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社會與經濟發展的關系研究

社會與經濟發展的關系研究

發布時間:2020-12-09 06:50:45

① 社會制度與經濟發展具有怎樣的關系

社會制度是為了滿足人類基本的社會需要,在各個社會中具有普遍性、在相當一個歷史時期里具有穩定性的社會規范體系。人類社會活動的規范體系。它是由一組相關的社會規范構成的,也是相對持久的社會關系的定型化。
一個國家或者企業擺脫貧困落後狀態,走向經濟和社會生活現代化的過程即稱為經濟發展。
經濟發展的財富增長體現在國民生產總值,費用與時間在流通、管理、服務等環節的分配與效率直接影響生產的質量與效率;因而,管理、服務與流通等環節越是精簡、廉潔和有效率,就越能促進經濟發展。

② 幼教專業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

學前教育專業就業前景分析
我國目前的高等教育已經歷史性地進入了國際公認的大眾化的教育階段,然而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同時,大學生就業難已經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尤其是08、09全球性的經濟危機席捲世界各地,曾經的天之驕子,已經進入了一個尷尬的境地:大學生畢業等同於大學生失業。主要表現在:首先,就業形勢本身是很嚴峻的,這是大學擴招帶來的難以迴避的事實;其次,好的崗位需求有限;第三,大學本身培養的學生並不都是專業人才,大學注重素質教育,學校培養與社會需要還是有一定的脫節。除了一定的專業水平,用人單位還要求學生的公共關系能力,合作能力、實踐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專業應用能力都要強,但是實際上學生這些方面的培養還是有欠缺。所以,這種大學生就業難的狀況將會長期存在下去。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學生就業市場風雲變幻的今天,高職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的畢業生似乎成「搶手貨」,就業市場也似乎顯得較為寬松。事實上,形勢並不容樂觀。作為幼教專業的大學生,應認真分析當前的形勢,對自己的就業前景有個清醒的認識。
早期教育是21世紀幼兒教育的大趨勢。據最新的《中國人口統計年鑒》顯示,中國0~3歲的嬰幼兒共計7000萬人。2004年全國在園幼兒達到2089.4萬人,同比增長了4.5%;幼兒園比2003年增加了4638所,增長率為4%。幼教事業具有廣闊的市場潛力,與之配套的幼兒教師和管理人員的需求激增,幼兒師范畢業生供不應求。盡管近年來各地一些院校增設了學前教育專業,但仍不能滿足整個社會的需求。
據調查,北京市未來3年需幼兒園專任教師3.6萬人,而目前只有2.14萬人,缺口1.46萬人;湖南省在園幼兒約142萬人,按規定需配備21.3萬名幼師,目前全省在職幼師總數不到4.8萬人,缺口達16.5萬人;重慶市目前有專業幼師1.6萬餘人,按相關規定幼兒園的師生比應為1∶15,但由於師資缺乏,全市幼兒園師生比為1∶38,幼教缺口達上萬人。
根據教育規劃綱要確定的發展目標,到2020年毛入園率要從2009年的50.9%提高到75%。從全國現有13.8萬所幼兒園的「存量」,推算未來10年的
重磅推薦:網路閱讀APP,免費看書神器!
1/5
「增量」,至少需要新建7萬所左右的幼兒園,方能容納擴招的1400萬名適齡幼兒。
對此,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學前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長郭福昌表示,面對75%毛入園率所對應的4000萬名在園幼兒數量,未來10年我國幼兒園大約需要純增47萬個班。按照每班「兩教一保」配備,新增的教職員工總數至少要在140萬人以上。
過去幼兒園對老師的素質要求不高,會跳會唱就可以了。而這兩年,社會對幼兒教師的素質要求提高了,老師的道德素養、教育能力、有沒有經過正規培訓是更關鍵的因素。因此,正規「科班」出身的學前教育畢業生供不應求,福利待遇也明顯提高。而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職業意識強、技能高、基礎理論知識較系統、知識面較寬等,正符合社會對幼兒教師的要求。至於本科、研究生等更高層次的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除了去當幼兒教師,還可以在跟幼兒研究方向相關聯的雜志社、研究所工作,也有不少自己創業當園長。盡管幾年來全國幼兒教育獲得了發展,兒童入園率達40.75%,但仍與全國幼兒教育事業發展的總目標——學前三年兒童受教育率達55%,有一定的差距。
綜合來看,學前教育專業就業形勢在全球性經濟危機大潮的沖擊下,似漲實跌,自有原因可歸納如下:
一、早期教育的市場潛力擴大了對幼教專業人才的需求。
1、政府的政策導向激活了社會辦學的熱情,充分滿足了家庭對早期教育日益增長的需求。
教育部《關於幼兒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今後5年(2003-2007)幼兒教育改革的總目標是:形成以公辦幼兒園為骨乾和示範,以社會力量興辦幼兒園為主體,公辦與民辦,正規與非正規教育相結合的發展格局。」隨著社會前進,經濟發展,家庭收入增加,個人素質提高,人們對高水平教育期望越來越強烈,經濟承受力越來越高,形成了民辦學前教育的社會基礎,民辦幼兒教育蓬勃興起,在多元辦園體制並存的格局下,大大滿足了廣大家長對早期教育的需求。
2、學前教育專業的畢業生在數量上不能完全滿足社會需求,在層次上更缺少社會越來越需求的高學歷高綜合素養的專業師資。
2/5
眾所周知,幼兒教師是一種專業化的職業,它是一種「要求教師具備經過嚴格而持續不斷地研究才能獲得並維持專業知識和專門技能的公共業務」(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於教師地位的建議》)。在我國,這樣的專業知識和專門技能的學習是通過職前的培養來進行的,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在幼教師資培養方面發揮著主體作用,盡管近年來全國各地一些院校增建了學前教育專業來培養幼兒教師,但是與私立、民營幼兒園數量急劇增長之間還是存在著需求上的矛盾,仍然不能滿足整個社會的需求,例如:湖北日報於2007年3月17日報道了題目為「幼教

