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外向型經濟對區域發展有什麼促進作用
1.有利於引進外資,促進我國經濟發展
2.有利於引進國外先進技術,提高我國科技水平,同時可以提高我國的自主創新能力
3.有利於參與國際競爭,提高我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4.有利於加強同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
② 陝西省發展外向型經濟依託的優勢條件有哪些
1陝西省的區位優勢
陝西是中國大西北的門戶,是連接中國東、中部地區和西北、西南的交通樞紐,隨著西安---包頭、西安---安康、西安---南京鐵路干線的相繼建成,將進一步加強陝西承東啟西,聯貫南北的經濟地理位置。東起我國連雲港、西至荷蘭鹿特丹,跨亞歐的國際經濟大通道「新亞歐大陸橋」橫貫陝西中部。擁有特大型優質動力煤田、世界級整裝氣田和豐富石油資源的陝西北部,是重點開發建設的國家能源重化工基地。
2陝西省的交通優勢
陝西作為中國西部的 「第一階梯」和「橋頭堡」,「三縱四橫五輻射」的公路交通網路,讓陝西挺起了縱貫陝北、關中、陝南三大經濟區域的「鐵脊樑」。陝蒙高速為以榆林為核心的能源經濟圈疏通了北上道路;秦嶺終南山公路隧道,成為溝通黃河經濟圈與長江經濟圈的交通樞紐;西漢高速將關中經濟圈和成渝經濟圈連接起來;靖邊至吳堡高速實現了陝西與東部渤海經濟圈的對接…… 「十三五」後,陝西將最終形成「2637」高速公路網,總里程達到8000公里,其交通樞紐的戰略地位日益凸顯,陝西具備了實現又好又快發展和承接國際與我國東部地區產業轉移的良好條件。
3陝西省的資源優勢
礦產資源方面,陝西地質成礦條件優越,許多礦種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全省自然資源豐富,礦產多,儲量大。陝北蘊藏優質鹽、煤、石油、天然氣等礦產;關中有煤、鉬、金、非金屬建材、地熱等礦產;陝南產出有色金屬、貴金屬、黑色金屬及各類非金屬礦產。2007年,全省已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產93種,其中能源礦產6種、黑色金屬礦產5種、有色金屬礦產10種、貴金屬礦產2種、稀有稀土金屬及稀散元素礦產10種、冶金輔助原料非金屬礦產9種、化工原料非金屬礦產13種、建材及其它非金屬礦產36種、水氣礦產2種。已列入陝西礦產資源儲量表的礦產有87種,礦區726處。 全省列入礦產資源儲量表的礦產保有資源儲量潛在總值超過42萬億元,約佔全國的三分之一,居全國之首。 查明儲量居全國前10位的礦種60多種。源儲量居全國前列的重要礦產有:鹽礦、煤、石油、天然氣、鉬、汞、金、水泥用石灰岩、玻璃石英岩,不僅資源儲量可觀,且質量較好,在國內、省內市場具有明顯的優勢。
水資源方面,陝西橫跨黃河、長江兩大流域,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676.4毫米,多年平均地表徑流量425.8億立方米,水資源總量445億立方米,居全國各省(市、區)第19位。全省人均水資源量為1280立方米,最大年水資源量可達847億立方米,最小年只有168億立方米,豐枯比在3.0以上。水資源時空分布嚴重不均,時間分布上,全省年降雨量的60%-70%集中在7-10月份,往往造成汛期洪水成災,春夏兩季旱情多發;地域分布上,秦嶺以南的長江流域,面積佔全省的36.7%,水資源量佔到全省總量的71%;秦嶺以北的黃河流域,面積佔全省的63.3%,水資源量僅佔全省的29%。
4陝西省的工業優勢
區位、資源優勢明顯。在全球能源日益緊缺的情況下,陝西作為我國重要的能源接續地之一,有發展的獨特優勢。隨著西部大開發政策的落實,我省以交通、通信、水利、電力、城市公用等基礎設施明顯改善,一批工業重點基建、技改項目相繼投產。工業基礎產業和加工製造業發展潛力大。經過60多年的開發建設,已形成了以能源、機械、電子、醫葯、軍工、有色、冶金等重工業為主體、基礎較好、比較有特色的現代工業體系。區域產業格局明顯,已形成了較大的市場空間。關中高新技術產業帶和現代製造業基地發展勢頭強勁,在經濟發展中發揮著技術創新、產業創新、科技轉化等帶動作用。渭北果業基地中蘋果總面積和總產量分別佔全省的77%和86.5%,成為全國,乃至世界集中連片最大的優質蘋果生產基地。陝北能源化工基地已形成年產7000萬噸煤,48億立方米天然氣、700多萬噸原油的生產能力。陝南現代中葯產業基地形成了以食品、化妝品、保健品及化工等工業原料企業30餘家,產品達百餘種,7個水電開發項目開工建設,生態旅遊資源開發和畜、茶、蠶、果等綠色產業正在興起。
