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石油暴跌對全球經濟有什麼影響

石油暴跌對全球經濟有什麼影響

發布時間:2020-12-07 21:07:29

『壹』 說明國際油價下跌對我國經濟社會發轉會帶來哪些影響

基本上來講每個行業都需要用大量的汽油所以當油價漲每個行業的成本都增加了,成本增加就轉嫁給了消費者,物價也就自然漲了這樣CPI自然也就漲了,CPI反映的是民生物資的漲跌,所以當民生物資漲瞭然後大家手裡的閑錢就少了,也因為物價漲大家對其他東西的需求也會降低,所以最後一句話就是原油價格上漲對我國經濟的最大影響是讓經濟蕭條^_^2004年以來,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經濟運行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勢頭。1一5月份,原油生產7147.83萬噸,同比增長1.8%;原油進口4976.0l萬噸,同比增長37.6%;原油出口255.5萬噸,同比下降31.9%;國內原油表觀消費量為11868.3萬噸,同比增長1-5.7%;原油進口依存度為41.9%,同比提高6.7個百分點。6月份,國際原油平均價格?布倫特現貨?為35.6美元/桶,同比提高30.6%。紐約原油期貨最高達到42.33美元/桶,創下紐約商品交易所1983年開始原油期貨交易21年以來的最高價格。國際原油價格持續攀升,我國原油需求增加,進口快速增長,對我國經濟將會產生什麼影響呢?一、當前國際石油需求變化的總體判斷?一?短期內國際石油供求關系總體寬松,但對我國石油消費增長需高度關注短期內,總供給能夠滿足總需求,不會出現石油供應大面積短缺的局面。據2002年統計,全球石油剩餘探明可采儲量1427億噸,探明儲量增加;世界十大石油消費國年消費量為35.2億噸,世界十大石油生產國家年產量為35.9億噸,供需基本平衡,略有剩餘。但是,對我國石油需求增加和進口石油快速增長應該給予高度關注。1995年我國石油消費1.58億噸,居世界第三位,2002年我國石油消費2.46億噸,居世界第二位。2003年全球原油貿易量為20億噸,我國原油進口0.9億噸,佔世界的4.5%,占我國原油消費總量的34%。我國石油消耗在逐年遞增的同時,我國對進口石油的依賴度也在逐步提高。到2010年,中國的石油需求將達3.2億噸,屆時石油進口量將達1.6億噸,石油需求在較大程度上依賴進口。盡管我國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但在影響國際石油價格的比重上卻達不到0.1%。中國需要採取積極策略,從國際價格的被動承受者變為積極影響者。?二?全球石油價格將維持高價位當前驅動國際油價持續在高位徘徊的直接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世界經濟復甦,石油需求增加。美國能源部情報局發表的2004~2005年世界石油預測報告顯示,世界石油需求將大幅度增長,世界石油需求在2003年增長1.8%以後,2004~2005年的增幅可能超過2%。國際能源機構?1EA?曾預測,2004年世界石油需求將增加100萬桶/日,而3月11日又把需求增加量調高到165萬桶/日,達7990萬桶/日。其次是OPEC繼續採取限產保價政策。特別是美元匯率走低,為減少損失,會繼續提高油價。盡管6月初OPEC部長級會議宣布分別於7月和8月增加200萬桶和50萬桶的原油產量,但實際增量有限,因為此前歐佩克國家石油產量實際已大量超產。隨著美元匯率的繼續疲軟,歐佩克國家提高油價的決心將更加堅定。