③ 論述社會穩定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思想大解放、精神大振奮、作風大轉變、經濟大發展」的大討論思路,全面落實縣委提出的各項任務,任務艱巨,頭緒紛繁,時間緊迫,需要我們隨時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概括起來說,正確看待和處理經濟發展與社會穩定的關系,搞經濟建設不忽視社會穩定,抓社會穩定不沖淡經濟建設,實現經濟發展與社會穩定的協調統一、互融共促,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也是最終實現經濟全面發展、社會和諧穩定、人民幸福安康的正確道路。
解放思想,就是要提倡知難而進,開拓創新,理直氣壯地做好公安工作;振奮精神,就是要提倡同心同德,團結一致,群策群力,以高昂的士氣、百倍的干勁,當好維護穩定的排頭兵;轉變作風,就是要以務實、創新、勤政、為民。根本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調動人民警察的積極性,把思想統一起來,力量凝聚起來,全力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建設和發展。
解放大思想,振奮大精神,轉變大作風,其落腳點就是推動經濟大發展,四者互為因果,互為表裡,互融共促,相輔相成。是我們在新形勢下,做好公安工作的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要求,應當貫穿到工作的各方面、各環節和全過程。面對新的世紀,我們肩負著黨的囑托,人民的企盼,任重道遠,大有可為。要求我們一定要有強烈的進取心,旺盛的創造力,不辱使命,不負重託,經受新的考驗,迎接新的戰斗,奪取新的勝利,開創新的局面。

④ 心理學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關系

不同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使得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產生很大的差內別。
這些差別,會影響到人容們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
打個最能理解的例子,郭德綱相聲里有一句話:人窮志短,馬瘦毛長。說的就是你連吃飯的錢都沒有,還怎麼去追求高尚的道德?即便你真的能在很窮的時候,還有志氣,可當不是你獨自窮苦,還帶著孩子老婆,她們餓的哇哇哭,你還能為了什麼志氣,去裝什麼大丈夫嗎?

