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濰坊經濟開發區的規劃建設
濰坊經濟開發區黨工委、管委會按照「產業集聚、布局合理、資源集約、加快發展」的要求,確立了「五大發展區域」的布局,著力打造三大特色功能園區(濰坊中心城區的休閑娛樂區,高新技術產業的延伸配套區,濱海新城的生活服務區)。高速公路以南4平方公里,打造以餐飲、娛樂、休閑、健身為主的現代服務業區域;以北4平方公里的中小項目產業區,著重進行挖潛改造,使傳統產業高新化,發展壯大以現有工業為主的經濟區域;以白浪河為軸線,沿河兩岸10平方公里重點發展高檔居住區;以月河路與民主街交叉口為中心,建設8平方公里的中心行政商務區;友愛路以西25平方公里,重點建設高科技、無污染、低能耗的大高外和勞動密集型的新型工業區。
B. 山東濰坊濱海經濟開發區的規劃
一城
150平方公里濱海水城,包括希望城、太陽城、幸福城、歡樂海四部分。
以「希望城」的理念建設科教創新區,規劃面積50平方公里,建成後可容納50所職教院校及科研院所,人口50萬。成為集職業教育、科研開發、產業孵化於一體的產學研園區,打造環渤海地區最大的職教園區和藍色高端產業科教基地。
以「太陽城」的理念建設中央商務區,規劃面積6平方公里,成為商務、辦公、金融、會展為主的現代服務業聚集區。
以「幸福城」的理念建設高檔商住區,規劃面積34平方公里,重點打造健康生態城和國際影視城,通過改善生態環境,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
以「歡樂海」的理念建設旅遊度假區,規劃面積60平方公里,開發風箏沖浪、海上龍舟、觀光遊艇、海洋文化體驗等淺灘旅遊項目,打造山東「藍色逍遙游」和國內知名的濱海休閑旅遊目的地。
四園
先進製造業產業園:規劃面積160平方公里,主要發展裝備製造、機械電子、新型材料等高新技術和先進製造業項目。已引進濰柴重機、弘潤石化、新和成葯業等151個項目,總投資450億元。
生態化工產業園:規劃面積70平方公里,重點發展循環經濟型生態海洋化工和石化產業。現有中國海洋石油、以色列化工等141個項目,總投資144億元。
綠色能源產業園:規劃面積50平方公里,主要發展風電、光伏發電等為主的綠色能源產業。投資15億元的華能風電項目已並網發電;一期投資120億元的國電新能源項目近期動工建設。
海港物流園:規劃面積80平方公里,主要發展倉儲物流、加工配送、配套服務等項目。目前,已有森達美物流、海正物流等10多個項目入駐,總投資60多億元。
C. 濰坊濱海經濟開發區的地理位置
濰坊濱海經濟技術來開發區成立於自1995年8月,位於中國山東半島北部,渤海萊州灣南岸,是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國家發改委審核通過的省級開發區。2010年4月正式獲批成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開發區陸域面積677平方公里,人口15萬,是全國最大的生態海洋化工生產和出口創匯基地,先後被評為「國家科技興貿創新基地」、「全國科技興海示範區」、「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山東省科學發展園區和循環經濟示範區」。胡錦濤總書記視察山東時做出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重要指示。山東省、濰坊市做出加快建設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膠東半島高端產業聚集區和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的重大決策部署,開發區作為濰坊市發展藍色經濟的先行區和示範區,承擔著代表濰坊積極參與「三區」建設,全面建設現代化濱海新城的歷史使命。我們立足建設設施配套、產業發達、功能完善、生態優良、宜居宜業的現代化濱海新城,面向全球公開招標,確定 「一城四園」的規劃布局。
D. 濰坊濱海新區是怎麼規劃的
新區在秧子那邊建設為東城,大家窪這邊為西城。分為生態化工產業園,高新技術產業園,綠色能源產業園,船塢產業園吧!! 一城四園 。
E. 山東濰坊濱海經濟開發區的發展前景
十一五」期間,國抄家加快了襲環渤海區域發展戰略的實施。濰坊市委、市政府適時提出了科學發展工業經濟、加快北部沿海開發、打造現代製造業基地的工業強市戰略,加快了以濱海經濟開發區為龍頭的北部沿海開發步伐。山東省委、省政府已將濰坊北部沿海開發列入全省「十一五」規劃,納入到打造半島製造業基地和魯北開發的總體戰略布局之中,為開發區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
濰坊濱海經濟開發區作為濰坊市沿海經濟開發建設的先行者和重要力量,在政策、資金、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得到了重點支持,為快速發展增添了強大動力。濱海經濟開發區將按照國家、省、市的總體部署,根據市委、市政府北部沿海開發的部署要求,進一步完善產業綜合配套條件,構築先進的科技創新孵化體系,發揮資源和技術優勢,突出產業特色和主攻方向,致力發展循環經濟,努力將開發區建成國內一流的化工生產、科研開發基地、出口創匯基地和國家級生態工業示範區。
F. 濰坊濱海經濟開發區前景究竟如何
前景還是不錯的,你沒有發現,可能你去的地方不恰當,現在濰坊市政府正在加大投入發展濱海新區,至於房地產,前景更是不錯的,許多是在海邊修建的,環境很好!!