第三是探明可採石油儲量不足。石油是關繫到國計民生的戰略性商品,也是非再生資源。專家分析,低成本的大油田現在基本上都已被發現,世界石油產量將在2015年以前達到頂峰,在石油產量遞減之後,石油供不應求即會出現。迄今為止,人類每天用油約8000萬桶,1年約300億桶。現在已探明可開採的石油儲量為1萬億桶,預計還有未探明的、開采困難大、成本高的石油儲量1萬億桶。未來開采新的石油資源將更加困難。第四是石油投機推動油價上漲。在供求關系沒有發生重大變動的情況下,油市動盪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市場投機造成的。美元匯率對國際主要貨幣走低,包括對沖基金在內的國際游資在石油期貨上的投機,使油價保持在較高水平。油市背後的期貨投機常常是操縱油價漲落的黑手。石油期貨交易量目前約為現貨交易的好幾倍,據估計,在石油期貨市場上,真正的需求方只佔交易總量的三成,其餘均為套利者。第五是政治因素的影響。當前海灣地區和一些產油國國內局勢動盪,包括伊拉克在內的國際主要產油國政局至今動盪不安,恐怖活動接連在世界各地發生,使主要產油國原油生產面臨隨時受阻的風險,從而嚴重影響國際原油市場的穩定。專家分析,從總體和長期來看,油價下降將是短暫的,走高攀升是長期趨勢。從近期來看,被扭曲的石油價格經過市場的調節和各方力量的較量後將會緩慢回落,但是,回落的空間將十分有限,預計將在每桶28~33美元之間上下波動。二、全球石油供應變化基本情況分析一是世界油氣資源潛力巨大,但分布不均,存在許多機會。綜合各權威機構的分析預測,2002年世界油氣剩餘探明可采儲量分別為1427億噸和155.78萬億方米,當前石油剩餘可采儲量至少可持續供應39年以上,天然氣可供應61年以上。從國家分布來看,整個歐佩克國家的石油剩餘探明可采儲量為1119億噸,佔世界的78.2%,儲采比高達82年。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科威特、阿聯酋、伊朗、委內瑞拉高居世界石油資源國的前六位。這6個國家的石油剩餘探明可采儲量佔世界的70.2%。二是20年內世界石油供需基本平衡,但地區不平衡加劇。主要是世界石油消費中心在移動,亞洲消費量劇增。1982年世界石油消費量為28億噸,2002年增至35億噸,20年間增長了7億噸,年均增長1.5%。其中北美、歐洲和亞太三大地區2002年石油消費量為29.82億噸,佔世界消費量的84.6%。獨聯體各國經濟出現滑坡,石油消費量劇降,從1990年的4.2億噸,降至2000年的1.73億噸,下降60%。亞太地區發展中國家經濟快速發展,石油需求劇增,從而帶動整個地區石油消費由1985年的5億噸增至2002年的9.92億噸,增長了4.92億噸,約占同期世界石油消費增長量的67%。1992年以來,亞太地區的石油消費量已超過歐洲,成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區,與北美、歐洲一起呈現三足鼎立之勢。2002年前七大石油消費國中有四個國家在亞太地區,其中中國排第二,日本排第三,韓國排第六,印度排第七。三是世界石油資源的爭奪將更加激烈,爭奪的熱點地區在中東、裏海、西非等地區。由於裏海、西非等地區石油儲量有較多的發現,處於石油生產的上升期,而且相對中東地區局勢相對平穩。裏海地區又靠近歐、亞兩個消費市場,因此,國際石油公司對上述兩個地區增加了投資,加大了勘探開發的力度。尤其是俄羅斯期望通過石油、天然氣等能源武器,保持大國的地位,裏海地區是前蘇聯重要能源基地之一,俄羅斯也會加快該地區開發和能源的合作。