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園林綠化對城市生態,經濟等等產生重要意義的報告!
論述園林綠化的功能和意義
摘要: 摘要:分析了園林綠化的作用和意義,包括園林綠化對環境的改善,園林綠化在城市景觀中 的作業以及園林綠化對當今社會的重要性。
關鍵詞: 關鍵詞:園林綠化 作用 意義 城市建設 伴 隨 著 經 濟 發 展 和 社 會 進 步 ,園 林 綠 化 在 人 們 心 目 中 的 地 位 越 來 越 重 要 。園林綠化是城市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同城市人民的關系十分密切,它的作 用是多方面的。下面我就來詳細論述一下它的作用: (一)美化環境。園林綠化是美化城市的一個重要手段。一個城市的美麗,除了在城市規 劃設計、施工上善於利用城市的地形、道路、河邊、建築配合環境,靈活巧妙地體現城市的 美麗外,還可以運用樹木花草不同的形狀、顏色、用途和風格,配置出一年四季色彩豐富, 喬木、灌木、花卉、草皮層層疊疊的綠地,鑲嵌在城市、工廠的建築群中。它不僅使城市披 上綠裝,而且其瑰麗的色彩伴以芬芳的花香,點綴在綠樹成蔭、蓊鬱蔥蘢中,更能起到畫龍 點睛、錦上添花的作用,為廣大人民群眾勞動、工作、學習、生活創造優美、清新、舒適的 環境。 (二)凈化空氣。空氣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質,在人們所吸入的空氣中, 當二氧化碳含量為 0.05%時,人的呼吸就感到不適,到 0.2%時,就會感到頭昏耳鳴、心悸、 血壓升高。園林綠地中。園林植物對凈化空氣有獨特的作用,它能吸滯煙灰和粉塵,能吸收 有害氣體,吸收二氧化碳並放出氧氣,這些都對凈化空氣起了很好的作用。 1、 吸滯煙塵和粉塵 空氣中的灰塵和工廠里飛出的粉塵是污染環境的有害物質。 這些微 塵顆粒,重量雖小,但它在大氣中的總重量卻是驚人的,許多工業城市每平方公里平均降塵 量為五百噸左右,某些工業十分集中的城市甚至高達一千噸以上。粉塵中不僅含有碳、鉛等 微粒,有時還含有病原菌,進入人的鼻腔和氣管中容易引起鼻炎、氣管炎和哮喘等疾病,有 些微塵進入肺部,就會引起矽肺、肺炎等嚴重疾病。植樹後,樹木能大量減少空氣中的灰塵 和粉塵,樹木吸滯和過濾灰塵的作用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由於樹林枝冠茂密,具有強大的 減低風速的作用,隨著風速的減低,氣流中攜帶的大粒灰塵下降。另一方面由於有些樹木葉 子表面粗糙不平,多絨毛,分泌粘性油脂或汁液,能吸附空氣中大量灰塵及飄塵。蒙塵的樹 木經過雨水沖洗後,又能恢復其滯塵作用。 樹木的葉面積總數很大。據統計:森林葉面積 的總和為森林佔地面積的數十倍。因此,吸滯煙塵的能力是很大的。我國對一般工業區的初 步測定,空氣中的飄塵濃度,綠化地區較非綠化地區少 10%-50%。可見,樹木是空氣的天 然過濾器。 草坪植物也有很好的蒙塵作用, 因為草坪植物的葉面積相當於草坪佔地面積 的 22-28 倍。有人測試過,鋪草坪的足球場比不鋪草坪的足球場上空的含塵量減少 2/3- 5/6。 2. 吸收有害氣體。 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出有毒氣體, 如二氧化硫是冶煉企業產生的主 要有害氣體,它數量多、分布廣、危害大。當空氣中二氧化硫濃度達到 0.001%時,人就會 呼吸困難,不能持久工作;達到 0.04%時,人就會迅速死亡。氟化氫則是窯廠、磷肥廠、 玻璃廠產生的另一種劇毒氣體,這種氣體對人體危害比二氧化硫大 20 倍。很多樹木可以吸 收有害氣體, 1 公頃的柳杉每月可以吸收二氧化硫 60 公斤。 如 上海地區 1975 年對一些常見 的綠化植物進行了吸硫測定, 發現臭椿和夾竹桃不僅抗二氧化硫能力強, 並且吸收二氧化硫 的能力也很強。臭椿在二氧化硫污染情況下,葉中含硫量可達正常含硫量的 29.8 倍,夾竹 桃可達 8 倍。其它如珊瑚樹、紫薇、石榴、厚皮香、廣玉蘭、棕櫚、胡頹子、銀杏、檜柏、 粗榧等也有較強的對二氧化硫的抵抗能力,刺槐、女貞、泡桐、梧桐、大葉黃楊等樹木抗氟 的能力比較強。另外,木槿、合歡、楊樹、紫荊、紫藤、紫穗槐等對氯氣、氯化氫氣體有很 強的抗性;紫薇可吸收汞;大多數植物都能吸收臭氧,其中銀杏、柳杉、樟樹、海桐、青岡 櫟、女貞、夾竹桃、刺槐、懸鈴木、連翹等凈化臭氧的作用較大。樹木還能吸收氨、鉛及其 它有害氣體等等。故有"有害氣體凈化場"的美稱。 3. 吸收二氧化碳。 放出氧氣 由於城市人口比較集中, 在城市中不僅人的呼吸排出二氧 化碳,吸收氧氣,而且各種燃料燃燒時也排出大量二氧化碳和吸收大量氧氣,所以有時城市 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可達 0.05%-0.07%。