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吉林高速防控不放鬆,濟南10條舉措復工復產,成都公路檢疫有新規
吉林高速疫情防控不放鬆保障復工復產
高速公路是運送防疫物資的重要通道,京哈高速更是東北三省交通的大動脈。為落實吉林省委省政府關於加強疫情科學防控有序做好企業復工復產工作的決策部署,針對高速公路免費通行和春運返程流量回升的實際。吉林省公安廳高速公路公安局德惠分局多措共舉,緊抓疫情防控不放鬆,保障復工復產不誤時。
筆者提醒廣大旅客和市民朋友,做好自我防護,外出正確佩戴口罩,遠離人員密集場所,如有發熱、乾咳等症狀,請及時聯系就近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就醫。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② 論述說明中央銀行在疫情防控、支持企業復工復產、支持經濟恢復、落實「六穩」
中央銀行在一宿期間防控支持企業復工復產之時恢復生產落實六個可以說是很有必要的,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企業的穩定是適合。
③ 濰坊有序恢復交通運輸服務秩序 全力保障交通企業復工復產
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27日訊連日來,濰坊市交通運輸局在抓好行業疫情防控的同時,提前謀劃、精準施策、強化措施,全力以赴做好交通運輸秩序恢復工作,積極保障交通運輸行業復工復產和重點交通項目建設,為社會經濟平穩運行提供有力保障。
精準施策有序恢復客運運營秩序
按照復工復產工作要求,為保障居民基本出行,目前,中心城區恢復運行2條公交線路,現有12條主幹線路正常運行。共投入運營巡遊計程車465輛、常規公交59輛、定製公交2輛、應急公交8輛、企業復工班車75輛,運行674班次。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④ 助力復工復產,南寧交警在行動!
】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⑤ 復工形勢兩極化:中部疫區復工難,未來影響全國汽車發展
|王作者?|王一萍?????編輯?|王鑫
●?●?●
2月17日,隨著新工作周的開始,豐田、寶馬、馬自達等又一批車企陸續開工復產,截至目前,除湖北省之外的大多數整車企業已經復工或進入復產准備狀態。在此基礎上,整個汽車行業的復工比例在2月10日後得到進一步提升。
根據此前相關公告,多數省市規定復工時間不得早於2月10日,其中湖北省的復工時間不早於2月13日24時。目前,多數省市規定的復工「時限」已經過去了四天甚至一個周的時間,但據汽車預言家了解,當下仍有很多汽車製造商及相關企業沒有正式復工復產。
在復工復產的過程中,汽車製造工廠面臨的第一關卡或許是政府文件的時間限定。但除此之外,面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持續影響,企業員工的安全到崗及供應鏈企業同步復工等多方面問題,都將最後決定汽車製造商能否正常復產。
1
多省市發布相關文件限定企業復工
從時間上看,不同省市半個月之前針對各地情況規定復工時間,大多集中在2月10日或2月14日這兩個時間點。為此,國內大多企業做出不同的停產和推遲生產計劃。
2月10日過後,除湖北武漢、杭州、廣州等地,數省市的企業已經陸續開工,據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月16日,江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已復工29230家,復工面達65%;北京43家市管企業集團總部已全面復工,二級及重要子企業復工復產比例99.7%同時。在全國多數地區中,大部分企業已經順利復產復工。
為保障經濟和企業的正常發展,多數企業選擇復工復產,而在這個過程中,不同地方政府就各地情況出台不同文件,從交通運輸、行政審批、資金物流等方面限定企業開工條件。
據了解,在上海金山區,浙江平湖市、嘉善縣三地之間,為解決省界人員和車輛道口通行有關瓶頸問題,兩地政府共同推出「兩書一證」人員車輛互認通行機制。具體看來,「兩書」即《個人承諾書》和《企業承諾書》,「一證」即通行證。
與此同時,山東省採取同樣措施,啟用復工復學人員健康通行卡,以確保相關人員的正常出行;四川省為方便省外出務工人員順利返崗復工或就業,就外出務工人員申報健康證明服務做出規定;安徽省為部署復工復產,將疫情較輕地區有序恢復城市公交等服務。另外,江西省相關部門在2月16日發布,從2月17日起,取消因疫情防控對各類企業、建設項目復工復產的批准手續,復工復產改為報備制,企業和項目建設單位只需提前24小時將疫情防控方案向當地報備即可。
相關專業人士指出,復工復產一方面需要按照政府部署分類、有序地進行,另一方面不少城市企業復工復產需先經政府批准,而批復過程仍相對漫長。兩項因素相互疊加,將對中小型企業的復工計劃產生重要影響。
2
除湖北外,多省汽車工廠實現復工
