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世界盃對經濟的影響
世界盃對經濟的影響:
1、2002年韓日世界盃:
(1)高盛證券02年6月發表一份有關世界盃與經濟的報告,稱全球最富有的幾個國家足球水平也非常高。02年七大工業國中的六國均打進世界盃決賽圈,這些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GDP)佔全球GDP的84%,足見足球與經濟之間息息相關。
(2)日本股市02年表現良好,反映很多人憧憬日本能借世界盃之力跳出經濟低谷。
(3)2001年英國《金融時報》刊登了匯豐銀行的一項分析,發現自1966年以來,捧得世界盃的國家的股票表現,跑贏全球指數達9%以上,但在這段期間,英國、德國及法國都是以主辦國身份贏得錦標的。
(4)日本電通廣告公司指出,世界盃可為日本帶來3000億日元收入,如小組賽日本隊能出線,更會帶來超過3500億日元收入。
(5)韓國世界盃籌委會也指出,主辦世界盃賽事,已為國家帶來8800億韓元收入,並製造35萬個職位。
2、2006年德國世界盃:
(1)股市:
世界盃對股市的影響,最突出的個案在2002年。當時南美正遭遇2001年開始的「阿根廷金融危機」洗劫,巴西股市也出現了危機前兆。但巴西隊的順利奪冠,為國內股市的穩定起到了重要作用。相反,阿根廷過早出局,經濟危機加劇,這個號稱「南美首富」的國家至今仍未擺脫經濟危機的噩夢。
(2)在分析了2002年韓日世界盃以來4年的全球股市走向後,富達投資列出了本屆世界盃32強球隊所在國家股市的回報比例。同時,證券分析師也相應建議,投資者可以選擇在世界盃期間向回報率最高的烏克蘭(588%)、沙特(444%)、阿根廷(418%)、捷克(277%)和巴西(240%)投資。幾家咨詢公司都建議投資者盡量選擇第三世界的股市投資。
(3)2006年世界盃,西歐八大經濟強國悉數入圍,加上經濟復甦最快的波蘭、捷克和克羅埃西亞,歐洲主要股票市場對世界盃期間各國的經濟走勢普遍樂觀。精彩的世界盃與黯淡的世界金融市場間重疊的可能性十分有限。德國最受歡迎的動物是熊,但6月的全球股市絕對不會是熊市。
3、2010年南非世界盃:
(1)新興市場,「金磚四國」,而包括越南、印度尼西亞、南非、土耳其和阿根廷在內的「前景五國」(VISTA)也非常有潛力。此次南非經濟有望憑借世界盃再上層樓,有研究預計世界盃能為舉辦國帶來不錯的經濟收入。南非花費了26億美元修建體育場、改善交通設施以及安排開閉幕式等,但可獲得豐厚的經濟回報。
(2)日常消費:
根據吉姆·奧尼爾的測算,球迷們要到酒吧里看球,買身新款的國家隊球衣的消費預計將達3.6億英鎊;如果在家看球的話,老舊的電視被「踢」出視線換成大屏幕的液晶電視,這一項將對經濟貢獻6.2億鎊;在自家的花園里趁著涼風習習看球,再能大快朵頤豈也是種享受,於是僅僅是園藝傢具和烤肉架也能賣出6200萬英鎊。如果英格蘭隊能從小組賽順利晉級,英國零售商就會有9.87億英鎊的進賬。如果殺入決賽,光餐飲一項英國人就要消費8.74億英鎊。
(3)贊助商:
同時對於英格蘭隊球衣的贊助商———茵寶來說,場上的球星們表演的機會越多,品牌曝光的機會也就越多,這個被耐克和阿迪達斯逐步侵吞市場份額的英國本土品牌十分珍惜世界盃的展示平台。目前茵寶出品的英格蘭紅色球衣頗受球迷青睞,這件價值40英鎊的球衣在不少地方均告售罄,然而目前茵寶為世界盃叫好還為時尚早,因為2008年歐洲杯英格蘭隊輸球無緣決賽圈的第二天,茵寶公司股價下滑2.3%的教訓至今仍歷歷在目。當時英格蘭隊的球衣曾遭到5鎊一件的甩賣,而且之後一年裡茵寶牌的英格蘭隊相關產品一直銷售低迷。