二氧化碳雖是無毒氣體,但是當空氣中的濃 度達 0.05%時,人的呼吸已感不適,當含量達到 0.3-0.6%時,人就會感到頭痛,出現嘔 吐、脈搏緩慢、血壓增高等現象,對人體就有害了。樹木是二氧化碳的消耗者,也是氧氣的 天然製造廠。樹木進行光合作用時吸收二氧化碳,放出人們生存必需的氧氣。 由此可見,城市中的公園、行道樹、庭園、草坪等對調節空氣有著重要的作用。這就是 人們在樹木茂密的地方感到空氣特別新鮮的原因。 (三)調節氣候。 樹木具有吸熱、 遮蔭和增加空氣濕度的作用。 植物葉面的蒸滕作用, 能降低氣溫,調節濕度,吸收太陽輻射,對改善城市小氣候有著積極的作用。綠色植物具有 很好的吸熱、遮蔭和蒸騰水分的作用。城市綠化地段,可消耗掉太陽輻射能量的 60%~70%, 因而能使城市氣溫顯著降低,緩解了城市的「熱島效應」和「干島效應」城市中大面積的森 林和寬闊的林帶,道路上濃密的行道樹和城市其它各種公園綠地,對城市各地段的溫度、濕 度和通風均有良好的調節效果。綠地的地溫比空曠廣場低 20℃左右,園林植物可通過葉片 蒸發大量水分,提高城市空氣濕度,以增加舒適感。 (四)減弱噪音。城市中工廠林立,人口集中,車輛運輸頻繁,各種機器馬達的聲響嘈 雜,汽車、火車、船舶、飛機、建築工地的轟鳴尖叫,常使人們處於雜訊的環境里,不僅影 響人們的正常生活,妨礙睡眠和談話,吵得人們煩惱不安,還會使聽力減弱以至耳聾,並易 引起疲勞,使操作人員反應遲鈍降低勞動生產率,甚至發生工傷事故。而園林綠地中的樹木 對聲波有散射、吸收作用,能大大減輕雜訊的污染。茂密的樹木能吸收和隔擋雜訊。植物的 葉與枝條輕而柔軟,能吸收聲波。據測定,公園的成片樹林可降低噪音 26.43dB,1 條 40m 寬的林帶可降低噪音 10~15dB;綠化的街道比不綠化的街道可降低雜訊 8-10 分貝。 城市園林綠化一般以喬、灌、草相結合,配置這些花草樹木! 不但有顯著的生態作用, 而且有較高的觀賞價值、 布局合理、設計美觀的城市綠地不僅可以改善城市環境,而且可 美化城市, 為城市增添幾分自然美。 另外, 城市綠地還起著防止水土流失,涵養水源,防風、 防雪、防火等作用。 在建設和諧社會中,城市園林綠化是城市生態中最經濟、最有效、最積極的因素,是一 項功在千秋的偉大事業,它具有非凡的意義。 城市園林綠化是城市重要的基礎設施,是改善城市生 態環境的主要載體,是重要的社 會公益事業,是政府的重要職責。按照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全面落實 科學發展觀,因地制宜,合理投入,生態優先、科學建綠,將節約的觀念貫穿於城市園林綠 化的規劃、建設、管理全過程,促進國家節能減排戰略目標的落實,引導和促進城市發展模 式的轉變,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從總體上看,我國是以佔全球 7%的耕地、7%的水資源推動佔全球 21%的人口的城市化 和工業化, 各種矛盾的沖突比全球歷史上任何一個國家都突出、 處理更艱難。 今後一個時期, 隨著城鎮化的不斷發展,城市人口還要增長,城市用地還將更加緊張,在這種情況下,如何 開展好城市園林綠化建設, 如何完成國務院規定的 「十一五」 城市綠化目標, 如何在水資源、 土地資源如此短缺的情況下開展城市園林綠化工作, 並使它們發揮更大的社會效益和生態效 益以及景觀效應,這就要靠創新城市綠化模式,大力建設節約型園林綠化。 園林綠化與城市發展模式的轉型有著密切的關系, 它必然會成為建設資源節約型城市的 一個主要載體。 建設節約型園林綠化就是從根本上改變過去不太注重節約土地、 不太注重生 態效益、不太注重園林綠化內涵發展的模式,轉向著力提高土地和水資源利用效率,提高資 金使用效率,完善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機制,強化生態效益與綜合功能協調發展。建設節約 型園林綠化有助於促進城市生態環境不斷改善, 有助於促進人居環境質量不斷提高, 有助於 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有助於促進城市建設模式的轉變。 同時園林綠化改善了城市投資環境,促進了旅遊業發展,加速了城 市 物 質 文 明 建 設 。城 市 綠 化 的 水 平 和 質 量 直 接 反 映 出 城 市 的 環 境 質 量 和 風 貌 特 點 ,從 而 直 接 反 映 出 城 市 的 發 達 程 度 和 文 明 水 平 ,是 任 何 其 他 事 業 所 無 法 替 代 的 。我 國 改 革 開 放 以 來 的 實 踐 充 分 證 明 ,環 境 優 美 的 城 市 是吸引中外投資者的熱點城市,又是中外旅遊者觀光旅遊的雲集勝地, 而外來投資的增長和旅遊業的迅速發展將帶動城市經濟的增長和物質 文明的建設,具有重大的經濟意義。