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之一,汽車產業率先受到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巨大沖擊。據相關機構預計,因此次疫情的持續蔓延,包括中國乃至全球在內的汽車製造商和相關企業受到不同程度的牽連,或將影響中國汽車產量縮減170萬輛。
從全國范圍看,截至2月12日,目前183個整車生產基地中,已有59個基地開始復工復產,佔32.2%。隨著時間的發展,近日豐田汽車在中國的3家合資工廠將在17日和18日兩天內陸續復工,馬自達在中國工廠也將在2月17日重開,寶馬集團17日恢復華晨寶馬的生產,大眾在華剩餘的8座工廠也將在2月17日復產……
另外,受疫情不同程度的影響,湖北、浙江、廣東等地區的企業復工的平均時間晚於全國其他地區企業。中汽協方面對此表示,即便這些地區的車企近日復工,但其復產情況不會太理想。
根據此前情況了解,在湖北的26個生產基地中,東風汽車有限公司、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預計於2月17日開始復工,神龍汽車有限公司2月20日開始復工,上汽通用汽車有限公司於2月24日開始復工,日產湖北襄陽的工廠預計在20日後復工。相比之下,這些汽車工廠的復產時間略落後於其他省市。
分析其中原因,這主要受阻於人員、物資、生產原料等方面。一方面,疫區嚴格的管控使得湖北地區生產人員不足,企業無法在短時間內開工;同時,開工人員需要大量的防護物資,這容易使剛復工的企業隨時停工。另外,在汽車生產製造中,整個產業鏈需要上下游的緊密配合,這在一定程度上要求零部件廠商達到同時開工。
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之一,在這個生產鏈中,很多國外汽車生產製造商都將由此受到嚴重影響。尤其在這場疫情的影響下,以中國為主要汽車零配件生產地的日本、韓國等廠商都遭遇了零件供應短缺危機。
從這個角度看,中國汽車企業的復工復產不僅關乎著中國車企的發展,同時也給很多跨國車企來帶沖擊。日前,部分與中國企業進行合作的主機廠採取其他措施協調發展,以平衡中國零部件廠商帶來的短缺沖擊。隨著中國工廠產能的逐漸恢復,整個汽車行業都在向正常的路線發展。
3
車企如何實現完全復產?
目前,大多數汽車企業已經選擇復工,但這並不意味著這些企業已經回歸正軌,完全實現正常生產,因為在從復工到復產的過程中,他們還將面臨著汽車生產鏈中零部件不足、物流運輸等問題。
零部件是率先復產車企面臨的核心問題,據了解,目前包括博世、法雷奧等大多數非湖北零部件企業已在2月10日復工,但這些企業也面臨人員緊缺、原材料供應不足等因素影響,無法順利生產。對此,有人認為部分中小型零部件企業或將面臨破產等問題。
除此之外,汽車製造商生產汽車的最終目的是實現銷售。就目前的形勢來看,為避免人員集中,包括4S店、商場等非重點重大項目建築施工、文化休閑娛樂等相關企業都要求較晚復工。因此,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消費在汽車等多方面的消費,從而影響了汽車產業鏈的下游企業發展。
為了使整個汽車鏈靈活的發展,汽車相關企業不得不選擇多種措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復工復產」。對於汽車生產製造商而言,在物流受阻和人員缺失的情況下,其更應傾向自動化發展,減少對人工的依賴程度。
受疫情影響,汽車線下4S店銷售嚴重遇冷,多數4S店僅保留值班人員。數據顯示,2月17日接受調查的68家汽車經銷商中,綜合復工效率僅為9.33%,其中銷售的效率僅為5.8%。
在此環境中,不少車企只能選擇線上線下相結合,服務產品一體化的方式進行發展。據了解,目前寶馬、賓士、一汽-大眾等主流車企都已實現線上看車、選車的模式,甚至有部分汽車品牌倡導消費者線上訂車/交車等服務,滿足消費者當下的購車需求。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⑥ 中央應對疫情防控與經濟復工復產的政策總基調為總需求管理是什麼
總需求管理就是為人民服務,師可謂人員這些啊,只要一隊人,人民有利的事情,我們就勇於去干。
⑦ 疫情過後國家為幫助企業復工復產,刺激經濟,主要採取了哪些宏觀經濟政策,分別
國家為了幫助企業復工復產,刺激經濟的增長,採取了宏觀調控的措施,主要是一種財政和稅收的優惠,另外發放消費券,發展低碳經濟等等。
⑧ 中央與地方聯動為車企復工保駕護航
人民網-中國汽車報 編前: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統計,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尚且有限的2020年1月,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僅完成178.3萬輛和194.1萬輛,環比分別下降33.5%和27%,同比分別下降24.6%和18%。汽車產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汽車銷售額在全國消費品零售總額中的佔比、汽車稅收佔全國稅收的佔比以及汽車產業從業人數占城鎮就業人數比例,均超過10%,可以說,汽車產業能否穩定發展,是影響我國今年經濟能否繼續穩健運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基於此,自疫情爆發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企業復工復產、解決中小企業困難和推動汽車消費等多方面的舉措,也確實起到了扶持汽車產業恢復正常發展的推動作用。