② 世界盃結束後,南非的經濟會出現什麼變化
世界盃結束後,南非的經濟發展會取得極大的發展,並且會減弱國際金融危機內帶來的影響等等。
世界盃是容南非向世界展示的一個歷史機遇,可以讓世界了解南非和重新認識南非。此外,南非為世界盃新建和改建的輕軌、機場、高速公路等基礎設施將對未來的經濟發展產生極大的促進作用。
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對南非經濟起到提振作用,不僅減弱了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影響,而且加快了南非經濟復甦的步伐。
世界盃對南非相關產業的拉動將給南非帶來額外的經濟收益。尤其對於旅遊業來說,世界盃將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不僅比賽期間大量外國遊客會帶來可觀的旅遊收入,而且通過世界盃更多的人會對南非產生旅遊的興趣。
③ 舉辦世界盃對南非經濟的影響
舉辦世界盃對南非經濟的影響:
正因為如此,南非政府對通過舉辦世界盃讓世專界了解南非,認識南非,從而屬擴大與世界各國的經濟合作寄予了厚望。
南非為世界盃新建和改建的輕軌、機場、高速公路等基礎設施將對未來的經濟發展產生極大的促進作用。
世界盃的相關工程共創造了13萬個就業機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國際金融危機對南非經濟的沖擊,為刺激經濟復甦和減少失業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世界盃將給南非旅遊業、電視轉播權和系列商業贊助帶來收益。
南非葡萄酒出口將因世界盃的推動而增長10%至15%,擴大了出口市場。
④ 舉辦巴西世界盃對里月約熱內盧的社會經濟產生哪些積極影響
世界盃能讓一些部門受益,但示威遊行、城市交通混亂以及價格高企等也會給經濟帶來負面影響。
受惠行業
在世界盃期間旅遊業應是最大受益者。旅遊部門預計,將有370萬本國和外國遊客在世界盃舉辦期間穿梭於巴西各城市,給旅遊業帶來67億雷亞爾(約合29.9億美元)收益。
城建行業也是受益者。調查顯示,30%的受訪者認為世界盃將給企業帶來積極影響,只有9%的企業認為遭受負面影響,而52%的企業認為沒有太大影響。
就業方面,官方預計世界盃將創造17.5萬個就業崗位,部分崗位世界盃後依然存在。安保、賽場內接待以及旅遊部門接待等崗位將激增。巴西全國商業、服務業和旅遊業聯合會預計,住宿、餐飲、交通、旅行社和文化服務等行業會擴大就業,2014年4月至6月增加近4.8萬個職位。
受損行業
巴西經濟學家普遍認為,世界盃會帶來一些益處,但影響短暫且限於部分經濟部門。比如,世界盃可以推動電視機銷售,但沒有證據表明這會對行業有整體影響,因為很可能在世界盃之後的幾個月內電視機銷量將銳減。
對一些部門來說賽事可能還有負面影響。世界盃期間過多的假期將造成經濟停滯。麥肯錫大學的學者就預計,在比賽日,日零售額可能會下降近5%。整個6、7月,零售額可能會減少15億雷亞爾(約合6.69億美元)。
此外,世界盃期間還可能發生大規模示威遊行。巴西瓦加斯基金會研究人員表示,遊行對巴西整個國家都有影響。去年聯合會杯期間的遊行給巴西經濟造成很大傷害,特別是遊行造成大量公共和私人財產損壞。
總體影響
一家名為「趨勢」的咨詢公司表示,大家期望世界盃能給經濟活動帶來影響,但對全年經濟來說影響非常小。聖埃斯皮里圖投資銀行高級經濟師塞拉諾認為,世界盃對經濟的影響「幾乎為零」。他說:「一般來說,5月份工業生產應最高,到6、7月將幾乎陷於停滯。目前具體影響不得而知,但增長肯定有限。」