《 參考文獻: 現代農業科技》期刊以及天天園林網
⑵ 城市綠化對社會環境帶來的好處有哪些
您好! 由於人們對環境保護的認知逐步增強,城市綠化不再是通過單純的擴大或者增加綠地面積來實現,而是逐漸由局部、品種、區域性的綠化向空間、體系、系統性的綠化過渡,將綠化美化打造成現代都市是人們共同追逐的目標。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和城市的環境建設都離不開城市的綠化和美化。 隨著城市化趨勢的快速前進而帶來的一系列環境污染已經影響到了人類社會活動重要的這個區域-城市,同時也制約了社會經濟的發展,給城市的生存與發展帶來了嚴峻的考驗也給人類的生存帶來了危機。 城市綠化帶來的好處有:生態環境的改善,城市工作及生活環境的美化,新的城市景觀的創造,城市規劃布局質量的提高,風景名勝及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生物種類的保護,外來資金的吸引,帶動旅遊產業的發展。在城市的環境建設和可持續發展戰略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本文中,我們就綠化美化在城市建設中的作用做一簡單探討。 一、城市綠化的美化作用 城市綠化將高樓林立的水泥建築給予點綴的生機盎然、絢麗多姿的同時也給城市提供了綠色空間,將城市進行了美化。「與自然和諧」、「回歸自然」是久居城市的人們共同的願望及追求。因此,樹木本身特有的形狀及色彩經過精心的園林綠化在軟化城市硬線條的同時也將自然美(天藍地綠,氣潔水暢,鳥語花香,和諧)的自然氛圍搬到了現代化大都市中,給城市的空間建設提供了景觀元素,作為軟質景觀,綠化美化成為了城市空間的柔化劑。 1.城市綠化美化是創造城市人居環境的主要方式 城市的綠化美化在為人們的戶外活動遊憩、鍛煉、娛樂及社交活動提供好去處的同時也實現了當代城市居民返璞歸真,回歸自然的願望。它在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上也成了不可或缺的條件。綠色而美麗的環境讓人們感受到了安寧及祥和進而促進身心健康。 2.城市綠化美化在空氣的凈化、氣候的調節以及環境的監測和改善中的作用 植物本身具有對煙塵、粉塵的阻擋和過濾吸附作用,同時可以利用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讓人類賴以生存。而且城市的綠化美化也可利用水生植物及沼生植物根系的吸收有害物質的能力來達到凈化城市污水和凈化土壤的作用。 在炎夏季節城市的綠色通風走廊就是道路綠化帶及江河帶狀綠地,它們可以將城市郊區的自然氣流引進城市內部,為城市通風創造條件;同時在寒冬季節也可以降低風速達到防風的效果。敏感植物對環境污染的監測也可以將問題處理在萌芽狀態。 3. 城市綠化美化可以增加城市的人文景觀 追求人與環境的協調是城市綠化美化的總體目標。這樣不僅能體現城市特有的文化,也能豐富人文意識及審美的內涵。當穿行在椰林夾道的街道時,頃刻間就能真實的體味到南方沿海城市獨有的風味;而徜佯在白樺掩映的林蔭道上,便會感受到北方城市的風格。 二、城市大規模綠化美化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及建議 當前我國的園林綠化美化的發展比較迅速,這種發展方式在迅速的實現了綠化美化的同時,也伴隨有一些問題,園林綠化的快速發展不僅對綠化美化的效果有一定的影響,同時對長遠的發展也產生著不利的影響。 1.雖然可以理解一些領導為了要加快綠化美化的速度和效果而採取栽種大樹的要求,但是不建議採用「拆東牆補西牆」的辦法來完成,這樣會造成「這片綠了,那片禿了」的後果;應該注重在「移」和「栽」大樹過程中的科學性,以免影響成活率,使栽大樹變成栽死樹,如果是為了爭取時間,可以在春、秋兩季造林期適當的提前或者延後,如果盲目實行,而且不按科學辦法來進行「反季節」種樹會導致事倍功半,甚至失敗的後果。 2.綠化美化之後的不良效果。當栽植的樹種伴隨有病蟲及飛絮危害的時候,必要的樹種更換是應該的,但是要慎重選擇樹種,保證這種更換的目的及科學性是明確的,比如毛白楊有飛絮危害,就會有人主張用其它楊樹,或著懸鈴木等來取,但是並不能實際的解決問題,因為飛絮問題不止毛白楊有,其它楊樹和柳樹等也有,種植於南京的懸鈴木也是因「飛絮」而遭受到人們的厭惡,雖然人們重視了飛絮的污染,但是對花粉及觀嘗植物對人類產生的過敏、毒性和致癌,甚至對溫度的負效應方面的危害還未足夠重視,隨著人們對環境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也必然會逐漸被人們所重視。因此,我們在選材和換樹時務必全面考慮。 