除了目前出台的相關政策,在談到針對汽車行業的扶持政策時,中汽協副秘書長師建華建議,考慮到疫情影響,相關部門能否考慮推遲實施輕型車國六排放標准6a階段要求和輕型車國六排放標准新的PN限值要求。此外,就老舊車更新換代以及減稅降費政策等,再出台一些切實有效的相關政策,共同幫助汽車產業渡過難關,加快實現行業經濟運行的正常化。
大力支持復工復產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最近一次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強調:「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既是一次大戰,也是一次大考。」
「有序推進復工復產是當前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保證經濟社會平穩運行的重要舉措。」國家發改委運行局二級巡視員唐社民介紹,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當前各行業的復工復產已經取得積極進展,廣東、江蘇和上海等一些經濟大省(市)規模以上的工業企業復工率已經超過50%,保障復工復產的工作重點包括加快組織員工有序返崗、保障企業正常的融資需求、優先暢通貨物運輸、做好要素保障以及落實收費公路暫免通行費政策、階段性減免社保費、實施企業緩繳住房公積金政策等,通過切實降低企業生產的經營成本,促進企業有序實現復工復產。
除了國家發改委外,國家人社部門針對企業缺工問題,建立了24小時重點企業用工調度保障機制,強化組織動員,在國家政務服務平台、公共招聘網等設立重點企業用工專區,及時發布重點企業用工需求,同時還開放了中國職業培訓在線,上線了一批急需緊缺工種的培訓課程;近日發布的《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葯監局國家知識產權局支持復工復產十條》,也就企業復工復產中面臨的實際問題,提出了建立行政許可應急綠色通道、延長行政許可期限等十條政策措施;財政部發布的《關於支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關稅收政策的公告》,提出「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困難行業企業2020年度發生的虧損,最長結轉年限由5年延長至8年」;2月16日,海關總署出台了10條措施,包括加快驗放進口生產設備和原材料、支持企業擴大出口和簡化加工貿易延期辦理手續等,支持外貿企業抓緊復工生產,促進外貿穩增長。
此外,據不完全統計,包括河北、安徽、北京和上海等在內的20多個省市,累計發布超過70多個經濟支持性政策,在中央和地方的共同幫助下,汽車行業得以穩步推進復工復產工作,一部分生產企業已經實現全面復產。「目前,公司已到崗3000餘人,剩餘2000名員工也將陸續到位。」據一汽-大眾成都分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一汽-大眾成都分公司沖壓、焊接、塗裝、總裝四大工藝車間已全線「重啟」,在2月19日完成了整間工廠的全面復工,生產節拍和疫情發生前一樣,平均每60秒就有一輛新車下線。
著重解決中小企業困難
在疫情面前,中小企業更加脆弱,汽車行業同樣如此。中汽協對行業企業的調查結果顯示,行業內部分體量較小、抗風險能力較弱的中小企業(主要以零部件企業為主)將面臨破產倒閉的困境。2月12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提出要「以更大力度實施好就業優先政策,完善支持中小微企業的財稅、金融、社保等政策」,近階段以來,中央和地方出台的政策正在將中小企業放至重點「照顧」的范圍內。
前不久,繼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等部門相繼在文件中提出要為中小企業解決困難之後,工信部發布了首個專門針對受到疫情影響中小企業的扶助政策——《關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幫助中小企業復工復產共渡難關有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從復工、財政、金融、企業創新以及公共服務等六大方面提出了20項保障工作,包括「指導企業制訂復工復產方案和應急預案」、「會同有關部門幫助企業協調解決職工返崗、原材料供應、物資運輸以及口罩、消殺用品、測溫儀等防控物資保障等難題」、「引導各級預算單位加大對中小企業的傾斜力度,提高面向中小企業采購的金額和比例」以及「加大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拖欠中小企業賬款清理力度,加快完成清欠目標任務」等措施,力爭為中小企業減輕負擔。
