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結合當前新冠疫情下的世界經濟形勢,你從九八年亞洲金融危機中得到了什麼啟示
結合當前新冠疫情下的世界經濟形勢,從經濟危機當中我們得出的結論就是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B. 疫情期間世界經濟最困難的兩點是
這幾天國際疫情急轉直下,美國義大利確診數據先後快速超越中國,各種壞消息頻傳,於是在社交媒體的評論區,出現了很多讓人不安的言論,其中有嘲笑、諷刺甚至是幸災樂禍,對此,我想說——
這些人並不清楚現代世界的運作規則,他們並不知道國外的疫情的水深火熱對中國到底意味著什麼,他們並不知道我們要面對的是什麼。
01
我們看到的壞消息
並非真相的全部
首先我需要說的一個點是——我們看到的壞消息並非真相的全部。
我們需要明確一個基礎的邏輯——對於傳播而言,壞消息傳播速度永遠比好消息快且廣泛。
舉個例子,在韓國、日本疫情爆發的時候,我們的公眾號文章都是極力渲染他們的愚蠢的應對策略、慌亂的民眾以及混亂的秩序。
但僅僅兩周之後,我們發現韓國和日本其實疫情已經得到了有效控制,那麼現在又有多少媒體在報道韓國日本如何井然有序穩住疫情呢?幾乎沒有,因為井然有序不是新聞,沒有傳播度,拿不到 10 萬+閱讀。
沒錯,在社交媒體上傳播的義大利、美國、英國的疫情慘狀在事實上都是真實的,但請注意,這並非真相的全部——
那些他們進展順利的方面我們的媒體往往會選擇性忽視,因為那沒有可讀性,太普通,太常見,太不算新聞。
不要以為你看到的就是真相,真相永遠比你看到的要復雜,仔細感受一下下面兩張圖:
02
世界需要我們
我們也需要世界
當我們幸災樂禍的時候,或許我們應該回想一下過去兩個月我們剛剛經歷了什麼——
沒錯,我們疫情初期非常被動,個別國家的媒體刻意嘲笑、侮辱中國的時候,一轉眼才發現中國對於這個世界的正常運轉是如此重要。
中國作為「中間產品」供應商在世界各地區的份額:
1.蘋果全球限購了,因為我們的富士康不能正常開足馬力生產了;
2.澳洲的龍蝦賣不出去了,因為中國的餐館在疫情期間紛紛關門了;
3.泰國的旅遊業按下暫停鍵,因為中國的旅客隔離在家不敢出門了;
4.韓國的現代汽車工廠停產了,因為中國山東的供應鏈工廠停滯了;
5.巴塞羅那國際電信展取消了,因為中國的電子消費品牌沒法參展了: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貿易國,中國的貿易量佔全世界的 12%;中國是全球 33 個國家的最大出口國,是 65 個國家的最大進口商品來源國;同時中國也是全球 120 個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
2004 年的聖誕節,美國記者薩拉忽然發現,收到的 39 件聖誕禮物中「中國製造」的有 25 件,薩拉突發奇想,決定從 2005 年 1 月 1 日起,帶領全家開始嘗試一年不買中國產品的日子。
於是她開啟了一段真實而艱難的歷險,在經歷了無數啼笑皆非的痛苦之後,她重新回到了中國製造的懷抱,她把這段經歷寫成了一本暢銷書——《離開中國製造的一年》。
美國直到疫情告急才發現,他們整個國家使用的青黴素中有 45% 是中國製造的,而布洛芬幾乎是 100% 為中國製造。
C. 新冠疫情在全球不斷蔓延,會給國際石油市場帶來哪些風險沖擊
肺炎疫情橫掃全球之時,導致人們的社會活動不斷減少。石油作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產原料和能源,自然受到影響,價格不斷下跌。
新冠疫情在我國漸漸被控制住,但是卻在全球迅速蔓延開來。至今,韓國、美國、日本、以及歐洲等國家紛紛中招。一些歐洲國家也從傲慢的嘲笑,變成了驚慌的恐懼。這場疫情除了對人的生命產生影響之外,對全球經濟的影響也是巨大的,其中就包括石油價格。
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疫情現在在全球全面爆發,影響到的將不僅僅是用油大國,產油大國也必將受到影響。屆時,產油國的產油數量就會減少,這將會直接反映在油價上,使得油價將會回到一個相對合理的高位處。
雖然石油價格下跌,對產油大國的利益帶來了損失。但是,石油便宜了,自然讓使用石油作為生產原料的行業降低了成本,提高利潤。因此,世界的經濟是一個圓,一個地方利益受到損害,必定在其他地方得到補充,如此往復生生不息。
D. 全球新冠疫情越來越兇猛。2021年中國經濟會受嚴重影響嗎
全球的新冠疫情越來越嚴重,但是對於我們中國來說不好,沒有受到經濟的影響。