3.不法分子利用大力發展綠化美化的時機言過其詞的盲目推銷某些樹種,也有一些媒體也趁機炒作;更有甚者將從外地購買的果苗貼上自己的標簽變成「新品種」來出售;也有一些炒得很熱,結果卻因為扦插條質量或扦插技術等原因,造成成活率低,甚至是徹底的失敗,因此要求我們在苗木的生產及苗木質量規范上要嚴格;堅決制止言過其實的盲目宣傳和炒作,堅決打擊假樹苗的生產和銷售。 4.在大力發展綠化美化事業時要充分尊重專家的意見,但是不要僅聽單一學科的專家意見和片面及偏激的意見,因為他們的學術面也是有限的。這就要求我們應該要充分的育種、育苗、造林。我們應該把經營管理、環境植物保護等各學科間的互補作用和科學家的集體智慧及人民群眾的豐富實踐經驗結合領導的意圖科學地總結起來,不要由一種傾向掩蓋另一種傾向。 5.由於外來樹種的增多,盡管我們種的樹多了,樹種的品類也多了,但是病蟲等生物的入侵災害也隨之增大,比如,最近發現的松材線蟲、雙鉤異翅長蠢和黑雙翅長蠢就是在北京進口物資的包裝材料上發現的,這是一個很危險的信號,因此,我們需要對外來物種做好風險評估,特別是有害生物的風險評估,以防「引狼入室」的悲劇產生。所以,為避免不可挽回的危害產生,我們在對危險性病蟲的檢疫和生物災害的預測及預警方面的重視性也要進一步加強。 三、結語 城市綠化美化不只是一個口號、一個名詞,更是基礎設施,市政事業和環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城市綠化美化也為現代化都市增添了它新的標志。只要堅持不懈,就算困難重重,為了邁向新的都市,為了城市的綠化美化效果,我們堅信努力就會讓我們夢想成真。 望採納!
⑶ 園林綠化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哪些
園林綠化工作者要投入到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的工作中來也要有一個"觀念更新"的飛版躍。權這一為改善人類生存環境的斗爭是當前形勢發展的需要,至今仍有些領導者和綠化工作者把城市綠化工作視為單純觀賞和作為裝飾城市的附屬性質,不免已經過時。事實上城市綠化已被國家列為城市建設和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設施。城市綠化已是改善城市生態、改善市民生活、工作以至生存環境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⑷ 綠化對於我們生活的重要意義是什麼
綠化建設的目的不僅是美化市容市貌,給人們帶來賞心悅目的感覺,更重要的是給人們專創造出一個屬更適合人類居住的生存環境,從而有益於人們的身心健康。
綠化方面可以在建築物屋頂層、天台(陽台),建築物立面、街道、平地、坡地等地方進行。
中國北方地區長期受沙漠化困擾,需要綠化,種植耐旱的植物。北京、山西等各重要省市對屋頂綠化相當重視,根據市園林綠化局綠地管理處資料,截至2006年,北京城六區已經完成屋頂綠化23萬平方米。
上海市氣象局發布研究結果稱,僅在2004年,上海全年就新建綠地一千八百公頃,綠化覆蓋率達到百分之三十六,市區人均公共綠地達到十平方米。這對緩解上海城市熱島效應起到了積極作用。
(4)園林綠化對經濟和社會的影響擴展閱讀:
在2008年北京奧運,為迎接外地遊客,中國大規模進行綠化,種植花草,美化環境。首都綠化委員會的工作部署,2007年,北京市推出160項奧運綠化工程建設,全面完成奧運中心區、奧林匹克森林公園、民族大道的綠化任務,加快奧運場館及周邊200米可視范圍內和場館聯絡線的綠化建設。
2010年中國大陸地區城市綠化率排名依次是:深圳、湛江、十堰、廣州、南京。
⑸ 城市綠化對社會環境帶來的好處有哪些
1、綠色植物可以在陽光下進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產生氧氣。這樣一來地球上不就有氧氣了,城市中只要有綠化帶也可以有清新的空氣了。
2、現在全球氣溫都在日漸升高,導致冰川溶化,水旱災害頻繁。綠化帶多了便可降低溫度,消暑納涼,防中暑,防止路面受熱膨脹,損壞路面。
3、在地球上,無論人或動物必須吸收大量的氧氣,同時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可地球是原本儲存的氧氣是有限的,而且並不多。
4、而且城市的噪音大,粉塵多,綠化帶又可以吸收大量的粉塵,凈化空氣,減少噪音,預防了多種疾病,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
⑹ 園林景觀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
簡而言之,經濟社會發展的越快,人們生活水平越高,園林景觀的需求量也就越大~
