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青島數碼科技中心好不好
青島數碼科技中心位於海爾路63號,屬嶗山區商務一區重點項目。是嶗山區「樓宇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由青島新寶通置業有限公司 (海爾軟體、青啤地產、青大海源集團、北京嘉里錦華地產共同合資) 投資建設。
青島數碼科技中心佔地面積1.7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7.7萬平方米,規劃為兩棟氣勢恢弘、簡潔通透的18-27層晶鑽樓體,外立面採用中空玻璃幕牆,玻璃全部為高檔進口優質品牌玻璃。其產品設置為多種面積可自由組合的大開間SVO(100-500)、6.1米層高的LOFT(70-150)、多種小戶型的SOHO(40-120)。並配有高檔休閑會所、開啟式游泳池、專賣店等休閑娛樂、健身服務配套設施。
青島數碼科技中心建築設計是由著名的英國阿特金斯(ATKINS)建築設計有限公司、建設部北京中聯環建文建築設計有限公司、青島建築設計研究院聯合設計,世界著名景觀公司——美國易道(EDAW)主筆青島數碼科技中心的景觀設計。建築施工是由山東省唯一國家建築總承包特級資質企業——青島建設集團總承包。青島市甲級監理企業——青島建研院建設監理有限責任公司,全程進行工程監理。國際級物業管理顧問——第一太平戴維斯將成為青島數碼科技中心的物業顧問公司,提供相當於星級酒店的優質服務。
更多關於青島數碼科技中心的信息請訪問http://newhouse.qd.soufun.com/house/2411120183.htm
B. 城市政府可以採取哪些政策促進城市經濟增長
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城市功能提升,促進現代服務業實現率先發展,結合我市實際,現就加快總部經濟發展提出以下意見:
一、發展總部經濟的重要意義
(一)總部經濟在發展方式轉型中具有突出戰略地位。發展總部經濟,既是中心城市實現產業升級和城市功能提升的戰略選擇,也是進一步發揮中心城市人才、技術、信息等資源優勢,帶動周邊及欠發達地區共同發展的重要路徑,是中心城市實現發展方式轉型和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已成為國際化城市綜合競爭力和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我市作為全國經濟中心城市,擁有發展總部經濟的良好區位條件、現實基礎和比較優勢,應抓住當前跨國公司和國內大型企業集團加快調整投資結構和布局發展帶來的歷史機遇,採取切實有效措施,大力促進總部經濟發展。
二、總部經濟發展的目標任務
(二)總體目標。到2012年,建立比較完善的總部經濟發展環境、政策框架和服務體系,總部企業數量明顯增加,總部經濟規模效應顯著提高。每年引進2至3家跨國公司地區性總部或派出機構,6至8家國內大企業地區性總部或分支機構落戶我市,力爭駐青國內外知名企業地區性總部達200家以上。爭取一批企業進入全國500強,一批企業進入全國民營500強,一批企業進入全國服務業500強。構建以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和科技研發為主的總部經濟體系,打造總部基地城市品牌。
三、總部經濟發展基本框架
(三)確立功能定位與布局引導。根據實施「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要求和我市建設「三個基地、三個中心」發展目標,布局發展區位優勢突出、功能定位清晰、產業特色鮮明的總部企業集聚區。即:以市南、市北、嶗山、黃島和高新區五區為先導,依託現有區位優勢和服務功能,主要發展綜合性總部;以四方、李滄和城陽三區為支撐,根據產業特點和服務業集聚區功能要求,重點發展職能型總部;以五市承接總部生產加工基地為重點,突出發展特色產業總部集聚地的全市總部經濟發展格局。
(四)積極引進國內外大企業地區性總部。發揮全國經濟中心城市的區位優勢,以引進跨國公司和國內大企業地區性總部為重點,引導國內外大企業集團在青設立物流中心、采購中心、研發中心、中介服務中心、培訓中心、旅遊和會展服務中心,提高城市的綜合服務功能。鼓勵和支持具有市場發展潛力、產業規模優勢和現代企業制度完善的總部企業根植青島,加快企業和城市發展的國際化進程。