E. 根據所學的戰略管理知識,針對2020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討論寶潔應該如何
2020年,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的影響,那麼更應該加強衛生管理,保潔人員應該做到位。
F. 新冠對世界帶來的積極影響
一、全球製造業格局將會發生變化。由於作為全球製造業核心區域的經濟大國均已爆發疫情,停產、停工,各國為控制疫情擴散而封鎖邊境,導致經濟活動趨於停止。而疫情結束後,重新恢復的全球經濟有可能會在原有基礎上重新洗牌,產業鏈和供應鏈都有可能由疫情所造成的影響而重新布局。
世界市場對中國製造業中心的依存度有可能進一步提升。由於中國最先控制住疫情,已進入快速恢復的階段。而世界主要經濟體基本上都處於產能不足的狀態,因此對於中國製造的需求可能會快速上升,除了醫療用品、葯品外,生活用品等其他日常消費品的需求也將大幅上升。
疫情讓世界看清了世界經濟對於中國的依賴性,此次疫情中,中國已對世界一百多個國家提供了人員、資金、物資援助,充分體現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應有的擔當。同時,也讓世界看出了,在災難面前,美國和西方發達國家猶如外強中乾的紙老虎,關鍵時刻掉鏈子。尤其是美國在疫情期間,幸災樂禍、落井下石的表現,也使其國際公信力大打折扣。
二、疫情促使一些國際爭端和重大事件出現緩和。如中美蔓延爭端和英國脫歐等目前都暫時擱置起來了。但另一方面,全球能源市場動盪對於地緣政治會帶來不可忽視的風險。美國與伊朗仍處於戰爭狀態,中東地緣政治風險將進一步加大。
三、疫情帶來的世界格局的最大變化就是,美國因衰落國際地位會有所下降,但仍然是世界超級大國,而歐盟將會被邊緣化,東亞崛起,世界經濟中心將轉移到亞洲。
當今世界格局為一超多強,一超就是指美國這個超級大國,而多強則是指中國、俄羅斯、日本、歐盟、印度等國際地緣政治中的強勢力量。美國目前已成為新冠肺炎確診者最多的國家,疫情對美國的打擊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美國經濟的破壞作用,企業停工,失業率大幅上升;另一方面疫情對全球市場的沖擊也必將影響到美國的霸主地位。
歐洲緊隨其後成為疫情重災區。俄羅斯由於經濟滯後導致其經濟實力與其強大的政治軍事實力不匹配。日本的真實疫情可能比其所提供的數據要嚴重,而東京奧運會的推遲,除了直接的經濟損失外還將極大挫傷日本民眾對國家的信心。
印度在人均醫療資源方面不到我國的一半,一旦疫情擴散,其國力必將遭到重創。中國在疫情中已經對世界一百多個國家提供了援助,中國的行為可能為自己帶來一定的地緣戰略利益,同時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公信力則肯定會得到提高。
目前中、日、韓三國經濟聯系相互依存度日益提高,2019年,第八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上,三方一致決定要建立共同的東亞經濟架構,從而加速東亞經濟的發展。此計劃如果能夠實現,那麼就將出現一個亞洲版的歐盟。疫情過後,世界經濟的中心將轉移至亞洲。
G. 在新冠疫情的干擾下,全球貿易長期來看會呈現出如何的發展趨勢,對我國有什麼樣的影響,我們應該怎樣面對
再新冠疫情的干擾下,全球貿易長期來看呈現出一種下降的衰退的趨勢,對這種情況我們必須應該堅持提高自己的開放經濟系的水平,對優化對外經濟發展方式。
H. 此次的新冠疫情,究竟給全世界帶來了怎樣的傷害
此次的新冠疫情,究竟給全世界帶來了怎樣的傷害?新冠狀病毒疫情非常嚴重,目前在很多國家不斷出現,而且造成了社會不穩定,現在新冠狀病毒疫情並沒有得到有效遏制,甚至很多歐洲國家開始出現第二次蔓延,這次疫情帶來巨大傷害,下面給大家全面分析,朋友們可以參考:
三、新冠狀病毒疫情給經濟帶來不確定性,很多國家經濟出現危機:
新冠狀病毒疫情也給世界帶來了經濟方面的損失。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很多窮困的國家由於這次疫情更加的困難,從而讓世界的經濟遭受到巨大打擊,未來這些國家將會迎來更痛苦的一段時間。
I. 境外新冠肺炎的不斷增長將會對全球經濟帶來哪些影響
世界經濟體會發生轉移、經濟格局會重新洗牌、經濟發展會迎來新的機遇。“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未來會更好吧!
病情時期,世界經濟下落是有跡可循的,但是這次病情結束後,民眾消費會有一段爆發期,即簡單點就是憋久了得放肆一下,雖然是短時間的。