⑺ 請結合本課所學知識,說一說城市園林綠化給我們帶來了哪些好處
1 園林綠化在保護城市生態環境方面的作用
在城市中,從人類的生存著眼,綠色植物可使城市生態系統向更加健全的方向轉化。園林綠化生態系統對城市最突出的影響表現在改善氣候、凈化大氣和減弱噪音等3個方面。
1.1園林綠化能調節城市氣候
1.1.1調節溫度
綠地對城市小氣候的形成,有很大的影響。因為,城市中有建築和鋪裝地面所構成的空氣下墊面加上密集的熱源,據測定市區氣溫經常比大量植被覆蓋的郊區高2~5℃,形成 「城市熱島」效應。園林綠化可以調節氣溫,起到冬暖夏涼的作用。樹木通過葉面蒸發水分,可降低自身的溫度,提高附近的空氣濕度。因而,夏季綠地內的氣溫較非綠地低3~5℃,建築物地區可降低10℃左右。所以,在綠化好的地方,人們會感到空氣清新,可為人們提供消暑納涼、防暑降溫的良好環境。在寒冷的冬季,有喬木覆蓋的公園、庭院和道路上,由於樹木降低風速,減弱冷空氣的侵入,樹林內及其背向的一側溫度可提高1~2℃。
1.1.2調節濕度:園林植物是濕度的「調節器」。植物通過葉面蒸騰水分,使土地的大量水分被釋放到空氣中,使空氣中的濕度明顯增加。據研究,森林中的空氣濕度比城市內高30%左右。由於樹木強大的蒸騰作用,使水氣增加,空氣濕潤,因而綠化區域內的濕度比非綠化區域大10%~20%,從而為人們在生產、生活上創造了涼爽、舒適的氣候環境。
1.2園林綠化能凈化城市的空氣
大規模的城市園林綠化,可以凈化城市空氣,調節城市氣候,並能極大地改善城市環境質量。以它巨大的葉面積,濃密的枝幹,阻滯、過濾、吸附空氣中的灰塵和飄塵,同時還能起到滯留、分散、吸取大氣中的各種有毒氣體的作用,從而可使空氣得到凈化。
據資料得到的數據,以某地500m×500m為單位的不同地段綠化覆蓋率與大氣中污染物的濃度有密切關系。乾燥氣候,公園的降塵量比附近的商業區高出54%,比一般居住區高出300%。這就清楚地說明,在乾燥的氣候大風降塵會飄行很遠,一旦遇到林木綠地則很快降落地面。綠化覆蓋率為10%、20%、40%時大氣中污染物濃度下降的總懸浮顆粒物和二氧化硫分別是15.7%、20%和31.4%、40%以及62.9%、80%。這就明顯說明綠化覆蓋率越高,大氣中污染物濃度下降就越大,相互成正比變化。2005年的數據,寧波市環境空氣優良天數已達到336天,佔全年總數的91.8%。
1.3園林綠化能減弱城市噪音
現代城市中工廠林立,建築工地比比皆是,在生產過程中由於震動、摩擦和撞擊等而不斷產生噪音;同時,汽車、火車、輪船等也轟鳴尖叫。這些噪音,不僅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嚴重的還危害人們的健康,影響人們的中樞神經系統和精神反應,出現精神不振、疲勞過度、脈搏和呼吸加快、血壓增高等症狀。而利用綠化樹木的龐大的樹冠和枝幹,則可以吸收和隔離噪音。據資料表明,在沒有樹木的高大建築林立的街道上,噪音強度比兩側種滿了樹木的街道上大5倍以上。沿街房屋與街道之間,如能有一個5~7米的樹林帶,就可以減輕車輛的噪音。據測定,一個9m寬的綠帶如結構合理,實際可以降低噪音11~13分貝,而35m寬的綠帶可以降低25~29分貝。可見,園林綠化是噪音的「消聲器」,用來隔離雜訊源,可使居民區減弱和避免噪音的干擾。2005年數據,寧波市城市區域環境雜訊52.8分貝,交通干線雜訊68.3分貝,都在標准以內。同時,園林綠化還可以減少降水徑流,也就減少了徑流所造成的河湖污染,涵蓄地下水。
2 園林綠化對於發展經濟及城市建設的意義
近年來隨著國家大力建設園林化城市的帶動,城市園林綠化已經成為一門新興的環境產業。在國家法律、法規的調控下,城市園林綠化與經濟發展形成了相互促進、互為基礎的態勢,也從中顯示著古老園林的嶄新魅力。
2.1園林綠化的產生和發展源於改善環境的社會需求
早在19世紀,人們為消除工業革命帶來的諸多近代城市弊病而尋找改革的良方,最終發現營建園林、綠化是最好的措施之一,並從此使園林綠化的建設開始得到迅速發展。上世紀50年代,為重建因第二次世界大戰而遭受破壞的城市時,歐洲許多國家都開始將綠地系統引入到城市的總體規劃之中,由此改變了工業革命初期的那種擁擠、雜亂、污染的所謂「近代城市」形象。從西方公園綠地百餘年的發展歷史中可以看到,自其出現以來,尤其是二戰之後它在改善城市環境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國在進入近代社會後各地的城市雖然都有所發展,但總體變化並不太大。改革開放後,社會經濟飛速發展,人們在基本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後,改善環境、獲得更多的精神滿足和審美享受逐漸成了一種普遍需求。而日益密切的對外交流,使人們認識到我國在關注人的精神需求和環境意識上與國外先進國家的差距,因此城市園林綠地的建設重新受到重視。我國城市綠地面積增長很快,1998年、1999年、2000年,分別比上一年提高了9.14、9.58、8.95個百分點,都接近於國民經濟的增長幅度。在綠化事業的發展過程中,城市綠地系統的結構發生了變化。據《中國城市建設統計年報》測算,在城市綠地中,公共綠地佔15.8%~16.95%,公園佔9.8%~10.1%,屬於園林專業部門以外的佔61.19%~62.82%。苗圃占城市綠地的3.67%,其中屬於園林專業部門以外的佔40.58%~59.16%。當今綠化事業的實踐,比過去任何時期都要豐富得多、精彩得多,不但出現了量的增長,而且形成了質的變化。