⑤ 水資源與經濟社會發展有什麼關系

水資源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水資源是人類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基礎物質資料之一,關繫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是人類的生存之本。

水資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資源和經濟資源, 水資源對於經濟社會發展起到重要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水是孕育萬物和文明的基礎,與陽光和空氣一起構成了生命的三要素。同時,水對城市的發展更是息息相關,世界上幾乎沒有一座城市和文明的發源地不是沿河湖水域而發展起來的。

2水資源具有不可替代性。地球上我們使用的資源有的是可以替代的。如化工塑料產品可以替代金屬產品。動力資源中也不斷地出現了替代性資源,如水能資源、核能資源的發展,等等。但是水資源卻具有不可替代性,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哪一種資源可以替代水便於人的飲用,可以保證生命的存在和延續。

3水資源是重要的經濟資源。水資源作為經濟資源,與糧食、石油、天然氣等資源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同等重要的戰略地位。

然而,隨著現在社會的快速發展,許多河流都被污染了,水資源也隨之被破壞,水污染加重,水質型缺水范圍擴大。據有關專家的研究結果,我國因水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佔GDP的1.5%-2.8%。北方地區由於水環境容量有限,污染所造成的缺水城市和缺水地區增加;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水資源相對豐富的地區也不斷出現了水質型缺水問題。可見水資源的質量好壞關繫到經濟發展的效益高低。不但是水資源的質量問題關繫到經濟發展同時水資源的分布不均與稀缺也成為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

水資源分布與利用影響區域經濟的發展,我國水資源的空間分布極不均勻,總體上由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逐漸減少,北方地區水資源貧乏,南方地區水資源相對豐富。水土資源在地區上的組合不相匹配,水資源分布與產業布局不相適應,各地區水資源供需矛盾差異較大,有些地區水資源短缺已經嚴重地制約了當地的經濟發展。由於人均量不足和時空分布不均,使水資源的合理配置成為我國經濟發展長期面臨和必須妥善處理的基本問題之一。

水資源是稀缺性戰略資源。水資源之所以重要,不僅因其與經濟社會發展生死攸關,還因為水資源是稀缺性戰略資源。我國每年因缺水減產糧食造成的經濟損失約500億元,影響工業產值2000多億元。華北和西北地區的資源型缺水問題已成為區域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華北地區(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山西和內蒙古)水資源量佔全國的4.54%,人口和GDP分別佔全國的19%和24%,屬於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地區之一。當地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超過70%,隨著社會經濟發展,需水量增加,水資源供需矛盾將日趨突出。從一定意義上說,水資源的短缺已經成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

綜上所述,要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就要建立完善用水節水保護水的責任目標體系,並能夠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發現更好的更有效的水資源管理方法,不斷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⑥ 心理學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關系

