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想知道南充在四川的地位
南充旅遊簡介南充是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從公元前202年漢朝設安漢縣伊始,南充已建城2202年,南充位於四川盆地東北部、長江最大支流嘉陵江的中游。自春秋戰國以來,皆為都、州、府、路、道署的治所。南充人陳壽,以其所著的《三國志》,使故土成為三國文化的發祥地。開國元勛朱德元帥、羅瑞卿大將,民主革命家張瀾,亦出生、成長於此。新中國成立後,南充曾是川北行署(省級行政區)所在地,現是川東北地區最大的商品集散地、經濟、文化中心,四川八大中心城市之一,享有"川北心臟"之稱。
南充市位於四川盆地東北部,嘉陵江中游,介於北緯30°35′——31°51′、東徑105°27′——106°58′之間。南北跨度165公里,東西跨度143公里。東鄰達川市,南連廣安市,西與遂寧市、綿陽市接壤,北與廣元市、巴中市毗鄰。幅員面積12494平方公里。轄順慶、高坪、嘉陵三區和西充、南部、蓬安、營山、儀隴五縣,代管省轄閬中市。南充市人民政府駐順慶區。2003年,全市轄有180個鎮、302個鄉。市區建城區面積42.38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區居住人口53.9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42萬人,暫住人口8萬人,農業人口3.9萬人)。
1993年南充撤地建市時,總人口為698.76萬人,2002年末總人口為714.45萬人(按戶籍統計),其中非農業人口120萬人左右。全市人口在區域分布上差異較大,與經濟發展水平和地貌條件關系密切。城鎮、交通干線、沿江河兩岸、平壩地區人口密度較大,高丘、低山地區人口相對較稀。人口密度最大的是順慶區,每平方公里為1085人;人口密度最小的是閬中市,每平方公里為452人。總人口態勢是人口分布由北向南密度逐步增大。
南充市共有49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占總人口的99.88%,少數民族48個,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0.12%。少數民族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薩克族、傣族、黎族、僳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東鄉族、納西族、景頗族、土族、達斡爾族、仫佬族、羌族、布依族、撤拉族、毛南族、仡族、錫伯族、普米族、塔吉克族、怒族、俄羅斯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塔塔爾族、獨龍族、赫哲族、門巴族、珞巴族。其中回族居多,佔少數民族總人口的56.05%。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順慶區、閬中市。閬中博樹回族自治鄉是南充市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鄉。
南充市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約前五、六千年左右),境內就有先民生息。原始社會的唐堯、虞舜時,境內為「有果氏之國」(原始部落)。夏朝(約前21世紀到前17世紀)境內為古梁州之域。商朝(約前17世紀到前11世紀)南充屬巴人之國。周朝(約前1027年至前221年)南充為巴子國地,其間的戰國時期,約周顯王三十年(前330年)巴子屢為楚子所逼,巴國國都遷至境內的閬中。
南充境內設縣始於戰國後期。秦惠文王後元十一年(前314年),秦統巴、蜀後,在其地實行郡縣制,設置了巴郡、蜀郡、漢中郡及31縣,今南充境內僅設有閬中縣(據《元和郡縣志》、《太平寰宇記》、《蜀中廣記》等書記載,當時閬中縣的轄地大致包括今閬中、南部、西充、營山、儀隴、蓬安、順慶、高坪、嘉陵等縣(區)及廣元市的蒼溪和劍閣東南部、巴中市的恩陽、廣安市岳池縣西部和北部。隸巴郡(郡治今重慶市渝中區)。秦朝末年,楚漢爭戰,漢王劉邦被困滎陽,其部將巴郡閬中人紀信(今西充紫岩鄉人)假扮漢王誑楚,救了劉邦,項羽受騙怒殺紀信。西漢建立後,漢高帝劉邦為追念紀信捨身安漢之功,於漢高帝五年(前202年)分閬中縣紀信家鄉設安漢縣(縣治今順慶區舞鳳鎮清泉壩五里店)。