園林綠化在現代城市中承擔著減輕污染、改善環境質量的作用,但更有滿足市民日常的散步休閑、鍛煉遊憩、舒緩壓力的精神要求。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工作節奏的加快,人們對園林綠化需求會變得越來越大。據統計,寧波市近幾年來平均新增加公園綠地100公頃以上,到2006年為止,綠地率達到33.8%,人均公綠達11.5平方米,近五年投入生態園林建設資金已達53.5億元。
2.2園林綠化逐漸成為一種「環境產業」,帶動城市建設
城市綠化是一門新興的環境產業。城市綠化的建設過程、功能要求和經營目的,與林業有所不同,但都是生產建設的組成部分,一個是以取材為主,一個是以環境保護為主。城市綠化是對社會環境資本的投入,其經濟回報是多方面的,而且是十分豐厚的。
2.2.1綠化的環境功能,是潛在的生產力,融合在社會生產的全過程中,作為一項重要的環境資本,是可持續發展的保障條件之一。許多城市和社區出現了「以綠引資,因綠興市」的連鎖反應,因環境改善、景觀美化,而招來投資者、旅遊者,繁榮了經濟。有的城市計算建設投入與產出之比達到1∶5的高值。一次投資長期受益,走上了環境與經濟互相促進、協調發展的道路。有遠見的建設者、開發商,為了適應當今人們注重環境選擇「擇綠而居」的時尚,自覺地投入土地、資金興建綠地,成為決策的熱點。因為有了綠色的環境而房價上升,樓盤熱銷,綠化與物業市場出現了密不可分的「經濟波瀾」。
2.2.2城市園林綠化形成的「經濟波瀾」滲透在社會經濟和人民生活的各個方面。結合城市建設工程進行綠化建設,以及在人口稠密、建築擁擠的地區進行「拆房建綠」,對國家和建設單位來說,都是一筆不小的投入。但是綠化建設所形成的經濟動力,涉及許多經濟領域。首先是提高了環境質量,提升了地區的物業價值,改善了居住條件,造福人民;拉動了房地產市場、金融市場、裝潢市場、建材市場、勞動力市場、搬運市場等。五年來,寧波市共建設公園綠地660公頃,新增公園35座,對社會經濟的拉動作用是很大的,只要進行綜合核算,其經濟效益將大大超過投資額。如寧波市江北區通過日湖公園建設,給其周邊帶來極大的連鎖效應,其中僅房產開發一項即由2003年商品房均價3500-4500元/ m2飆升至6500-7000元/ m2。
2.3園林綠化促進旅遊業以及城市綜合實力的發展和提高
園林綠化在旅遊事業中也起到積極的作用。我國山川秀麗,自然美景很多,名勝古跡遍地,這是我國發展旅遊事業的基本條件。對名川大江和名勝古跡等,除要對歷史文物進行整理、維修、築路和建亭外,還必須栽花種樹、綠化裝飾,方可使旅遊勝地錦上添花,讓旅客流連往返。在風景區種植成林成片的植物,可使旅遊者置身綠樹從中,而使風景區產生更大的旅遊價值。新辟風景區,通過園林綠化,組景配置,建設更多的「百花園」、「方草地」,形成四季有花、有果、有綠的美麗的旅遊景點,才能夠吸引更多的旅客,同時促進城市的經濟建設。
⑻ 園林對當代人的影響和作用
環境是指人們賴以生存的周圍空間的自然條件,隨著社會和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們周圍的環境正在慢慢遭到破壞,如何來有效遏制這一破壞進程,讓人與自然協和發展,這些年國家出台了退耕還林還草的相關政策,並在大力實施這一「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的偉大工程。園林綠化作為環境治理的一部分,在社會發展中正日益突出其重要的影響作用。
一、良好的綠化環境是人們生存的需求
人們對綠化功能的認識是隨著科學的發展而逐步提高的,園林綠化是環境保護的重要手段。對於環保這個概念,過去我們往往理解得比較狹窄,實際上它的內容和方法是非常廣泛的,用植物綠化的方法保持生態平衡,保護自然環境是重要的方法之一。在生態系統中,綠色植物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綠色植物通過它們的生命活動對生態的平衡功能是任何物質所不能代替的,綠化是城市環境中最有力的平衡者。