社會學是從社會整來體出發,通過社會自關系和社會行為來研究社會的結構、功能、發生、發展規律的綜合性學科

是心理學的一個基礎分支,是研究個體或若干個體在特定生活條件下心理活動的變化發展的科學。

心理學是通過人的外顯行為觀察了解內部心理現象的科學。

三者有相關關系吧

⑦ 心理學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關系

社會學是從社會整體出發,通過社會關系和社會行為來研究社會的結構、功專能、發生、發展規律的綜合屬性學科

是心理學的一個基礎分支,是研究個體或若干個體在特定生活條件下心理活動的變化發展的科學。

心理學是通過人的外顯行為觀察了解內部心理現象的科學。

三者有相關關系吧

⑧ 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的辯證關系

發展經濟,不斷增加物質財富,是整個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歷史上有各種各樣的發展理論,盡管具體內容千差萬別,但都有一個共同點,就缺銷是強調經濟發展。離開了這一點,就不可能成為一種科學的發展理論。胡錦濤同志指出:「科學發展觀,是用來指導發展的,不能離開發展這個主題,離開了發展這個主題就沒有意義了。發展首先要抓好經濟發展。」所以,科學發展觀強調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決不意味著經濟發展已退居次要位置,更不是通過抑制經濟發展來平衡別的發展。無論現在還是將來,經濟發展始終是發展的中心內容,是社會發展和人的發展的基礎。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不能放鬆。
但也必須看到,經濟發展不是發展的全部內容,發展還包含社會發展。社會發展和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社會發展為經濟發展提供必要條件和重要保障。經濟發展代替不了社會發展,物質文明水平的提高不等於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水平的自然提高。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國社會組織形式、就業結構、社會結構的變革加快,城鄉、區域和社會群伏雀游體發展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社會組織和管理面臨許多新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單純追求經濟增長,一些社會矛盾長期得不到解決,就可能導致社會沖突加劇、社會動盪不安。如果產生這樣的結果,現代化建設就可能走入誤區,而且反過來會制約經濟、政治、文化的發展,甚至毀滅經濟發展的成果。
因此,在推進經濟發展時,必須關注財富怎樣分配,利益怎樣協調,矛盾怎樣化解。要讓社會的創造活力競相迸發,讓人們普遍分享發展的成果,使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人與自然之間和諧相處。這就要求我們在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同時,更加註重社會全面進步,切實解決好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不協調問題,不斷加強社會主義歲頃民主法制、精神文明與和諧社會建設,提高現代文明程度。既要堅持各種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原則,又要著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以積極擴大就業、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理順收入分配關系、加快社會事業建設為著力點,促進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的良性互動和協調並進。

⑨ 會計與社會發展和經濟環境的關系

一、會計信息對經濟環境的影響

會計信息對經濟環境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企業和社會兩個方面:

1、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主體。企業實現經營目標,離不開由經濟信息形成的經濟信息系統。並通過整、有效的企業經濟信息系統,實現企業商品與資金的相互轉換。

2、會計信息是企業的命脈。在會計信息的協助下,企業能夠及時獲取市場信息,並根據市場環境的變化,在第一時間調整企業的發展規劃。會計信息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中發揮著更為重要的作用。

企業的會計信息還能為企業的財務決策和經營決策的制定做出貢獻。從社會的角度而言,會計信息能夠對社會資源起到引導作用。投資者通過使用會計信息,能對企業有更為深入和准確的認識,從而對投資決策進行指導。在實際工作當中,會計信息使用者的范圍較廣。

二、會計有助於加強企業經濟活動的管理

從宏觀方面來說,通過合理運用會計手段,國家能夠實現對國民經濟的運行情況的全面掌握,從而在最短的時間內發現國民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並採取相應的措施予以解決。

因此現代會計能夠為國民經濟的運行起到預警的作用。同時會計規范還能對經濟主體的行為進行約束,為國民經濟的發展營造良好的經濟秩序。

從微觀方面來說,現代會計有助於企業明確產權,從而區分經濟主體在各項經濟活動中的關系與責任。然而在具體經濟管理工作當中,現代會計的表現是為企業的管理者提供必要的經濟信息,實現企業經營效益的提高。決策是企業管理者最為關注的問題。

三、會計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

會計是企業開展管理的重要環節。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內部結構的多元化也越來越明顯。這就需要充分發揮會計的管理職能,對企業內部開展有效地監督和控制,實現企業健康發展

四、會計對經濟秩序的影響

在新時期下,會計發展對維護社會經濟秩序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會計已經成為穩定經濟秩序的必要保障。然而經濟秩序混亂的現象無法完全規避,此時就要通過充分發揮會計職能,將市場混亂對社會經濟的影響降到最低。

(9)社會與經濟發展的關系研究擴展閱讀

會計基本特徵

有以下五個基本特徵:

1、會計是一種經濟管理活動。

2、會計是一種經濟信息系統。

3、會計以貨幣作為主要計量單位。

4、會計具有核算和監督的基本職能。

5、會計採用一系列專門的方法。

會計方法一般包括:會計核算方法,會計分析方法,會計檢查方法。

⑩ 教育與社會經濟的關系 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關系

可以從以下五個方抄面來認識: (1)適襲應對外開放的需要。對外開放需要加強中國與外部世界的雙溝通,尤其是在當今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下,一方面要了解世界,一方面向世界傳播自己;對外開放使形象管理的問題日益突出

閱讀全文

與社會與經濟發展的關系研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