穆迪報告說,世界盃基礎設施——足球場、機場、港口和城市交通升級換代投資約為260億雷亞爾(約合116.03億美元),在巴西2010至2014年投資計劃中的佔比很低。
巴西實用經濟研究所經濟學家阿爾梅達說:「最直接的影響是體育場館。其他基礎設施也在建設,但無論是否舉辦世界盃,巴西也會改善這些設施。所謂世界盃遺產,相對於其他國家來說,在巴西確實非常小。」
巴西政府在2014年預算中對經濟增幅預期為2.5%,央行預測為2%,與2013年2.3%的經濟增速相比變化不大。可見,政府也並未對世界盃抱有太大期望。
⑤ 南非世界盃對南非經濟有什麼樣的影響
南非世界盃對南非經濟的影響:
知名度提高 :
南非已經成為著名的旅遊點並形專成了圍繞體育盛會屬發展的商業模式。南非知名度的提高,有助於外來投資和遊客的增加。2010年世界盃還將改變整個南部非洲旅遊情況。南非內政部的最新數據表明,世界盃期間,南非約有45萬外國遊客,其中約 20萬外國球迷是在世界盃開始的三個星期前就抵達南非的。
旅遊業:
受世界盃影響,從現在到2015年南非將額外增加150萬來自海外的遊客,以及來自非洲大陸內部的70萬遊客,合計220萬遊客。
其他方面的影響:
南非酒店預訂、汽車租賃、世界盃紀念品的銷售(包括無所不在嗚嗚祖啦)以及體育用品的銷售都得到很大的提高。廣告也得到很好的收益。南非財政部此前曾預計為期一個月的賽事將為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增加0.4%,格蘭特桑頓認為將額外增長0.5%。
⑥ 南非現在的經濟環境怎樣,世界盃會給他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南非是非洲第二大經濟體,人均生活水平在非洲名列前茅。
南非屬於中等收入的發展中國家。自然資源豐富。金融、法律體系完善,通訊、交通、能源等基礎設施完備。礦業、製造業、農業和服務業是經濟四大支柱,深井采礦等技術居於世界領先地位。2009年南非經濟逐漸回升向好,四個季度經濟增長率分別為-7.4%、-2.8%、0.9%和 3.2%。2010年一季度經濟增長4.6%。此外,南政府還於2010年4月起實施「新工業政策執行計劃」,以解決南經濟中長期存在的產業結構不合理和失業率高企等結構性問題。工業體系是非洲最完善的,深井采礦技術是位居世界前列,礦產是南非經濟主要來源。
世界盃對南非影響:
1、知名度提高:
南非已經成為著名的旅遊點並形成了圍繞體育盛會發展的商業模式。南非知名度的提高,有助於外來投資和遊客的增加。
2、旅遊業的趨勢:
受世界盃影響,從2010到2015年南非將額外增加150萬來自海外的遊客,以及來自非洲大陸內部的70萬遊客,合計220萬遊客。
3、良好的回報:
(1)南非基礎設施的建設將對經濟起到持久的促進作用。
(2)受世界盃影響,南非酒店預訂、汽車租賃、世界盃紀念品的銷售(包括無所不在嗚嗚祖啦)以及體育用品的銷售都得到很大的提高。廣告也得到很好的收益。
4、人員的鍛煉:
(1)建設公司現在有了在世界盃期間的工作經歷,培養了一批新的人才,這將為公司贏得更多的項目。
(2)大型基礎設施項目給工人們提供了鍛煉的機會,有助於南非今後的建設。
5、拓寬眼界:
舉辦世界盃為南非提供了寶貴經驗,南非通過宣傳,吸引更多的遊客。目前,南非許多城市已經擁有了國際知名度,如開普敦、德班、約翰內斯堡等等。而通過為舉辦世界盃進行的基礎設施建設,則進一步推動了南非經濟的發展。世界盃還帶來了一個意想不到的好處:盡管南非有種族矛盾的歷史,但在世界盃期間,整個社會都一致支持世界盃。
