實效,7戶央企與我省簽訂了合作協議,3戶央企達成了合作意向。資本運作有新進展,臨滄鑫圓鍺業公司在深交所成功上市。
三是工業經濟效益增勢穩定。5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357.77億元,同比增長38.6%;利稅509.80億元,增長39.3%;利潤總額154.50億元,增長132.3%。前三項效益指標按年化計算,均達到了時間、任務過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虧損面36.1%,比去年同期下降8.47個百分點。虧損企業虧損總額29.04億元,下降51.3%。經濟效益綜合指數261.02,比去年同期提高48.05個百分點。
四是生產要素保障穩步提升。上半年,全省累計生產原煤4484.62萬噸,增長15.4%,發電量575.40億千瓦時,增長9.0%。在確保抗旱救災用電的同時,工業用電最大限度得到保證,進入5月後,實際上已經放開工業生產用電限制。鐵路運輸平穩增長,上半年,鐵路貨物發送量增長5.9%,其中外運出省物資增長10.6%。
五是企業生產營銷平穩改善。產銷率繼續提高。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產銷率為96.4%,比一季度提高2.4個百分點,比5月末提高0.1個百分點。停產半停產企業繼續減少,6月末,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停產半停產企業201戶,占規模以上企業總戶數5.6%,比5月末減少107戶,比去年同期減少153戶,較好實現了一季度提出上半年控制在5—6%的工作目標。按規模以上生產企業從業人員統計,企業用工繼續增加,截至5月底,規模以上工業從業人員86.99萬人,比2月末多增加3.85萬人。
六是工業能耗持續下降。1—6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能源消費量為2366.79萬噸標准煤(等價熱值),同比增長16.4%,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3.4%。
二、與全國情況對比
6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長13.7%。其中,輕工業增長12%,重工業增長14.5%;1—6月累計增長17.6%,增速比1—5月回落1個百分點。其中,輕工業累計增長13.6%,重工業累計增長19.4%。我省增速排全國第19位,西部省區第8位。
⑤ 1956年的雲南政治經濟社會現狀
多個州市縣成立,可謂一窮二白,百廢待興
⑥ 雲南的經濟狀況
雲南的經濟狀況,從全國來看,屬於一般的。比起沿海、中部地區省回份,經濟狀況要差一些!
昆明答市
曲靖市
玉溪市
保山市
昭通市
麗江市
普洱市
臨滄市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
楚雄彝族自治州
大理白族自治州
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迪慶藏族自治州
⑦ 雲南高原的經濟概況
雲南高原是由90%中山、低山、丘陵和10%的盆地(包括水域在內)組成,故有「九分內山,一分壩容」之說。國民經濟發展的自然資源優勢和經濟發展潛力均在山區,而壩區則是目前工農業生產、技術力量比較集中地區。
雲南高原是雲南省的工農業重心所在。全省1400多個壩子,高原佔70%以上,集中了全省大部的水田及糧食、油菜籽、煙葉等產量。又為雲南磷、煤、岩、鹽、石膏等非金屬及銅、錫等有色金屬的主要分布區,故亦為雲南最大的有色金屬冶煉基地(見雲南省)。省境最大的幾座城市,如昆明、東川、個舊均坐落於高原上。雲南高原也是雲南境內彝、壯、瑤、苗等民族的主要分布區。
⑧ 雲南各個州市的經濟發展情況和城市建設情況是怎麼樣的
全省合計:8個地級市、8個自治州、12個市轄區、9個縣級市、79個縣、29個自治縣,總人口4500萬左右。
昆明地區503萬人左右
⑨ 雲南經濟概況
上半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突破1000億元今年以來,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省工信系統全力化解金融危機的後續影響,積極應對特大旱災考驗,全省工業經濟呈現了良好發展勢頭,為全省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一、上半年工業經濟總體運行態勢(一)當前工業經濟運行的特點上半年,全省工業發展整體向好,速度快、效益好,主要工業經濟發展目標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工業經濟運行表現為「五穩一降」的特點。一是工業經濟增長勢頭趨穩。初步核算,上半年,全省工業完成增加值1305.01億元,同比增長17.7%,工業總量完成年計劃的53.3%,拉動全省GDP增長7.4個百分點,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53.6%。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長20.5%;規模以下工業增長9%。分月看,2月末、3月末、4月末、5月末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分別增長23.2%、21.0%、20.7%和20.6%。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180.63億元,同比增長19.4%。1—6月累計完成工業增加值1053.96億元,同比增長20.5%。其中,重工業增長25.0%;輕工業增長16.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最好歷史同期提前一個月過千億元大關。圖1 2009年以來我省與全國規模以上工業累計增速比較二是工業發展質量穩定提高。工業經濟增長結構得到優化,上半年,大中型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776.25億元,佔全省規模以上工業比重73.6%,增長17.0%。非煙工業完成增加值652.37億元,增長24.3%,高於規模以上工業增幅3.8個百分點,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61.9%。除怒江州負增長13.7%,臨滄市增長8.9%外,其餘14個州市均兩位數增長;昆明、保山、昭通、紅河、麗江、德宏、迪慶7個州市增幅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工業投資平穩增長,6月末完成工業投資592.05億元,增長3.2%。其中,非電力工業投資356.8億元,增長16.4%。央企入滇工作取得實效,7戶央企與我省簽訂了合作協議,3戶央企達成了合作意向。資本運作有新進展,臨滄鑫圓鍺業公司在深交所成功上市。三是工業經濟效益增勢穩定。5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357.77億元,同比增長38.6%;利稅509.80億元,增長39.3%;利潤總額154.50億元,增長132.3%。前三項效益指標按年化計算,均達到了時間、任務過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虧損面36.1%,比去年同期下降8.47個百分點。虧損企業虧損總額29.04億元,下降51.3%。經濟效益綜合指數261.02,比去年同期提高48.05個百分點。四是生產要素保障穩步提升。上半年,全省累計生產原煤4484.62萬噸,增長15.4%,發電量575.40億千瓦時,增長9.0%。在確保抗旱救災用電的同時,工業用電最大限度得到保證,進入5月後,實際上已經放開工業生產用電限制。鐵路運輸平穩增長,上半年,鐵路貨物發送量增長5.9%,其中外運出省物資增長10.6%。五是企業生產營銷平穩改善。產銷率繼續提高。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產銷率為96.4%,比一季度提高2.4個百分點,比5月末提高0.1個百分點。停產半停產企業繼續減少,6月末,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停產半停產企業201戶,占規模以上企業總戶數5.6%,比5月末減少107戶,比去年同期減少153戶,較好實現了一季度提出上半年控制在5—6%的工作目標。按規模以上生產企業從業人員統計,企業用工繼續增加,截至5月底,規模以上工業從業人員86.99萬人,比2月末多增加3.85萬人。六是工業能耗持續下降。1—6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能源消費量為2366.79萬噸標准煤(等價熱值),同比增長16.4%,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3.4%。二、與全國情況對比6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長13.7%。其中,輕工業增長12%,重工業增長14.5%;1—6月累計增長17.6%,增速比1—5月回落1個百分點。其中,輕工業累計增長13.6%,重工業累計增長19.4%。我省增速排全國第19位,西部省區第8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