如湘北地區澧縣通過近些年艱苦努力的植樹造林工作,合理規劃布置街道綠化帶,興建街心花園,並成功申報為「省級園林縣城」。這些舉措在很大程度上為改善市民的生活生存環境、提升城市品位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所以說發展綠地、廣植樹木是改善人們生存環境、提高環境質量最積極、最穩定、最長效、最經濟的手段。有些學者提出要建立「城市森林」、「生態林業」等觀點,雖然提法各異,但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要大力發展園林綠化、種樹種草,在城市這個大部分以鋼筋水泥為伴的生態系統中,盡可能多的增加綠色元素,讓綠色覆蓋灰色,使城市更加增添生命的活力。
二、園林綠化的保護作用
園林綠化可以給人們的居住環境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植物有吸滯煙塵、粉塵的功能,在一定限度內,樹木能夠吸收空氣中的有害氣體,有些植物對某些有害氣體很敏感,在人體不能覺察的濃度下,植物已開始出現傷害的症狀,由此可見,它們又是很好的指示標准。如在新近裝修的房子里放上幾盆諸如紋竹、吊蘭、仙人球等綠色植物,他們立刻會全力吸附空氣中的甲醛等有害氣體,當它們自身體內有害氣體的濃度達到極限時,雖然也擺脫不了枝葉敗落的命運,但是植物卻以自己的犧牲帶給了我們健康的生活空間。
園林綠化可以吸收噪音,減少城市喧嘩,起到消聲器的作用。園林植物還可以減輕土壤的污染,樹木能吸收土壤中的有害物質,使土壤得到凈化。
綠化不僅能美化環境,還有個重要的作用就是保持水土,防治風災水患。如澧縣艷洲水電站位於澧縣彭山東側,艷洲洲尾,彭山北臨澧水。1992年以前的彭山,全部都是紅褐色光禿禿的岩石,只要天降大雨,山體臨河面就會有局部岩石滑動現象。為防止山體滑坡阻塞河道而影響發電機組進水渠道的暢通,澧縣艷電局黨委統一思想,決定大力開展植樹造林活動,並成功申請到了德援造林項目,在彭山北坡栽植了樟樹、楓香、國外松等樹種近10萬株。經過15年的成長,所栽植的樹木現在均已成林,鬱郁蔥蔥,裸露坡地基本得到覆蓋。近些年來,岩石滑坡現象已經完全得到控制。
三、園林綠化對旅遊事業的作用
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將逐步由溫飽型向小康型過渡,生活方式、消費結構也在發生深刻的變化。旅遊作為一項業余文化已經進入到了人們的生活,基於這些客觀情況,我們要研究園林風景區的發展對策,積極開辟具有豐富活動內容的園林和距市區較近的風景旅遊區。如澧縣根據艷洲彭山和青山的地形優勢,結合彭山寺(為紀念唐高祖李淵第十二子——李元則而修建)和欽山寺的歷史文化背景,規劃修建艷洲風景旅遊區,經過十多年的造林綠化,現在彭山、青山之上的樹木長勢已是綠意蔥蘢、莽莽蒼蒼。寺院隱藏於林中時隱時現,讓游者觀之彷彿更添了幾分神韻與庄嚴。如今,兩處寺院香火鼎盛,前往參觀游覽者絡繹不絕。由此可見,發展近郊風景旅遊區的建設,不僅是城市規劃的具體任務,也是適應今後相當時期內人民旅遊需要的重要措施。
四、綠化環境對經濟投資環境的影響
良好的城市園林環境和優美安靜的人居環境不僅可以陶冶情操、提升人們的精神面貌,更重要的是城市面貌能夠以園林綠化環境的平台為依託,從而營造出良好的經濟投資環境。因為風景宜人的城市園林環境會給投資者耳目一新、精神氣爽的感覺,由此可以增強其對資金投入的信心和決心。從另一個層面來講,地方領導對城市綠化的重視程度也反映出了其所具備的能夠讓城市健康和諧發展的戰略眼光和政治理念。
如湘北澧縣近幾年的經濟發展異常迅猛,招商引資非常活躍。當然,這在不排除有優惠的招商引資條件下,澧縣良好的園林綠化環境和城市面貌在其中也起了重要作用。這里建有素稱「湘北第一道」的澧州大道,路面寬闊整潔、氣勢恢宏,沿路景觀樹木風姿卓越,迎春、紅繼木等灌木花團錦簇,縣城街心花園場面宏大、格局新穎,鮮花盛開、芳草依依,信步其中、心曠神怡,處處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近些年,澧縣以良好的城市園林綠化平台為依託,招商引資成效顯著。現在已有「新澧化工」、「寰球電子」、「益喬制葯」、「嘉業達電子」等大型項目落戶澧縣,這些項目的投產為解決就業和促進地域經濟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⑼ 改革和目前經濟形勢對園林行業發展有什麼影響
園林在過去只是小圈子裡的活動,而在今天它已經發展成為了一種產業。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6-2021年中國城市園林綠化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我國園林行業每年產值1500億元左右。據分析,目前我國從事園林或與之相關行業的人數近5000萬。園林行業生產創造了巨大的財富。目前在A