G. 探究濰坊濱海經濟開發區坐落在此區的重要原因
濰坊濱海經濟開發區海岸線長69公里,淺海灘塗20餘萬畝,地下鹵水、石油、天然氣、地熱等礦產資源豐富,其中地下鹵水靜儲量60億立方米,是中國最大的原鹽和溴素生產基地。可直接開發利用的工礦存量用地400多平方公里,辦理土地手續方便快捷,發展空間非常廣闊。
濰坊濱海經濟開發區位於中國山東半島北部,中國最大的內海渤海的南岸。開發區境內交通網路四通八達,濟青、榮烏、濰日高速公路連接區內外,益羊、德煙鐵路將濱海與中國的鐵路大動脈相連接,區內由馬來西亞森達美集團控股投資建設的濰坊森達美港,為中國一類開放口岸,可直接通航世界各地。
H. 濰坊濱海經濟開發區的布局
150平方公里濱海水城,包括科教創新區、商務居住區、旅遊度假區三部分。
以「歡樂海」的理念建設旅遊度假區,規劃面積60平方公里,現已完成旅遊規劃,投資150億元的國際影城項目正在規劃設計,投資8000萬元的龍府旅遊項目明年底建成投用。沿海防護堤二期工程全長20公里,包括拋石堤壩和內海側吹填工程,總投資15億元,圍圈海域50平方公里。工程採用水上船拋石與陸路車輛運輸相結合的水、陸兩種方式齊頭並進。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資4.5億元,石方拋填210萬方,吹填防潮閘圍堰60萬方,沿海防護堤二期堤壩工程年底實現貫通合攏,全部工程2010年底竣工。
以「太陽城」的理念建設中央商務區,規劃面積6平方公里,起步區3平方公里。總投資1.6億元的吹填造陸工程,已完成吹填土方1000萬方,造陸2平方公里,投資2.2億元的六條城市主幹道路正在建設。綜合商務中心、酒店、金融港、企業總部、學校、居住等建築和景觀設計方案已經確定,年內全面開工。
以「希望城」的理念建設科教創新區,規劃面積50平方公里,起步區12平方公里。投資12億元的園區基礎設施配套工程基本完成,投資1.5億元的創業大廈項目明年7月份投入使用。目前,已有12家職教院校確定入駐,5家已開工建設,7家正在規劃設計,近期開工建設。
以「幸福城」的理念建設商務居住區,規劃面積6平方公里,起步區3平方公里,正在進行規劃設計。 先進製造業產業園:規劃面積160平方公里,主要發展裝備製造、機械電子、新型材料等先進製造業項目。已引進濰柴控股、新和成葯業等106個項目,總投資320億元。
生態化工產業園:規劃面積70平方公里,重點發展循環經濟型生態海洋化工和石化產業。現有中國海洋石油、以色列化工等360多家企業,總投資400多億元。
綠色能源產業園:規劃面積50平方公里,主要發展風電、光伏發電等為主的綠色能源產業。投資15億元的華能風電項目即將並網發電;一期投資120億元的國電新能源項目近期動工建設。
海港物流園:規劃面積80平方公里,主要發展臨港物流、加工配送等項目。目前,已有森達美物流、海正物流等10多個項目入駐,總投資60多億元。
我們將抓住當前重大歷史機遇,進一步加大科學投入,推進綜合開發,努力在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中率先崛起,在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中實現突破,在國家環渤海經濟圈建設中有所作為。
I. 濰坊濱海經濟開發區的發展趨勢
幾年的事了,濰坊發展的很快,幾年就到了,市政府對那邊很重視,一些市內的公司都要搬過去。
J. 濰坊高新區、經濟開發區和濱海區分別在什麼地方 這三個區有什麼區別
濰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同時也是濰坊的東部城區;濰坊經濟技術開發區歸屬寒亭區管轄,位於北辰綠洲濕地公園西側;濰坊濱海經濟技術開發區位於渤海萊州灣南畔,是濰坊北部沿海開發的核心區域。此三個開發區有以下區別:
一、級別不同
濰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1992年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54個國家級高新區之一;
濰坊經濟技術開發區是1994年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級開發區;
濰坊濱海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於1995年8月,2010年4月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二、規模不同
濰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行政轄區面積116平方公里,人口14.5萬人;
濰坊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面積57.8平方公里;
濰坊濱海經濟技術開發區陸域面積677平方公里,海域面積51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66萬。
三、發展重點不同
濰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濰坊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現已形成了電子信息、現代裝備製造、生物醫葯和新材料四大高新技術產業集群;
濰坊經濟技術開發區形成了以生物制葯、精細化工、機械電子、新型材料、農副產品加工為主導的產業群體。
濰坊濱海經濟技術開發區初步形成了以鹽化工、溴化工、精細化工、醫葯化工、石油化工等產業為主,機械製造、輕工、紡織、物流等產業共同發展的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