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日本發展經濟的有利條件是()A.位於兩大板塊之間,多火山、地震B.地域狹小,資源貧乏C.日本人
日本發展經濟的有利條件有人力資源豐富,科技力量雄厚,島國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海上運輸便利.故選項D符合題意.
故選:D.
B. 日本發展經濟最有利的條件是
日本國內資源匱乏,經濟發展主要依靠出口。日本經濟發展的導向主要為回從其它資源豐富的國家答進口原材料利用國內先進的技術和大量優秀的高素質人才進行深加工增加產品的附加值然後出口到國外。日本發展經濟的主要有力條件是國內先進的技術,大量高素質熟練技術人員,日本非常注重教育,每年在教育上投入大量資金,而且日本每百人中是科學家工程師的比例也很高,日本的交通也很便利,海岸線狹長,往東隔太平洋與美國東海岸相望,往西穿越日本海到達韓國朝鮮俄羅斯以及中國東海。
C. 日本發展經濟的有利條件因便利的交通二發發達的
日本發展經濟的有利條件有人力資源豐富,科技力量雄厚,島國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海上運輸便利.故選項D符合題意.
故選:D.
D. 日本發展經濟最有利的自然條件是什麼這一有利條件能促進和推動那些部門發展
地理位置:
位於太平洋西岸,是一個由東北向西南延伸的弧形島國。西隔東海、黃海、朝鮮海峽、日本海與中國、朝鮮、韓國、俄羅斯相望。陸地面積377880平方公里,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4個大島和其它6800多個小島嶼。領海面積310000平方公里。與俄羅斯存在「北方四島」(俄方名為「南千島群島」)領土爭端,與韓國存在竹島(韓方名為「獨島」)領土爭端。山地和丘陵占總面積的71%。全國有160多座火山,其中50多座是活火山,為世界上有名的地震區。富士山是全國的最高峰,海拔3776米。溫泉遍布全國各地。境內河流流程短,最長的信濃川長約367公里。最大的湖泊是琵琶湖,面積672.8平方公里。由於地處海洋的包圍之中,屬溫帶海洋性季風氣候,終年溫和濕潤,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夏秋兩季多台風,6月份多梅雨。1月平均氣溫北部-6℃,南部16℃;7月北部17℃,南部28℃。年降水量700—3500毫米,最高達4000毫米以上。
資源:
資源貧乏,80%以上依賴進口。主要資源蘊藏量為:金礦689.6萬噸,銀礦1689.7萬噸,鐵礦62.1萬噸,煤826.5萬噸(以上數字為2000年統計)。鉛礦為4317.9萬噸(1992年統計),銅礦為1155.3萬噸(1996年統計)。石油100%依靠進口。核能開發較早,截至2002年8月,擁有53所核能發電站,總發電裝機容量為4590.7萬Kw(千瓦)。森林面積2521萬公頃,占國土總面積的2/3,是世界上森林覆蓋率最高的國家之一。但木材52%依賴進口,是世界上進口木材最多的國家。日本山地與河流較多,水力資源豐富,蘊藏量約為每年1353億Kwh(千瓦時)。日本的專屬經濟區面積約相當於國土的10倍,漁業資源豐富,但由於過度捕撈等原因,資源量近年逐漸下降。
一、自然地理特徵
1、領土組成
日本是東亞的島國,東臨太平洋,西北臨東海、黃海、朝鮮海峽、日本海,
與中國、朝鮮、韓國、俄羅斯相望。
日本是我國的近鄰。
日本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大島和一些小島組成。
2. 多山的地形
日本境內多山,國土的四分之三以上是山地和丘陵,僅沿海一帶分布著狹小的平原,臨近東京灣的關東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
日本群島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火山很多。富士山是其中的一座活火山,也是日本最高的山。
