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河南夏邑縣搞新農村建設,佔用很多基本農田,這合法嗎為什麼不在老村的基礎上改造
國務院1994年頒發的《基本農田保護條例》中,給基本農田下的定義是:「根據一定時期人口和回社會經濟發展對農產品答的需求以及對建設用地預測,依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不得佔用的和基本農田保護區規劃期內不得佔用的耕地。」基本農田是耕地的一部分,而且是高產優質的那一部分耕地,並非所有的耕地都是基本農田。一般來說,劃入基本農田保護區的耕地都是基本農田。老百姓稱基本農田為「吃飯田」、「保命田」。基本農田保護「五不準」:一是不準除法律規定的國家重點建設項目之外的非農建設佔用基本農田;二是不準以發退耕范圍,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隨意減少基本農田面積;三是不準佔用基本農田進行植樹造林,發展林果業;四是不準以農業結構調整為名,在基本農田內挖塘養殖魚和進行畜禽養,以及其他嚴重破壞耕作層的生產經營活動;五是不準佔用基本農田進行綠色通道和綠化隔離帶建設。
Ⅱ 夏邑縣的城市規劃
規劃結合中原經濟區的發展背景,提出建設「和諧夏邑、小康夏邑、宜居夏邑、魅力夏邑、可持續發展夏邑 「五個發展目標,並構建」中心城區—中心鎮—新型農村社區「三級城鎮體系。規劃至2030年,夏邑縣中心城區人口62萬人,面積62平方公里。
Ⅲ 在河南商丘夏邑縣適合做什麼樣的生意投資在10萬左右的
在縣里干生意,十萬的確不多
Ⅳ 河南省夏邑縣是國家級貧困縣嗎
國家重點開發地區
Ⅳ 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拆遷的鄉鎮有哪些2020
在什麼商丘市拆遷的話,2020年是暫時不離開。
Ⅵ 河南夏邑的風俗習慣
夏邑的風俗習慣
夏邑是中國上古古都,華夏祖地,龍山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這里便有人類生息繁衍,是栗陸氏建都地,是龍山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夏邑是夏朝中期的主要都城,夏商時代屬虞舜之後的虞國,秦置栗縣,周朝屬宋國,漢朝屬梁國,北魏時稱「下邑」,金末取「華夏之邑」之意,改稱「夏邑」,相沿至今。
衣著
清末,上層人物男著長衫馬褂,女著緊身旗袍,均為絲綾綢緞。勞動人民平時均著短衣,男著偏襟短衫(俗 稱大襟褂子,後改對襟褂子)。冬季著長衫棉袍,多不扣紐,攔腰束帶,緊身利落。褲子,清末、民國均為大腰褲,折腰後束帶,褲腳肥大,脫穿方便。較好的人家春秋穿無腰套褲,冬天穿全腰棉褲。勞動人民衣料均為當地手工織的染色土布(俗稱上土大布),男尚深藍,女尚淺藍,小孩穿藍底白花的土花布。絲光藍、標准布、府綢之類的機織布(當時統稱洋布),很少有人穿的起。
民國時期,夏邑縣城出現西服、中山裝、學生裝、女短裙,當時認為新穎、時髦;清末的遺老遺少,仍著長衫馬褂以示循古。勞動人民服裝樣式變易不大,只是機織染色布服裝逐漸增多,但仍以土布為主。
建國後,長衫漸廢,制服流行。年輕婦女漸由偏襟改為列寧式翻領對襟上衣,男女漸改穿制服褲(大腰褲漸廢),一般均為機織的藍色或青色布(土布漸廢),色彩、式樣較單一、古樸。1981年後,人民服裝變化巨大,樣式新穎,色彩繽紛,青年男女服裝,城鄉已差異不大。
帽子:清末,男人多戴六瓣瓜皮帽頭子(頂上帶紅疙瘩)。民國時期,氈制禮帽流行,瓜皮帽漸廢。農民冬天多戴棉線帽,俗稱「猴帽」,夏戴草帽、斗笠。建國後,制服帽、工人帽流行,禮帽隨長衫廢除,冬有海軍式的裁絨帽。1981年後,帽子式樣大革新,據1985年商業部門統計,冬季購銷男女冬帽近50餘種。隨著西服的流行,禮帽也在夏邑市場出現。
鞋:清末、民國時期,均穿自空縫制的烏幫白底的布鞋,勞動人民走長路多穿草鞋、棉線鞋,輕便而且代價低廉,冬天穿葦纓毛窩(用茼和葦纓編成)。棉鞋一般窮人穿不起。雨天穿麻窩或稻草窩子(用茼或稻草編織成),不僅防水性差,而且笨重磨腳。雨膠鞋夏邑早已出現,但價格昂貴,城市貧民和鄉下人很少享用。建國後,雨膠鞋漸在鄉間流行。均為半筒膠鞋。各種膠底布鞋,機制布鞋,塑料涼鞋,豬、牛皮鞋,也漸次普及。
襪:清末民初,人民多穿自家縫制的白布襪,穿時褲腳紮上帶子。的漸穿線襪(俗稱洋襪)。農民多給線襪縫上幫底,經久而磨。除冬天外,農民很少穿襪子。1980後,棉線襪漸少,已為各種化纖襪子取代,冬天赤腳的人已很少見。
飯食