③ 外向型經濟的含義
外向型經濟" 英文對照
export-oriented economy;outward-oriented economy;export oriented economy;export - oriented economy;"外向型經濟" 在工具書中的解釋
1、指根據國內或當地的經濟基礎條件,有選擇地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設備,開發國內資源,提高產品檔次,或對國際市場的某些半成品進行深加工,將產品打入國際市場,賺取外匯的經濟模式。△經濟特區今後的任務是,建成以工業為主、工貿結合的外向型經濟。(《國務院關於批轉〈經濟特區工作會議紀要〉的通知》)查看全文2、外向型經濟也叫出口主導經濟。即優先發展出口產品生產,以帶動其他經濟部門的發展。為了促進出口工業的發展,往往在匯率、稅制和信用上給予出口工業較多的優惠和支持,通過擴大出口,增加外匯收入,再引進國內急需的技術和設備,推動本國經濟發展。丹麥和挪威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初期,以及日本自50年代中期起就推行出口主導經濟戰?.....查看全文3、依靠優先發展出口產品生產、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參加國際分工和國際交換來帶動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一種經濟模式。它按照國際市場的需求安排生產、組織流通和進行管理,在不斷的外向經濟循環中帶動經濟的發展。包括工業部門的外向化,產品的外銷,勞務、資金和技術的對外聯系,以及旅遊、商業、農業、服務等產業的外向發展。世界各?.....查看全文"外向型經濟" 在學術文獻中的解釋
1、按照世界銀行的定義所謂外向型經濟是指其貿易政策和產業政策對為國內市場進行的生產和為出口進行的生產之間不存在歧視同時對購買本國產品和購買外國產品之間也不存在歧視文獻來源2、概括地說,外向型經濟是指一國或一以下,並承諾到川川年,實現貿易與投分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和兩個市場,從個地區為推動該國或地區的經濟增長和資自由化文獻來源3、簡單概括地說,外向型經濟是指一小.我國己加入們,政府已就逐步開國或一個地區為推動該國或地區的經濟二、我國發展外向型經濟放市場作出承諾文獻來源4、所謂外向型經濟,主要是指不僅面向國內市場,更多地是面向國際市場,以經營國際化為目標,積極參與國際分工與競爭,並以一定的紐帶關系相聯結,具有合理配置的結構層次和不同功能作用的規模經濟及其集團組織文獻來源5、外向型經濟主要是指「兩頭在外」的一種經濟運行方式,實質上更多地是指一個地區、一個企業的運行方式,特指原料進口,產品經過加工後再出口的經營方式文獻來源6、外向型經濟是指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為促進經濟發展而建立的面向國際市場的經濟運行機制.營銷集道是指產品從生產領域到消費領域轉移過程中所經過的通道,它是企業整體營銷策略中的一個重要內容文獻來源7、我國的理論界對外向型經濟的內涵進行了多方面的研討[1,2],從不同的側面描述了外向型經濟,歸納起來一般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外向型經濟是指一國或一地區以出口為主導的經濟文獻來源8、國際上通常把外向度(出口額佔GDP比重)大於20%稱為外向型經濟,大於40%稱為高度外向型經濟.1997年寧夏對國外貿易外向度為9.91%,而國內區外貿易外向度為41.27%,如果從區域的角度來看,寧夏境外貿易外向度高達51.18%,是典型的高度外向型經濟文獻來源9、以外需為主導的經濟,稱為外向型經濟.而以內需為主導的經濟,則被視為內向型經濟.而對生活在社會最底層、最邊緣的弱勢人群則不予關注文獻來源10、有的企業家認為跨出廠門的市場都要爭有的地方領導者認為跨出縣(市)門的市場都要搶他們都將之稱為外向型經濟文獻來源與"外向型經濟" 相關的學術圖片
圖2西部地區外向型經濟影響因素系統分析 Fig.2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factorsaffecting the west』s out-oriented economy更多>>"外向型經濟" 在工具書中的參考閱讀