日本地震頻繁,人們可以感覺到的地震每年平均多達1500多次。
3. 海洋性季風氣候
日本氣候具有海洋性特徵,與亞洲大陸同緯度地方相比,冬季較溫暖,夏季較涼爽,降水比較豐富。
4. 自然資源
日本大部分地區為森林覆蓋,森林資源豐富。山間河流短急。水力資源豐富。但礦產資源缺乏。
二、發達的資本主義經濟
1.發展經濟的條件
有利條件:豐富的人力資源,較高的科學技術水平,島國多優良港口,海上航運便利。
不利因素:耕地狹小,礦產資源缺乏,許多重要的自然資源,需要從國外進口。
石油、天然氣、煤炭、鐵礦石、銅礦石、棉花等工業原料90%以上,甚至100%從國外進口。
2. 日本經濟特點
大力發展海上航運,進口原料,出口工業產品,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從而使本國經濟得到調整發展。
日本是世界上經濟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
日本的主要工業部門:
鋼鐵、汽車、造船、電子、化學和紡織工業。
這些工業的產品大量出口,在國際市場上佔有重要地位。
日本的最大貿易對象是美國,其次是亞洲和西歐。
日本與中國的貿易,日本從中國輸入的商品有服裝、石油、煤炭、棉花、水產品和蔬菜等。向中國輸出的商品有鋼材、電子產品和其他工業品。
三、工業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
1、主要工業區
日本工業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的狹長地帶。
東京大阪、名古屋、北九州等大城市及其附近地區是主要的工業區。
2. 影響日本工業分布的原因
以海港為依託,進口原料,出口工業產品,依靠國際市場,是形成日本工業臨海分布的主要原因。
首都東京在關東平原的南部,東京灣的西北岸,人口有1200多萬,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也是日本國內和國際交通的樞紐。
大阪、名古屋、北九州等是日本重要的工業城市,橫濱和神戶是著名的海港。
四、日本的漁業,北海道漁場
日本北海道附近海域是世界著名的漁場,日本發展漁業的自然條件十分優越。
日本擁有龐大的遠洋捕撈和近海捕撈船隊,沿海和陸上淡水養殖業也較發達。
日本的捕魚量佔世界第一位。
五、日本的農業
日本人口稠密,耕地很少,平均每人耕地不到0.1 公頃,現在專門從事農業的人也很少。
由於地塊較小,日本農民多採用小型農業機械,發展水利,合理施用化肥,精耕細作,提高單位面積產量。
平原地區多生產稻米,現在稻米的產量已能自給。
丘陵地區多栽培果樹和種植蔬菜,但蔬菜、水果仍需大量進口。
六、兼有東西方文化特點
日本在民族文化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吸收外來文化,經過消化,成為本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因此,現代日本文化既有日本民族文化的傳統,又兼有東西方文化的特點。
在古代,日本與中國等東方國家早有往來。日本不僅從中國傳入了水稻、鐵器,而且日本的文化、藝術也深受中國的影響,例如日本的古代建築,文字等。
近代,日本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歐美文化的影響出深入到日本社會,例如許多日本人平時已不再穿傳統的服裝——和服,而穿上了西裝。
飲食方面,由於大量進口小麥,吃麵包的人逐漸增多。
在日本各地,人們可以看到本民族的神社,東方的佛教寺廟,又可以看到西方常見的基督教堂。
日本是一個四多(人多、山地多、火山地震多、優良港灣多)、三少(國土少、平原少、礦產少)、一海(海洋性季風氣候)的島國
日本從歷史上就重視吸收外來文化。發展自己的民族文化。從古代中國水稻、鐵器的傳入,到近代向西方學習科學技術,這一切對日本經濟的發展都起了巨大的促進作用。因此日本的文化兼有東西方文化特點。
四文化特點