(五)大力培育優勢產業總部企業。堅持以「青島服務」提升「青島製造」發展策略,走總部經濟與優勢產業發展、產業結構調整相結合的道路,扶持和培育一批符合三大基地產業要求的總部企業,加快形成具有比較優勢和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集群。鼓勵本市優勢企業特別是具有品牌和規模優勢、發展態勢良好的企業總部紮根青島,加速成長壯大。對於符合我市產業發展方向、關聯帶動力強、發展層次高的本市總部企業,給予重點扶持。
四、總部經濟發展鼓勵政策
(六)引進總部企業支持政策。新引進的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符合條件的中央直屬企業、全國500強和民營50強企業在青設立地區總部,經認定(認定標准附後)後,新增上繳稅收形成的地方收入部分,三年內給予100%補貼,後三年給予50%補貼。對於營業期限、納稅規模、員工數量達到一定條件的地區總部,自建自用辦公、營業用房的,按所購土地實際支付地價款的50%給予一次性補貼;對於購置辦公、營業用房的,按每平方米1000元給予一次性補貼;租賃辦公、營業用房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以上,且租賃期3年以上的,按每平方米500元給予一次性補貼。上述補貼資金按財政隸屬分擔。上述政策期滿後,執行我市促進大企業發展有關扶持政策。
(七)設立研發中心扶持政策。跨國公司和國內大企業來青設立獨立核算研發機構,經認定後按稅法有關規定可享受高新技術企業的有關優惠政策,對其新增上繳稅收實現的地方收入部分,三年內給予100%補貼,後三年給予50%補貼。研發中心從事技術開發、技術轉讓等業務取得的收入,經批准後免徵營業稅,其研發費用可按稅法有關規定在稅前扣除。上述政策期滿後,執行我市促進高新技術企業發展有關扶持政策。
(八)引進高層次優秀人才鼓勵政策。鼓勵和支持企業加快引進優秀人才,對引進且聘用的優秀人才年薪在10萬元以上的,市財政按其上一年度所繳工薪個人所得稅地方留成部分的80%給予為期三年的獎勵。跨國公司、國內大企業地區性總部及研發中心引進高級管理和研發人員,且所在企業年納稅500萬元以上的,個人年繳納所得稅額的地方留成部分按100%給予為期3年的補貼,用於購房、購車補助。
(九)拓寬總部企業融資渠道。支持總部企業利用資本市場進行融資,並協調解決其在境內外上市融資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鼓勵總部企業積極爭取國際金融機構貸款和外國政府優惠貸款。鼓勵總部企業設立產業投資基金,引導總部企業通過資產重組、合資合作、發行債券等多種方式拓寬融資渠道。
(十)實施積極的土地支持政策。在每年新供用地中,通過「招標、拍賣、掛牌」等公開方式提供一定比例的用地,以滿足經認定的總部企業用地需求。加快園區功能置換,完善相關配套設施,引導具備條件的工業園區改造成為綜合工貿園區。對採取融資方式和由財政資金進行基礎設施改造建設的工業園區,給予貼息扶持和配套建設資金補助。
五、營造總部經濟發展環境
(十一)構建信息發布服務平台。健全政府信息網路系統,定期向總部企業發布本市發展規劃、重大發展政策、重大項目投資信息和改革措施,鼓勵總部企業參與政府重要決策咨詢論證和重大工程規劃建設。依託優勢產業和城市品牌影響力,構建國內集產品製造、設計、研究、展覽為一體的信息發布中心,吸引相關行業展會和研究機構集聚,打造特色產業總部聚集城市。
(十二)完善專業化服務體系。突出發展與總部經濟相適應的現代服務業,大力引入和發展金融服務、信息技術服務、中介服務,以及由教育培訓、會議展覽、國際商務、現代物流等組成的專業配套服務體系。推進服務業與總部經濟的良性互動發展,不斷提升服務業的規模與能級,逐步提高城市現代服務業總體發展水平。
(十三)實施自主品牌發展戰略。積極引進、培育和保護知名品牌,構建良好的品牌建設政策環境和市場環境。支持和培育總部企業標志性產品形成著名區域品牌,建設國內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品牌孵化培育中心和集聚輻射中心,提升總部企業及行業在國際市場上的整體形象和實力,增強我市對跨國公司和國內大企業集團的吸引力。
(十四)加強商務配套服務設施建設。加快城市道路交通、信息網路平台、水電熱供應及環境綠化等基礎設施建設,改造和完善寫字樓、停車場、高檔賓館、會議展覽等商務設施智能化條件,規范和引導其按照國際化標准提升服務水平。加快總部樓宇經濟項目建設,促進樓宇經濟升級為總部經濟。規劃發展以總部經濟、樓宇經濟和新城市綜合體建設相結合的城市組團。
六、優化總部企業服務環境
