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經濟年度增速拐點在哪裡
最新出爐的中國經濟三季報,讓人感受到中國經濟穩中向好的態勢正持續發展:三季度GDP同比增長6.8%,連續9個季度運行在6.7%至6.9%的區間。與此同時,茁壯成長的新動能正助推中國經濟在保持中高速增長的同時邁向中高端水平。
新動能加快成長
年度增速「拐點」已現
作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資深研究員,經濟學家張立群今年深入全國各地的企業進行調研。他發現,很多企業在生產轉好之後都在考慮或者已經開始進行生產線的改造和技術更新。
「現在市場競爭激烈,企業對技術改造和升級的內在意願非常強烈。」張立群告訴上證報記者。
新舊動能的轉換有利於經濟平穩增長,而經濟增長的持續向好也為新舊動能轉換提供了有利條件。
中國經濟正處於中高速增長的通道。數據顯示,三季度GDP同比增長6.8%,連續9個季度運行在6.7%至6.9%的區間。值得注意的是,前三季度經濟增速達到6.9%。
交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全年經濟增長達到6.7%以上已成定局,表明中國經濟將改變2010年以來連續放緩的態勢,首次出現年度同比加速。
邢志宏也表示,從前三季度的經濟發展情況來看,支撐我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和邁向中高端水平的有利因素在不斷積累增多,下一階段中國經濟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態勢還將持續發展,全年有望更好實現預期發展目標。
中國經濟會越來越好。
Ⅱ 中國經濟按現在6.5的增長速度算,8年後是多少
正確。中國的貧富差距已經令人發指。美國200年發展的貧富差距還沒有中國30幾年發展的貧富差距厲害。你看這幾年公交車自殺有多少。國外在窮的國家你看過這樣的新聞報道?
Ⅲ 中國經濟發展!要具體數據
我國對美國出口增速7年來首次降至個位數 我國海關總署日前發布的分析報告指出,今年以來我國對美國出口增速明顯放緩,近7年來首次降至個位數。 據海關統計,上半年我國對美國出口1167.9億美元,同比增長8.9%,遠低於同期我國總體外貿出口21.8%的增速,較去年同期回落9個百分點。1至7月份,我國對美國出口增長9.9%,增速比上半年有所提高,但仍為個位數。 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前4大對美出口省市仍為廣東、江蘇、上海和浙江,合計占同期我國對美出口總值的75.7%。這4大省市對美國出口增速全面回落,其中,廣東省企業對美出口增速回落8個百分點;江蘇省企業對美出口增速回落22.9個百分點;上海和浙江企業對美出口增速分別回落7.6個和8.7個百分點。 統計表明,我國機電產品對美國出口增速趨緩,服裝及衣著附件、手機、塑料製品和玩具等優勢產品出口不同程度下降。上半年,我國對美出口機電產品占同期對美出口總值的61.6%,增速回落8.4個百分點。同期,服裝及衣著附件、手機、塑料製品和玩具等優勢產品出口分別下降4.8%、28%、7.9%和5%。 海關分析認為,美國次貸危機蔓延和人民幣加速升值的雙重影響,是造成我國對美國出口增速大幅回落的主要原因。目前,美國雖然在規模上仍保持我國第2大出口市場地位,但出口增速僅略高於香港,位列前10大出口市場倒數第2位。 (2008-08-18 09:55 文章來源:浙江省經貿委)2008年1-7月份我國對外承包工程、勞務合作和設計咨詢業務統計一、 對外承包工程 今年1-7月份,我國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286.5億美元,同比增長48.7%;新簽合同額616.5億美元,同比增長69.6%。 截至2008年7月底,我國對外承包工程累計完成營業額2351億美元,簽訂合同額3912億美元。 二、 對外勞務合作 今年1-7月份,我國對外勞務合作完成營業額43.8億美元,同比增長26.2%;新簽合同額42.5億美元,同比增長28.4%;派出各類勞務人員22.8萬人,較上年同期增加2.2萬人;7月末在外各類勞務人員79.1萬人,較上年同期增加5萬人。 截至2008年7月底,我國對外勞務合作累計完成營業額521.3億美元;合同額565.4億美元;累計派出各類勞務人員441.6萬人。 三、 對外設計咨詢 今年1-7月份,我國對外設計咨詢業務完成營業額2.12億美元,同比增長41.3%;新簽合同額6億美元,同比增長62.2%。 截至2008年7月底,我國對外設計咨詢累計完成營業額24.35億美元,簽訂合同額43.73億美元。 政策統計處 (2008-08-14 11:04 文章來源:合作司)建議你去商務部官方網站看看。上面有許多類似的數據。 http://www.mofcom.gov.cn/
Ⅳ 2018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速是多少
2018年6月23日在北京發布的一份宏觀經濟報告預計,2018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速達到6.8%左右,在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繼續位居前列。
「中國經濟增速在0.2個百分點的狹窄波動區間運行了12個季度,這是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這說明中國經濟增長的韌性更強了,而這樣的韌性又為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副主任潘建成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說,中國經濟的「韌性」來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的成效,也來自更加精準有效的宏觀調控。