外向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外向型經濟" 在CNKI文獻中的參考閱讀
經濟發展模式與 "外向型經濟" 相關的文獻總量年度變化規律圖
④ 珠江三角洲地區發展外向型經濟有哪些優勢
珠江三角洲地區有便利的海洋運輸,可以和祖國各地、世界各地緊密聯系;有豐富而廉內價的勞容動力資源;靠近港澳是著名僑鄉,便於引進外資、技術、設備及先進的管理辦法
⑤ 外向型經濟對於一個區域的發展具有什麼作用
第一層面:從在全國經濟中的位置來看,隨著中央做出西部大開發的戰略部署,國內不同區域間的經濟發展得到進一步統籌協調,國內各種要素也更多進入到廣西。在這種情況下,廣西壯族自治區充分利用這樣賦予的各項政策支持,積極克服自身在資金、技術等方面的「短板」約束,為自身經濟躍上新的台階爭取到更多的機遇。 ⑥ 地理、發展外向型經濟的有利條件公式
這個好說,可以從貿易、資本、技術、勞動力來分析.或者宏觀和局部 ⑦ 外向型經濟對區域發展有什麼促進作用
外向型經濟是指一個地區為推動該地區的經濟發展和增長,以國際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擴大出口為中心,根據比較利益原則,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和國際競爭,所建立的經濟結構、經濟運行機制和經濟運行體系。改革開放以來,海門在經濟全球化的競爭中,謀求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高層次參與國際經濟合作,積極主動搶抓機遇、應對挑戰。「十五」期間,我市出口貿易總額年均增幅達到31.4%,遠高於同期地區生產總值年均12.1%的增長速度,出口依存度也由「九五」期末的5.6%提升到「十五」期末的12.5%,標志著我市外向型經濟取得階段性成果,開始步入持續快速增長的軌道,躍上了一個新的發展平台。 ⑧ 珠江三角洲發展外向型經濟有利的條件有哪些 珠江三角洲發展外向型經濟有利的條件有:該地區有臨近港、澳面向東南亞的位置優勢,有僑胞遍及世界各地的優勢,有多優良海港的優勢和勞動力豐富等優勢,再加上國家為這里制訂的優惠政策,使這里成為吸引外商投資和外企落戶的風水寶地。 珠江三角洲的發展主要得益於鄰近香港,香港一直是珠三角經濟區的主要投資來源,港商資金雄厚,一直扮演重要領導角色。以國際市場為導向,以國內市場為依託,推動外向型經濟高水平、快速度發展。 (8)發展外向型經濟作用擴展閱讀: 珠江三角洲的影響 珠江三角洲是廣東省平原面積最大的地區。有全球影響力的先進製造業基地和現代服務業基地,中國參與經濟全球化的主體區域,全國科技創新與技術研發基地,全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南方對外開放的門戶,輻射帶動華南、華中和西南發展的龍頭。 珠江三角洲還是中國人口集聚最多、創新能力最強、綜合實力最強的三大城市群之一,有「南海明珠」之稱。 ⑨ 外向型經濟是什麼 外向型經濟亦稱「出口主導型經濟」。依靠優先發展出口產品生產,積極走進國回際市答場,參加國際分工和國際交換來帶動經濟發展的一種經濟類型。旨在促進出口工業的發展,在匯率、稅制和信用上給予出口產品生產較多的優惠和支持。通過擴大出口,增加外匯收入,再引進國內急需的技術和設備,推動本國經濟的發展。 它具有較強的出口創匯能力,能在較大規模上利用外資,引進並吸收、消化國外先進技術和經營管理方法,在較大的范圍內參加國際勞務合作。因而能較多地節省地區內的勞動耗費,促進地區內經濟效益的提高和社會經濟的發展。 (9)發展外向型經濟作用擴展閱讀: 外向型經濟的基本內容 1、以國際市場需求為導向; 2、經濟結構的建立以國際經濟的基本內容和發展為依據,必須能夠參與國際分工; 3、具備較為健全的市場經濟秩序和經濟組織結構體系; 4、外貿體制採取以經濟手段為主的管理制度。 ⑩ 發展外向型經濟幾個關系問題的思考 應該說中國目前實行的是一個比較依賴出口貿易的經濟增長方式。國內內企業間的相互內容銷也佔有相當的比重。但由於受中國幾千年傳統觀念的影響,中國人一向以儲蓄節儉為榮,有了幾個錢總捨不得花。國家也是這樣,總是把外匯儲備積累的那麼多,這與我們的領導人也受傳統思想影響有關。所以,從本質上講,中國並不是一個外向型經濟的國家。 與發展外向型經濟作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