(十五)加強與總部企業溝通機制。建立市、區(市)領導幹部聯系重點總部企業制度,及時了解並掌握總部企業需求,幫助解決發展中實際問題。定期舉辦政府與總部企業座談等互動活動,加強政府與總部企業間的溝通與交流。有關部門對總部企業要實行常態化服務,建立專人、專線聯系制度。
(十六)簡化行政審批手續和程序。創新政府服務理念,提高政府服務效率。總部企業新辦理注冊登記時,屬法律、法規規定應進行前置審批的事項,實行審批部門預核和對企業承諾制。經認定的總部企業納入大企業直通車服務名單,為重大產業項目提供直通車服務。
(十七)為總部企業提供便捷通關優惠措施。總部企業辦理進出口業務,符合條件的實行前推後移式便捷通關。積極為企業做好通關業務咨詢等相關配套服務工作。實施電子口岸統一信息平台數字化監管和信息化服務,提高出入境人流、物流效率,推動口岸「大通關」進程。
(十八)為高層人員提供工作和生活便捷。對總部企業人員的因公出境申請予以優先辦理,對總部企業聘用的管理人員及家屬辦理居留許可等事項提供便利,對符合條件的人員及其家屬優先辦理入戶手續。做好總部企業高層次人才的子女入學工作。對於經認定的總部企業,可在政府集中建設的租賃住房中安排部分房源,用於定向解決其高級管理技術人才住房問題。具體按市委、市政府《關於印發〈青島市引進高層次優秀人才來青創新創業發展的辦法〉的通知》(青發〔2008〕19號)執行。
(十九)引進和培育總部企業需用人才。構築公共人事人才服務體系,完善各層次人才培訓機制。總部企業接受應屆畢業生、海外留學生和技能人才,實行優先保障和綠色通道制度。鼓勵和協助總部企業與境內外高水平大學和培訓機構建立人才培訓機制,在重點領域引進境外高質量的培訓機構和項目。鼓勵總部企業配合標准化建設開展專業化認證培訓。
七、拓展總部企業市場空間
(二十)構建「內聚外聯」的培育和支持體系。支持我市大企業主動「走出去」拓展市場和資源空間,鼓勵我市跨地區企業(集團)將研發中心、物流中心、銷售總部等留駐企業總部,積極引進外地上下游配套企業、加快產業集聚和價值鏈條延伸。在營造企業總部發展和根植內聚效應的同時,形成優勢互補、務實互利和開放互動的總部經濟外聯發展態勢,全面打造適合我市產業發展特色的經濟腹地。
(二十一)提升全市招商引資質量和水平。把引進總部項目作為全市招商引資工作重點,以更好服務於自主創新、循環經濟、生態環保市建設為目標,力爭在發展產業集群、引進高端服務業項目、拓展引資和引稅來源等方面取得重點突破,實現招商引資提升質量的根本性轉變。進一步發揮我市整體招商平台作用,推進以總部企業為主導和影響的以商招商、定向招商。
(二十二)推進總部經濟半島城市群發展模式。建立城市群間高效務實、互利共贏的良性發展機制,鼓勵企業在城市群內按照區域功能定位,合理配置總部與生產基地。通過實行戰略協同促進各經濟主體的融合,提升區域對企業總部的吸引力,放大整體競爭力和經濟效益。通過城市群中不同層級的城市產業區域分工合作,形成具有優勢競爭力的產業群,以產業群的集聚和擴散效應拉動城市群的一體化進程。
八、建立總部經濟協調促進機制
(二十三)建立青島市加快總部經濟發展聯席會議制度。聯席會議由市政府分管領導任召集人,成員由市有關部門和單位的負責同志組成。聯席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負責制定促進總部經濟發展有關政策,負責資助和獎勵的審核工作,協調處理總部經濟發展的重大問題,統籌指導、協調督促總體工作的開展。聯席會議辦公室設在市經合辦,具體負責聯席會議日常工作。
(二十四)建立總部經濟信息共享和考核激勵機制。建立全市總部經濟統計測算和預測分析制度,實施政府部門總部信息資源共享機制,及時、准確把握總部經濟發展效應和貢獻度。完善引進總部項目目標考核體系,建立引進總部納稅獎勵激勵機制,主城區增加引進總部企業考核權重,各市增加引進企業總部設立生產基地考核權重。
(二十五)充分發揮行業協會推進作用。行業協會要發揮市場監管、引導自律、培訓服務等方面職能,引導科技咨詢、技術轉移、知識產權、人才培訓等科技中介服務機構優化整合。協助做好總部企業引進、培育、資格評定等工作。加強調查研究,及時反映行業動向,提出政策建議,幫助企業協調解決有關問題,引導總部企業健康發展。
(二十六)加強總部經濟研究和宣傳。政府部門、研究機構要加強總部經濟的理論研究和實證研究,提高把握和促進總部經濟發展的能力和水平。新聞媒體要加強對總部經濟的宣傳力度,有計劃、有重點地宣傳總部經濟的政策、作用和進展情況,在全市形成有利於總部經濟發展的良好氛圍。
各區市政府、各有關部門要按照全市總部經濟發展總體目標的要求,提出具體實施意見和相關配套措施,納入全市政策配套和綜合服務體系,形成有效的工作協調促進機制。
附件:
青島市引進總部企業認定標准及實施細則(試行)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規范總部企業引進認定有關工作,加快總部經濟發展,根據市委、市政府關於促進服務業發展有關要求,制定本認定標准及實施細則。
第二條本認定標准及實施細則所稱總部企業,是指在青島市轄區內依法以投資或授權形式設立,對一定區域范圍內所屬企業或機構行使管理或服務等職能的法人機構。已認定的總部企業,是指按照本認定標准及實施細則規定向有關部門申報並獲得認定的企業。
第三條申請登記認定的總部企業應承諾5年內不將注冊地址遷離青島市,不改變其在青島市的納稅義務。經認定的總部企業,方可享受促進總部經濟發展相關扶持政策。
第二章管理部門
第四條青島市加快總部經濟發展聯席會議負責總部企業的認定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市經合辦)承擔聯席會議日常工作,主要包括受理區市上報的企業申請、初審報告,組織聯席會議審核等工作;負責對已不符合條件的原認定總部企業提請聯席會議取消其資格。
第三章認定標准
第五條總部企業認定標准:
(一)跨國公司地區總部
1具有獨立法人資格;
2母公司的資產總額不低於3億美元;
3母公司在中國累計投資總額不低於2000萬美元;
4在中國境內外投資或者授權管理的企業不少於3家,且對其負有管理和服務職能,匯總(部分)繳納企業所得稅。
另外,符合商務部關於外商設立投資性公司有關規定,或上述規定的外商投資性公司;以管理性公司、研發中心或具有總部性質的生產性企業等形式設立,注冊資本不低於200萬美元的;基本符合本條第(一)項規定,且符合國家有關外商投資方向的各項規定,並為所在地區經濟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外國跨國公司,可以參照本規定申請認定。
(二)中央直管企業、國內500強和民營50強地區總部
1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工商和稅務登記在本市;
2企業主要投資者為總資產達到10億元或凈資產達到3億元以上的市外內資企業,並在該企業直接投資入股的注冊資金(本)中所佔比例達到2/3以上;
3在青的自有固定資產投資達到5000萬元以上,或注冊資金(本)5000萬元以上,或年銷售(營業)額在3億元以上;
4負責一定區域的經營決策、組織管理及服務、研發等總部職能,下屬控股公司或管理的分支機構不少於3家,其中至少有1家是跨市企業,匯總(部分)繳納企業所得稅。
另外,以獨立法人資格注冊在本市,經過認定的省級、國家級技術研發中心;基本符合上述第(二)項規定,且其本身(或母公司)在國內外具有行業領軍優勢地位、對地區經濟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總部企業,可以參照本規定申請認定。
第四章認定工作程序
第六條擬申請認定的總部企業需提供以下有效證明文件:
(一)總部企業認定申請書;
(二)經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上年度本企業(合並)審計報告;
(三)公司法人代表簽署的對本細則第一章第三條的承諾書原件;
(四)本市國稅、地稅部門開具的公司上年度完稅證明或現駐地國稅、地稅部門開具的公司上年度完稅證明;
(五)營業執照(復印件);
(六)接受總部管理和服務的企業名單(附企業工商、稅務注冊登記證明復印件、批准證書和營業執照復印件);
(七)統計部門出具的公司上年度報送的有關統計數據證明材料;
(八)其他可證明其總部功能性質的文件。
上述文件除註明為復印件的,需提供正式文件。
第七條認定程序:
(一)總部企業申報工作實行屬地化管理,各區市政府負責對轄區內企業的申報材料進行初審,符合要求的報市加快總部經濟發展聯席會議辦公室。
(二)市加快總部經濟發展聯席會議負責對初審意見進行審核,決定準予或不準予認定。其中,准予認定的,發放認定證書;不準予認定的,由聯席會議辦公室向申請企業作出書面說明。
擬在青新設立總部的企業,遷入青島1年後,經復核確認符合認定條件的,即可享受總部企業有關扶持政策。
第五章監督管理
第八條提供證明資料、數據及確認的相關職能部門應對有關數據、資料的真實性、准確性負責並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第九條申報認定的企業應根據要求如實提供材料並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管理部門有權核查提供材料的真實性。