南充境內設郡(相當於今地級市一級政區)始於東漢。據《華陽國志·巴志》載,東漢獻帝初平元年(190年),分巴郡地在今南充市境內設巴郡(原巴郡更名為永寧郡),郡治安漢縣(今南充市順慶區),隸益州(州治今成都市城區)。巴郡轄7縣,今南充市境內設有安漢、閬中、南充國,西充國4縣。獻帝建安六年(201年),巴郡更名為巴西郡,郡治從安漢縣遷至閬中縣。
三國蜀漢時,境內所設郡縣未變。晉朝、南北朝時政權更迭頻繁,設州、郡、縣繁多,州名、郡名、縣名極端混亂,約略統計境內先後設州、郡十五、六個,設縣二十餘個。
隋朝結束了南北朝分裂割據的局面。隋初清理省並了濫設的州、郡、縣。境內設有蓬州、隆州及14縣,其中安漢縣在開皇十八年(598年)更名為南充縣。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調整政區設置,改州為郡 ,境內僅設有巴西郡(郡治今閬中市)及13縣。
唐、宋時,境內設果州(州治今順慶區)、閬州(州治今閬中市)、蓬州(州治今營山縣安固鄉)及十餘縣。南宋後期的理宗寶慶三年(1227年),將宋理宗趙昀於寧宗嘉定十四年(1221年)任果州團練使之地果州升為順慶府(府治今順慶區)。
元朝境內設有順慶路(路治今順慶區)、保寧府(府治今閬中市)、蓬州(州治今蓬安縣)及7個縣。明朝境內所設府(州)、縣基本未變。清朝境內設有川北道(道治今閬中市),轄順慶、保寧二府及7個縣(州)。清順治三年(1646年),清兵進入四川後,四川省治初設保寧府(府治今閬中市),清順治十七年(1660年)四川省治遷至成都。
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成立,民國二年(1913年)境內設川北道(道治今閬中市),民國三年(1914年)川北道改為嘉陵道,民國五年(1916年)嘉陵道治遷至南充縣(今順慶區)。民國十七年至十八年(1928年至1929年),撤銷道,縣由省直轄。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四川省縣以上設置了十八個行政督察區,境內設有第十一行政督查區和7個縣。
民國二十二年至二十四年(1933年至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在陝西南部和四川北部一帶建立了川陝革命根據地,先後在境內建立了閬南縣、儀隴縣、長勝縣、營山縣、德豐縣和宗發市蘇維埃政權,隸屬於川陝省蘇維埃政權。紅四方面軍總政治部和33軍軍部曾設在閬中。
1949年12月10日南充解放。1950年在南充設立了省級行政機構——川北行政公署。川北行署駐南充市(今順慶區),轄南充市和南充、遂寧、達縣、劍閣4個專區35縣。其中南充市人民政府駐今順慶區,南充專署轄8縣,初期駐今廣安市岳池縣,1952年5月遷至今高坪區。當時境內設有7縣。其中6縣隸南充專區,1縣隸劍閣專區。1952年8月,撤區建省,南充市、南充專區改隸四川省。9月專署駐地由今高坪區遷至今順慶區。1953年1月,南充市由省直轄改由南充專區管轄。同年四川調整行政區劃,撤並部分專區,南充專區轄1市11縣,其中今境內設有1市7縣。1968年南充區專員公署更名為南充地區革命委員會。1978年又更名為南充地區行政公署。1993年7月2日,國務院作出調整南充行政區劃決定,撤銷南充地區、南充市、南充縣,設立南充市(地級),轄原南充地區的南部縣、營山縣、儀隴縣、蓬安縣、西充縣和新設立的順慶區、高坪區、嘉陵區,原南充地區的閬中市由省直轄,南充市代管。
數千年來,在南充這塊土地上,涌現了一代代忠心報國,叱吒風雲,貢獻卓越,彪炳史冊的國家棟梁,仁人志士。漢有范目、紀信、落下閎、司馬相如,三國時有譙周、王平,晉有陳壽,唐有袁天罡、李淳風,宋有陳省華、陳堯叟、陳堯佐、陳堯咨父子四人及抗金名將張憲,明有父子宰相陳以勤、陳於陛和任翰、黃輝,之後有開國元勛朱德元帥、羅瑞卿大將和民主革命家張瀾以及共產主義戰士張思德。他們對於推動國家統一、民族興旺、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做出了不朽的貢獻。
南充市已成為川東北的科教中心,擁有各類科技人員10多萬人。在他們中間,有中國工程院士,有獲得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全市有西南石油大學、西華師范大學、川北醫學院、南充職業技術學院等5所高等院校。
『貳』 四川省南充市的主要經濟優勢凸顯在什麼方面
消費能力在四川靠前
『叄』 四川南充怎麼樣,好嗎,經濟怎麼樣城區大嗎!