可以預測,中東北非地區仍然是石油主要供應地區;中亞裏海、西非地區石油供應將處於上升時期,作為非歐佩克的俄羅斯在石油市場將舉足輕重;中南美石油供應國的地位將下降。四是世界中長期油價將在波動中逐步有所上升。歐佩克的預測根據其油價目標並按2000年美元價值,預測油價在2010年前將保持25美元/桶的水平,之後逐漸升至30美元/桶。三、油價變化對我國經濟的影響油價的大幅上漲對發達國家經濟影響較大,因為石油在其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例大,單位油耗高,其經濟嚴重依賴石油。經過兩次石油危機的洗禮和知識經濟的發展,發達國家抗油價上漲的能力大大提高。目前高能耗傳統工業在發達國家經濟結構中的比例下降,單位GDP油耗大幅減少,防範石油危機的能力大幅提高。而不發達國家正處在工業化時期,節能和替代能源發展慢,單位GDP油耗較高,經濟增長對高效優質的石油依存度較高,且防範石油危機的能力較弱,高油價對其經濟的沖擊也比較大。在歷史上的兩次石油危機中,西方發達國家經濟受沖擊的程度大於不發達國家。但在2000年世界油價漲到將近40美元/桶的高價時,發達國家經濟受影響程度卻明顯減小。而一些發展中國家卻深受其害:債務危機、政府危機、社會危機、動亂等各種政治經濟社會問題不斷爆發,油價的大幅上漲對加速加深這些問題的爆發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2000年世界一些權威機構估算,油價上漲10美元/桶,並在這個價位上保持一年,對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率的影響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是發達國家的3倍。我國1993年開始成為石油凈進口國,介乎自給自足型國家與消費國之間。由於目前我國石油凈進口量只佔國內石油消費的一部分,因此,到目前為止我國仍可劃為基本自給自足型國家。油價的變化對類似我國?既是石油生產國,又有一定量的石油進口?的國民經濟的影響可用下圖粗略的表示。從國民經濟的三個因素消費、出口和投資看,油價上升將使其消費和投資減少,出口下降,因而使國民經濟受到不利影響。相反,如果油價下降?但不是太低,因如果太低,將使其石油工業受到嚴重影響,因而影響國民經濟?,將有利於國民經濟發展。有關專家對我國1993~2000年的GDP、石油進口數量和價格波動進行了綜合分析,分析結果認為:油價每上漲1%並持續一年時間,將使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平均降低0.01個百分點;1999年國際油價上漲10.38%,影響我國GDP增長率約為0.07個百分點;2000年國際油價上漲64%,影響我國GDP增長率0.7個百分點,按2000年國內生產總值8.8萬億人民幣計算,相當於損失600億元人民幣以上。從經濟發展來看,高油價對我國國民經濟發展是不利的,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石油漲價10美元/桶,亞洲經濟增長速度下降0.8%。從進口方面來看,油價高,石油進口越多,外匯支出越大,我國每年進口石油約用匯350億美元,是我國外貿逆差主要因素。從出口方面來看,石油價格越高,下游產品生產成本增加,出口產品競爭力下降,出口受到很大影響。從交通運輸來看,石油價格越高,成品油價格上升,運輸成本增加,推動生產資料及消費品價格走高。總之,石油價格上升對我國國民經濟總體是不利的,但在當前影響不是很大。若對石油依存度繼續提高,影響會越來越大。