中國當前處在新興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經濟新動能提升,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傳統產業也呈現出加快升級。中國還處在加快消費結構升級的階段,消費日益起到經濟穩定發展壓艙石的作用。
從拉動GDP增長的「三駕馬車」分別來看,上半年,最終消費支出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78.5%,資本形成總額為31.4%,貨物和服務凈出口為-9.9%。
董禮華表示,與上年同期相比,最終消費支出貢獻率上升14.2個百分點,充分體現了消費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表明消費是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最重要引擎。
「從各方面的情況綜合來看,消費依然保持比較好的增長態勢,整個消費市場還是比較好的。」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說。
毛盛勇介紹,從新需求、新消費來看,服務消費在加快增長,旅遊、健康、養老、教育、文化增長比較快,實物消費里升級類的商品增長也比較快,限額以上單位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通訊器材類和化妝品類同比分別增長10.6%、10.6%和14.2%。
Ⅳ 2017年中國經濟增長速度達到了多少
報道稱,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經濟增長速度超過預期的6.5%。這是中國實現2011年以回來經濟增答速的首次回升。
世界銀行發布的報告顯示,2017年全球經濟增長3%,這同樣得益於中國良好的經濟表現和傑出的經濟貢獻,世界銀行預計,受油價反彈、全球貿易好轉、低利率和低失業率等因素影響,全球經濟復甦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中國經濟的表現。
Ⅵ 如何正確看待近兩年中國經濟發展的增速
近兩年中國經濟是穩步增長,雖然增長率略微有所下降,那是因為中國的基數已經很龐大了,6%以上的經濟增長已經相當不錯了
Ⅶ 中國近五年經濟增速是多少
中國近五年的經歷增幅都高於百分之五
Ⅷ 2025年後中國經濟增速多少
「在經濟調整時期往往會出現這種情況,居民收入波動的幅度往往小於經濟波動。而且,國家採取的一系列促進就業、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也起了很大作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研究員張立群解釋。
應當看到,雖然上半年我國經濟企穩回升,但7.1%的經濟增長率明顯低於歷史平均水平,形勢依然比較困難。企業生產受到影響,會立刻在經濟總量的統計上表現出來,但企業考慮到未來的發展會盡可能減少對職工收入的影響,職工會千方百計想辦法,政府也會採取各種措施支持,職工收入的波動幅度一般會小於經濟波動。
在受到亞洲金融危機沖擊的1999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9.3%,超過經濟增速2.2個百分點。
今年上半年城鄉居民收入中,轉移性收入增幅最為突出,這是在國家一系列政策措施鼎力支撐下實現的。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有關負責人日前表示,中央強調越是在困難的時候越是要加大民生工作力度,並利用當前擴大內需的機遇,有針對性地推出了一系列擴大就業和加強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措施,取得了積極成效。
記者從國家統計局了解到,工資性收入仍然是今年上半年城鎮居民收入的主要部分,其中政策性增資成為工資收入增長的主要因素。部分縣市自去年下半年以來陸續兌現工資改革方案,規范津貼補貼,補發工資及津貼補貼帶動工資性收入平穩增長。還有部分有條件的省份上調了最低工資標准。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元旦再次上調全國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標准後,人均每月達到1790元,同比增長15.5%;政府轉移性支付力度加大,社會保障體系覆蓋面擴大,部分地區提高了社保標准,使得上半年城鎮居民來自社會救濟和最低生活保障的收入分別增長了22.5%和24%。
就業形勢的基本穩定,從根本上奠定了居民收入的大局。針對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和城鎮困難人員三個重點群體,國家分別制定了有針對性的就業扶持政策。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569萬人,完成全年目標的63%,就業形勢好於預期。
夏糧大豐收、糧食價格不斷上行,為農民增收奠定了牢固的基礎。國家各項補貼補助的落實,更是為農民增收出了大力。
統計顯示,今年全國夏糧增產260萬噸,連續六年增產;在國家提高最低收購價的托底下,全國糧食價格已連續六個月上漲,累計漲幅達4.9%。這些共同作用,使得上半年農民出售種植業產品收入增長了13.1%。 此外,國家對農民的各項補貼不斷增加,使得農民的轉移性現金收入人均增長了31.4%。
「城鄉居民收入的較快增長,在經濟形勢依然比較困難的情況下,起到穩定社會、堅定信心的作用,也為進一步擴大內需奠定了比較好的基礎。」張立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