指導學生閱讀讀課文「兼有東西方文化特點」一段思考:日本文化有什麼特點?表現在哪些方面?(兼有東西方文化特點,又有本民族文化的傳統。表現可從古代、近代、文化藝術、飲食等幾個方面歸納。)
大家知道日本是世界經濟大國,其實力僅次於美國,而且有很多工業部門已超過美國,很多工業品占據了國際市場。從我們身邊你可以看到很多日本的產品。你能說出幾種代表性的產品嗎?(電器、食品、汽車等方面。)
五發達的資本主義經濟(板書)
觀看幻燈:日本的汽車製造聞名遐邇,我們所見到過的豐田、尼桑等小汽車都是很著名的。除此之外,其它工業還包括電子工業、鋼鐵、造船、紡織、化學等工業。日本依靠什麼使一個資源貧乏的國家發展成為經濟大國的呢?我們來分析一下日本發展工業的條件。
讀圖表,回答問題指導學生讀日本主要工業原料來源示意圖及日本主要工業原料從國外進口所佔的百分比表,並說明①日本主要缺乏哪些工業原料和燃料?(多種礦石、棉花、木材等原料,石油、煤、天然氣等燃料。)②它們多從哪些地方進口?(從西亞進口石油,從大洋洲、南美洲等地進口多種金屬礦等。)
教師總結:日本國土狹小,原料、能源嚴重不足,國內市場有限,這些都是不利條件。但是日本有豐富的人力資源,較高的科學技術,因而能迅速地提高生產水平。再加上日本海岸線曲折,有許多優良港灣,有利於發展國際貿易,進口原料、出口產品。成為世界最大的原料進口國和產品輸出國。
想一想,我國有輸出到日本或從日本進口的商品嗎?日本是經濟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它的工業技術先進,部門齊全,主要部門有鋼鐵、汽車、造船、電子、化學、紡織等
E. 下列屬於日本發展經濟的有利條件是()①日本勞動力素質高 ②日本水力資源豐富 ③日本礦產資源豐富
日本發展經濟的有利條件有:①人力資源豐富,②科技力量雄厚,③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海上運輸便利,④河流落差大,水量大,水能資源豐富等. 故選:A. |
F. 關於日本發展經濟有利條件的敘述錯誤的是
日本發展經濟的有利條件有人力資源豐富,科技力量雄厚,島國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海上運輸便利.根據題意.
故選:B.
G. 下列屬於日本發展經濟的有利條件是( ) ①日本勞動力素質高 ②日本水力資
答案A
本題主要考查的是日本的相關知識。日本發展經濟的有利條件有勞動力素質高,水力資源豐富,日本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礦產資源缺乏,土狹小,平原面積小。
H. 下列屬於日本發展經濟的有利條件是()①勞動力資源豐富 ②科技水平高 &...
日本發來展工業的有利因素自:海岸線曲折,島國多港灣,海運便利,利於商品集散,工業基礎雄厚,科技發達,高素質勞動力資源豐富;不利因素:礦產資源貧乏,工業原料和產品大量依賴進口,製成品大量售到海外市場.
故選:A.
I. 日本工業發展的有利條件是什麼
1、海運便利。日本的工業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地區(太平洋沿岸帶狀工業地回帶)。主要有京答濱(東京---橫濱),名古屋(名古屋為中心),阪神(大阪--神戶),瀨戶內(瀨戶內海沿岸)和北九州五大工業區。這種工業分布被稱為「臨海型」工業布局,無論是原材料的進口還是工業產品的出口都極為便利,減少運輸成本,且日本優良港灣眾多也危害雲提供了便利。
2、工業基礎雄厚。日本工業雖然在二戰中受到嚴重破壞。但是戰後日本先後從美國等工業國家引進先進技術,開發新產品,確立了本國的技術體系,工業迅速發展。無論是輕工業和重工業,還是電子星系產業都形成完善的體系。
3、科技發達。日本重視教育和科技創新,汽車,機床,機器人,計算機,金屬冶煉等高科技行業在世界有重要的地位。
4、人口密集,勞動力資源豐富。日本地形狹小,人口眾多,是世界人口密度很高的國家之一,勞動力資源豐富使使日本成為製造業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