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柳州三門江作文400字
一世紀頭二十年,是我國必須緊緊抓住並且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十一五」時期對於我省抓住機遇、應對挑戰,站在新起點、實現新發展至關重要。編制和實施《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對於加快推進全省現代化建設,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建設「大而強、富而美」的社會主義新山東具有十分重大深遠的意義。
《綱要》根據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依據《中共中央關於制定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立足我省實際制定,突出以人為本、科學發展、增強活力、加快建設,主要闡述政府意圖,明確政府工作重點,引導市場主體行為方向。《綱要》是今後5年我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是全省人民為之共同奮斗的綱領,是政府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責的重要依據。
基礎環境篇
「十五」時期是我省經濟社會發展最快最好的時期之一,展望「十一五」及今後一個時期,戰略機遇與風險挑戰並存,發展優勢和制約因素同在,必須抓住機遇,乘勢而上,艱苦奮斗,克服困難,實現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
第一章 「十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回顧
「十五」時期是不平凡的五年。全省人民在黨的領導下,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全面貫徹省八次黨代會精神,落實省委「一二三四五六」的發展目標和工作思路,解放思想,幹事創業,加快發展,克服非典疫情、重大自然災害等各種困難,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社會更加文明進步,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十五」主要計劃指標提前一年完成。
綜合經濟實力上了一個新台階。國民經濟呈現逐年加速增長的良好態勢,全省生產總值於2002年和2004年連續登上1萬億元和1.5萬億元兩個台階,2005年達到18468.3億元,年均增長13.2%,人均生產總值達到2447美元。政府財力持續擴大,地方財政收入達到1072.7億元,同口徑年均增長22.5%。
產業競爭力進一步增強。優質、高產、高效農業發展步伐加快,農業產業化和市場化水平不斷提高,農業增加值年均增長4.8%。工業化進程明顯加快,形成和涌現了一大批優勢產業群、核心競爭力強的大企業和國內外知名品牌,第二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6%。現代服務業主導帶動作用不斷增強,傳統服務業日益繁榮,成為拉動經濟增長和增加就業的重要力量,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2%。
外經外貿、高新技術產業和民營經濟實現歷史性跨越。2005年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89.7億美元,出口總值達到462.5億美元,分別比2000年增長2倍。出口結構進一步優化,機電產品所佔比重達到29.3%,居全省出口產品首位。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24.1%,年均提高2個百分點。民營經濟規模、素質、經營水平邁上新台階,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所佔比重由2000年的31.6%提高到48%。
經濟體制改革取得新的進展。國有企業改革邁出新步伐,90%以上的國有大中型工業企業實現了投資主體多元化。農村稅費改革和糧食、棉花流通體制改革深入推進,全省農民累計減負220多億元,累計對種糧農民直接補貼16.3億元。政府職能轉變步伐加快,新一輪政府機構改革基本完成。經營性用地使用權招標、拍賣和掛牌出讓制度普遍推開。各項社會事業改革邁出了新步伐。
重點建設成就顯著。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30%,五年累計29816億元,是「九五」時期的2.93倍。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進一步加強,南水北調東線山東段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