『貳』 沙特石油心臟被轟炸,石油將減產一半,對全球經濟將造成什麼影響

據了解,這次襲擊使沙特關閉了一半的石油產量,這意味著每天將影響近500萬桶石油產量,約佔世界每日產量的百分之五。業內人士稱,沙特石油設施遇襲,將影響市場很大一部分參與者的預期,國際油價短期劇烈波動不可避免,如果損失過大,且影響了供需平衡,那原油期貨價格會走高,會不會形成趨勢性的走勢還需要驗證。

對石油進口國來說,油價上漲的後果是進口費用上漲。而多花的這筆錢本來可以用於國內的消費和投資,從而拉動經濟增長。美國高盛公司估計,如果油價保持在目前的水平,今年上半年原油進口費用增加相當於使美國個人的實際收入同比下降了150億美元。高油價的影響對運輸、化工等高能耗行業首當其沖。美國杜邦公司估計,石油和天然氣價格每上漲1美元,該公司的稅前經營成本每年就會增加約1.35億美元。


俄羅斯利用油氣加強其自身地緣強勢,歐佩克(OPEC)成員國通過增減原油產量來擴大本國在世界經濟領域中的話語權,中亞各國擴大油氣出口增強國家獨立以後的經濟基礎。委內瑞拉是拉美唯一的歐佩克成員國,原油出口占其總出口75%以上,也依賴國際油價的不斷攀升。對於石油消費國,油價每提升1美元,其生產成本將大幅上升。

『叄』 國際油價上漲對全球經濟的影響特別是對資本市場的影響是什麼,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結果大神們幫幫忙

一般地說,油價上漲可能在以下幾個方面對世界經濟產生影響: 第一,油價上漲導致全球總需求的減少,進而不利於世界經濟的增長。油價上升後,將會出現從石油進口國即石油消費者向石油出口國即石油生產者的收入轉移。由於收入損失者(能源消費者)的支出傾向一般大於收入增加者(能源生產者)的支出傾向,因此,這種收入轉移將會減少經濟中的總需求。油價大幅上漲對石油出口國也是一把雙刃劍。雖然在一定時期內石油凈出口國通過石油出口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了國民收入,但是,從長遠來看,由於貿易夥伴出現經濟衰退而減少石油需求,最終可能導致石油出口國的石油出口收入和國民收入減少,因此,油價大幅上漲對石油出口國的經濟發展也有不利的一面。 第二,油價上漲將帶動各國和全球的物價水平和通貨膨脹水平的上漲。油價上漲使得各國幾乎所有生產領域的成本上升。企業在正常情況下將會通過提高產品價格把增加的成本轉移出去。這將直接導致通貨膨脹的上升。20世紀後半期油價的走勢表明,油價上升幅度與世界經濟總的通貨膨脹率成正比。在1970年和2000年之間,每次油價大幅上漲都造成世界商品價格上漲,許多國家的通貨膨脹率上升。在美國,作為通貨膨脹指標的消費物價指數明顯地隨著世界石油價格的波動而波動。 第三,油價上漲對全球金融市場產生直接和間接的不利影響。油價上漲使得實際和預期的經濟活動、公司盈利、通貨膨脹和貨幣政策產生變化,這將對全球股市和債券的價格以及貨幣之間的匯率產生不利影響。對於石油凈進口國來說,油價上漲將使其國際收支狀況惡化,其金融資產也隨之貶值。20世紀70年代的兩次石油危機還嚴重地挫傷了西方發達國家的消費者信心和企業信心。作為世界最大石油消費國的美國,這種負面影響尤為明顯,其有關指數猛跌了50%,導致美國家庭消費和企業資本支出銳減。

『肆』 石油對世界經濟產生怎樣的影響

總體來說,20世紀是廉價的石油時代,低廉而又充足的石油支撐了人類工業的大發展,使人類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是廉價的石油在20世紀也對世界經濟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幾次石油危機使世界為之震撼。20世紀世界石油工業的興起和蓬勃發展,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有高潮也有低谷,留給我們更多的是迷茫,因為我們到現在為止也不清楚地球到底蘊藏多少油氣資源,只是憑借我們現有的手段來發現我們能發現的油氣資源,盡量提高採收率,產出更多的油氣來。石油工業發展到今天依然有很長的路要走,21世紀的世界石油工業充滿了希望,但隨著人類對油氣資源需求的不斷增加及油氣資源的不斷減少,決定了油氣資源這種不可再生能源將對世界經濟產生更大的影響。 有人預測21世紀石油時代即將終結,因為人類已經通過各種手段從地下開采了一個多世紀的石油了,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油氣的產出急劇加大,油氣消費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而油氣需求還在以比較快的速度增加著,以這種趨勢持續發展下去,人類將會在21世紀用完地下的油氣資源,石油時代將要在21世紀終結。而21世紀油氣對人類的影響將越來越大,人類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還得依靠油氣資源來維持發展。這里我們憑借自己有限的知識和認識,對21世紀的世界石油工業做一些初步展望。