現在看的話,經濟中規中矩,中小企業還是很多,其中包括川北涼粉、保寧醋、張飛牛肉、燕京啤酒等知名企業,但是規模以上的大企業比較少
城區還是比較大的,在中等城市中都是比較大的,畢竟是以前的川北首府。
『肆』 南充在四川經濟排第幾
南充GDP總量和增速均居川東北第一
『伍』 四川南充的優勢
交通中心吧,去很多地方都要經過南充,城市也挺發達的,就是模範街的小偷特別多,去新政府新區那邊修的還挺好,晚上夜景不錯,那的清泉寺很靈驗哦,而且門票也便宜1塊錢。
『陸』 南充在四川的經濟排名是第幾
2016年上半年南充地區生產總值728億元,全省第五名,川東北地區第一名。
『柒』 湖南邵陽與四川南充、達州相比,哪個最發達請予以排名和介紹,並分別解釋這三市的發展優勢與不足。
建議抄由汽車到渠縣或佛羅里達州(渠縣月30日,達到國家80),然後坐火車從渠縣或佛羅里達州,萬源。
建議走渠縣,速度快,價格便宜。
7次,每天從的南充濱江站,渠縣
不晚於16:30到達渠縣可能會超過7 O'時鍾
火車從渠縣Wanyuan>
10次,幾乎每隔一小時左右的車次從12:50到0:00,所以它仍然是很容易
而且價格也很便宜
渠縣汽車站到火車站,但3美元/票價或5美元/計程車費
『捌』 作為四川省的第三大城市的南充有哪些特色
文化教育南充市有西南石油大學、西華師范大學、川北醫學院、南充職業技術學院、西南交通大學希望學院(獨立院校)等6所部省市屬大學,有博士點17個、博士後流動點3個、碩士點112個;有中等專業學校22所,省級重點中學5所,基本普及初等教育,文化、體育設施日趨完備,以及各類科研人員10萬多人。 資源經濟生物資源豐富,盛產多種糧食和經濟作物,尤以蠶繭、柑桔、生豬等馳名全國,已成為名符其實的全國四大蠶桑生產基地和絲綢生產、出口基地之一。
南充資源富集、是重要的水能開發基地。石油儲量7779萬噸;天然氣儲量90億立方米;鹽岩地質儲量1.8萬億噸,為中國西部最大的天然鹽礦;嘉陵江流經全市,水能蘊藏量達200多萬千瓦;南充勞動力充足,科技教育發達,是四川的人才大市、科技大市和勞動力資源大市,南充人口僅次於成都,居全省第二位。
境內重點資源有土地、動植物、水、天然氣、石油和鹽鹵等。石油和鹽鹵資源具有大規模開發條件,有望成為大型化工基地;占社會勞動力88%以上的農村勞動力資源潛力巨大。
南充是巨大的市場和物資集散地。這里居於"西通蜀都、東向鄂楚、北引三秦、南聯重慶"的特殊地理位置,是四川內陸的交通、通訊樞紐,川東北最大的商品集散地,長江三峽經濟區、成渝經濟圈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對外開放的重要口岸,擁有絲綢大世界、西門綜合批發市場、川北糧油批發市場等一批規模大、輻射力強的商品交易場。 風景旅遊南充古樸,鍾靈毓秀,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因立城久遠,人才輩出、文化傳統深厚,故市內佳境眾多,旅遊資源極為豐富,擁有全國和省、縣三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多個,旅遊景點60餘處,既有名揚遐邇的勝跡名苑,天生麗質的自然風光,還有獨具特色的地方文化。