清末、民國時期,人民食用的糧食,主要有小麥、玉米、高粱、綠豆、豌豆、豇豆、穀子、紅薯等。農民以高梁、紅薯為主食。有的地方習慣吃發面饃或死面餅子(用鍋貼或蒸而成)。大米較少,逢年過節方能吃上一頓。1981年農業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後。夏邑縣人民擺脫了吃高粱、紅薯、回銷糧的困境。過去農民一年到頭吃自家腌制的鹹菜(如醬豆、蘿卜干類)和曬的乾菜,逢年過節,才能吃上魚肉。婚喪喜慶,十大碗筵席,或六碟六碗,或八碟八碗筵席。夏邑宴席日趨豐盛奢侈。鄉下有提高。由於養殖業與種植業的發展,豬、牛、羊肉、雞、鴨、魚、蛋、瓜、果、蔬菜,已充斥市場,滿足需求,大大豐富了城鄉人民的物質生活。
住房
千百年來均為土牆草房,即以泥土為牆,高梁秸或蘆葦為芭,苫上茅草或麥秸。農村小康人家有前屋、堂屋、偏屋。很多穿苦人家只有茅屋一二間,一家數代同居一室。為防盜防寒,一般正房後牆均不留窗戶,室內陰暗,夏天萬為悶熱。房屋結構質量較差,數年之後即開始破漏,以後得年年修葺。瓦房只有官衙、公署、廟宇、祠堂和城鄉少數上等人家才有。1981年以後,房屋更新速度較快,夏邑縣城房屋更新更快,一幢幢樓房從平台升起。城郊居民區磚瓦房鱗次櫛比,農村新建的瓦房已經過半。但農村建房大部缺乏合理布局,樣式單一,不光浪費耕地面積,而且設計多不合乎衛生要求。2000年以後,夏邑農村普建二層小樓房。特別是2008年以來,在夏邑各鄉鎮, 首先富有的居民, 率先建起三層或四層的小洋樓。裡面配有衛生間,淋浴房,空調等等。
行
建國前,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在夏邑佔主要地位,經濟落後,交通工具原始、笨拙,民國時期,夏邑有黃包車(群眾叫「洋車」),後有商辦汽車,乘坐的多為官紳、富商。勞動人民外出多系步行。運輸大都靠肩挑手推,長途跋涉,飽嘗胼手胝足之苦。建國後,汽車漸多。1982年以後,自行車基本普及,私人機動車輛日益增多,陸路、客運、貨運均較方便。2008年以來 ,由於國家實行汽車補貼政策, 各個鄉鎮的汽車擁有量激增, 有的村民家中擁有2至3輛小汽車。
Ⅶ 河南商丘市夏邑縣、永城市經濟怎樣
永城不錯·城市的規劃和經濟建設都挺好的·特別是城市的規劃比商丘市還要好·道路建設以及市區綠化·主要是有煤礦企業·夏邑縣就差多了·不過永城現在不歸商丘死管轄了·歸省了吧·
Ⅷ 2020年河南夏邑縣考上多少北大清華
2020年河南夏邑縣襲共有12名考生考上清華北大。
2020年河南各地市清華北大錄取人數統計
1、周口市共有73名學子被清華北大錄取,相比於去年的94人略有下降
2、信陽在河南省排名第二,共錄取47人,其中信陽高中16名、光山二高24名。信陽高中被清華北大錄取共16人,其中清華8人,北大8人。
3、南陽共有22名優秀學子被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錄取。其中,清華大學錄取9人,分別為:南陽市一中2人、內鄉高中2人、淅川高中4人、方城一中1人。北京大學錄取13人,分別為:南陽市一中8人、西峽高中3人、唐河一中1人、淅川高中1人。
(8)河南夏邑經濟發展計劃擴展閱讀:
2020年河南夏邑縣共有12名考生考上清華北大。這些學生還受到了來自該縣企業家經玉魁的一萬元資助。
經玉魁希望受資助的學生要學會感恩、學會勵志,把大家的諄諄囑托作為不斷進取的源源動力,自尊、自信、自強、自立,奮力拚搏,以德博學,把自己磨練成品學兼優的復合型人才,為將來更好的回報祖國、回饋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Ⅸ 河南夏邑比永城富還是窮
「中郡」縣域復經濟研製究所統計出的「河南縣域經濟2003年20強」
作為全國「百強縣」評選活動的主要發起者,「中郡」縣域經濟研究所最新統計出來的「河南縣域經濟2003年20強」依次為:鞏義、濟源、新鄭、偃師、新密、滎陽、禹州、長葛、鄧州、靈寶、項城、永城、登封、鎮平、郾城、沁陽、唐河、汝州、安陽縣、林州。此次評選採用了「人口、國內生產總值(GDP)、地方預算內財政收入、地方預算內財政支出、人均GDP、農民人均純收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GDP增長率」8個指標考核。
2005年永城在河南縣域經濟進入前10強的第9位 而夏邑作為商丘縣域經濟的第2名只排在全省第78位
2005年中國中部6省縣域經濟第14位
2005年中國縣域經濟第140位 綜合競爭力A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