第十條經認定的總部企業發生下列情況之一的,經查證屬實的取消其資格。被取消資格的企業,其享受的有關優惠政策相應終止。可視情節輕重,採取停止撥付專項資金、追償資金及依法追究法律責任等措施。
(一)因各種原因,不再符合青島市總部企業認定條件的;
(二)以虛假資料申報認定總部企業資格和申請各項資金扶持的;
(三)違反本細則第一章第三條規定的;
(四)其他違反國家法律法規的情形。
第十一條負責認定工作的相關工作人員應遵守規定,廉潔自律,不得有營私舞弊和濫用職權行為。
第十二條本認定標准及實施細則由市經合辦、市外經貿局負責解釋。
第十三條本認定標准及實施細則自公布之日起實施。
C. 青島最高褸層多少層
現在最高的是青島中心大廈了,萬邦第二(中心大廈建起來之前是第一)。中心大廈,高度是237米,A塔為45層甲級辦公樓;B塔為50層;C塔為45層住宅。
D. 青島有哪些成就
青島經濟成就
突出貢獻獎
市南區總部經濟
從東部開發到政府東遷,從農村田地到大廈林立,市南區的產業結構升級,由製造業為主轉向服務業尤其是知識型服務為主,實現經濟服務化是城區發展的主要思路。作為承載總部經濟發展的樓宇經濟功不可沒,市南區在2004年初就已提出樓宇經濟建設計劃。目前,在用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以上商務樓宇114座,總建築面積372萬平方米;2008年樓宇企業達到9100家,樓宇企業全額稅收54.1億元,稅收過千萬元的樓宇56座。
市北區特色街
在一座城市的一個中心城區內,聚合打造了以台東商業步行街為核心商圈,以啤酒街、文化街、婚紗街、傢具街、天幕城、體育街等10條步行街為特色商圈的商業街群,這在全國是首創,同時,以政府下設特色街管委會辦公室的形式對特色街進行管理,也是全國的首創,從整體來看,既有建設創新也有體制創新。市北區已成為全國特色街區數量最多、規模最大、檔次最高的特色城區,一個以特色街為基礎單元的服務業集群正在形成。
青島國家高新區
青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1992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首批國家級高新區之一。2006年8月在膠州灣北部擴區,形成高新區膠州灣北部主園區。2007年11月,青島市委、市政府組建高新區工委、管委,在高新區膠州灣北部園區實施「四統一」管理,並對青島高科技工業園、市南軟體園、黃島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市北科技街進行協調指導,逐步形成「一區多園」的發展格局。2008年5月12日,高新區膠州灣北部園區建設正式啟動,吹響了「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和城市框架空間布局調整的嘹亮號角。
青島出口加工區
2003年3月10日經國務院批准,位於城陽區的出口加工區成為國家批準的第三批13個國家級出口加工區之一。出口加工區實行的是「境內關外」的管理模式,組建了綜合服務中心,建立了項目洽談、簽約、審批等全程跟蹤服務機制,推行由一站式行政審批向公共服務的轉變,減少審批環節,為客商提供優質、高效、快速、便捷的服務。
嶗山區「三個功能區」
1994年4月23日,青島市調整行政區劃,一個面積達389平方公里的新嶗山區應運而生。十五年來,嶗山區經濟始終保持了健康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到2008年,嶗山區生產總值達到262.9億元,是1994年的13倍,年均增幅超過20%;人均GDP達到8.5萬元,是青島市平均水平的1.6倍。目前,嶗山區內擁有青島高科技工業園區、嶗山風景名勝區和石老人旅遊度假區三個國家級的政策性區域,已經成為青島市對外開放的窗口、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基地和新城區建設的重要地帶。
青島前灣保稅港區
保稅港區是我國深化對外開放的產物,是目前港口與陸地區域相融合的保稅物流層次最高、政策最優惠、功能最齊全、通關最便捷的特殊經濟區域。青島前灣保稅港區是我國批復設立的第8個保稅港區,也是第一個按照國家「功能整合、政策疊加」要求,以保稅區、保稅物流園區整合鄰近港口轉型升級形成的保稅港區。