⑦ 如何分析世界盃的經濟效益
足球比賽已經成為世界經濟活動中的重要力量,每年帶動的資金超過3000億美元,為全世界約4.5億人直接或間接創造了就業機會,而4年一度的世界盃將這種經濟活動推向了高峰。所以現在世界各國都爭先恐後的爭取獲得世界盃比賽的主辦權。從而使本國的足球、經濟得到全面的發展。本文從收益的角度來探討近3屆的世界盃足球賽帶來的收益,來了解世界盃足球賽對舉辦國的各種收益,以及對我國舉辦國際體育賽事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參考。
一、電視轉播權銷售的收益
自1930年首屆足球世界盃至今已舉辦了17屆。電視首次介入轉播1954年瑞士世界盃,但也局限在歐洲進行轉播,當時還沒有轉播權的概念,更談不上出售轉播權獲利。直到1978年阿根廷世界盃,電視轉播權才作為商品正式掛牌出售成功。國際足聯因此獲利,初步緩解了長期困擾國際足聯的財政危機,世界盃電視轉播權就逐步成為國際足聯的主要營銷手段。1998年法國世界盃現場觀眾(64場比賽)277萬人,電視觀眾卻高達234億人次,是現場觀眾的1.2萬倍;2002年韓日世界盃,電視觀眾288億;2006年德國世界盃,電視觀眾300億;2010年南非世界盃,電視觀眾達到了320億,場均5億,更是創造了新高。據報道,1998年法國世界盃的電視轉播權已賣到了1.35億瑞士法郎(約9000萬美元)。而韓日世界盃電視轉播權更是賣到了天價,按照國際足聯與瑞士德國聯合企業基希集團達成的協議,該集團為購買2002年世界盃電視轉播權的費用為13億瑞士法郎(約10.04億美元),購買2006年世界盃電視轉播權的費用為15億瑞士法郎(約12億美元)。2010年世界盃國際足聯收147億蘭特(約合21億美元),超過2006年德國世界盃。僅此一項國際足聯就獲得了巨大的經濟收入,世界盃的開發已獲成效。而觀看轉播人數隨著電視的普及也迅速遞增。因為關注的人遞增,許多國家電視台還紛紛開辦以體育為內容的體育頻道,例如,中央電視台第五頻道體育頻道、歐洲體育頻道、亞洲衛視體育台等等,背後折射的正是龐大的固定收視群體,從而賺取高額的廣告費。
二、世界盃贊助商的收益
所謂的贊助商是指有權通過足球世界盃來獨家宣傳和銷售該企業的產品,國際足聯在每種商品中選擇一家企業作為正式合作夥伴,並簽訂相應的合同,在活動期間提供一定的資金支持。據有關專家統計,提高企業品牌知名度的效果來看,每提高1%需要2000萬美元的廣告費,但藉助大型體育比賽,同樣的費用可提高10%。2002年韓日世界盃,韓國現代汽車斥資15億歐元成為官方贊助商,同年現代汽車在美國的銷量增長高達40%,品牌認知度從32%一舉躍升至67%。 而阿迪達斯利用世界盃的平台,一躍反超老牌體育運動品牌耐克,更是成為經典中的經典。百威(Budweiser)、可口可樂(Coca-Cola)和麥當勞(McDonald's)都對自己贊助2010年世界盃足球賽的行動表示慶賀,稱其代價不菲的投資取得了圓滿成功。百威英博表示,在英國,第二季度百威啤酒銷售額同比增長18.6%,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世界盃相關的百威促銷活動。可口可樂首席執行官穆泰康(Muhtar Kent)表示,該集團拉美銷售額同比增長7%,麥當勞在上月的盈利預測中表示,該快餐集團的世界盃贊助在英國提振了業務,其和足球相關的巨無霸及薯條促銷推動銷售激增,這些在很大程度上歸因於世界盃贊助。世界盃對品牌的影響力,對贊助商高的回報率,成為贊助商很誘人的一塊大蛋糕。
三、世界盃門票的銷售