有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古城閬中,白塔古廟及嘉陵江第一山錦屏山的秀色,白雲山俊美,升鍾水庫清幽,太蓬山、金城山、凌雲山宗教文化,定會使遊人流連忘返。閬中滕王閣、觀星樓、漢恆侯祠、萬卷樓、張憲祠、李淳風墓、袁天罡墓以及漢將軍王平墓將勾起你的懷古幽幽情思。兩千多年的栽桑養蠶歷史形成絲綢文化,更是獨樹一幟。朱德故居、羅瑞卿故居、張瀾紀念室定將涌騰起人們對偉人雖去,但風范永存的激情。川北大木偶、川北燈戲、川北皮影、川北剪紙將縮小語言、文化時空差距,使人們為之傾倒。目前,南充市已開通兩條國際旅遊線路:一條是「將帥故里游」,一條是「三國遺跡尋蹤游」。
區內南部以歷史人文旅遊資源為特色,北部山區以自然山水旅遊資源為主。
曾是川陝革命根據地的大巴山山區一帶,留下了近代中國革命許許多多的遺址遺跡。全區被列為國家、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有30多處。米倉山東段、大巴山區優美的自然風景光彩奪目,如南江光霧山景區的喀斯特地貌景觀秀麗多彩,通江諾水河景區山清水秀、洞穴成群,鍾乳石景觀造型精美、玲瓏剔透。區內已建立了達縣真佛山、通江諾水河、南江光霧山、宣漢百里峽等以自然風景為主的省級風景名勝區,還有巴中南龕坡-陽靈山、蓬溪赤城湖、遂寧廣德-靈泉、開江寶石湖、達縣明月江等市(縣)級風景名勝旅遊區,以及營山太蓬山、南充西山和南部升鍾水庫等旅遊點;開辟了達縣鐵山和西山、南充金城山、大竹五峰山等省級森林公園。
歷史文化遺跡:有青居淳祐故城遺址,渠縣馮煥闕、沈府君闕、趙家坪和蒲家灣無銘闕,渠縣王萬邦墓城壩遺址,開江縣陶牌坊,閬中桓侯廟和華光樓、川北道貢院、五龍廟,蓬溪單筒小井,達縣龍爪塔,南充奎閣、紫雲坪植茗靈園記岩刻,達縣真佛山廟群,蓬安雲山故城等多種歷史名勝景觀。
革命遺址:有儀隴朱德故居,通江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巴中川陝蘇維埃政府舊址,巴中特別市蘇維埃舊址,沙溪紅軍石刻標語和紅軍烈士墓碑,平昌劉伯堅烈士紀念碑,達縣石橋紅軍標語,南江縣城關紅四門及城牆、長赤蘇維埃政府舊址及石刻標語,宣漢王維舟舊居等多處革命文化遺址。
宗教名勝:有巴中南龕水寧寺和閬中大像山、岳池千佛岩、鄰水千佛崖摩崖石刻、摩崖造像及蓬溪寶梵寺大殿及壁畫,南充白塔、營山白塔、大竹白塔、廣安褒光寺、南部禹跡山、南部李封觀和神壩磚塔等塔寺。
人造景觀:麻子灘,升鍾水庫、西充紅旗、廣安全民、大竹鳥木、鄰水大洪河、開江寶石、八爾灘等人工水庫景觀。
古南充八景:果山秋色、白塔晨鍾、金泉夜月、棲樂靈池、青居煙樹、曲水晴波、朱鳳朝霞、連洲古讖。
新南充八景:西山宛如「睡美人」、北湖勝景迷人眼、清泉寺廟成聖地、萬卷樓上「破萬卷」、奎閣風采仍依舊、川北行署舊址風光美、瑞卿故居成勝景、老君道觀名遠揚。 南充美食順慶羊肉粉