股上市的園林企業有近10家,市值近千億元。2012年中山市小欖鎮光花木種植面積就達6229畝,產值近10億元。園林行業已經升級為一種產業,解決了相當大的一部分人的就業問題,創造了可觀的社會效益,給從事者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那麼在新時期里我國園林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又如何呢?黨的十八大提出了關於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這就為我國園林行業的發展趨勢指明了方向。
一、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必須堅持走持續發展的路線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人們對生活居住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如何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在過去的數年裡,市場上出現過大樹熱、古樹熱等等熱潮,一浪接一浪,一浪高一浪。但是,轉瞬間前浪死在沙灘上。這邊是大樹古樹進城,那邊是這里一個窟窿那裡一個坑,原產地生態遭到嚴重的破壞。更慘的是大樹古樹進了城成活率卻不高,兩邊不討好。所以在園林建設的過程中,園林工作者要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只有這樣才能讓園林這個充滿詩情畫意的行業永葆青春,只有這樣才能讓園林這個古老行業永遠煥發年輕活力。
二、我國的城市化進程將持續推動對公共園林建設的需求
截至2012年末,我國的城市化率為52.57%左右,與發達國家平均75%的城市化率相比,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在城市化進程中,不斷增加的城鎮人口對城市的生態環境要求越來越高,對城市管理者來說,不斷發展提升城市園林的綠化水平,是維持城市化進程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之一。而且創建「園林城市、宜居城市」的理念正被越來越多的城市所接納,以創建園林城市為契機,帶動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園林綠化工程的發展,如建設城市綠道、森林公園、濕地公園等。近年來,我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保持了快速增長,各級政府對園林環境的建設投資同樣保持了持續的增長。我國未來的公共園林市場,在政府引導前提下,將會更多地採用多渠道、多元化的發展方式。
三、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帶動地產景觀園林市場發展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均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宜居性」的要求也不斷增加。2010年以來,我國多個省市對地產綠地率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同時,我國政府針對房地產市場頒布了一系列調控措施,以抑制房地產市場的泡沫化,同時進一步加強廉租房、保障房建設,這使得中高端房地產項目的地產景觀項目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項目景觀好壞甚至嚴重影響了地產銷售業績。房地產公司對承做地產景觀工程的園林綠化企業的工程質量、設計能力和進度控制有了更高的要求,也將使部分地產景觀工程項目出現低價競爭的不利局面。
四、綠化養護管理是園林業發展的重要支撐點
城市園林綠化養護管理作為園林行業中非常重要的環節,近年來得到了越來越高的重視。對於園林企業來說,參與園林綠化養護既可以讓它擁有一支隊伍穩定、技術嫻熟的施工隊伍,又可以不斷的培訓新人為己所用,同時又創造了效益。僅北京市城市綠化面積就達63,540
公頃。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截止2011年我國城市園林綠地面積共2.24 億公頃,全國綠化養護產業發展空間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