世界盃足球賽事舉辦的成功與否,門票收入可以說是一個重要的衡量手段。門票銷售情況對賽事生存和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門票銷售好,門票收入高,意味著比賽的社會知名度高,社會吸引力大,這就促使贊助商、廣告商對比賽會加大投入,使賽事經營活動的力度增強。經營收入也會提高門票也是國際足聯的主要收入之一,國際足聯在該屆杯賽門票銷售總額中提成20%左右。國際足聯將門票銷售的具體工作委託英國巴伊羅姆公司,實行網上實名制求購,其中門票又分為單場票、指定賽場票、指定球隊票進行銷售。第二階段球票銷售,有80%分配給各場比賽參賽雙方的國家足協,還為每支普及球隊的國家足協保留了1000張球票。南非世界盃的全部64場比賽,現場觀眾人數超過了320萬人次,世界盃第一次在偏遠的非洲舉行,而且現場人數到達320萬,確實是一個奇跡。此前,1994年的美國世界盃以359萬人次的統計雄踞榜首,而4年前的德國世界盃也吸引到了336萬人次現場觀看。2010年世界盃開幕式門票,最高450美元/位,最低200美元/位;世界盃決賽門票,最高900美元/位,最低400美元/位;世界盃小組賽門票最高160美元/位,最低80美元/位。可見,世界盃門票的收入也是一筆很大的資產。
四、對舉辦地經濟的帶動
以韓日世界盃為例,韓日兩國通過主辦世界盃獲得了豐厚的經濟效益回報,不以兩國合計,只以韓、日分別計演算法國世界盃80億法郎(約31億美元)的收益。在預算方面,韓日雙方為了超過對手,向世人展示他們的優越性以吸引世界的目光,投入大量的財力物力。韓國為10座新體育場共投資18.7億美元,投資28億美元,興建7座體育場,改造3座體育場,此外,雙方在基礎設施建設也花費了大量。日本一國的總投資就相當於法國世界盃投資的3倍。韓日兩國實際的經濟收益都比當初預計來的盈利高達350億美元。此外,世界盃還給韓日兩國帶來大量的就業機會,促進國內建築業、交通等行業的復甦。世界盃期間,日本住宿業,飯店業收入470億日元(約4.4億美元),觀光旅遊320億日元(約3億美元),交通方面收入460億日元(約4.3億美元),個人觀看比賽時在日本達到1730億日元(約16億美元)。日本總計將獲得258億美元的直接經濟效益。日本一些經濟機構指出,如果日本進人前8名,就會多出l萬億日元(約94億美元)的經濟效益。
從表2中可以看出,給沈陽帶來最主要的的收入是住宿、餐飲、旅遊共計100000萬,比門票收入的1500萬多出98500萬,說明世界盃帶給比賽舉辦地其他產業發展要高過足球比賽本身的價值,發展好與足球有關產業的發展,是我們現在發展的主流方向。念球衣、紀念幣、吉祥物的收入,由於中國人思想觀念的原因,收入才1000萬。十強賽對於沈陽這個城市知名度的提高是無法用錢來衡量的,中國隊的順利出線讓人們感到沈陽是中國足球的福地,沈陽受到的關注程度是前所未有的提高。
五、結論
國際足聯營銷策略是建立在優良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的基礎上,創造精彩賽事,使世界盃無形資產增值並進行有效的商業化運作。在舉辦世界盃足球賽事,假若經營得體,其本身所帶來的利益是多元化的,而且也是巨大的依據市場運行規律,充分利用市場需求和傳播優勢,靈活銷售電視轉播權、門票,確立世界盃贊助商是國際足聯營銷的主要手段。主辦國利用世界盃積極宣傳本國資源優勢,制定發展藍圖,採取靈活多樣的體育營銷手段為世人樹立了良好典範。許多國家和城市已把舉辦重大國際體育賽事看作是一個發展該國或該地區經濟的不可多得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