順慶羊肉粉,歷史悠久,製作精細,是南充乃至川北名特小吃之一。早在清代,順慶羊肉粉就聞名遐邇,最為有名的當屬朱老拱粉店。順慶羊肉粉是由米粉(以大米製成的熟米粉)和羊肉湯、餡,配上考究的佐料而成,具有三鮮特色(粉鮮、餡鮮、湯鮮),米粉質細、綿軟、餡味清得無腥膻,湯色乳白而滾燙。數九寒冬,食一碗羊肉粉可發熱冒汗,大有驅寒祛濕之功,故有人喜用食羊肉粉發汗治療感冒。
川北涼粉
川北涼粉自清末問世以來,以其獨具紅辣味醇、鮮香爽口的川味風格飲譽巴蜀,流傳至今。當時,原南充縣江村壩農民謝天祿,在中渡口搭棚賣擔擔涼粉,他的涼粉製作精細,從磨粉攪制到調料、配味都有獨到之處,行人品嘗後 川北涼粉無不稱道,謝涼粉便有了名氣。其後,農民陳洪順悉心研究謝涼粉製作工藝,取其所長並加以改進,涼粉製作工藝得到進一步完善。他選用新鮮白豌豆用小磨磨細,十分講究攪制火候、所作涼粉質細柔嫩,筋力綿軟,明而不透,細而不斷,調料配味,更具匠心。不久,陳涼粉便名揚川北一帶,「川北涼粉」也不脛而走。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朱德、羅瑞卿生前回南充視察工作時,就曾特意品嘗了川北涼粉。川北涼粉之所以出名,不僅僅是涼粉製作獨具特色,更主要的是拌料十分考究。主要拌料有辣椒、花椒、生薑、蔥葉、冰糖等摻合製作的紅油,以及有精選大蒜搗制的蒜泥,可謂色、香、味俱全,獨具風味。
保寧干牛肉
保寧干牛肉,亦稱張飛牛肉,為閬中市一大名食。在清代乾隆年間就遠近馳名,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民國時期在成都「勸業會」上被評為「上等食品」,自此聲譽更佳,至今不衰。保寧干牛肉分生、熟兩種。生干牛肉又稱風干牛肉,經腌制、煙熏、風干、密藏等工序精製而成。熟牛肉,系選用精肉,經浸漬、松肉、腌制、抹香、煮熟、烘乾等工序精製而成。保寧干牛肉,色顯玫紅,滋潤光亮,肉質細嫩,紋絲緊密,不幹、不燥、不軟、不硬。食之,鹹淡適口,五味俱香,具有濃郁的山野味,為宴席配餐、伴酒佐餐之上品。
松花皮蛋
松花皮蛋為南充名特產品。系採用傳統天然原料配方,不含鉛,無有害物質,且含有多種氨基酸和麩酸鈉,呈弱鹼近中性。南充松花皮蛋質量特佳。蛋體離殼容易肅取,蛋白透明,富有彈性,松花明顯,宛若松柏盆景,蛋黃油泣,略帶糖心。近年來,又創一種在蛋層間具有明顯的赤、橙、黃、綠、青等色彩絢麗的「五彩松花皮蛋」,為海內外盛大宴會和工藝菜譜增加了新的品種。1982年,在外貿部商檢局重慶分局和外貿系統在羅江召開的出口食品質量評比會上,南充松花皮蛋獲總分第二名,在四川省食品系統質量評比會上,獲第一名。1984年該產品遠銷首都,被譽為「嘉陵狀元皮蛋」。目前,該產品遠銷東南亞等地及全國各大城市。
保寧白糖蒸饃
保寧白糖蒸饃為閬中市一大名食。系清乾隆時回民技師哈公奎所創。據閬中縣志記載:「保寧麥面最知名,取南麥碾細,重羅篩之,蒸為饅首,名曰蒸饃。遠行者攜千餘里外,雖外霉內燥,蒸之移時,而色、香、味、形如故。外來客商多於縣中購蒸饃以作饋品」。