青島即發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青島即發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始建於1955年,當時是農村手工業檔發合作社,現已成為中國針織服裝行業的領頭羊。目前,集團轄設30多個公司和分廠,擁有員工1.5萬人,年銷售收入53.78億元,出口創匯4.66億美元,主要生產針織和梭織面料及服裝、發製品、手套、玩具等系列產品,出口日本、美國、歐洲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即發在26個國家注冊了自主商標,在美國、法國、日本、羅馬尼亞、俄羅斯等國家設立了「境外銷售公司」,建立了中國針織行業第一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CNAS國家實驗室認證,並被授予中國紡織十大品牌文化稱號。
一汽解放青島汽車廠
一汽解放青島汽車廠是一汽解放汽車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國有大型企業。工廠成立於1968年,1969年生產出「69」牌載貨汽車,改寫了青島市不生產汽車的歷史。工廠1993年加入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1995年完成了產品和管理換型,開始大批量生產解放牌柴油載貨汽車。2002年產量達到7萬輛,銷售收入突破一百億元,被青島市列為重點扶持發展的十大企業集團之一。青島汽車廠建廠41年來,共生產卡車近70萬輛,累計實現銷售收入805.1億元,為青島市創造稅收20.3億元。
青島國際機場集團有限公司
青島機場共開通國內航線78條,國際和地區航線14條,通航國內47個城市國際和地區8個城市,每周航班密度達到1400餘班,基本形成「溝通南北、輻射西部、連接日韓、面向世界」的開放型航線布局。為國航、東航、南航等30家航空公司代理地面保障服務業務。20多家航空公司在青設立分公司或營業部。東航和山航等航空公司共有17架飛機在青島過夜,青島在華東地區已成為重要航空基地。
青島供電公司
作為關系國家能源安全和經濟命脈的國有供電企業,多年來,青島供電公司圍繞「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服務電力客戶,服務發電企業,服務社會發展」的企業宗旨,積極承擔起國有供電企業的政治責任、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堅持一手抓電網建設,一手抓優質服務,不斷完善城鄉供電環境,兩個文明建設實現了同步協調發展。以「亮出精彩」服務品牌建設為抓手,積極推進供電服務向無障礙、零距離、個性化層次的提升,從「始於客戶需求,終於客戶滿意」出發,著力解決客戶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自覺接受監管和監督,實現客戶、企業和社會的和諧共贏。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
有限公司(航務二公司)
該公司自1953年成立以來,憑借在我國重力式碼頭施工領域的領先優勢,從青島港老港區改造,到建設前灣港世界最先進的第六代集裝箱碼頭,幾乎參建了青島所有碼頭項目,為青島實施「以港興市」「擁灣發展」戰略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中國銀行山東省分行
中行山東省分行是齊魯大地上歷史最悠久的銀行,青島惟一省級行,成立於1913年4月15日,歷經百年的銳意進取,如今發展為一家實力雄厚、功能齊全、布局合理、比較競爭優勢明顯的股份制商業銀行。60年來該行有力支持山東經濟發展,曾作為外匯外貿專業銀行,為山東省外貿企業提供了90%以上的外匯貸款和70%以上的國際結算服務,鑄就了上世紀末全省外貿領先全國的輝煌歷史。2008年,山東中行取得了「零投訴、零曝光、零差錯」和「平安奧運」的優異成績,出色完成了服務奧運會及奧帆賽的神聖使命,被青島市委、市政府授予「集體二等功」和「特殊榮譽單位」稱號。2009年,山東中行存貸款業務實現了10年來最好水平,盈利能力大幅提高,上繳利稅大幅增長。憑借一流管理水平,打造一流業績,該行正向一流商業銀行邁進。
工商銀行青島市分行
中國工商銀行青島市分行成立於1984年10月9日,多年來,該行秉承「以人為本、崇尚信譽、追求卓越、服務社會」的經營理念,不斷創新金融產品,優化金融服務,資金實力和管理水平不斷提高,經營效益和競爭能力不斷增強,各項業務取得了飛速發展,已與遍布120個國家和地區的1300多家銀行機構建立了業務代理關系。本外幣資產、各項存貸款總額等主要經營指標自建行以來一直穩居島城金融同業前列,企業和個人賬戶數量、電子銀行、投資銀行、人民幣結算、個人理財等業務以及金融電子化水平在島城同業中居領先地位,形成了實體銀行與虛擬銀行相結合的機構網路體系,發展成為以國內金融業務為主,本外幣相結合,集多功能、國際化和電子化於一體的新型股份制商業銀行。