「《通知》的出台非常有必要,也確實關注到了中小企業面臨的不少困難和挑戰。」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青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對於汽車行業來說,只要疫情過去,市場就能恢復運轉,初期還有望出現一波上漲的小高峰。因此,汽車行業的中小汽車企業最關鍵的問題在於如何捱過當下的艱難時期。「特殊時期,全行業需要共克時艱。」王青提出,整車企業可對供應商的交供貨時間延後予以理解與通融,甚至可考慮給予中小汽車企業一定程度的幫助和扶持,共渡難關。
同時,各地政府也相繼出台不少針對中小微企業的扶持政策。江蘇蘇州率先出台了支持中小企業共渡疫情難關十條政策,隨後廣東、上海和山西等地也先後發布一系列政策,從降低融資成本、減免房租、減輕或緩繳社會保險費用、減輕住房公積金繳存負擔、支持農村勞動力在本地轉移就業等方面,全力支持中小微企業的發展。據王青了解,有部分汽車行業中小企業擔心恢復生產後,如果出現新冠肺炎的確診病例或疑似病例,整條生產線甚至整家工廠都需要關閉。他建議,為消除這部分企業的擔憂,地方政府的扶持政策可以再往「前」一步,針對出現新冠肺炎病例的工廠制定相關的扶持政策和文件。此外,是否還能在特殊時期增加員工保險險種,從各方面降低企業復工的風險,給企業開工吃「定心丸」。
切實刺激汽車消費
「此次疫情將對汽車行業一季度的運行情況影響巨大,行業產銷量將會出現較大幅度的下降。」中汽協方面表示,即便全年呈現前低後高的走勢,2020年的汽車市場發展形勢也不容樂觀。
2月3日,為鼓勵當地汽車消費,廣東省佛山市人民政府官方網站發布了《佛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佛山市促進汽車市場消費升級若干措施試行的通知》,提出鼓勵「國六」標准排量汽車消費,給予每輛車補貼2000~5000元不等,3月1日起正式實施。
「從文件發布的時間來看,佛山市出台的文件可能只是恰好趕上了此次疫情的爆發,並非專門針對疫情給汽車產業帶來的影響而推出。」師建華指出,持續的市場下滑,加上此次疫情帶來的短期內的不利影響,汽車產業確實需要類似的政策給予支持和幫助,畢竟汽車市場的快速恢復對於國民經濟的穩定具有較強的拉動作用。通過補貼換購和新車消費,該政策能切實起到拉動當地汽車消費的作用,更關鍵的是,位於佛山的整車企業和零部件企業都能因此而受益,當地整體汽車產業鏈的發展都有望得到促進。
為推動汽車消費市場增長,「真金白銀」的補貼固然重要,但改變不合理的限購政策更加緊迫,也更能達到拉動汽車消費市場內生動力的效果。日前,中國汽車流通協會遞交了《關於新冠肺炎疫情對汽車流通行業影響及政策建議的報告》,稱截至2月12日,協會監測調研的60家汽車經銷商集團共3997家4S店,綜合復工率僅為8.4%。為此,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向政府部門提出建議,希望能放開汽車限購和限行政策,完善便利二手車交易的政策環境,開拓廣大農村市場等,以達到增強汽車市場發展後勁、進一步拉動和擴大汽車消費的目的,從而緩解汽車經銷商的經營困難,同時起到推動汽車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的作用。
建議推遲實施國六標准 促進老舊車更新換代
值得關注的是,受疫情影響,汽車行業的檢測機構和試驗場復工時間也一再延後。「這延長了企業產品認證周期,進而延緩產品上市時間,再加上企業開工效率不高,導致標准實施後新品無法按計劃銷售。」中汽協方面指出,汽車企業應對標准法規的難度因此大幅加劇。
按照原計劃,今年5月1日,交通運輸部《營運貨車安全技術條件第1部分:載貨汽車》(JT/T1178.1—2018)標准中第三階段和《營運貨車安全技術條件第2部分:牽引車輛與掛車》(JT/T 1178.2—2019)標准就要實施,今年7月1日,輕型車國六排放標准6a階段和輕型車國六排放標准新的PN限值要求也將全面實施,車企准備時間本就不充裕,如今疫情來襲,無疑雪上加霜。
「我們希望主管部門能在考慮到疫情的影響之後,考慮延緩上述標準的實施時間,盡量減輕疫情下汽車企業的負擔。」師建華還提出,包括老舊汽車的更新和淘汰以及針對汽車行業的減稅降費、金融支持等,也可以成為相關部門在特殊時期制定經濟保障政策時的內容。
「我認為,疫情對汽車消費的影響不會太明顯。影響汽車需求的主要因素還是宏觀經濟,而不是疫情本身。」因此,在王青看來,關於釋放汽車消費潛力的政策基本都已發布,當前的關鍵工作在於落實和執行。他建議,有關部門應從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的角度出台一些擴大消費的政策,雖然未必針對汽車,但汽車行業也會從中受益。
「我們會繼續密切跟蹤分析和判斷疫情對汽車銷售市場的影響程度,為政府部門和行業企業提供相對准確的現狀分析、全年市場預測情況,並在金融支持、援企穩崗、加大投資、穩定居民消費、加快釋放新興消費潛力等方面提供製定相關政策的依據。」中汽協相關負責人表示,汽車工業受到了疫情的嚴重波及,但我們堅信一定能打贏這場抗擊疫情阻擊戰,汽車行業也一定能共克時艱、盡快恢復生產,逐步實現行業經濟運行正常化。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