營山板鴨
營山板鴨在埋沒千年以後,直到清代方名噪天府,民國以後,馳名遠近。營山板鴨的製作,有其獨特之處。一是非時不做。每年立冬以後,立春以前方可製作;二是選鴨挑剔。有三忌:即忌未閹之雄鴨;忌越冬老鴨;忌體弱瘦鴨。有三選:即選膘肥肉厚者;選羽毛光亮者;選活潑強食者。三是製法特殊。板鴨的製作要經過宰殺、去毛、密封、熏烤等多道工序。製成後色澤金黃、臘香四溢。四是選形別致。其一鴨體正圓,頭頸反顧,宛似團扇飛鴻。其二秀頸直伸,若鯤鵬展翅。如此做成,使人聞香滴涎,但又愛不忍食。目前,營山板鴨遠銷成渝及雲南、貴州、陝西、廣州等地。
南部鴨老殼
說了那麼多的美食,又怎麼能忘了自己的家鄉——南部呢,在南部,其他縣市的美食也能找到蹤影,但更為獨特的還是南部二中門口鴨老殼真可謂品味獨特,但也秉承了老川味——辣的特色!在這兒也就不說它選料的考究了,你試了就知道聽我的沒錯!!!
蓬安河舒豆腐
蓬安河舒鎮的豆腐歷史悠久,遠近馳名。據當地老人回憶,相傳清順治年間就有了名氣。河舒豆腐由於質量好,附近幾個鄉的人逢場都要到這里來買,成了當地久負盛名的土特產。
河舒豆腐具有兩大特點:一是綿軟,端在手上東搖西晃不垮墩子,放在桌上仍端正不偏,放一天不流水,不變型;入鍋任煮不爛,火炕任翻不硬,筷子挑起仍是嫩閃閃的不斷裂。二是吃起細嫩,味道鮮美,吃後有回味,給人以爽適的感覺。
河舒豆腐
『玖』 綿陽和南充現在城市發展的情況如何,發展潛力呢
南充潛力比綿陽大這是100%肯定的 (對以下資料不服的朋友請到網上查詢,或者實地考察,請多指教!謝謝!) 1950年左右共和國成立之初,為川四川的省會。 四川完全四通的城市(飛機,船,汽車,火車)中最發達的 「千里嘉陵第一港」預計年吞吐能力將達到50萬箱 能源: 蓬安核電站,主體工程力爭2010年正式開工,2014年投入使用, 規劃一期工程為2×100萬千瓦(當綿陽水能總蘊含量), 二期工程為2×160萬千瓦,一、二期工程建設總投資770億元, 三期工程為2×160萬千瓦。 龍崗氣田的規模至少在5000億立方米以上(可堪稱中國之最) 石油儲量7779萬噸; 中國西部最大的天然鹽礦 四川最大的城區內橫跨6座大橋的城市(嘉陵江上) 四川區位優勢最佳地區,連接成渝的中心紐帶城市(與成渝構成金三角地區) 四川第二個建成繞城高速的城市(同時也是全國二級城市首條繞城高速) 全國第二個規劃第二繞城高速公路的二級城市 四川第二個建成三層立交的城市 四川城市人口第二大城市(86.36萬人) 四川第二大經濟貿易中心 西部第二大交易市場光彩大市場 四川第二大城市輻射面積最廣的城市(輻射至川東北8市) 四川城市建築密度第二大城市(高於綿陽) 四川30層以上建築第二多城市 四川轄區轄縣轄市第二多城市(市轄三區六縣一市) 國家指標中的四川第二個城市人口達到100萬的特大城市(2010年) 四川第二個設想中的經濟特區城市(江東新區)
『拾』 四川南充的發展前景怎麼樣
看你是發展什麼了,不管什麼,南充都是一個好地方,祝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