農業銀行青島市分行
1980年4月1日,農業銀行青島市分行肩負著發展青島農村金融、促進農業生產的歷史使命而恢復成立,並開始專業化經營之路,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向國有商業銀行轉型。在青島改革開放的大潮中,青島農行勇於擔當,穩健經營,切實履行了一家國有金融機構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的責任與使命,始終致力於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和滿足客戶金融需求,穩健經營、銳意進取。目前,已發展成為青島市網點網路覆蓋面最廣、服務優質、業務領先的大型商業銀行。到今年6月末,中間業務收入、銀行卡發卡量、電子銀行業務收入、代理國庫集中支付、市級財政統發工資、業務量均居同業第一。該行各項存款余額達到774.1億元,存量和增量均居同業第一。
建設銀行青島市分行
1954年,建行青島市分行伴隨著國家有計劃大規模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應運而生,成為履行財政職能,為國家投資守計劃、把口子的金融生力軍。從1994年開始,青島建行貸款重點投向了機場擴建、高速公路、前灣港、電力、通訊、原材料生產、煤制氣、立交橋、電視塔、舊城改造和新區開發等國家、省、市大中型重點項目和基礎建設項目,貸款總量始終位居青島同業首位,貸款額度佔全市銀行貸款資金缺口的60.8%。國內最早推出個人住房貸款業務、率先承辦住房公積金業務。
中信銀行青島分行
成立於1991年12月的中信銀行青島分行,是中信銀行總行設在山東省的一級管轄行,目前在青島、煙台、威海三地設立了28家分支機構。中信銀行青島分行是最早進入青島的商業銀行之一,經過18年的發展,中信銀行青島分行已經從一家全部資本金只有5000萬元人民幣,員工48人的小行發展到今天總資產超過370億元人民幣,員工1100餘人的跨地區強勢商業銀行。總資產超過370億元人民幣,貸款總量在當地中小股份制商業銀行中排名第一,企業存款總量排名第二,儲蓄存款總量排名第二,國際業務結算量排名第一。「中信港口金融」是該行為青島量身定製的金融服務品牌。
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
有限公司青島分公司
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分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秉承「誠信第一、效率第一、客戶至上、服務至上」的宗旨,視企業的信譽為生命線,力求全方位滿足客戶需求。截至2009年6月,平安人壽青島分公司在青島地區個險市場佔有率已連續五年在青島市排名第一,人力資源連續三年在青島市排名第一。在青島市場上,平安人壽青島分公司無論規模還是業績均領先同行業。
青島澳柯瑪股份有限公司
青島澳柯瑪股份有限公司是在青島澳柯瑪電器公司基礎上,於1998年12月28日通過股份制改造組建而成。2000年12月29日,公司A股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高科技板塊掛牌上市,成為山東省首家通過中科院和科技部認定的高科技上市公司。自創業以來,該公司創新發展,努力拚搏,成為家電行業領域的佼佼者;尤其是2006年開展二次創業以來,公司通過調整發展思路和推動全面改革,經營面貌已經煥然一新。
青島華東葡萄釀酒有限公司
青島華東葡萄釀酒有限公司成立於1985年,是青島市最早的外商投資企業之一,也是中國最早的中外合資的葡萄酒企業,生產銷售華東牌系列葡萄酒,是國內第一家純粹歐式風格的葡萄酒庄園工廠。華東牌葡萄酒品質出眾,一經問世便倍受關注,在國際、國內的葡萄酒大賽中屢獲大獎,華東品牌及華東公司獲得了很多尊貴榮譽。華東莎當妮是中國第一個獲得法國波爾多大獎的品牌,是第一個被載入《世界葡萄酒網路全書》中國葡萄酒,為中國的高檔葡萄酒在世界葡萄酒界佔有一席之地做出了重要貢獻,華東發明的單干雙臂葡萄種植技術成為中國葡萄酒通用的技術。2009年5月,華東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青島市鹽務局