『伍』 西方經濟學全球石油價格暴跌對中國有什麼影響

隨著當前油價下跌,這對於中國經濟有三點直接利好:
首先可以為陷入資源飢渴的中國經濟削減成本,
其次意味著中國作為最大買方在國際市場有了更多話語權,甚至對天然氣等其他資源的國家合作也有正面影響,
最後從國內角度而言,石油價格下降意味著通脹壓力進一步釋放。
目前國內CPI已經達到五年最低點,為未來貨幣政策等經濟領域政策留出了更多空間。

『陸』 如何正確看待石油價格的走勢和對全球經濟的影響

一般的觀抄點認為,高油價會導致襲經濟增長的降低、引起通貨膨脹、帶來失業率的增加。在相關行業中,交通運輸業、石油產業鏈相關行業及化纖行業等受油價波動的影響較為顯著,油價的走高或降低將直接影響著這些行業的運營及經濟效益。另外,農業、紡織業以及一些替代行業也間接的受到油價波動的影響。
但是,近年來油價一直往下走,世界經濟形勢並未因此而好轉。從中國當前經濟形勢來看,仍舊面臨下行風險。油價的下降雖然會利好一定產業。當前世界增速放緩,生產需求下降,對原材料的需求下降,導致石油需求量急劇減少,石油需求量減少,石油價格就會下降。但這種下降是因為經濟下行因素引起的,所以不會促進經濟的繁榮發展。

『柒』 波斯灣沿岸地區石油會對世界經濟有什麼影響

【【波斯灣地區在地質歷史上是氣候溫暖的淺海環境,水生動植物豐富並有大范圍回的良好的儲存構造答,具備了形成和儲藏石油的最佳條件。波斯灣地區不僅石油資源豐富,而且開采條件也十分優越。石油分布集中,平均每個油田儲量達3.5億噸以上,為超級大油田;並且多分布在海岸附近的海上和陸上,因此輸油管運輸距離短,原油外運方便。油田的地下壓力高,油井多為自噴井,占油井總數的80%以上,因此其生產成本是世界最低的。 波斯灣的石油出口量佔世界的60%以上,是世界最大的石油輸出地區。石油源源不斷地流向日本、西歐和美國等地;滾滾而來的石油美元也使得海灣昔日的貧困國家轉眼之間躋身於世界富國的行列】】!

『捌』 石油價格的變化對世界經濟的影響

一些發展中國家將承受多重壓力。一方面,由於許多發展中國家正處於經濟恢復性發展階段,對石油的需求和依賴高於西方國家,石油價格的上漲無疑對這些國家是沉重的打擊;另一方面,由於西方國家在石油價格上漲的情況下通貨膨脹面臨新的威脅,因此有可能通過調高利率等金融手段抑制通貨膨脹。因此,發展中國家所面臨的不僅僅是石油價格帶來的直接沖擊,還將面臨著由此產生的種種問題。從世界經濟的整體上看,石油價格上漲將對全球經濟的不良影響主要包括:導致全球通貨膨脹上揚、抑制資本投資的增加、削弱消費開支的增長、導致國際金融市場動盪,最終制約世界經濟的發展。

高油價對非產油發展中國家特別是對石油依賴較大的發展中國家影響較大,油價的上漲對亞太國家造成了嚴重的影響,甚至很多國家政府撥巨款進行補貼,像中國、印度這樣高能耗國家,油價上漲無疑加大了進口成本。一般情況下,企業都會將油價上漲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消費者是高油價的最終承擔者。同時油價上漲也會造成其他消費品價格的上漲。消費品價格上漲和旅行費用的增加也會消耗很大一部分家庭收入,導致消費性開支的下降。在歐洲,高油價使很多有車的人減少了開車的次數並改變了他們購物、度假和參與其他日常活動的方式。

閱讀全文

與石油暴跌對全球經濟有什麼影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