率先實現鹽業生產機械化、全國首個試點鹽場成為全國樣板;首次實現真空制鹽新技術,填補國內此項技術的空白;成功試制出「餐桌鹽」,結束我國餐桌鹽依賴進口的歷史;率先推出鹽業第一服務品牌「鹽真情深」;引進北方最大的食鹽配送中心和中國最大的鹽業物流中心,完成「生產型」向「服務型」的戰略轉型。60年來,青島「鹽業人」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輝煌成就,為推動青島市海洋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關鍵作用。在中國鹽業的發展史上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青島海信房地產股份有限公司
海信地產成立於1995年,致力於住宅、公寓、別墅和寫字樓等業態的開發,已經成為一個以「技術型、專業化」著稱的品牌房地產企業,擁有一級開發資質、一級物業管理資質、甲級設計資質,是山東省綜合實力最強的房地產企業之一。至2009年初,海信地產已經建成50多個住宅社區,擁有10萬名業主。海信地產連續六年榮獲青島房地產十強之首,年度納稅連續六年過億。2005年海信地產以1.7億元納稅額入選「山東省納稅百強排行榜」並排名全省行業之首。2008年,海信地產更以3.8億元的納稅額再度蟬聯山東省行業之首。
青島維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青島維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零售連鎖為主業的大型集團公司,集團涉足零售連鎖、商業地產、物流配送、金融投資、餐飲酒店等多個領域,擁有10家大型購物中心、800餘家便利店,是山東省重點連鎖發展企業。2008年集團實現銷售收入30.8億元,實現利稅6890萬元,綜合經濟效益居島城同行業第二名、山東省前列,位列中國連鎖百強第58位。先後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商務部首批金鼎級百貨店、中華老字型大小等稱號。
青島黃海制葯有限責任公司
青島黃海制葯公司是青島市最大的綜合性專業制劑企業和市首批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擁有佔地200畝的醫葯高科技工業園,2003年一次性通過了國家GMP認證,2005年公司通過了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2006年公司通過了ISO14001環境體系認證。公司自2004年改革重組為公司制民營企業後,發展迅速,銷售額從2004年1.8億元上升到2008年的5.6億元,稅收由3496萬元提高到1.4億元,公司總資產從3億元擴大到10億元,凈資產由1.5億元上升到5.2億元。
青島漢纜股份有限公司
青島漢纜股份有限公司(原青島漢纜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線電纜行業大型骨幹企業、中國名牌產品生產企業、國家級免檢企業。公司擁有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和市級科研機構——青島電纜研究所,轄貴陽、長沙、焦作、北海等控股和全資子公司;產品檔次和綜合效益位居同行業的領先水平。現有員工2800餘人,其中高中級技術人員420餘名,總資產13.2億元。2007年營業收入近40億元。
青島金晶股份有限公司
在「玻璃泰斗」劉同佑的帶領下,青島金晶依靠自主創新成為中國綜合能力最強的加工玻璃基地和世界最大的高檔壓延玻璃生產基地。解決了高原客車專用玻璃這一世界性難題,潛心研發出30多項世界頂尖的自主創新技術;躋身於世界建築玻璃製品業500強,將中國玻璃行業的研發製造水平推向世界頂峰。金晶壓花玻璃的出口佔到全國出口總量的三分之一,市場領域遍布傢具、餐具、裝飾、衛浴、太陽能等產業領域和建築領域,其中加工用市場的銷售佔到總銷售額的70%,而其最終產品90%是出口到國外,其「行業龍頭」地位日趨穩固。
E. 從基本經濟制度的角度,談談青島市政府應採取何種措施推動我市經濟發展
節稅網123的總部經濟園區都是有政策扶持的,可以節稅。但是政策力度大和力度小是根據不同園區與企業不同情況來決定的,有區別。入駐前要根據企業實際情況來出稅籌方案,最重要的是總部經濟是完全合規合規的節稅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